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结构基础下方隧道开挖扰动破坏及其所需支护力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新建隧道或其他地下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一些既有建筑结构,对既有结构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因此需研究既有结构基础下方隧道开挖所需支护力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支护力变化规律。[方法]考虑既有结构基础下方新建隧道正穿与侧穿... [目的]新建隧道或其他地下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一些既有建筑结构,对既有结构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因此需研究既有结构基础下方隧道开挖所需支护力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支护力变化规律。[方法]考虑既有结构基础下方新建隧道正穿与侧穿两种情形,分别构造隧道下穿既有结构基础力学分析模型,利用上限法推导得到新建隧道所需支护力与既有结构基础临界基底压力理论计算式,分析了不同穿越位置、土体力学参数及基底压力大小等因素对新建隧道所需支护力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新建隧道与既有结构基础的相对位置会对隧道的安全及所需支护力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侧穿情形,新建隧道正穿既有结构基础对隧道结构产生的危害更大。隧道所需支护力同隧道与基础埋深差、土体黏聚力、土体内摩擦角呈负相关,与土体重度、基础临界基底压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既有结构基础 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磷酸化作用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0-295,共6页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涉及到几乎所有细胞活动的调节 .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化 结构基础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对认识本质的哲学思考
3
作者 黄小寒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2,共7页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所以对认识的本质提出不同看法,在于两者各执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的一端。作者进而对主体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基本构成作进一步分析。认为认识结构为哪个时代所接受,就转化为哪个时代把握客体的方式。它是一种能动的...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所以对认识的本质提出不同看法,在于两者各执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的一端。作者进而对主体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基本构成作进一步分析。认为认识结构为哪个时代所接受,就转化为哪个时代把握客体的方式。它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本质 结构基础 能动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脂依赖的CD3构象改变为TCR复合体功能多态性提供了结构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小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8-298,共1页
T淋巴细胞通过TCR-CD3复合体与抗原呈递细胞MHC结合,从而特异性识别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TCR不仅“开”和“关”两种状态,将随着抗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功能。TCR-CD3复合物有四个亚基,分别为TCRαβ、CD3εδ、CD3εγ、CD3... T淋巴细胞通过TCR-CD3复合体与抗原呈递细胞MHC结合,从而特异性识别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TCR不仅“开”和“关”两种状态,将随着抗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功能。TCR-CD3复合物有四个亚基,分别为TCRαβ、CD3εδ、CD3εγ、CD3ζζ。其中TCRα、β亚基胞内段太短无法将信号直接传递至胞内,需借助CD3进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基础 CD3 TCR 体功能 复合体 构象改变 多态性 抗原呈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装饰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的尝试
5
作者 王怀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建筑装饰专业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课程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基础隔震结构软碰撞防护研究
6
作者 金建敏 刘彦辉 +1 位作者 陈鹏 周惠蒙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针对基础隔震结构在超罕遇地震的强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超限问题,采用已有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和所研发的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考虑上部结构非线性,建立设置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地震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设置... 针对基础隔震结构在超罕遇地震的强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超限问题,采用已有弹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和所研发的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考虑上部结构非线性,建立设置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地震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设置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不同防护距离、不同力学性能参数的弹性及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对隔震层限位效果及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罕遇地震的强震作用下,两类软碰撞防护装置均可起到限制隔震层位移的作用;与仅能为隔震层附加刚度的弹性软碰撞装置相比较,能够为隔震层同时附加刚度和阻尼力的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隔震层限位效果和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响应控制效果均较优。合理设置弹性及弹塑性软碰撞防护装置,在将隔震层位移限制在规范限值以内的同时,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可限制在地震波输入峰值50%以下,确保基础隔震结构发挥正常的隔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隔震层位移 软碰撞防护 限位效果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过程的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
7
作者 陈芹静 潘文 +3 位作者 双超 龙雨欣 苏何先 肖俊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8-345,共8页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其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变形的损伤指标,定义隔震结构的五个损伤性能状态;随后,对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计算得到两种损伤指标的损伤值;最后,对损伤值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推导出了结构发生各级破坏概率的计算公式,从而分别得到两种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对比了两种结构类型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指标、破坏模式及损伤超越概率。结果表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的每一层上部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抗震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后,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更好的满足。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评估其抗倒塌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基础隔震结构 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增量动力分析法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地基上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8
作者 于旭 单志承 +1 位作者 庄海洋 陈国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通过控制输入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和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变刚度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已完成的不同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通过控制输入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和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变刚度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已完成的不同地基上桩基基础隔震结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和输入地震动强度显著影响隔震结构群桩基础弯矩反应,强震下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越大,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中间桩体上部弯矩反应幅值增大越显著,而中间桩体下部弯矩幅值较小。当输入加速度峰值和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R大于一定限值时,群桩基础震陷显著增加,群桩基础承台转动反应强烈,同时群桩基础桩顶水平位移在主震后出现明显的单边累积水平位移,说明强震作用下地基刚度变化过程中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上部更易出现地震破坏,而群桩基础震陷与基础承台强烈转动反应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隔震结构群桩基础上部弯矩骤增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地基 群桩基础 基础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附加变化型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叶昆 杨启帆 陈振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8-1376,共9页
在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将发生非常大的水平变形。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附加变化型调谐质量阻尼器(VTMD)的混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隔震层的水平变形需求,然而该混合控制策略最大的缺陷在于需要很大的调... 在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将发生非常大的水平变形。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附加变化型调谐质量阻尼器(VTMD)的混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隔震层的水平变形需求,然而该混合控制策略最大的缺陷在于需要很大的调谐质量。考虑到惯容装置具有明显的质量放大效应,本文提出将惯容装置(Inerter)与VTMD中的阻尼器并联,从而形成具有较小调谐质量的变化型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VTMDI),并将其附加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基于随机振动的分析框架开展了VTMDI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研究表明直接将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层间变形作为优化目标的传统优化策略并不经济有效。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优化法的优化策略,该优化策略首先确保附加VTMDI的基础隔震结构相对于附加相同阻尼的基础隔震结构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然后确保附加VTMDI的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层间变形最小。通过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优化策略都能有效降低隔震层的水平变形和上部结构的层间变形,同时不会导致调谐质量出现过大的运动行程,基于两步优化法的优化策略更为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惯容 变化型调谐质量阻尼器 随机振动 优化设计 两步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社会的基础构建与社会建设
10
作者 谢俊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20世纪末期,西方社会学家确立了网络社会概念,并从信息主义等角度对网络社会展开了深入研究,网络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就是受其影响而在中国生发出来的。中国30年来的网络社会建设,无论是网络社会的基础构建还是网络社会的社会建设,都取得... 20世纪末期,西方社会学家确立了网络社会概念,并从信息主义等角度对网络社会展开了深入研究,网络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就是受其影响而在中国生发出来的。中国30年来的网络社会建设,无论是网络社会的基础构建还是网络社会的社会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就,对这些进展和成就加以梳理总结很有必要。中国网络社会建设按其建设内容重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网络社会的基础构建和网络社会的社会建设,它们在管理上分属于不同部门。中国业将网络社会的基础构建与网络社会的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统一规划、协同推进、协调发展,以朝着网络社会两建协调的方向迈进,切实建设网络强国,为中国式信息化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信息社会 基础结构 社会建设 网络社会建设 网络强国建设 网络社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负刚度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潇 刘方玲 +1 位作者 胡志祥 王冬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31,1083,共12页
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设置负刚度装置可调节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针对隔震层设置预压弹簧导致的非线性问题,首先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对力-位移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比研究设置预压弹簧纯负刚度元件(PNS)和阻尼负刚度装置(NSD)的基... 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设置负刚度装置可调节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针对隔震层设置预压弹簧导致的非线性问题,首先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对力-位移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比研究设置预压弹簧纯负刚度元件(PNS)和阻尼负刚度装置(NSD)的基础隔震结构频域响应特性。进一步,利用小波分析对实际近断层地震激励进行时频分析,并采用解析模式分解方法将地震动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并分别计算高频地震波和低频地震波作用下设置PNS和NSD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设置负刚度装置的基础隔震结构相比,设置PNS会使得高频激励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减小,但是低频激励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会增大;而设置NSD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基础隔震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频响函数峰值,并且能在很宽的频段范围内减小基础隔震结构的位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负刚度 频响特性 解析模式分解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土-桩-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12
作者 单志承 于旭 +1 位作者 庄海洋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规律及其隔震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增加,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峰值随层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隔震层位移不断减小,隔震效率逐渐降低,但不同高宽比结构隔震效率随楼层号增加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当结构高宽比较小时,隔震效率在顶层最好;随着结构高宽比增大,隔震效率最优层出现在结构中间靠上部。此外,选取楼层加速度峰值、隔震层位移和隔震效率为研究参量,得出SSI效应在隔震层和结构顶层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楼层,SSI效应会增大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位移反应,降低隔震体系的隔震效率,并且这种不利影响随着隔震结构高宽比增大在增强,因而在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高宽比与SSI效应联合作用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基础 高宽比 地震响应 隔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41
13
作者 黄维平 刘建军 赵战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对国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重点对我国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重力式结构、单桩结构、三角架结构和导管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基于我国海洋工程技术水平和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动态,... 对国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重点对我国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重力式结构、单桩结构、三角架结构和导管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基于我国海洋工程技术水平和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基础结构 风力发电 设计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反力的数值模拟和基础结构的内力响应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国体 胡晓军 潘恒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从地基与基础互相作用的概念出发 ,提出一种数值模拟地基反力分布函数的构造方法和具体形式 ,并应用这种地基反力的数值模拟形式 ,通过典型基础结构的内力分析 ,与应用现有的地基模型的结构计算相对比 ,表明它与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的计... 从地基与基础互相作用的概念出发 ,提出一种数值模拟地基反力分布函数的构造方法和具体形式 ,并应用这种地基反力的数值模拟形式 ,通过典型基础结构的内力分析 ,与应用现有的地基模型的结构计算相对比 ,表明它与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但应用在基础结构计算分析上却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反力 数值模拟 基础结构 内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T-IIS:开放式CIM集成基础结构系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晓飞 王刚 高国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集成基础结构作为企业范围的应用软件平台为CIM系统提供了一组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所需的基本信息处理和通信公共服务集合。它是CIM系统的基础支撑环境。本文提出了一个开放式CIM集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集成基础结构作为企业范围的应用软件平台为CIM系统提供了一组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所需的基本信息处理和通信公共服务集合。它是CIM系统的基础支撑环境。本文提出了一个开放式CIM集成基础结构样机系统HIT-IIS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该系统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T-IIS CIM 集成基础结构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市场效率的结构性基础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朝华 彭建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资本市场质量的最高反映是效率,资本市场效率可以分解为运营效率和信息效率。资本市场系统的主体、客体、交易所与中介、交易制度和监管等要素的结构性差异,会导致资本市场效率的差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投资者结构,以现代企业制度... 资本市场质量的最高反映是效率,资本市场效率可以分解为运营效率和信息效率。资本市场系统的主体、客体、交易所与中介、交易制度和监管等要素的结构性差异,会导致资本市场效率的差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投资者结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和地域上的合理分布,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下融资合约的权益兼容,公司制运作的交易所组织结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中介结构,合理的证券交易机制,以及符合资本市场效率要求的指引性监管和对市场滥用的禁止性监管等结构性基础,有利于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效率 运营效率 信息效率 结构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技术用于考古──山西应县木塔的基础结构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冯锐 阎维彰 +3 位作者 冯国政 陶裕录 周海南 李晓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1-209,共9页
用高科技对古文物做无损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用地学层析成像技术对山西应县木塔的探测结果.阶基内部的填土为三圈结构:内核坚硬均匀完好,呈圆台状;外侧面已有不少放射状的沟槽坍塌;中圈层为加固层,2~4m厚,强度降低... 用高科技对古文物做无损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用地学层析成像技术对山西应县木塔的探测结果.阶基内部的填土为三圈结构:内核坚硬均匀完好,呈圆台状;外侧面已有不少放射状的沟槽坍塌;中圈层为加固层,2~4m厚,强度降低;最外圈为保护层,孔隙度很大,承载力较弱.在阶基内核里发现一个异常体,上层呈圆形,吸收系数反转加大;下层呈长条形,吸收系数很小.该异常体可能为人工活动造成的扰动.上部为松土充填的通道,下部为隐蔽洞室.阶基外围地基部分的结构均匀、完整、良好,北侧两个松软弱化的区域与地下水的长期径流排泄有关.木塔向西北和东北二方向的倾斜与地基北侧的继承性沉降运动、阶基外层的承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技术 考古 电阻率 层析成像 木塔 基础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风机基础结构型式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锋 邢占清 +1 位作者 符平 曾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5-38,共4页
结合东海某近海工程区域的基本地质条件进行风机基础型式的研究,确定支柱固定式基础较为适合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并结合3 MW风机机型的参数,对支柱固定式基础进行了静力和动力结构计算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近海风机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风机基础 支柱固定 基础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标准浅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文 刘超 +2 位作者 张平 张积乐 黄维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136,共9页
对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论述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关于安全理念和设计荷载的设计方法和标准;分析对比各国规范对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 对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论述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关于安全理念和设计荷载的设计方法和标准;分析对比各国规范对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的推荐做法,剖析各国规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比较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与海洋石油平台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标准方面的异同,并根据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的行业特点,分析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规范和海洋石油平台设计规范对于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和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设计建议,指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中应注意和避免发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基础结构 风力发电 设计标准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础结构垂向位移分布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小林 翟婉明 王少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168,共7页
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和路基垂向位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比较轨道不平顺和断面位置对位移分布的影响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和横断面位置对轨道和路基垂向位... 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和路基垂向位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比较轨道不平顺和断面位置对位移分布的影响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和横断面位置对轨道和路基垂向位移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钢轨和轨道板垂向位移的最大值分别为0.79mm和0.238mm,结果都在京津铁路现场试验实测数据的范围之内;轨道板和底座的垂向位移沿横向衰减非常缓慢,仅分别降低了3.6%和6.5%,沿深度基本没有变化;路基各层面垂向位移在轨道宽度范围内沿横向仅衰减10%左右,轨道宽度范围外位移按指数函数快速衰减,在距离线路中心线3m和4m附近,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的垂向位移已衰减一半以上,路基位移沿深度线性衰减,在距钢轨底面4m附近,垂向位移衰减50%左右,到基床底面处位移衰减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轨道 位移 基础结构 不平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