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文俊 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09年第4期79-93,共15页
违法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还是行为规范违反,存在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最近国内有学者撰文提倡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核心不是法益侵害而是行为规范违反,刑法的重心不是保护法益而是强化公民的规范意识,但... 违法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还是行为规范违反,存在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最近国内有学者撰文提倡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核心不是法益侵害而是行为规范违反,刑法的重心不是保护法益而是强化公民的规范意识,但这种立场与刑法的伦理化亦步亦趋,使得刑法处罚范围不明确,动摇罪刑法定原则;由于广泛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而亲和主观的违法性论,导致违法性与责任判断相混淆;"许霆案"5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足以使我们丢弃"公众的规范认同"的幻想;昨天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人,今天"一不小心"成为"双规"对象的中国现实告诉我们,刑法的任务不是规训国民使其彬彬有礼,而是及时发现并依法打击犯罪,强化刑法的裁判规范功能,因而,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当今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 刑法的基本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被引量:49
2
作者 周光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8,共11页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导公众的行为,确立公众对于规范的认同、尊重进而预防犯罪。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刑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的存在并最终保护法益,相应地,对刑罚的目的就不应当定位于通过威慑来阻止现实或者潜在的犯罪人和社会一般人今后不犯罪,而是要凸显规范的意义,引导公众按照行为规范行事,因而主张积极的、规范的一般预防,使犯罪论和刑罚论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肯定积极的一般预防论有助于准确认定中止犯、过失犯;同时,不会造成重刑化,不会无端限制个人行动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结果无价值理论哲学根基正本清源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41,共17页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之间的激烈论争。近期,有学者将该争议深化到道德哲学领域,并分别将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质违法观与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相挂钩。这一理论对应因混淆了不同范畴从而属...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之间的激烈论争。近期,有学者将该争议深化到道德哲学领域,并分别将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质违法观与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相挂钩。这一理论对应因混淆了不同范畴从而属于"误读"。应当说,在实质违法性这边,行为无价值论的道德哲学根基是道义论,结果无价值论的道德哲学根基是行为功利主义并兼顾规则功利主义。在犯罪成立体系处,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哲学根基分别是存在主义与新康德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道义论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刑法教义学检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学永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共9页
在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任何犯罪行为都是造成了法益侵害或威胁的行为,故单纯行为犯在法治国家的刑法中没有存在余地。生产、销售假药罪不是行为犯,而是抽象危险犯,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相关行为之后一般即会产生立法之初所设定的符合该... 在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任何犯罪行为都是造成了法益侵害或威胁的行为,故单纯行为犯在法治国家的刑法中没有存在余地。生产、销售假药罪不是行为犯,而是抽象危险犯,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相关行为之后一般即会产生立法之初所设定的符合该罪构成要件要素的风险。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具有法定的风险出现要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客观判断,在行为仅具有规范违反而没有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实质危险的情况下,不宜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而且,假药的认定,应采取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刑法法益保护目的实现的途径。采用(二元)结果无价值论的基本立场,有助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正确理解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销售假药罪 行为犯 抽象危险犯 实质危险 (二元)结果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学中的几对基础性概念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家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刑法首先是行为规范,其次才是裁判规范。纯粹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都无法说明我国刑法的基本性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才符合我国刑法的基本立场。法益侵害说存在缺陷,应同时考虑规范违反说才能正确解释刑法规范的性质。
关键词 刑法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说 规范违反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泽尔之人的不法理论及影响
6
作者 邵栋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作为目的行为论的集大成者,在批判和继承客观违法论和主观违法论的基础上,威尔泽尔创立了人的不法理论,开辟了刑法违法性判断的新境界,也为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客观违法论 主观违法论 人的不法理论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前科降格入罪”现象之质疑与检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善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概因刑事政策之考量,盗窃等罪之司法解释对同种性质行为科以行政处罚之"前科者"的"数额较大"入罪标准作了减半的规定,该现象实质上将一个本属于行政违法的行为因行政前科而降格入罪。"行政前科降格入罪"... 概因刑事政策之考量,盗窃等罪之司法解释对同种性质行为科以行政处罚之"前科者"的"数额较大"入罪标准作了减半的规定,该现象实质上将一个本属于行政违法的行为因行政前科而降格入罪。"行政前科降格入罪"现象产生缘于立法者基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但是此类解释似有违刑法客观主义之立场。故,有必要坚持结果无价值之立场,视前科为责任要素而非违法要素,更为妥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前科 违法要素 责任要素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然防卫“无罪说”的不足与防卫优势地位的认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宋颐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5,共10页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两相对立的背后是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的对立。在处理偶然防卫相关问题时,由于具体行为获得效仿的可能性低,无需为保障社会整体利益而在个案法益保护上做出让步。结果无价值论的无罪说在逻辑自洽性与...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两相对立的背后是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的对立。在处理偶然防卫相关问题时,由于具体行为获得效仿的可能性低,无需为保障社会整体利益而在个案法益保护上做出让步。结果无价值论的无罪说在逻辑自洽性与体系合理性上最为令人满意,但在处理双重偶然防卫问题时仍难以做到根据充分、结论妥当。在英美法系当中,选择客观判断路径的学者与结果无价值论者的基本结论一致,但主张以防卫行为客观上是否保护了无辜第三人的利益为标准,对偶然防卫进行类型化分析。在自我防卫型的偶然防卫场景之中,由于行为人未能构建防卫优势地位,其法益不应在冲突环境中获得额外保护,因此不成立正当防卫。回归对个人具体法益"正对不正"关系构造之辨析所得到的合逻辑之结果,对于我国当前主流观点偶然防卫无罪说亦是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然防卫 防卫意识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英美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