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1
作者 李玉莲 李玉辉 +2 位作者 莫伟 刘欢欢 李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为提高该类患者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TBD术后出院准备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形成证据汇...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为提高该类患者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TBD术后出院准备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形成证据汇总,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形成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初稿。应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确定出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第1轮发放问卷17份,回收15份;第2轮发放问卷15份,回收15份。第1轮有11名专家提出修改建议,第2轮有4名专家提出建议,提示专家参与研究积极性较高。专家咨询判断系数(Ca)为0.90,熟悉程度(Cs)为0.91,权威系数(Cr)为0.91,2轮函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63、0.368,形成贯穿患者入院至出院后6个不同时间点的13项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条目。结论构建的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科学、可靠,可为患者出院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出院准备服务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循证实践
2
作者 李玉辉 李玉莲 +3 位作者 莫伟 刘欢欢 李琴 徐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5,共6页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实践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PIPOST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并汇总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最佳证据...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实践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PIPOST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并汇总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开展基线审查,分析促进和障碍因素,制订变革策略,实施临床变革,并评价患者结局。结果证据应用后,PTBD术后出院准备服务各审查指标执行情况改善;患者出院后带管并发症(脱管、穿刺处皮肤感染)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渗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循证实践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患者出院后自我照护能力,降低带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出院准备服务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闫静 陈香凤 +4 位作者 谭丽萍 赵晓芸 赵建琴 郑力 宋莉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0-795,共6页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方法以Meleis等的转移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方法以Meleis等的转移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4和0.97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0和0.228(P<0.001),最终形成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作为判断PTBD患者出院准备程度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出院准备度 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透视联合超声引导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建雄 刘维 +4 位作者 窦晓霞 王健 宋莉 佟小强 邹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分析X线透视联合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70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8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行PTBD术,穿刺右叶胆管52例... 目的分析X线透视联合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70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8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行PTBD术,穿刺右叶胆管52例,穿刺左叶胆管26例,并常规造影。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大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梗阻性黄疸症状逐渐改善,术后1~2周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X线透视结合超声实时引导下PTBD是一种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超声实时引导 X线透视 经皮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后胆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钱晓军 戴定可 +5 位作者 翟仁友 于平 高堃 王剑锋 张世龙 刘金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702-704,共3页
目的回顾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出血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无法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9例,经常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后,一步法或二步法穿刺扩张胆道,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指... 目的回顾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出血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无法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9例,经常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后,一步法或二步法穿刺扩张胆道,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指标改变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处理胆道出血。结果全部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60μmol/L降至158.2μmol/L,使用止血药物43例,11例轻微胆道出血,调整引流管及应用止血药后停止,5例严重胆道出血,4例肝动脉损伤,其中3例肝动脉栓塞治疗成功,1例失败。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并发胆道出血,能及时有效控制,术者应不断提高穿刺水平,减少胆道出血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淤积性 经皮穿引流 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明武 殷占新 韩国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自从1974年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首次应用于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PTBD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PTBD结合内植入支架、球囊扩张术已是解决恶性胆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此外,PTBD联合近距离的胆道内放疗及化疗也有利... 自从1974年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首次应用于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PTBD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PTBD结合内植入支架、球囊扩张术已是解决恶性胆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此外,PTBD联合近距离的胆道内放疗及化疗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本文着重在回顾PTBD发展、适应证、及治疗恶性梗阻黄疸现状、并发症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恶性道梗阻 临床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赵开飞 李昌燕 +2 位作者 利峰 蒋国军 石荣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55-23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治疗AOSC患者46例,通过对比术前、术后血常规、肝功、胆红素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胆道引流管,大部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治疗AOSC患者46例,通过对比术前、术后血常规、肝功、胆红素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胆道引流管,大部分患者术后24h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1例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2例患者术后1周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拔管,1例拔出胆道外引流管后出现消化道出血,行介入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1周后胆道造影示胆管结石消失,带管1个月后拔出胆道外引流管。6例患者诊断胆管癌,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PTCD引流术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有效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力,可作为抢救AOSC的重要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加胜 李迎春 +2 位作者 王家平 闫东 袁曙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10月肝移植术后发生的6例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其中胆总管狭窄2例、胆总管狭窄并胆瘘1例、胆瘘1例、胆汁瘤2例。结果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经皮肝... 目的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10月肝移植术后发生的6例胆道并发症的相关资料,其中胆总管狭窄2例、胆总管狭窄并胆瘘1例、胆瘘1例、胆汁瘤2例。结果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5例,放置胆道支架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可减少再手术创伤,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术后并发症 经皮穿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2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高仁 鞠永健 +2 位作者 丁文彬 金杰 杨劲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穿引流术 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敷料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管路固定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莫伟 刘智超 +4 位作者 阳秀春 秦月兰 龚放华 周碧芳 刘欢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管路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介入专科护理门诊行PTBD引流管维护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94例,采用IV3000联合爱立敷固定导... 目的 探讨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管路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介入专科护理门诊行PTBD引流管维护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94例,采用IV3000联合爱立敷固定导管,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的蝶形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固定导管。1周后比较两组的固定牢固度、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DRPI)、材料费用、护理耗时、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护士评价得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MARSI发生率、材料费用和护理耗时分别为2.58%、(85.00±0.00)元和(6.61±1.28) min,低于对照组的10.50%、(156.40±0.80)元和(12.08±2.22) min;观察组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护士评价得分分别为94.33%、96.91%、(8.45±0.75)分,高于对照组的84.50%、88.00%、(8.05±0.68)分,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均固定牢固,未发生脱管或管路移位现象,未见明显DRPI现象。结论 透明敷料IV3000联合粘性敷料爱立敷能有效固定PTBD导管,较思乐扣组不良反应少,材料费用和护理耗时更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敷料 粘性敷料 导管固定 经皮穿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梗阻部位及类型;术前与术后3~5 d、6~10 d相关血液学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等;支架植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5例患者中低位梗阻102例,高位梗阻75例,胆管全程梗阻4例,吻合口梗阻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技术成功率为100%。185例患者共植入233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黄疸减退,食欲增加,肝功能恢复,其中显效146例,有效39例。低位梗阻患者手术疗效优于高位梗阻(χ2=10. 866,P=0. 001);高位Ⅰ型梗阻单、双支架引流效果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而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双支架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χ2=6. 412,P=0. 011),双支架引流术后6~10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单支架引流(t值分别为2. 62、2. 06,P值均<0. 0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够改善MOJ患者肝功能与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低位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高位梗阻;同时对于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建议行双支架引流。对于胆管全程梗阻及吻合口梗阻,支架植入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胆道联合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道支架 经皮穿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动脉损伤大出血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路军良 李京雨 +1 位作者 徐力扬 刘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55-755,767,共2页
患者,男,78岁,因患胆管癌在DSA下引导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进行减黄。采用右侧腋中线9~10肋间穿刺肝内胆管,术中造影可见胆道内血块充盈缺损(图1a),胆总管下段梗阻,放置8mm×60mm胆道支架,留置8.5F外引流管,减... 患者,男,78岁,因患胆管癌在DSA下引导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进行减黄。采用右侧腋中线9~10肋间穿刺肝内胆管,术中造影可见胆道内血块充盈缺损(图1a),胆总管下段梗阻,放置8mm×60mm胆道支架,留置8.5F外引流管,减黄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0d,准备在透视下拔除引流管,在进行引流管退出胆道的操作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出血 经皮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全身麻醉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敏 蒋天鹏 +3 位作者 宋杰 安天志 吴晓萍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5-788,共4页
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与静脉全麻比较,探讨静脉全麻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125例行PTB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77例采用静脉全麻。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 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与静脉全麻比较,探讨静脉全麻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125例行PTB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77例采用静脉全麻。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心率及血压,随访观察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静脉全麻组术中仅5例(6.5%)出现轻度疼痛,术后8例(10.4%)轻度疼痛,明显低于局部麻醉组(P<0.01),疼痛评分亦低于局部麻醉组(P<0.05)。局部麻醉组术中患者心率、血压较术前、术后明显升高且波动较大,静脉全麻组术中患者心率、血压较术前、术后降低,但波动较小。局部麻醉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静脉全麻组(P<0.05)。静脉全麻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局部麻醉组(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方面,局麻组3例患者发生肝动脉损伤,2例出现胆心反射综合征,2例出现胸膜损伤,静脉全麻组仅2例出现肝动脉损伤,无患者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PTBD术中应用静脉全麻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手术痛苦,增加舒适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麻 局部麻醉 经皮穿道造影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感华 邢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42-43,共2页
恶性阻塞性黄疸多是由肝胆及胰头恶性肿瘤阻塞胆道而导致的黄疽,而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肝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亦称糖尿病综合征。当两种疾病并存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时间... 恶性阻塞性黄疸多是由肝胆及胰头恶性肿瘤阻塞胆道而导致的黄疽,而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肝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亦称糖尿病综合征。当两种疾病并存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时间[1]。目前,临床上对恶性阻塞性黄疸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进行治疗,但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影响疗效。因此,加强对恶性阻塞性黄疸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行PTCD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肝源性糖尿病行PTCD术患者16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源性糖尿病 经皮穿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结合支架植入治疗17例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 被引量:1
15
作者 席玮 陈世晞 尹国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56-1457,共2页
对于不宜手术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肝门以上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本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胆道内支架作为主要手段,对17例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较好疗效,病例... 对于不宜手术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肝门以上高位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本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胆道内支架作为主要手段,对17例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较好疗效,病例资料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梗阻 经皮穿引流术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57
16
作者 阳秀春 秦月兰 +1 位作者 胡进晖 莫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患者入组,6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60例除常规出院宣教外,责任护士对患者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患者入组,6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60例除常规出院宣教外,责任护士对患者予延续性护理即出院后继续予以跟踪服务,指导其伤口的观察与换药、引流液的量色质观察、PTCD管护理知识和并发症的处理、饮食和休息等,并建立延续性护理档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PTCD管脱出、堵塞、管道相关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胆道感染、PTCD管堵塞或脱出、伤口感染、管道相关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和引流术在胆道梗阻疾病的应用
17
作者 刘守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174-175,共2页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于1937年由Huard首创。1969年Kaude等报道了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获得成功。当时这两种技术都是在X线监视下完成的。7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采用超声引导进行胆管穿刺,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超声引导经皮...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于1937年由Huard首创。1969年Kaude等报道了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获得成功。当时这两种技术都是在X线监视下完成的。7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采用超声引导进行胆管穿刺,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可以在不依赖胆管X线造影的先决条件下直接完成,从而使这项技术更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 道梗阻 引流术 超声诊断技术 姑息性治疗 道造影 管扩张 PTCD 流管 急性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病人自护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灵艳 王红雨 +3 位作者 张艳芳 姚佳琴 庞青 刘俊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716-3720,共5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为判断行PTCD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客观的衡量标准。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前提下,结合10例病人半结构化访谈资料,初步形成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指标内容。邀...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为判断行PTCD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客观的衡量标准。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前提下,结合10例病人半结构化访谈资料,初步形成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指标内容。邀请15名专家,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6,0.930,2轮问卷回收率均是100%,2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0,0.1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轮函询问卷中条目重要性评分分别为3.930~4.870分、4.330~5.000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188~0.241、0.000~0.143。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自护态度、自护知识、自护技能)、36个二级指标的PTC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PTCD病人自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科学,内容可靠,可作为评价PTC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引流术 自护能力 德尔菲法 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树松 韩明宏 刘春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115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 经皮穿 梗阻性黄疸 引流术 治疗 PTBD 超声影像学 du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联合超声定位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金炜 李冠海 +3 位作者 彭玲 孙高斌 刘献儒 独建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DSA下联合超声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PT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姑息性胆道外... 目的探讨DSA下联合超声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PT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姑息性胆道外或内外引流,术后常规复查生化全项。结果 32例患者应用该方法定位好后均一针穿刺并引流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1例外引流,11例内外引流,达到了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和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在PTBD操作时,应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能显著提高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和介入医师射线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下 超声 经皮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