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置管引流并心包腔内注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1
作者 仲向东 韦国桢 俞小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恶性心包积液 经皮置管引流 心包腔内药物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2
作者 井晟 孟祥圣 +3 位作者 尚修超 孙晓 谢永鹏 朱海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置钉组(n=47,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和切开复位组(n=33,切...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置钉组(n=47,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和切开复位组(n=33,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置钉组患者手术时间[(62.96±19.31)min比(100.07±26.71)min]、术中出血量[(112.71±25.43)mL比(230.65±30.29)mL]、住院时间[(11.04±2.35)d比(15.16±2.58)d]和骨折愈合时间[(102.18±9.74)d比(113.42±11.52)d]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1)。术后3个月经皮置钉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95.74%比80.00%)(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术后1、3、6个月经皮置钉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术前CK、Myo、L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经皮置钉组CK、Myo、LDH水平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更好,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经皮钉固定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合抗痨治疗结核性髂腰肌脓肿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兴 马远征 薛海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PCD)结合全身抗痨治疗结核性髂腰肌脓肿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PCD治疗的结核性髂腰肌脓肿 36例 (4 8个脓肿 ) ,影像学证实脊柱结核者 34例 ,椎体破坏...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PCD)结合全身抗痨治疗结核性髂腰肌脓肿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PCD治疗的结核性髂腰肌脓肿 36例 (4 8个脓肿 ) ,影像学证实脊柱结核者 34例 ,椎体破坏轻 ,不伴严重后凸畸形、椎体不稳或截瘫。抗结核化疗时间 1年~ 1 5年。 结果 引流时间 8天~ 30天 ,平均14天 ,脓肿首次治愈率 85 4 % (4 1 4 8) ,失败 7个 ,3个脓肿复发经再次置管引流后缓解 ,3例 (4个脓肿 )椎体病变加重 ,予以切开手术治疗。其中 2 5例随防 14月~ 5年 ,平均 4 0月 ,远期治愈率 92 % (2 3 2 5 ) ,2例复发 ,予以手术治疗。未见病变椎体高度丢失或严重后凸畸形。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脊柱结核合并髂腰肌脓肿 ,若椎体破坏轻、无椎管受累、以脓肿病变为主 ,B超引导下PCD结合抗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置管引流 髂腰肌脓肿 结核性脓肿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经皮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红赟 张剑彬 +1 位作者 刘学 罗纪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经皮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外科开腹置管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腹透中心诊断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且自愿选择腹...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经皮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外科开腹置管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腹透中心诊断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且自愿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93例采用彩超引导下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经皮穿刺置管术(A组),149例采用外科开腹手术置管术(B组)。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导管临床成功率、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1年技术生存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腹部手术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的早期腹膜炎发生率、晚期出口及隧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的导管临床成功率和导管1年技术生存率均高于B组。但2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导管移位、管周渗漏、腹壁疝、腹透管堵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经皮穿刺置管术更安全、更有效,可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开腹置管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多功能膀胱造瘘穿刺针 腹膜透析导管 经皮置管 开腹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洗治疗小儿腰骶段结核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宏其 尹新华 +5 位作者 刘少华 李刚 陈筱 鲁世金 高琪乐 黎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灌洗治疗儿童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2月我科采用CT引导下PCD灌洗治疗9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儿,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岁2个月-7岁,平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灌洗治疗儿童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2月我科采用CT引导下PCD灌洗治疗9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儿,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岁2个月-7岁,平均5.4岁。术前血沉25-57mm/h,平均39mm/h,C反应蛋白22.9-40mg/L,平均29mg/L。术前4例有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3例,C级1例。所有患儿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异烟肼溶液灌洗病灶,同时行TLSO支具外固定保护。结果:9例患者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9-12个月,病灶局部灌洗10-12周,TLSO支具外固定6-18个月。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3个月ESR、CRP恢复到正常。8例治愈,1例因过早停用抗结核药物致病灶复发,改行开放手术治疗。置管处均无窦道形成.3例Frankel D级患者恢复到E级,1例C级恢复到D级。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示结核病灶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术后TLSO支具外固定保护下,CT引导下PCD灌洗治疗儿童腰骶段脊柱结核是一种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骶段 小儿 经皮穿刺置管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各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贺炜 耿小平 +3 位作者 黄帆 谢坤 陈江明 孙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时机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1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CT及床边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引流术。结果首次穿刺引流时间距发病1~46(1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时机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1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CT及床边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引流术。结果首次穿刺引流时间距发病1~46(11.0±7.9)d,每例置管次数0~11次,平均3.2次,留置引流管时间0~128(27.1±16.6)d。共107例(107/125,85.6%)患者接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或后期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后康复,18例(18/125,14.4%)死亡。21例(21/117,17.9%)在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3~32(19.8±9.0)d接受开放手术治疗、16例(16/21,76.2%)最终获得治愈、5例(5/21,23.8%)死亡。穿刺置管引流总体有效率为70.9%(83/117),1周内为79.4%(27/34),1~2周为75.9%(22/29),2~4周为63.2%(24/38),4周后为62.5%(10/16);各阶段置管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5、8、7、4(P=0.595);各阶段死亡例数为5(14.7%)、4(13.7%)、7(18.4%)、2(12.5%)(P=0.932)。结论在遵循指南的基础上,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置管引流有效性等更为重要;早期穿刺置管引流的最终有效率较高,安全、不增加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期不排斥中转开放手术治疗,但指征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贺声 冀振华 +5 位作者 夏念信 邱保安 张云山 朱世华 白钢 白宏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超声引导下PGCD在 1组 1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 18例接受了胆囊切除术和 8例手术胆囊造瘘术的急性胆...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超声引导下PGCD在 1组 1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 18例接受了胆囊切除术和 8例手术胆囊造瘘术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资料相比较。结果 胆囊切除术组和胆囊造瘘术组的手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 38.9%、12 .5 %和 11.1%、12 .5 %以及 2 2 .4天与 32 .0天 ,而PGCD组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均为 0 ,平均住院 16 .3天 ,其中胆囊切除术组和胆囊造瘘术组的手术并发症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PGCD组 ,P <0 .0 5。结论 超声引导下PGCD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手术时经皮穿刺造口置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娟 蔡威 +2 位作者 汤庆娅 王俊 施诚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 评估儿科患者胃肠手术时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早期空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消化道手术中经皮空肠穿刺造瘘加术后空肠造瘘管喂养患儿14例,其中新生儿9例。观察经空肠喂养患儿的肠... 目的 评估儿科患者胃肠手术时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早期空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消化道手术中经皮空肠穿刺造瘘加术后空肠造瘘管喂养患儿14例,其中新生儿9例。观察经空肠喂养患儿的肠道耐受性、置管天数、体质量增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4例患儿中12例治愈,1例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空肠营养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长平均为18.9g/d。14例中4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可长时间、正常及合理应用,且并发症少,为消化道手术后儿科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个安全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 肠内营养 腹部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炜 艾红 +5 位作者 阮骊韬 赵巧玲 杨锦茹 尹益民 任晓萍 潘文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左肝管穿刺10例,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5例。所有患者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于肝功能的恢复及后续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高位胆道梗阻 被引量:8
10
作者 查勇 寸英丽 +3 位作者 黄云超 马春笋 陈真 陈训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34-2034,共1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见于肝门胆管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等疾病,就诊时患者多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或难以承受传统开腹引流手术的创伤。微创的胆道内外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处理中有重要价值。现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高位...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见于肝门胆管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等疾病,就诊时患者多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或难以承受传统开腹引流手术的创伤。微创的胆道内外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处理中有重要价值。现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ere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PTBD)并胆道金属支架置入68例的疗效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胆道梗阻 胆道恶性肿瘤 经皮胆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给药在高龄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武士科 高文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脊柱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75%^[1]。有效的全身化疗联合传统的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高龄患者全身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副作用及手术创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29例年... 脊柱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75%^[1]。有效的全身化疗联合传统的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高龄患者全身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副作用及手术创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29例年龄70岁以上的脊柱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给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 局部给药治疗 脊柱结核 CT引导 应用 骨与关节结核 全身化疗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部脓肿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敏 马宽生 +2 位作者 黄小兰 陈平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1,275,共2页
关键词 腹部脓肿 B超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肠外瘘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汪志明 任建安 +4 位作者 江志伟 刁艳青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6,3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2/15),空肠管堵塞和切口局部感染各1例。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96.7±42.2)d。结论:PEJ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易于护理,病人痛苦少、易于耐受和可长期带管等优点,适合肠外瘘病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 肠外瘘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连东 王淑敏 +2 位作者 杨东亮 尹波 刘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94-694,共1页
关键词 肝脓肿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抗生素 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俊卯 陈建立 +3 位作者 赵鹏 王晓涛 王长友 张国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26-2527,共2页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MVT)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易被临床忽视,可导致缺血性肠梗阻,病情凶险,发展迅猛,且易被误诊,处理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行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溶栓治疗MVT患...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MVT)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易被临床忽视,可导致缺血性肠梗阻,病情凶险,发展迅猛,且易被误诊,处理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行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溶栓治疗MVT患者1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 血栓形成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置管 溶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治疗12例肺癌心包腔积液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涛 宋碧瑶 +1 位作者 王瑛 魏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心包引流并注入顺铂、白细胞介素Ⅱ等对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12例患者 ,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 ,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及化疗药物。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 ,7例部分缓解 ,无心...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心包引流并注入顺铂、白细胞介素Ⅱ等对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12例患者 ,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 ,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及化疗药物。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 ,7例部分缓解 ,无心包缩窄及窦道形成。结论 :此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便、有效、安全 ,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包积液 负压引流术 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高龄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震龙 汪志明 +3 位作者 王金晶 钱小丽 周冬梅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1-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病人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共4例。术后3个月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较术前1 d显著增高,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对高龄病人行PEJ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 高龄病人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肾囊肿2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永光 邓春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92-393,共2页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过去往往需手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及硬化剂的发展,使得B超定位下穿刺注药治疗成为可能。常规的经皮穿刺注药易发生穿刺针移位,药物漏入组织间隙造成化学性炎症等缺点[1]。我们对常规穿刺疗法进行改良,应用...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病,过去往往需手术治疗。随着超声技术及硬化剂的发展,使得B超定位下穿刺注药治疗成为可能。常规的经皮穿刺注药易发生穿刺针移位,药物漏入组织间隙造成化学性炎症等缺点[1]。我们对常规穿刺疗法进行改良,应用套管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然后留置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经皮穿刺置管 注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刁艳青 汪志明 +4 位作者 王震龙 王金晶 钱小丽 朱楠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8%(90/92),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7/9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6.6±26.8)d。结论:采用PEG/J对SAP病人早期行EN支持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耐受良好、可长期帯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