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扩大结肠癌根治术与单纯中横结肠癌根治术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曾俊 张越 +5 位作者 刘奇 刘春生 刘志远 苏嘉睿 吴嘉伟 姚学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索中横结肠癌解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关联,研究术式选择的差异与预后关系,确定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利用解剖学和影像学数据,研究大体标本、三维血管重建图,回顾性分析中横结肠癌患者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1... 目的探索中横结肠癌解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关联,研究术式选择的差异与预后关系,确定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利用解剖学和影像学数据,研究大体标本、三维血管重建图,回顾性分析中横结肠癌患者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1)解剖并观察大体标本,发现一、二级血管结扎可确保结肠吻合口的血液供应;(2)术前三维血管重建与术中血管探查符合率大于90%;(3)横结肠切除组与扩大结肠切除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单纯横结肠切除较扩大结肠癌根治术有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趋势,两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横结肠切除是中横结肠癌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横肠癌 单纯中横结肠癌根治术 扩大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针疗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弋晖 朱美华 +4 位作者 胡海青 牛聪 杨小亮 张家敏 陈志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08,共5页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4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4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颊针组麻醉诱导前给予颊针疗法1次,术后每日上午9点行颊针疗法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3 d;对照组不行颊针治疗。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1、4、24、48 h VAS疼痛评分。分别于入室时及术后1、2、3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颊针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1、4、24、48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3 d CRP、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喉痉挛及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运用颊针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结肠癌根治术 疼痛 镇痛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龙慧 高爱敏 +2 位作者 白炳生 王忱 周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85-3587,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组(B...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组(B组),单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组(C组)。分别记录患者术后0、2、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8、16、24、48h采血测定P物质的浓度。记录各组追加镇痛药物剂量及术后第一次应用镇痛药的时间。记录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观察和记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事件。结果:B、C组各时间点VAS与A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各时间点P物质与A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基本生命体征指标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三组患者中C组有3例尿潴留。各组术后均没有追加镇痛药物。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超前镇痛 老年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斌 肖凡 +4 位作者 陈勇 徐国海 周志东 李昌 罗振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术中以0.5μg·kg-1·...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术中以0.5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C组和D组分别予以舒芬太尼2μg/kg以及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2μg/kg行静脉术后镇痛。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1h(T3)、气腹结束后10min(T4)以及拔管后10min(T5)的心率变异性(HRV);于T0、T3、T5、术后12h(T7)、术后48h(T10)静脉采血测定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术后第一次排气以及进食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C组在T1~T4时以及D组在T1~T5时HRV总功率频段(TP)、高频段(HF)、低频段(LF)、低频/高频(LF/HF)明显降低,两组在T3、T5、T7及T10时E和NE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C组在T2~T4时TP、LF及LF/HF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2~T5时TP、LF及LF/HF明显降低,在T3、T5、T7、T10时E和NE浓度明显降低,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麻痹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肠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卫华 高愫 张松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0,3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2.1±7.8)枚,明显多于开腹组(18.6±4.3)枚(t=2.436,P=0.017),其中Ⅱ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t=0.758,P=0.454),Ⅲ期腹腔镜组明显多于开腹组[(23.0±6.0)枚vs.(18.2±5.1)枚,t=2.699,P=0.000]。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476;t=-1.547,P=0.126)。腹腔镜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9.0±1.3)d vs.(10.3±2.2)d,t=-2.950,P=0.004],术后排气时间[(3.1±1.2)vs.(4.8±1.4)d,t=-5.767,P=0.000],术后进食时间[(4.3±0.8)d vs.(6.2±1.3)d,t=-7.8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6±2.8)d vs.(15.8±4.6)d,t=-6.06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28.9%,χ2=4.504,P=0.034)均显著短于/低于开腹组。结论 CME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淋巴清扫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快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林天胜 张庆洪 +2 位作者 蔡桦立 熊迪生 尤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相比,FTS组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1.6±0.6)d vs.(3.0±0.9)d,t=-10.565,P=0.000],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2±1.1)d vs.(9.3±2.3)d,t=-16.700,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3.3±0.8)d vs.(3.7±1.0)d,t=-2.804,P=0.006],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2±0.4)d vs.(2.5±0.6)d,t=-3.506,P=0.00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4±0.9)d vs.(3.8±0.8)d,t=-2.853,P=0.002]以及术后住院时间[(8.6±2.7)d vs.(12.4±2.3)d,t=-9.369,P=0.000]明显缩短,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4.5±1.1)d vs.(4.8±1.2)d,t=-1.570,P=0.059]。与常规组相比,FTS组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减少[1.5%(1/68)vs.11.4%(9/79),χ~2=4.217,P=0.040],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4%(3/68)vs.11.4%(9/79),χ~2=2.375,P=0.123]。结论基于FTS指南的术前营养支持减少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营养支持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抑癌方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GF-1、EGF、TK1、CRP、CA199及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殷华芳 王琼 +2 位作者 孙霞 袁明 吴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方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TK1)、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方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TK1)、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0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抑癌方,21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周期,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EGF、TK1、CRP、CA199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EGF、TK1、CRP、CA199水平及外周血NK、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EGF、TK1、CRP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NK、CD3^+、CD4^+及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能明显降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IGF-1、EGF、TK1、CRP及CA19-9水平,提高CD4^+等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扶正抑癌方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质胸苷激酶1 C反应蛋白 糖类抗原199 CD4^+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郭桂元 黄子成 +1 位作者 林婵婵 黄志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293-2298,共6页
目的考察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185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按照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益生菌干预组(80例)和益生... 目的考察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185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按照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益生菌干预组(80例)和益生菌未干预组(10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术前和术后1个月粪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的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4年生存情况及与肠道菌群数量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均明显降低(P<0.05),益生菌干预组和益生菌未干预组的菌群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随访,无1例失访。105例益生菌未干预组中存活90例(85.71%),15例(14.29%)死亡,其中14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为心血管病死亡。乳酸杆菌属(χ~2=6.700,P=0.035)和双歧杆菌属(χ~2=5.777,P=0.016)数量越高,大肠杆菌(χ~2=3.301,P=0.069)和肠球菌属(χ~2=4.780,P=0.029)数量越低,结肠癌患者4年生存时间越长。80例益生菌干预组中存活76例(95.00%),4例(5.00%)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交通意外死亡。与益生菌未干预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的存活例数较多(χ~2=4.248,P=0.039),因结肠癌转移死亡例数较少(χ~2=4.997,P=0.02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数量越高,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数量越低,结肠癌的预后较好。给予益生菌干预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肠道菌群 益生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法的结肠癌根治术风险识别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思佳 杜蕾 +6 位作者 李洋 柳丽颖 张莹 刘行宇 吴国松 赵璐 毛静馥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最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一例
10
作者 朱琳佳 周钦海 +2 位作者 张华兴 丁正年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8-1038,共1页
患者,女,68岁,65kg,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确诊帕金森病(PD)10年,规律服用多巴丝肼片(美多芭100mg,3次/d)。2年前行双侧丘脑电极植入术。患者现肌张力增高,静止性震颤,并以左上肢为重,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电极植入术 帕金森病 患者 脑起搏器 多巴丝肼片 肌张力增高 静止性震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缺乏者采用2种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潘屹 常瑞 魏正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探讨初学者及腹腔镜经验较少的医师的外科医师采用手助腹腔镜(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腹腔镜辅助(1aparoscopic-assisted surgery,LAS)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腹腔镜初学者对2种微创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初学者及腹腔镜经验较少的医师的外科医师采用手助腹腔镜(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腹腔镜辅助(1aparoscopic-assisted surgery,LAS)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腹腔镜初学者对2种微创手术方式如何进行选择。方法:回顾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腹腔镜的初学外科医师行HALS或LAS左半结肠根治术病例共53例,分为2组:A组(29例),腹腔镜手术经验较少的医师(腹腔镜结肠手术经验少于30例)行HALS;B组(24例),A组同等资历医师行LAS。统计临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中转开腹:A组3例(10.3%),B组4例(16.7%),P=0.688;术中左手舒适性:按舒适/稍不适/差进行计数,A组:2/15/9,B组:1/12/7,P=1.000;手术时间:A组(177.7±28.8)min与B组(204.1±36.6)mi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9);术中出血量:A组(104.4±33.7)ml与B组(164.25±65.00)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手术住院费用:A组与B组(45 819.96±4 793.40)元、(42 375.50±5 234.7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A组(64.4±21.4)h、(13.6±4.5)d、(16.0±3.3)个与B组(64.5±19.0)h、(12.3±3.5)d、(17.0±3.6)个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985、0.166、0.125)。结论:HALS可作为腹腔镜初学者及缺乏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行微创手术的首选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腹腔镜辅助 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路路 陆媛 林谋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221-223,共3页
腹腔镜自其问世以来,在外科许多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也在肿瘤外科中得到迅猛发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期短,术后疼痛感減少等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之中。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幵腹手术,其... 腹腔镜自其问世以来,在外科许多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也在肿瘤外科中得到迅猛发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期短,术后疼痛感減少等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之中。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幵腹手术,其操作更难,为达到根治目的,则需要外科医师具有高超的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更多经验。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手术设备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操作技术逐渐成熟,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有效地促进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发展进步。在各个医院也逐步开始应用,并且获得良好效果。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高、手术可行性强、根治性好、远期恢复较佳,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文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术式、安全性、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目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华屹 张宏 丛进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0-660,661,662,共3页
选取2009年至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Dukes分期、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析各指标对预... 选取2009年至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Dukes分期、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Dukes分期、转移情况与患者预后均相关(P分别为0.010、0.037、0.028、0.008),而性别、肿瘤部位与患者预后无相关(P分别为0.614、0.860)。因此认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这些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利辉 魏珂 +2 位作者 陈秀峰 李卫 孙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和术后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6.67%(4/6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17/60)](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7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效果显著,对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小,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根治术 肠癌 炎性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亚星 高晓宁 孙艳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1-81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9例,年龄65~85岁,BMI 18~28 kg/m 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9例,年龄65~85岁,BMI 18~28 kg/m 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C组,n=20)、利多卡因1 mg·kg^(-1)·h^(-1)维持量组(L1组,n=20)和利多卡因3 mg·kg^(-1)·h^(-1)维持量组(L3组,n=19)。麻醉诱导前30 min L1组和L3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负荷量1.5 mg/kg,自手术开始时泵注至手术结束分别静脉持续泵注维持量1 mg·kg^(-1)·h^(-1)和3 mg·kg^(-1)·h^(-1)。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前24 h及术后24 h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QoR-15评分,并计算ΔQoR-15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利多卡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1组和L3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2、6、12、24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 IL-6和TNF-α浓度明显降低,术后24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ΔQoR-15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L3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L1组比较,L3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24 h IL-6和TNF-α浓度明显降低,术后24 h QoR-15评分明显升高,ΔQoR-15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三组无一例发生利多卡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中,利多卡因以1.5 mg/kg负荷量静脉注射,继以3 mg·kg^(-1)·h^(-1)维持量持续泵注至术毕可以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提高恢复质量,且未发生利多卡因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老年 结肠癌根治术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燕飞 龚颖颖 王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品管圈活动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品管圈活动后腹腔镜结肠...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品管圈活动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品管圈活动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圈员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DVT的发生率,且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血清VEGF、HIF-1α含量与肿瘤复发及复发病灶中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兆弟 武强 +1 位作者 黄键 芦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3期2841-2843,2846,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与肿瘤复发及复发病灶中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134例患者进行3年随访,根据肿瘤复发...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与肿瘤复发及复发病灶中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134例患者进行3年随访,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34)和未复发组(n=95),测定术后7d时血清中VEGF、HIF-1α的含量以及肿瘤复发病灶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复发组患者术后血清中VEGF、HIF-1α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中术后VEGF和HIF-1α高含量患者复发病灶中抑癌基因RNF181、p53、ASPP2、TSPYL5、PTEN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VEGF和HIF-1α低含量患者(P〈0.05),原癌基因Survivin、hTERT、LTEM1、Hes1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VEGF和HIF-1α低含量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血清VEGF、HIF-1α含量升高与术后复发有关,血清VEGF、HIF-1α含量越高,癌细胞恶性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复发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前MSCT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恒烈 戎祯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术前行全腹MS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肠系膜下动脉解剖结构、肿瘤定位及血供;测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腹主动...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术前行全腹MS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肠系膜下动脉解剖结构、肿瘤定位及血供;测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点的距离(D1),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其发出第一分支的距离(D2);术前肿瘤定位与术中观察相比较。结果 :术前MSCT三维重建可显示肠系膜下动脉解剖结构、肿瘤位置及血供情况;测得D1平均长度是(4.21±0.63)cm,D2平均长度是(4.27±0.55)cm;术中28例肿瘤位置与术前肿瘤定位相同,准确率达到87.5%,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18,P<0.05)。结论:术前MSCT三维重建有利于提高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具有前瞻性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MSCT 三维重建 肠系膜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新成 高萍 左新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单纯化疗组进行FOLFOX方案化疗,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血管新生分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CSA-2、CCSA-3、CCSA-4、PTN、NGAL、sMICA以及血管新生分子VEGF、FGF10、sICAM-1、sVCAM-1、Musashi1、Dkk1的含量低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R1、CR3、CD58、CD59比例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血管新生,同时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结肠癌根治术的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3
20
作者 洪燕 郭海萍 +2 位作者 陈金连 黄维芬 李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51-2655,266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其术前、术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免疫功能指标及IL-6、IL-8、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住院天数、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GAS[(83.20±8.42)vs(72.80±7.38)μmol/L]、MTL[(142.70±15.30)vs(117.53±12.36)ng/L]及GIP[(124.62±13.85)vs(101.40±11.18)p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D3+(63.74±9.52 vs 56.72±8.30)、CD4+(37.85±2.06 vs 33.40±1.93)及CD4+/CD8+(1.25±0.14 vs 1.03±0.11)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IL-6[(22.64±13.50)vs(33.62±16.70)μg/L]、IL-8[(18.62±5.52)vs(26.37±7.45)μg/L]、TNF-α[(67.84±12.60)vs(76.26±15.20)μg/L]及CRP[(21.38±8.17)vs(34.70±13.50)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促进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炎症反应程度较轻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肠癌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