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GPR126/ADGRG6的结构与功能
1
作者 吴婷婷 贾思齐 +5 位作者 曹树珠 朱德馨 唐国超 孙志华 邓兴梅 张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GPR126也称ADGRG6,是研究较为深入的黏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aGPCRs)成员之一。最初,GPR126被认为是一种与肌肉发育相关的受体,主要在肌肉和骨骼系统中表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GPR126在哺乳动... GPR126也称ADGRG6,是研究较为深入的黏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aGPCRs)成员之一。最初,GPR126被认为是一种与肌肉发育相关的受体,主要在肌肉和骨骼系统中表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GPR126在哺乳动物多个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参与胚胎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等多种生物学过程。GPR126具有典型的aGPCRs的七次跨膜螺旋结构,可介导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多种细胞过程。近年来,GPR126新配体的发现为探索其生理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然而,目前GPR126在各类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仍待进一步研究。该文重点描述GPR126的结构、物种间差异性与保守性、信号转导及其生物学功能,为未来GPR126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 结构与功能 GPR126/ADGRG6 物种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的主题单元教学——以“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例
2
作者 赵扬 王磊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开展“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题单元教学,承载着选择性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综合复习的价值。经过3课时系统学习,引导学生理解DNA各部分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多次开展“推论预测”“复杂推理... 以“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开展“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题单元教学,承载着选择性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综合复习的价值。经过3课时系统学习,引导学生理解DNA各部分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多次开展“推论预测”“复杂推理”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结构与功能”大概念的认识以及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与功能 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 跨学科大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多层次渗透
3
作者 皮玉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1,共2页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的重要组成,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体现。提炼于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着眼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从易于理解的宏观生命体、动植物器官到微观抽象的细胞结构三个层面,层层深入,阐述如何在实际教学...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的重要组成,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体现。提炼于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着眼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从易于理解的宏观生命体、动植物器官到微观抽象的细胞结构三个层面,层层深入,阐述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与功能 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状的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特色专栏序言
4
作者 韩博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物种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是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石。因此,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估与保护对策制定... 物种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是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石。因此,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估与保护对策制定的基础工作。尽管生物多样性从一开始就定义在广泛的生物组织层次上,但经典的生物多样性测量与评估主要是基于物种水平,并认为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是独特的,物种的功能是由物种身份(Identity)和数量(Abundance)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栏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 组织层次 生态系统的结构 对策制定 功能性状 核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上游流经城区前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力源 周贺 +2 位作者 秦梦 史密伟 郑翔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8,共16页
细菌群落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可为水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流经城区白洋淀上游河流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城市环境因素对白洋淀上游水质的影响,并深入探究细菌群... 细菌群落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可为水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流经城区白洋淀上游河流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城市环境因素对白洋淀上游水质的影响,并深入探究细菌群落功能与污染物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对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上、中、下游的水质等级差异显著。城区中汇入的各类污染物不仅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使得污染严重流域高丰度的细菌种群减少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还与细菌群落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同时,河流虽汇集了城区的各类污染物,但下游的细菌群落结构和部分氮、磷代谢功能均有恢复为上游水平的趋势。此外,高丰度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受各类菌群和污染物的抑制作用较大,但验证其与NO-3-N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白洋淀上游流经城区前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与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关联研究,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上游 流经城区 细菌群落 结构与功能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法的“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思美 王畅 王冰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为例,利用ISM法从宏观上分析教材的编写路径、核心要素等;并基于课标,从微观上比较教材结构编排、内容选择和栏目设计,旨在为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ISM法 课程标准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帕病毒G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舒瑜 付环茹 +2 位作者 李家玉 黄瑜 万春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71-75,102,共6页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人兽共感染副黏病毒,能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和尼帕病毒性脑炎,目前临床上无批准的用于人类感染的疫苗或治疗药物。NiV基因组共编码6种蛋白,其中G蛋白作为其受体蛋白以及重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参...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人兽共感染副黏病毒,能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和尼帕病毒性脑炎,目前临床上无批准的用于人类感染的疫苗或治疗药物。NiV基因组共编码6种蛋白,其中G蛋白作为其受体蛋白以及重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参与病毒入侵等过程,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因此,G蛋白在NiV致病性研究以及疫苗和检测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对NiV G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基于G蛋白的疫苗和检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G蛋白的应用研究方向,以期为阐明NiV的致病机制和疫苗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 G蛋白 结构与功能 疫苗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圩区水系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昆山南部为例
8
作者 周可婧 孔繁花 +4 位作者 庄雪颖 班玉龙 尹海伟 杨子健 宋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8-3279,共12页
明晰平原河网水系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昆山市南部防洪分区为例,选取水系指标分析圩区单元尺度下的水系网络结构与调蓄功能,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用地、自然、工程与政策管理等因子及其... 明晰平原河网水系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昆山市南部防洪分区为例,选取水系指标分析圩区单元尺度下的水系网络结构与调蓄功能,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用地、自然、工程与政策管理等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定量探究水系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水系网络结构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且水系调蓄功能与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较复杂的水系形态结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调蓄功能;(2)政策、工程、用地和自然条件等因子对水系调蓄功能的影响强度依次减弱;(3)识别水系功能优化目标下的关键变量与关键状态子集,可从社会⁃生态协同视角指导圩区单元的水系治理与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平原圩区水系网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圩区 水系结构与功能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环境中vWF-A1与NETs-DNA结合的拓扑结构与功能特征
9
作者 孙小夕 彭智童 +2 位作者 方金花 吴芝伟 林蔣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8-598,共1页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炎症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与NETs中胞外DNA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炎症血栓的发展。研究表明v WF通过其A1结构域与NETs中胞外DNA结合。v WF为力学响应分子,其功能受...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炎症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与NETs中胞外DNA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炎症血栓的发展。研究表明v WF通过其A1结构域与NETs中胞外DNA结合。v WF为力学响应分子,其功能受到流体剪应力的调控。血流环境中,v WF-A1与NETs中胞外DNA如何结合尚未完全清楚。方法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扫描分析不同浓度v WF-A1与胞外DNA的结合特征和拓扑结构;使用流动腔技术,加载不同剪应力,测量在v WF-A1预处理,v WF-A1-DNA混合物预处理或DNA预处理中,人源血小板的黏附情况。结果随着v WF-A1浓度的增加,单条DNA上结合更多的v WF-A1,形成“珠串”型或“紧缩”型拓扑结构;DNA长度分析显示,v WF-A1的结合缩短了DNA长度。在流体剪应力环境中,DNA预处理组几乎未有血小板黏附,v WF-A1-DNA混合物预处理组黏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v WF-A1预处理组黏附的血小板,提示在流体动力学环境中,胞外DNA与血小板不发生相互作用,胞外DNA和血小板竞争性与v WF-A1结合。结论血管损伤炎症期间,血管内局部v WF-A1浓度增高利于其与胞外DNA结合,进而促进胞外DNA发挥免疫功能;同时,胞外DNA和血小板竞争性与v WF-A1结合,防止血管内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维持止血与血栓形成之间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黏附 流体剪应力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内 血栓形成 血管损伤 结构与功能 结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若男 刘艳萍 要振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最大的农牧业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养分循环、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放牧作为草原管理中的一种常见措施,是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最大的农牧业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养分循环、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放牧作为草原管理中的一种常见措施,是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就“放牧”和“草原生态系统”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土壤性质以及养分循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放牧更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草原管理措施。并提出了未来放牧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应多注重草原自身特性,选择适宜的放牧强度,并多关注放牧对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发挥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鲁绍伟 陈吉虎 +4 位作者 余新晓 刑文发 鲁少波 王玉华 王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0,84,共5页
在调查北京八达岭林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及其混交林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病虫害的基础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进... 在调查北京八达岭林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及其混交林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病虫害的基础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另外,混交林还能够提高林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采用混交的方式为:1行刺槐3行侧柏循环混交,刺槐株数不超过1/4。本项研究以期对北京市森林健康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刺槐 侧柏 混交林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结构与功能观的解读
12
作者 朱鹤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特色的充分体现,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建立其他生命观念的基础。本文试从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在生命系统中的体现以及在现实中的指导价值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准确把握生命观念的深刻含义,并为运用生命观念开展教学...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特色的充分体现,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建立其他生命观念的基础。本文试从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在生命系统中的体现以及在现实中的指导价值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准确把握生命观念的深刻含义,并为运用生命观念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观念 结构与功能 生命系统 指导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教学策略——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
13
作者 王晓宏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0,共3页
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旨在诠释“思维型”教学设计的内核思想:创设情境,触发思维动机;聚焦问题,激发思维动力;任务驱动,促进思维深入;现实应用,促发思维迁移。通过双向思维运动,既能基于结构解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强... 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旨在诠释“思维型”教学设计的内核思想:创设情境,触发思维动机;聚焦问题,激发思维动力;任务驱动,促进思维深入;现实应用,促发思维迁移。通过双向思维运动,既能基于结构解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强化结构与功能观,并从进化与适应的视角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差异性与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思维 细胞核 结构与功能 进化与适应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岩羊冬季上毛结构与功能相关关系研究
14
作者 余梦琦 李岳诚 +2 位作者 何鑫 马瑞 马安凯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采集冬季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雌雄个体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前肢、后肢、蹄部共9个部位的上毛,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测量比较上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髓质指数、毛根无髓段长度。采用Pearson方法对上毛... 采集冬季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雌雄个体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前肢、后肢、蹄部共9个部位的上毛,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测量比较上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髓质指数、毛根无髓段长度。采用Pearson方法对上毛各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岩羊的行为特点和雌雄岩羊的性别分离机制对上毛各个性状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结论:①贺兰山岩羊冬季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颈部、肩部、背部、体侧、腹部、臀部(躯干部)上毛髓质指数都在90%以上;②岩羊上毛形态结构在实施保温和保护功能时因部位的不同进行了分化,躯干部上毛在形态结构上主要倾向于加强保温性能,而四肢末端的上毛在形态结构上倾向于使毛更结实,避免四肢承受过多的磨损;③岩羊的上毛结构存在性别体二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上毛 结构与功能 性别体二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内切酶的结构特征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吕怀雨 覃杰 李悝悝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82-87,共6页
纤维素内切酶(EG)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酿造等行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纤维素内切酶,即内切-β-1,4-葡聚糖酶(EG),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成之一,能够特异性切割纤维素内部的无定型区,从而启动纤维素的分解;其来源十分广泛,... 纤维素内切酶(EG)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酿造等行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纤维素内切酶,即内切-β-1,4-葡聚糖酶(EG),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成之一,能够特异性切割纤维素内部的无定型区,从而启动纤维素的分解;其来源十分广泛,在一些古细菌、细菌、真菌中均有存在。目前,CAZymes数据库中已有数百种EG得到表征,且有相当一部分性能优异的EG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因此,对EG的来源、分类、结构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探究EG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内切酶 糖苷水解酶 纤维素 结构与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Ecopath模型评价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3 位作者 袁兴伟 林楠 刘尊雷 李圣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9-408,共10页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通过模型系统分析了象山港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的总体特征。模型包含了浮游植物、大型海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25个功能组,大体涵盖了象山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生态系统表达能流路径的食物链主要有两条,分别为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其中以牧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中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00~3.62级。系统总能流为2 210 t·km-2·a-1,主要分布在Ⅰ~Ⅳ营养级上。流量中来自碎屑的比例为38%,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营养级Ⅰ和Ⅱ的利用效率较低,大量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未能流入更高的营养层次。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3.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1.52;系统连接指数(CI)为0.342;系统杂食性指数(SOI)为0.18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反映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较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偏低,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王金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37,共9页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冰川退缩,河川径流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林 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 冻土水文 定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与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马玲 马琨 +1 位作者 汤梦洁 代晓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41-1347,共7页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间作调控后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土壤细菌比例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Biolog Eco板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比对照高36.77%。间作并接种AMF(Gloumus etunicatum)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真菌的比例上升,细菌、放线菌的比例下降;马铃薯||蚕豆、马铃薯||玉米||蚕豆土壤孢子密度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在培养96 h后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比单作高48.96%。各处理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在2种方式的调控下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利用强度较高,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调控后碳源利用类型开始从碳水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向胺类化合物和多聚化合物利用类型转变。间作调控和AMF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栽培 AMF 土壤微生物群落 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艾菁 王丽梅 +1 位作者 夏威 耿美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TAT蛋白 并发症 调控蛋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基因 Kaposi’s肉瘤 研究进展 结构与功能 转录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gt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桂民 张金文 +3 位作者 王蒂 张俊莲 陆艳梅 高宜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9-977,共9页
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SGAs)是一类存在于茄科和某些百合科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与植物的抗逆性和产品品质有密切关系.茄啶半乳糖基转移酶(solanidine galactosyltransferases,SGT1)是SGAs合成代谢途径的末端关键酶之一... 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SGAs)是一类存在于茄科和某些百合科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与植物的抗逆性和产品品质有密切关系.茄啶半乳糖基转移酶(solanidine galactosyltransferases,SGT1)是SGAs合成代谢途径的末端关键酶之一,研究其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于SGAs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研究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首次克隆到马铃薯Sgt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 183 bp的启动子序列,已注册到GenBank(注册号:KC759163).构建该启动子驱动融合报告基因gfp::gus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04Sgt1p,转化野生型烟草获得Sgt1p::gfp::gus转基因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Sgt1p::gfp::gus转基因植株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gu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的根、茎和叶中均表达,在叶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低于CaMV35S启动子,而在根和茎中二者基本相同;光诱导结果显示,光照处理明显增强了Sgt1p::gfp::gus转基因烟草叶片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表明庄薯3号马铃薯Sgt1p启动子是一种光诱导型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茄啶半乳糖基转移酶 启动子 报告基因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