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且严重的痴呆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在改善AD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且严重的痴呆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在改善AD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主要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tDCS和tACS改善AD的神经分子机制,其共性主要体现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神经血管障碍、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减少Aβ和p-tau蛋白、影响神经可塑性。值得注意的是,tDCS在优化神经血管单元、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积极影响。此外,在非AD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中,tES在神经保护、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可塑性方面还表现出在AD研究中尚未探讨的、更为具体的神经分子机制。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tES的作用原理、AD的病理机制,以及探索治疗其他具有相似病理特征疾病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电刺激对大脑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和CBMdisc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药物治疗加双乳突部位经颅电刺激,对照组为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分别...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电刺激对大脑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和CBMdisc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药物治疗加双乳突部位经颅电刺激,对照组为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0软件对大脑平均血流速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70例受试者纳入分析。经颅电刺激干预使大脑前动脉OR=40.504(95%CI,4.399—372.918)、大脑中动脉OR=30.376(95%CI,7.123—129.539)、大脑后动脉OR=7.398(95%CI,4.909—11.148)、椎动脉OR=14.085(95%CI,4.696—42.249)和基底动脉OR=15.543(95%CI,3.356—72.000)平均血流速度增加的效能约为对照组的40.5、30.4、7.4、14.1和15.5倍。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颅电刺激能全面地显著地增加大脑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这将对临床上合理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展开更多
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神经功能调节方式,可通过恒定直流和交流弱电流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提升人体运动控制能力。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主要梳理了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有关经颅电刺激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回...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神经功能调节方式,可通过恒定直流和交流弱电流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提升人体运动控制能力。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主要梳理了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有关经颅电刺激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了不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范式和tDCS对人体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以及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目前tES技术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但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通过不同的tES刺激范式可提高肢体运动控制任务的运动表现,同时tES的最佳刺激范式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探索。展开更多
文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且严重的痴呆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在改善AD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主要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tDCS和tACS改善AD的神经分子机制,其共性主要体现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神经血管障碍、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减少Aβ和p-tau蛋白、影响神经可塑性。值得注意的是,tDCS在优化神经血管单元、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积极影响。此外,在非AD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中,tES在神经保护、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可塑性方面还表现出在AD研究中尚未探讨的、更为具体的神经分子机制。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tES的作用原理、AD的病理机制,以及探索治疗其他具有相似病理特征疾病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电刺激对大脑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和CBMdisc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药物治疗加双乳突部位经颅电刺激,对照组为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0软件对大脑平均血流速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70例受试者纳入分析。经颅电刺激干预使大脑前动脉OR=40.504(95%CI,4.399—372.918)、大脑中动脉OR=30.376(95%CI,7.123—129.539)、大脑后动脉OR=7.398(95%CI,4.909—11.148)、椎动脉OR=14.085(95%CI,4.696—42.249)和基底动脉OR=15.543(95%CI,3.356—72.000)平均血流速度增加的效能约为对照组的40.5、30.4、7.4、14.1和15.5倍。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颅电刺激能全面地显著地增加大脑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这将对临床上合理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文摘经颅电刺激(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神经功能调节方式,可通过恒定直流和交流弱电流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提升人体运动控制能力。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主要梳理了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有关经颅电刺激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了不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范式和tDCS对人体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以及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目前tES技术对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但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通过不同的tES刺激范式可提高肢体运动控制任务的运动表现,同时tES的最佳刺激范式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