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群 胡芳芳 +3 位作者 甘朝兵 陆钰 康林 吴海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探索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30颗因外伤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即刻种植时采用腭侧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覆盖种植区,唇侧嵌插在半厚瓣下,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3... 目的:通过探索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30颗因外伤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即刻种植时采用腭侧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覆盖种植区,唇侧嵌插在半厚瓣下,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30颗种植体即刻种植时,软组织创口均可达到无张力关闭。移植瓣成活率达96.67%。最终修复时,粉红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达12.20分。修复后半年近远中龈乳头、软组织外形及PES较修复完成时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年与半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能够无张力关闭种植创口,修复后粉红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即刻种植 改良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瓣 粉红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在上前牙美学区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堃 张志宏 +3 位作者 张磊 杨治洁 唐庭 刘红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0-542,共3页
选取38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患者分成3组:对照组16例,常规植入种植体;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种植后二期手术时种植位点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转瓣处理组14例;另一组为即刻种植组,8例。3组均于二期手术后2—3周行永久修复,并于... 选取38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患者分成3组:对照组16例,常规植入种植体;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种植后二期手术时种植位点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转瓣处理组14例;另一组为即刻种植组,8例。3组均于二期手术后2—3周行永久修复,并于永久修复完成时(基线期)及完成6个月后(随访期)应用Ftirhauser红色美学评分系统(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评分。两实验组基线期或随访期评分均较对照组基线期或随访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实验组基线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随访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种植转瓣组和即刻种植组评分,其随访期均较基线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美学 种植牙 结缔组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婕子 张佳 +2 位作者 高欢 周翔 杨建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在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上颌前牙种植二期修复时,唇侧软组织有轻度缺损或凹陷,在牙槽嵴顶种植体位置作"H形"切口,形成颊侧带蒂粘骨膜瓣尖端带有腭侧的结缔组织瓣。将腭侧结缔组织旋... 目的:探讨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在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上颌前牙种植二期修复时,唇侧软组织有轻度缺损或凹陷,在牙槽嵴顶种植体位置作"H形"切口,形成颊侧带蒂粘骨膜瓣尖端带有腭侧的结缔组织瓣。将腭侧结缔组织旋转折叠,插入颊侧龈瓣内侧。愈合基台挤压龈乳头瓣诱导种植体周围龈乳头成形。2~4周后上部冠修复。6月后测量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前后唇侧牙龈丰满度等变化。结果:所有种植体均稳固,唇侧龈缘基本对称,手术前后唇侧软组织丰满度差为(1.10±0.45)mm,外形有明显改善,龈乳头顶到牙冠邻面接触点的距离为(2.05±0.76)mm。结论: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手术方法简单、易行,针对唇侧软组织缺损较少的部位可以较好地改善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义齿的软组织凹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腭旋转结缔组织瓣 美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在种植软组织缺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双全 邓飞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状况与口腔种植修复效果密切相关,而种植治疗后往往会出现软组织缺陷。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是临床最常用的软组织增量技术,也是解决软组织缺陷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的特点和供区、取瓣技术、受区...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状况与口腔种植修复效果密切相关,而种植治疗后往往会出现软组织缺陷。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是临床最常用的软组织增量技术,也是解决软组织缺陷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的特点和供区、取瓣技术、受区预备技术、临床效果和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组织缺陷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增加附着龈宽度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价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术(SCTG)对附着龈过窄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用SCTG增宽附着龈治疗牙周炎附着龈过窄(附着龈宽度<1 mm)的患者10例,记录术后8周和1年附着龈宽度及菌斑指数(P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 目的:评价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术(SCTG)对附着龈过窄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用SCTG增宽附着龈治疗牙周炎附着龈过窄(附着龈宽度<1 mm)的患者10例,记录术后8周和1年附着龈宽度及菌斑指数(P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8周时,10例患者附着龈宽度与术前均值相比增加了2.39 mm(P<0.05);术后1年,患者各项牙周指标良好,附着龈宽度均值为(2.60±0.49)mm,并保持稳定,重建的附着龈无明显炎症并紧密贴合于骨面,无深牙周袋;PI均值为0.69±0.83,PD均值为(1.79±0.37)mm,BI均值为0.72±0.65。术后8周和1年时,PI、PD和BI值均比术前降低(P<0.05)。结论:对于附着龈过窄的病例,采用SCTG能有效增宽附着龈的宽度,短期内(1年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龈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移植(SCTG) 牙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带蒂结缔组织转瓣移植联合冠修复重建美学区龈乳头1例
6
作者 周婕妤 赵蕾 +2 位作者 吴亚菲 李勇 赵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前牙美学区由于牙周炎、局部解剖因素、机械损伤或异常力等原因易出现牙龈退缩、牙齿移位形成的“黑三角”的现象,是目前口腔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VIP-CT)瓣是一种上腭前蒂结缔组织瓣,血供充足,可促进骨移植物成... 前牙美学区由于牙周炎、局部解剖因素、机械损伤或异常力等原因易出现牙龈退缩、牙齿移位形成的“黑三角”的现象,是目前口腔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VIP-CT)瓣是一种上腭前蒂结缔组织瓣,血供充足,可促进骨移植物成骨,改善邻间隙软组织缺损。本文报道了1例前牙区牙龈退缩伴牙齿移位、龈乳头缺失的病例,经过VIP-CT转瓣移植和骨增量手术后软硬组织状况显著改善,随后联合冠修复恢复邻面触点,最终有效重建了美学区龈乳头,获得了理想的美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龈乳头缺陷 黑三角 血管化腭骨膜间结缔组织瓣 修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转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重度Miller Ⅲ°牙龈退缩1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慧慧 李明丽 李成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牙龈退缩是影响口腔功能和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同时伴有角化龈不足、前庭沟过浅的重度牙龈退缩,常规牙周手术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根面覆盖。本文采用侧向转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1例此类型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根面覆盖(77.8... 牙龈退缩是影响口腔功能和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同时伴有角化龈不足、前庭沟过浅的重度牙龈退缩,常规牙周手术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根面覆盖。本文采用侧向转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1例此类型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根面覆盖(77.8%),并且角化龈增加至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侧向转位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根面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CT瓣重建软组织美学1例
8
作者 刘毅 张曼婷 +1 位作者 晏奇 张慧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种植体周围充足健康的软组织是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前牙区严重软组织缺损重建的案例,通过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vascularized interpositional periosteal-connective tissue,V... 种植体周围充足健康的软组织是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前牙区严重软组织缺损重建的案例,通过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vascularized interpositional periosteal-connective tissue,VIP-CT)瓣,成功恢复了软组织形态与功能,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增量 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 美学区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着龈增宽临床研究现状
9
作者 景雪琴 苗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两者合称为角化龈。附着龈紧紧附于牙槽骨,质地坚韧,抵抗力强,对于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附着龈不足或者缺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咀嚼过程中龈缘受到摩擦或肌肉牵引后与牙面分离,从而导致...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两者合称为角化龈。附着龈紧紧附于牙槽骨,质地坚韧,抵抗力强,对于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附着龈不足或者缺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咀嚼过程中龈缘受到摩擦或肌肉牵引后与牙面分离,从而导致食物残渣等进入龈沟,造成牙周破坏;此外,在修复体、种植体边缘会导致患者咀嚼过程中出现疼痛;对于可摘局部义齿而言,还会影响义齿设计和患者佩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见,附着龈不足或缺失已成为牙周、修复、种植等多学科共同面临的问题。针对其治疗,目前涉及的方法主要有自体软组织移植和生物替代材料两大类。本综述旨在探讨各种附着龈增宽治疗方式的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龈 游离龈移植 结缔组织瓣移植 脱细胞真皮基质 胶原基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