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吕镔 孔冬梅 李雪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97.4%(37/38),二次置管成功率2.6%(1/38);术后引流通畅,胆红素明显降低,未出现大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实时、准确的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超声引导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手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手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对患者疼痛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LC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联合LC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BIL、AST、ALT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BIL、AST、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患者采用PTCD联合LC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囊炎 经皮穿刺引流 腹腔镜手术 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感华 邢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42-43,共2页
恶性阻塞性黄疸多是由肝胆及胰头恶性肿瘤阻塞胆道而导致的黄疽,而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肝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亦称糖尿病综合征。当两种疾病并存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时间... 恶性阻塞性黄疸多是由肝胆及胰头恶性肿瘤阻塞胆道而导致的黄疽,而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肝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亦称糖尿病综合征。当两种疾病并存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时间[1]。目前,临床上对恶性阻塞性黄疸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进行治疗,但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影响疗效。因此,加强对恶性阻塞性黄疸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行PTCD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肝源性糖尿病行PTCD术患者16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源性糖尿病 经皮穿刺造影及管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仲捷 刘好田 +2 位作者 王彦华 刘英勋 赵业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置入单侧支架10例,两侧支架14例,其中4例行单侧肝管穿刺,分别在肝管—胆总管间及左—右肝管间放入支架,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均<0.01)。术后随访4个月,6例因再发梗阻性黄疸行二次穿刺引流术。结论对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BD+PTIBS治疗,可根据其梗阻部位采取适当的PTIBS,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高位 恶性 经皮穿刺引流 支架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在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杰 雷泽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PTHD)在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PTHD)在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治疗,观察组采取PTHD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舒适程度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d时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观察两组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3d的TBIL、ALP及ALT指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及引流管牵制方面的舒适度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PTCD相比,PTHD的胆汁引流效果更优,能加速降低晚期低位胆道梗阻肿瘤患者黄疸的消退,患者术后舒适度更高,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总管管引流术 经皮穿刺引流术 低位梗阻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静 许凌 +1 位作者 韦闫 严小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并发症的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并发症的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者5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2%;其中47例治愈,4例因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加以综合分析,能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从而帮助临床正确施治,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造影引流 内支架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万高 丁以锟 +1 位作者 纵慧敏 闫如虎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并发症、黄疸消退情况、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无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率为71%(5/7)。结论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是针对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的标本兼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腔内射频消融 支架 经皮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1 位作者 王家兴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根据靶血管直径选取不同型号弹簧圈进行栓塞,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行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效果。结果 10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肝动脉分支后,出血停止;1例细小分支肝动脉血管出血经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动脉出血停止,行引流管造影时见胆道门静脉瘘,间断夹闭引流管后24 h造影见胆道门静脉瘘消失,出血停止。11例随访1~6个月,平均4.7月,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出血 介入栓塞 经皮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胆管炎30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潘思波 车斯尧 +2 位作者 黎福良 李大生 莫怡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2期973-974,983,共3页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病例胆汁引流效果良好,肝功能改善明显,无死亡病例。B超引导下PTC D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对急性胆管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可作为急诊治疗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炎 急性 经皮穿刺引流术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庆录 钟醒怀 +5 位作者 覃洪斌 李鸿飞 徐阳春 韦德康 莫毓 韦利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834-835,共2页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但ACST早期易出现高热、黄疸、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使得麻醉和手术面临巨大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重症急性管炎 经皮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景香 王香领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分析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加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者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8%;其中胆心反射3例、胆道感染21例、胆汁漏19例,...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分析近年来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加胆道内支架置入术2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者5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8%;其中胆心反射3例、胆道感染21例、胆汁漏19例,导致胆汁性腹膜炎8例、胆道出血4例、导管堵塞和脱位7例、电解质紊乱5例。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护理对策,对提高并发症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造影引流 内支架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护患沟通技巧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阳阳 廖培娇 +2 位作者 曾讯 陈勉妮 赵惠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回顾2015年7月—2017年6月392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状况并加以疏导,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手术过程配合要求和注意事项;穿刺送导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术... 回顾2015年7月—2017年6月392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状况并加以疏导,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手术过程配合要求和注意事项;穿刺送导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术后给予休息、饮食、穿刺部位敷料、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沟通 介入超声 沟通技巧 心理干预 经皮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志宏 李国杰 隋秀芳 《安徽医学》 2009年第7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经皮穿刺管引流术 阻塞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运涛 罗云藩 邓予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8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 目的探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8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情况以及低位缓解率、高位缓解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的ALT、TBIL、DBIL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1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位缓解率为93.55%高于参照组的43.75%,低位缓解率54.55%低于参照组的90.00%,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参照组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对于高位梗阻患者适合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低位梗阻患者适合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经皮穿刺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连东 唐建华 +1 位作者 李琴 魏小军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症患者64例,采用PGCD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每日引流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迅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症患者64例,采用PGCD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每日引流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黄疸指数下降,未发生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PGCD治疗急性胆囊炎及胆管炎症的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炎症 经皮穿刺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亚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27-28,共2页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经皮穿刺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亮 张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7例患者均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 目的 :探讨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7例患者均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6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的成功率为100%。这67例患者手术的平均用时为(95.67±8.41)min,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6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5%。术后,这67例患者总胆红素的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总胆红素的水平,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引流术 支架植入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7期134-135,共2页
总结了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认为熟悉手术操作流程和配合要点,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模式对促进超声介入治疗的顺利开展十分有利。
关键词 梗阻 彩超 穿刺 置管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常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记录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的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汁引流通畅现象的患者有143例,出现胆汁引流不畅现象的患者有3例;其中引流胆汁中出现少许血液的患者有6例,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穿刺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肝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加贺 迟源 +2 位作者 王传卓 刘兆玉 郭启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经动脉栓塞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动脉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11例PTCD术后动脉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急诊行肝动脉造影;6例拟行胆道支架置入,撤出...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经动脉栓塞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动脉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11例PTCD术后动脉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急诊行肝动脉造影;6例拟行胆道支架置入,撤出引流管后见引流道鲜血涌出伴剧烈腹痛,将引流管送回原位行肝动脉造影;3例引流管反复引出血性胆汁,1例术后间断黑便且血红蛋白减低,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肝动脉造影。结果肝动脉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4例,肝动脉胆管瘘7例。9例患者责任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2例采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术后所有患者血红蛋白稳定,出现不同程度转氨酶增高、发热及腹痛等表现,对症治疗后好转,6例1周后成功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访5~16个月,均无再次胆道出血。结论肝动脉造影及经动脉栓塞损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PTCD术后肝动脉出血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 经动脉栓塞 动脉出血 经皮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