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锁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1
作者 吴明 田苡任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又称韧带样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侵袭性骨肿瘤,临床报道较少,大多数病变集中于颌骨和下肢骨,锁骨病变极为少见。本文报道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4岁女性DF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又称韧带样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侵袭性骨肿瘤,临床报道较少,大多数病变集中于颌骨和下肢骨,锁骨病变极为少见。本文报道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4岁女性DF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锁骨 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结合手术切除治疗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平 汪洋 +1 位作者 曾韵洁 陈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38-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于腹腔内的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在腹腔内有广泛转移及种植而先后进行了多疗程的...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于腹腔内的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在腹腔内有广泛转移及种植而先后进行了多疗程的化疗,肿瘤缩小后进行2次减瘤手术,患者存活2年余,后死于肿瘤全身广泛转移。结论:该肿瘤为侵袭力强、易广泛播散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男性,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预后差。合适方案的多疗程化疗并结合减瘤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瘤 腹腔 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谢乐 毛荣军 +2 位作者 杨克菲 李俊 韩福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骨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DF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何骨,长管状骨及下颌骨好发,表现为境界...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骨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DF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何骨,长管状骨及下颌骨好发,表现为境界清晰的溶骨性病变且可累及周围软组织,具有良性的形态改变: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及交错的胶原纤维。免疫表型:瘤组织表达vimentin。结论骨DF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呈良性改变,而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的骨肿瘤,可复发,结合临床特点,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可作出正确诊断。外伤、体内激素、染色体畸变可能与骨DF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临床病理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国强 卢再鸣 +2 位作者 潘诗农 陆晓梅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股骨DF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股骨干骺端见偏心性或中心性类圆形或梭形透亮影,病灶长轴沿股骨的长轴走向。CT可见股骨干骺端局部... 目的探讨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股骨DF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股骨干骺端见偏心性或中心性类圆形或梭形透亮影,病灶长轴沿股骨的长轴走向。CT可见股骨干骺端局部软组织肿块,邻近骨皮质缺损,骨质向内凹陷,边缘稍硬化,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MRI表现为肿瘤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DFB具有侵袭性特征,手术时需要较大的切除范围;其影像特征与非骨化纤维瘤等相似,易导致误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结缔组织增生 股骨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励 王雷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8-369,共2页
报告1例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患者女,40岁。头皮斑块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顶部有一直径约1.5cm大淡红色环形斑块,边缘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质硬,无毛发生长。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角质囊肿... 报告1例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患者女,40岁。头皮斑块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顶部有一直径约1.5cm大淡红色环形斑块,边缘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质硬,无毛发生长。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角质囊肿和嗜碱性细胞条索,周围胶原纤维明显增生。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均符合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上皮 结缔组织增生性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龙 王绍山 +1 位作者 陈立军 洪立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7,共1页
患者女性,64岁,因下腹胀痛伴里急后重2个月于2008年8月3日入院。人院前以慢性阑尾炎抗炎治疗2周症状无缓解。CT检查发现右下腹及左下腹沿结肠生长肿物,盆腔可见直肠前子宫后肿物,肿物与相邻器官关系密切。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CA19... 患者女性,64岁,因下腹胀痛伴里急后重2个月于2008年8月3日入院。人院前以慢性阑尾炎抗炎治疗2周症状无缓解。CT检查发现右下腹及左下腹沿结肠生长肿物,盆腔可见直肠前子宫后肿物,肿物与相邻器官关系密切。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CA199和NSE升高。行B超定位下右下腹肿物穿刺活检术,取4块组织。送天津市病理会诊中心会诊(会诊病理号3104),病理诊断: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免疫组化CD99(++),S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膜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松 孟刚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骨肿 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姜英 常晓燕 +1 位作者 师杰 崔全才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4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骨促结缔组织增生...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4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病变由梭形细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背景是丰富的胶原纤维,有程度不等的玻璃样变。细胞数量不等,没有或仅有轻度的细胞不典型性和多形性,少见核分裂象。结论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呈进行性、侵袭性,有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咏梅 陈卉娇 许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4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标本进行大体和镜下观察,对石蜡切片行CK,EMA,Desmin,Vim,NSE,Actin等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 目的: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4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标本进行大体和镜下观察,对石蜡切片行CK,EMA,Desmin,Vim,NSE,Actin等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染色。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岁。3例发生于腹腔,1例发生于睾丸。组织学上由大小不一的细胞巢组成,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瘤细胞表达CK,EMA,Desmin,Vim及NSE。2例未行化疗,分别存活10月和15月,2例行全身化疗两周期后病灶稳定无进展。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性肉瘤。Desmin核旁点状染色具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放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CT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晓飞 张雪林 +3 位作者 苏欢欢 王宏琢 韩路军 熊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DSRCT患者的CT表现,8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例DSRCT单发,5例多发;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后方(n=5)及... 目的: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DSRCT患者的CT表现,8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例DSRCT单发,5例多发;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后方(n=5)及肠系膜间隙(n=5);CT表现为腹、盆腔内分叶状或结节状低密度肿块;可见坏死区(n=3)及钙化灶(n=4);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肿块的平均CT值各为38.9 HU5、6.1 HU6、2.5 HU。8例肿瘤病理特点均表现为瘤组织呈片状或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中间由宽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3例可见瘤内坏死。结论:DSRCT的CT表现与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有助于DSRCT的诊断、分期及定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 腹部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凌燕 唐远姣 邱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4-635,共2页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DF)是一种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也称胶原性纤维瘤,主要发生于成人四肢、肩背皮下或深部软组织,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现有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1-2]。本研究回顾分...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DF)是一种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也称胶原性纤维瘤,主要发生于成人四肢、肩背皮下或深部软组织,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现有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1-2]。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例DF的超声表现,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并对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春勤 沈比先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及MRI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病灶位于左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内,病灶呈分叶状,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等、低密度改变,以低密度为主,其间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等密度影;MRI平扫该肿块信号不均匀,在T1WI、T2WI上肿块内均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块内低信号区域未见强化,病灶内稍高信号区域不同程度强化,以内侧强化为著。1例病灶位于右胸壁第2、3肋间隙内,呈梭形生长,内侧突向胸腔,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平扫病灶内与纤维化相符合的长T1短T2低信号区,增强扫描不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影像学上主要与一些富于胶原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病变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结缔组织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发林 雍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57-1457,共1页
关键词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股骨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国强 卢再鸣 +1 位作者 潘诗农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1-912,共2页
病例例1,男,6岁。左膝关节疼痛来诊,活动轻度受限。查体:脊柱和四肢无畸形,左股骨内髁后侧压痛明显,局部无红肿,伸膝活动受限,膝关节过伸时疼痛加重。浮膑试验和研磨试验阴性。在我院先行X线平片检查,后行CT检查。
关键词 股骨肿 纤维 结缔组织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及文献回顾
15
作者 陈请国 崔永华 +3 位作者 张心浩 龙小博 柳珊 刘爱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3-764,766,共3页
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虽然其形态学呈良性改变,但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它主要原发于长骨的干骺端、骨盆和下颌骨,很少见于骨质的其他部位。目前有关颞骨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文献非常少,
关键词 颞骨 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
16
作者 单磊 周瑞锦 李启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 诊断 治疗 病理特征 术后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及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雅 王铁梅 +5 位作者 韩超 孙国文 杨功鑫 吴大明 林梓桐 王从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10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10例D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随访结果。影像学分析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颌骨膨胀方向、牙齿移位及牙根吸收情况、病变区有无阻生牙、行SCT检查的患者SCT图像上病变的CT值,并对10例DA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10例DA患者,病变均位于上颌骨前牙及前磨牙区,CT影像上均表现为蜂窝型,内部均可见索条、分隔影像,颌骨显示颊侧膨隆;1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DA。10例患者均行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蜂窝状CT表现,其CT表现与其病理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 CT影像学 蜂窝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慧 蒋智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骨原发性D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DF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18~56岁,平...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骨原发性D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DF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18~56岁,平均30.5岁。发生部位:桡骨2例,跟骨、尺骨、趾骨、椎体、上颌骨、髋臼各1例。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占位,部分患者骨质破坏区内有粗大的骨小梁形成。大体肿瘤边界不清,灰白色无光泽,质地韧。镜下见肿瘤由纤细的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瘤细胞呈束状、平行状或波浪状排列,细胞无异型,核分裂象罕见,肿瘤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在骨小梁间穿插,有些病例侵犯骨皮质或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复发后局部恶变,恶变成分为高分化纤维肉瘤,恶变病例细胞稍丰富,生长活跃,核有异型,可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胞核表达β-catenin,vimentin弥漫阳性;部分细胞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5%;MDM2、desmin、CD34和S-100均阴性。结论骨原发性DF罕见,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结合,需与髓内高分化骨肉瘤、骨高分化纤维肉瘤、骨神经纤维瘤、骨神经鞘瘤、骨平滑肌瘤、纤维结构不良等良恶性病变鉴别。DF预后好,但易复发,少数病例可出现肉瘤样变,骨原发性DF被定性为中间型纤维源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 原发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 临床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勤勍 杨军 +1 位作者 飞勇 丁莹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25-525,共1页
病例 男,43岁.左胸壁疼痛1年余入院,呈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尤其他伴随症状.查体及实验宅检查阴性。
关键词 纤维 结缔组织增生 肋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容萱 王坚 +1 位作者 朱莉菲 王红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2003年11月—2012年7月发表的140例DSRCT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2003年11月—2012年7月发表的140例DSRCT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或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23.2±12.7)岁(4~74岁),男女比例3.12:1;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35.7%)和腹部包块(20.0%);腹腔或盆腔肿瘤106例,其余34例为腹腔外肿瘤;接受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减瘤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或一线化疗的患者分别占76.4%、52.1%、17.1%、47.9%和38.6%,部分患者接受辅助放射治疗(17.1%)、高温腹腔化疗(4.1%)和骨髓移植(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无转移、有效减瘤术、化疗和多模式治疗与OS延长相关(均P<0.05);原发肿瘤部位、腹腔外肿瘤、无转移和有效减瘤手术与PFS改善相关(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效减瘤手术和化疗是独立的良性预后因素。结论·可通过手术、辅助治疗清除肿瘤的多模式治疗方式来提高DSRCT患者生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 手术 化学治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