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波静 李冰 +1 位作者 田伟 吴文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比较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局部浸润麻醉下行TACE的患者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33~81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 目的比较预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局部浸润麻醉下行TACE的患者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33~81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术前15 min,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术中最高VAS疼痛评分,即栓塞即刻、栓塞后5、30 min的VAS疼痛评分中的最高值。记录术后1、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上述时点疼痛程度。记录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介入医师满意度评分,术前10 min、栓塞后5 min、术后10 min的HR和MAP,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和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中最高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中无痛率更高(P<0.05),中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6、12、24 h两组VAS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O组围术期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1),介入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栓塞后5 min 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呼吸抑制发生。结论TACE术前预注单剂量羟考酮,其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存凯 郭应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TACE)联合高强度超声聚焦(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刀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3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HIFU刀治疗组与单纯T...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TACE)联合高强度超声聚焦(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刀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3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HIFU刀治疗组与单纯TACE治疗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TACE联合HIFU刀治疗后,肝癌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缓解;肝癌瘤体缩小;治疗后3年生存率提高(P<0.05)。结论:TACE+HIFU刀联合治疗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同中医症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恒毅 郭贵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18-2221,2224,共5页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不同中医症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9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入院时中医征象分为:第1组:肝郁脾虚型12例;第2组:气滞血瘀型30例;第3组:湿热毒瘀型3...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不同中医症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9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入院时中医征象分为:第1组:肝郁脾虚型12例;第2组:气滞血瘀型30例;第3组:湿热毒瘀型32例;第4组:肝肾阴虚型18例,观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在TACE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共接受219次TACE治疗。前3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患者TACE治疗前CD3、CD4、CD8、NK细胞水平分别是(52.1±5.5)、(33.9±5.7)、(49.8±7.3)、(5.8±2.9),治疗后分别为(46.6±6.7)、(28.9±6.8)、(55.9±4.9)、(4.5±2.1),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有4人中医症型加重,由气滞血瘀型转化为湿热毒瘀型,TACE治疗前CD3、CD4、CD8、NK细胞水平分别是(60.1±1.3)、(41.1±2.2)、(39.9±2.9)、(11.9±1.3),治疗后分别为(56.2±2.5)、(37.8±2.4)、(43.9±2.2)、(9.8±1.1);第3组有6人由湿热毒瘀型转化为肝肾阴虚型,TACE治疗前CD3、CD4、CD8、NK细胞水平分别是(56.1±2.4)、(36.8±2.7)、(44.9±2.1)、(9.0±1.3),治疗后分别为(51.3±3.2)、(33.1±1.9)、(49.8±2.1)、(5.5±1.7),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对不同中医症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随中医症型的加重而加重,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在TACE治疗后随中医症型的加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分型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527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涛 苗牛 +2 位作者 张明勤 刘阳阳 杨冬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究miR-527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68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C患者血浆中miR-527水平。用Cox回归和限制性立方... 目的探究miR-527与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68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C患者血浆中miR-527水平。用Cox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miR-527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3年后生存组(114例)术后miR-527水平高于死亡组(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iR-527诊断HCC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9(95%CI:0.775~0.891)、74.07%和84.21%,其诊断效能高于术前miR-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索拉非尼和miR-527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miR-527与HCC患者预后有关(P<0.05),且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当miR-527<1.60时,与miR-527=1.60比较,预后不良风险高;当miR-527>1.60时,与miR-527=1.60比较,预后不良风险低。结论TACE术后miR-527水平与HCC患者预后有关,其水平低提示预后不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RNA-52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兔VX_2肝移植瘤肺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周文波 袁房均 +1 位作者 戴宗晴 于昌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8-329,334,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对肝脏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切除和TACE +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后肝肿瘤病理改变及肺转移情况。结果 经TACE治疗后肝肿... 目的 探讨手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对肝脏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切除和TACE +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后肝肿瘤病理改变及肺转移情况。结果 经TACE治疗后肝肿瘤呈部分性坏死改变 (其中 2例完全坏死 ) ,肿瘤直径平均缩小 3mm ,TACE +手术组肺转移率为 80 0 % ,肺表面结节计数为 (174± 72 )个 ,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 (2 6 7% ,4 9± 2 8,均为P <0 0 5 )。结论 术前TACE具有促进实验动物肝肿瘤发生肺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 TACE VX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移植 肿瘤 实验动物 结节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传力 田世超 +4 位作者 陈晓理 黄进 张显平 张雪妍 徐亚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0-2224,共5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PHC合并PVTT患者92例,其中接受MWA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为联合...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PHC合并PVTT患者92例,其中接受MWA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为联合组(n=47),仅接受TACE治疗的为对照组(n=45)。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短期疗效、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RR)。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对各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RR分别为42.2%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9,P<0.05)。2组患者治疗后3d均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和肝区疼痛等不良反应。联合组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7%、23.4%、6.4%,对照组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2.5%、8.9%、0,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9,P<0.05)。术前AFP、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癌栓分型、BCLC分期和Child-Pugh分级与合并PVTT的PHC患者的生存相关(χ^2值分别为9.356、7.641、11.352、9.764、8.236、17.392,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癌栓分型、BCLC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997(1.608~3.145)、1.584(1.306~2.757)、1.690(1.035~2.683),P值均<0.05]。结论MWA联合TACE治疗PHC合并PVTT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癌栓分型、BCLC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消融技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硫氧还蛋白9表达水平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杨军 王耀 +2 位作者 章喜林 陆伟杰 郑银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9(TXNDC9)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HCC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TX...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9(TXNDC9)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HCC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TXNDC9水平,并分析其与HCC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CR)组(17例)、部分缓解(PR)组(30例)、疾病稳定(SD)组(21例)和疾病进展(PD)组(29例)HCC组织中TXNDC9水平分别为(0.66±0.09)、(0.75±0.09)、(0.94±0.12)和(1.0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TXNDC9水平与TACE治疗疗效呈负相关(P<0.05)。TXNDC9诊断HCC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0、73.91%和96.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和TXNDC9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像因素(P<0.05)。结论HCC组织中TXNDC9水平高提示TACE治疗疗效较差,预后不良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硫氧还蛋白9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梓 穆可涛 +5 位作者 吕银章 赵凌云 李拔森 郝永红 徐安辉 王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TACE的患者270例,将患者分为3组,每...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TACE的患者270例,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90例。H1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1 mg盐酸氢吗啡酮;H2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2 mg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时间为2~3 min;D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5 mg地佐辛。在手术开始时、药物注入后5 min和0.5、1、2、4、8、12 h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3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H1和H2组患者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比例均小于D组(P<0.05);H2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抑制,另两组均未出现。3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H1和H2组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化疗药物比较,H1和H2组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栓塞药物比较,使用载药微球颗粒的H1、H2和D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颗粒的H1和H2组患者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CNLC分期分组比较,CNLCⅠ期H1、H2和D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LCⅡ期及Ⅲ期H1组和H2组患者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能够在有效镇痛的基础上减少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或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一项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霞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8-348,共1页
【据《J Hepatol》2018年12月报道】题:索拉非尼联合或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一项Ⅲ期临床研究(STAH)试验(作者Park JW等)来自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的Park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目的是比较索拉非尼... 【据《J Hepatol》2018年12月报道】题:索拉非尼联合或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一项Ⅲ期临床研究(STAH)试验(作者Park JW等)来自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的Park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目的是比较索拉非尼(SOR)联合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与单纯SOR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所有符合条件的联合(Arm C,n=170)或不联合(Arm S,n=169)cTACE治疗的患者均在3 d内开始接受SOR治疗。Arm C组在7~21 d内接受cTACE治疗,并根据需要原则接受重复cTACE治疗,主要终点为总生存率,次要终点为疾病进展时间、无进展生存期、肿瘤缓解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Ⅲ期临床研究 细胞癌 索拉非尼 治疗 晚期 疾病进展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骏 冯敢生 +5 位作者 TruebenbachJ Pereira PL Huppert PE Graepler F Eul T Claussen CD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 :在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上观察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 (PLcG)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在雄性ACI大鼠 ( 15例 )肝包膜下植入MorrisHepatoma 392 4A肝癌小瘤块 ( 1mm3) ,移植术后 13天时行磁共振检查。再经正... 目的 :在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上观察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 (PLcG)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在雄性ACI大鼠 ( 15例 )肝包膜下植入MorrisHepatoma 392 4A肝癌小瘤块 ( 1mm3) ,移植术后 13天时行磁共振检查。再经正中腹切开术和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进行以下介入治疗 :治疗组A( 40mgPLcG + 0 .0 5mg丝裂霉素 ,4例 )、对照组B( 0 .0 5mg丝裂霉素 + 0 .0 4mg碘化油 +肝动脉结扎 ,4例 )和对照组C( 1.5ml生理盐水 ,7例 )。插管术后 13天再次行磁共振术观察肝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在C组 ,肿瘤体积在实验期间增长 2 7.12倍 ,在B组 ,肿瘤体积增长 3.76倍 ,而在A组 ,肿瘤体积仅增长 2 .87倍。A组与C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在t检验时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动物实验中将PLcG微球运用于TACE可明显抑制肝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 微球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进展期肝癌患者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丰姣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64-664,共1页
即使口服多种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给肝硬化并发进展期肝癌(aHCC)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aHCC 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预后仍然极差,多模式的标准化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aHCC 尚未实现。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形成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进展期 癌患者 索拉非尼 标准化治疗 激酶抑制剂 PV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张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吉祥 李卓然 巩茳凯 侯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1年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7.70%(23/61),疾病控制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19.67%(12/61)、81.97%(50/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T cells,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T cells,CD_(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85.25%,高于对照组的73.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癌患者一年总体累积生存曲线图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注射液 阿帕替尼 经肝化疗动脉栓塞 功能 免疫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发生栓塞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明珠 贺克武 +1 位作者 郭广静 李丽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 目的分析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其中56例发生PES,纳入PES并发组,51例未发生PES,纳入PES未并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病理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手术相关资料,分析P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白蛋白(ALB)、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栓塞剂类型、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载药微球、微球数量、载药剂量是TACE后发生P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载药微球、微球数量多、载药剂量高的肝癌患者TACE后发生PES的风险更大,围手术期对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对应干预策略可能利于规避PES发生,提高TACE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并发症 栓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泵镇痛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中兴 蔡振华 +1 位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但是术中及术后往往会出现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报道称TACE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约为75%,需使用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但是术中及术后往往会出现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报道称TACE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约为75%,需使用强效镇痛药[2].这种严重的疼痛不仅使患者难以接受后续的TACE治疗,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寻求一种合理的镇痛方法,在保留患者语言交流配合手术能力的同时,又能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效果,一直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吗啡泵镇痛和吗啡肌注及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泵镇痛 吗啡 ARTERIAL 中重度疼痛 应用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5
作者 严守美 崔新江 +4 位作者 于志军 邢辉 赵邦利 杜苗苗 曹贵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变化在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到2012年5月行TACE联合MWA的174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按1∶1进行匹配... 目的探讨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变化在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到2012年5月行TACE联合MWA的174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按1∶1进行匹配后分为术前高NLR组和低NLR组,截止数值是2.37,观察指标是患者的生存期和术前NLR。结果实际匹配的患者41对,配对后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表明术前NLR为2.37是中位生存期(mOS)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NLR<2.37的患者比术前NLR≥2.37的患者存活期更长。结论术前NLR为2.37可作为行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预测mOS的补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倾向性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洛铂方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靖 肖金成 +3 位作者 郑琳 康鑫鑫 朱文良 郭晨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6-902,共7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情况,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记录随访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有效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检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远处转移的发生率(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术后1、2和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68.6%、43.1%和3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2%、29.4%和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确切,与单纯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相比优势明显,能更有效的控制肿瘤转移,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25)I粒子植入 中晚期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韩成龙 马亦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行含洛铂方案介入治疗,4~5周为1个疗程,行1~4次介入术后观察。因失访或后续治疗方案更改,最后完成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病例为77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37例。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含洛铂的介入方案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含奥沙利铂的介入方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洛铂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段巨涛 孔棣 柴友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AFP和(或)影像学证实的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刀治疗...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AFP和(或)影像学证实的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刀治疗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31例,联合治疗组32例。结果: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FP定量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2.2%(12/23)和80.0%(20/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的完全坏死率为12.9%(4/31);而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坏死率为34.4%(11/3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查影像学发现肝癌复发率为32.3%(10/31);联合治疗组肝癌复发率为9.4%(3/32),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64.5%(18/31),而经联合治疗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87.5%(28/3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可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81-81,共1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诊疗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病例编号单偶数,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患者采用经肝动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诊疗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病例编号单偶数,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复发率为10.00%,B组患者复发率为24.00%,即2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无瘤生存期明显较差于A组,2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共实施介入治疗220次,A组106次、B组114次。治疗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肝区疼痛等症状,68例患者体温升高,且波动范围在37.2~41.0℃,持续时间为1~7天。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在1周内得以缓解。结论无论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还是采用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术,均可对患者肝癌复发率和无瘤生存期予以控制,但前者治疗效果相对较优,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肝动脉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经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凯 王丽英 +5 位作者 刘国兴 倪田强 张宗鹏 刘国斌 夏宝枢 尹春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中CR 4例(9.7%),PR 20例(48.7%),SD 8例(19.5%),PD 8例(19.5%),总有效率58.4%。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大部分患者在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呕吐、肝区疼痛),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2.2%)、腹泻(发生率19.5%)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TAI联合TAE治疗肝转移安全、有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