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剑 金伟良 +1 位作者 何勇 倪伟健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8,共8页
结合BZ28-1南井口平台导管架,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并应用温度升高时钢材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火灾的标准温度-时间曲线建立平台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 结合BZ28-1南井口平台导管架,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并应用温度升高时钢材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火灾的标准温度-时间曲线建立平台结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计算热传导和对流对结构温度的影响,分析得到受火区域构件的温度场。依据钢材性能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分析火灾荷载下平台结构的响应。火灾发生时,平台结构中的构件在火温的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虽然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不变,但由于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急剧下降,使平台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当温度上升到600℃以上时,平台结构就形成足够数目的塑性铰,使结构达到极限破坏状态。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当火灾作用6 min后,着火房间构件发生严重屈曲,但平台结构整体性能保持良好;当火灾作用22 min后,受火区域构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形,引起平台结构的毁损和倾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火灾荷载 火灾温度场 抗火极限状态 结构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滑-强震叠加作用下跨断层隧道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峻博 王天强 +3 位作者 耿萍 孟庆余 霍飞 王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确定了隧址区断层百年蠕滑错动量。考虑衬砌结构的非线性塑性损伤特性,建立蠕滑-强震叠加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在断层蠕滑导致的初始损伤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仅受断层蠕滑作用时,隧道的显著相对变形发生在断层破碎带附近;隧道拱顶及拱底位置的拉压效应较为显著,且表现出明显的受剪切状态。(2)叠加地震作用后,断层带附近隧道的加速度放大现象较为显著,最大放大系数为3.0。(3)叠加地震动作用后,隧道的横向变形和拱腰应变较断层蠕滑单独作用时的隧道响应显著增大。最大水平相对位移增加至2.90 cm,等效塑性应变放大5倍。(4)断层蠕滑作用下隧道的损伤集中在断层面处,而地震动作用将加剧这种破坏,并导致隧道拱肩和拱脚的累积损伤。(5)蠕滑错动后的地震动作用放大了隧道的损伤响应,更大的初始蠕滑错动量导致更严重的损伤量级,更大的PGA则导致更广范围的损伤。相较于无蠕滑损伤的隧道,蠕滑-地震作用下隧道的拉伸损伤衬砌体积可增加224.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隧道 断层蠕滑 地震动作用 数值模拟 结构响应分析 初始损伤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加权残值方法
4
作者 雒卫廷 陈建军 梁震涛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8-602,共5页
基于矩法和加权残值法两者的特点,提出随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该法是将加权残值法和概率论中的矩法相结合,对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和作用载荷具有随机性的结构进行动力响应数字特征分析。此法简便可行,且能获得结构中各个参... 基于矩法和加权残值法两者的特点,提出随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该法是将加权残值法和概率论中的矩法相结合,对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和作用载荷具有随机性的结构进行动力响应数字特征分析。此法简便可行,且能获得结构中各个参数的随机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梁和板的两算例,证明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结构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加权残值方法 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驱动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求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轲 吴文贤 +1 位作者 林志鹏 骆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物理驱动机器学习是一种将物理原理融入机器学习框架的前沿方法。通过引入物理知识,该方法旨在使模型更为贴合实际世界的物理规律和约束,以提高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对数据本质特征的准确捕捉。该研究使用了一种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的物理驱... 物理驱动机器学习是一种将物理原理融入机器学习框架的前沿方法。通过引入物理知识,该方法旨在使模型更为贴合实际世界的物理规律和约束,以提高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对数据本质特征的准确捕捉。该研究使用了一种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的物理驱动方法,用于精确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该算法通过最小化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目标函数,实现了对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准拟合。同时,通过在特征空间中引入系统动态平衡方程和初始条件的物理约束,无需事先训练数据即可有效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随后开展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单自由度体系和二层剪切框架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并将所用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物理驱动机器学习方法在精度和大时间步长性能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物理驱动 无标记数据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新征 陈磊 +1 位作者 曾翔 吕晚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为提高超大规模工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效率,提出利用云服务器开展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的方案.方法基于腾讯云等云计算环境,介绍云计算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可行性,并对云计算环境的搭建进行说明.利用Open Sees等软件,具体分析... 目的为提高超大规模工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计算效率,提出利用云服务器开展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的方案.方法基于腾讯云等云计算环境,介绍云计算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可行性,并对云计算环境的搭建进行说明.利用Open Sees等软件,具体分析比较不同自由度数、不同规模的算例在云平台及本地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效率.结果云平台的计算性能与本地计算环境的性能相当,可以代替本地计算环境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利用云平台并行处理计算任务,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结论云服务器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中呈现出计算效率高、设置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高性能计算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区域建筑震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滚翻保护结构的耐撞性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超 鹿鹏程 +2 位作者 邱娜 鲁红朋 仇文宁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提高某型号挖掘机滚翻保护结构(ROPS)的耐撞性并降低其总质量,研究使用结构响应分析及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部件吸收的能量和承受的截面力等结构响应,评估ROPS中的各个部件对结构吸能特性和变形机理的影响。根据结构响应... 为提高某型号挖掘机滚翻保护结构(ROPS)的耐撞性并降低其总质量,研究使用结构响应分析及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部件吸收的能量和承受的截面力等结构响应,评估ROPS中的各个部件对结构吸能特性和变形机理的影响。根据结构响应分析筛选出可提升结构吸能量并降低质量的部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乘员与ROPS之间的最小距离(安全距离)最大化、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ROPS的吸能量为约束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优解在满足ROPS性能要求时,安全距离增大121.77%,结构总质量下降10.62%,该研究可为工程机械的ROPS轻量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优化 滚翻保护结构 结构响应分析 约束多目标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悬吊质量摆的风电塔架结构减震控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牛健 阎石 常洪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9-978,共10页
目的分析在地震作用下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悬吊质量摆(SMA-SMPD)系统对某风电场44 m高水平轴风电塔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的效果.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风电塔架结构SMA-SMPD系统力学模型和动力方... 目的分析在地震作用下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悬吊质量摆(SMA-SMPD)系统对某风电场44 m高水平轴风电塔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的效果.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一种基于Bouc-Wen模型的风电塔架结构SMA-SMPD系统力学模型和动力方程,利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SMA-SMPD系统对风电塔架结构减震控制效果,并与普通悬吊质量摆(SMPD)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Kobe地震作用为例,SMPD控制下的风电塔架结构体系顶部位移、加速度峰值减振率分别为14.75%和13.94%,SMA-SMPD控制下的风电塔架结构体系顶部位移、加速度峰值减振率分别为29.23%和23.58%,SMA-SMPD系统减震效果明显优于SMPD系统.结论SMA-SMPD系统的震动控制能力明显强于SMPD系统,且能够有效地抑制风电塔架结构的不良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质量摆 形状记忆合金 风电塔架结构体系 结构震动响应分析 减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火灾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宋贤生 陈驰 刘英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分析和评估火灾对设备、建筑物等敏感目标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化工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和气体爆炸概率安全分析方法,提出概率火灾安全分析策略和实施流程。该方法包括火灾危害辨识、泄漏速率计算、火灾后果模拟、频率分析、绘制频率超越... 为分析和评估火灾对设备、建筑物等敏感目标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化工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和气体爆炸概率安全分析方法,提出概率火灾安全分析策略和实施流程。该方法包括火灾危害辨识、泄漏速率计算、火灾后果模拟、频率分析、绘制频率超越热载荷曲线、结构响应分析等关键步骤。以某柴油罐区为例,通过频率分析和火灾模拟,绘制出频率超越热载荷曲线,假定火灾风险可接受准则为10-4/a,求得对应的可信热载荷为21 kW/m2,并以此值作为结构热响应分析的输入参数。火灾概率安全分析方法侧重于描述火灾热辐射强度及其对应的发生可能性,判定敏感目标遭遇的可信火灾热载荷强度和结构热响应行为,评估消防减灾措施效果,确保结构完整性和可用性,不评价工艺系统潜在火灾风险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概率安全分析 火灾热辐射 火灾模拟 结构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子结构的探测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树霖 刘莉 +2 位作者 陈昭岳 岳振江 孙浩然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8-975,共8页
针对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精细化模型求解复杂结构动响应过于耗时的问题,引入保精度、高效的脉冲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优化设计流程,并对月球探测器太阳翼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太阳翼结构设计参数,有效地提高了太... 针对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精细化模型求解复杂结构动响应过于耗时的问题,引入保精度、高效的脉冲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优化设计流程,并对月球探测器太阳翼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太阳翼结构设计参数,有效地提高了太阳翼动力学特性指标,改善了月球探测器关键位置处的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脉冲子结构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航天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所得优化结果对实际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子结构方法 结构响应分析 月球探测器 太阳翼 动力学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子结构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11
作者 孙浩然 刘莉 陈树霖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509-512,共4页
日益庞大复杂的结构对动力学建模仿真和动力学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脉冲子结构方法是一种能保持与精细化模型同等精度且求解高效的动态子结构方法,采用脉冲子结构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借助ABAQUS子程序接口UAMP使连接... 日益庞大复杂的结构对动力学建模仿真和动力学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脉冲子结构方法是一种能保持与精细化模型同等精度且求解高效的动态子结构方法,采用脉冲子结构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借助ABAQUS子程序接口UAMP使连接界面处的连接力和运动状态信息可以在子程序和主程序间传递,从而实现脉冲子结构和有限元子结构之间的连接模拟,将脉冲子结构法整合到ABAQUS当中,提高脉冲子结构法的易用性。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连接模拟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脉冲子结构 UAMP子程序 结构响应分析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季伟 杜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为评估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抗震韧性,以一座320 m上承式CFST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定义了拱桥的易损性组和性... 为评估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抗震韧性,以一座320 m上承式CFST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定义了拱桥的易损性组和性能组,开展地震易损性分析,分别评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拱桥结构的维修费用和维修时间等抗震韧性指标,给出拱桥的抗震韧性评级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该结构最终抗震韧性评级为一星,其中维修时间是影响拱桥结构综合抗震韧性等级的关键指标,结构构件对拱桥结构的抗震韧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上承式CFST拱桥 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 性能组 抗震韧性指标 抗震韧性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保健 杜轲 王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88,425,共9页
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由于混凝土与钢管相互作用,使得其地震易损性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输电塔。为了对比研究它们的地震易损性区别,从材料本构模型层面考虑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使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钢管混凝土输电塔模型,对其... 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由于混凝土与钢管相互作用,使得其地震易损性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输电塔。为了对比研究它们的地震易损性区别,从材料本构模型层面考虑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使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钢管混凝土输电塔模型,对其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绘制输电塔在多遇、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时的易损性曲线,定量分析出地震的第一周期谱加速度对于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失效概率的影响,同时与普通输电塔的地震易损性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在多遇、设防、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均不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出现倒塌时的Sa(T1)多位于1.0g~1.4g;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相较于普通输电塔的抗震性能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输电塔 IDA 易损性分析 OPENSEES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adap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霁 李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148-1154,共7页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i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for analyzing reliability problems with implicit performance functions.An improved adaptive RSM based on uniform design(UD) and double weighted regression...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i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for analyzing reliability problems with implicit performance functions.An improved adaptive RSM based on uniform design(UD) and double weighted regression(DWR) was presented.In the proposed method,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iteratively adap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s applied.Uniform design is used to sample the fitting points.And a double weighted regression system considering the distances from the fitting points to the limit state surface and to the estimated design points is set to determine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the fitting points selected by UD are more representative,and a better approximation in the key region is also observed with DWR.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convergent capability and computational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uniform design weighted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to analyze wrinkled membranes with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15
作者 赵冉 魏德敏 孙文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00-1708,共9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vergence,low accuracy and project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wrinkling analysis,an analysis method of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to 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vergence,low accuracy and project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wrinkling analysis,an analysis method of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to the previous method (Method I) of local coordinate transposition and stiffness equivalence.The new method is derived and the feasibility is theoretically proved.A small-scale membrane structure is analyzed by the two method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new method (Method II) is approximately 23 times that of Method I.When Method II is applied to a large-scale membrane stadium structure,it is found that this new method can quickly make the second principal stress of one way wrinkled elements zero,and make the two principal stresses of two-way wrinkled elements zero as well.It could attain the correct load responses righ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wrinkled elements,which indicates that Method II can be applied to wrinkling analysis of large-scale membran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structur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rinkling analysis shear modulus zero-setting equivalent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decks of multi-span bridge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excitation
16
作者 张海 焦莉 林君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46-2554,共9页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bridge deck segments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motion was performed.A novel bottom rigid element(BRE)method of the current displ...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bridge deck segments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motion was performed.A novel bottom rigid element(BRE)method of the current displacement input model for structural seismic analysis under the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was used to calculate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In the analysis,pounding between adjacent deck segments was considered.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multi-span bridge subjected to the multi-support excitation,considering not only the traveling-wave effect and partial coherence effect,but also the seismic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was simul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Meanwhile,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under uniform earthquake was also analyzed.Finally,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some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shown for pounding effect,under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when performing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multi-span bridge.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uniform/multi-support/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input,the maximum values of pounding force in the case of 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input increase by about 5 8 times;the absolute value of bottom moment and shear force of piers increase by about50%600%and 23.1%900%,respectively.A conclusion can be given tha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ounding effect under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 while performing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multi-span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NDING bridge bottom rigid method (BR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