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食管胃结合腺癌临床完全缓解1例
1
作者 张啸 邓波 刘树鹏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53-754,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2023年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吞咽不适,伴有哽噎感,食物下咽时有异物感,饮水后症状可缓解,伴有上腹部胀痛不适,偶有反酸,无嗳气,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胸骨后烧灼感及牵拉样不适,进食无呛咳,声音无嘶哑,无畏寒发热。2... 患者男性,58岁。2023年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吞咽不适,伴有哽噎感,食物下咽时有异物感,饮水后症状可缓解,伴有上腹部胀痛不适,偶有反酸,无嗳气,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胸骨后烧灼感及牵拉样不适,进食无呛咳,声音无嘶哑,无畏寒发热。2023年2月在当地医院行胶囊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023年7月因“进食后吞咽不适,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5 kg”就诊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2023年8月CT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纵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图1)。病理活检示:(贲门部)低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性腺癌,伴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1%(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免疫治疗 经皮穿刺动脉灌注化疗 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二步法穿刺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5 位作者 马海清 张靖 陈斌 骆江红 江容坚 周经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PMCT。行PMCT治疗的患者,应用“二... 目的评价CT引导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PMCT。行PMCT治疗的患者,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首先以直径0.6mm、长8cm的腰穿针向肝内病灶穿刺;复查CT,根据骨穿针与病灶的角度和深度,再引入直径2.0mm、长13.5cm的微波天线引导针,针的头端超出病灶边缘约0.5cm,然后引入直径1.6mm的微波天线行微波治疗。所有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影像学资料以及并发症。结果CT引导下行PMCT治疗TACE后肝癌,穿刺成功率100%,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9.09%、24.24%、33.33%,出现肝脓肿2例,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PMCT对肝功能的损害轻。结论CT引导下行TACE后肝癌的PMCT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明确,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穿刺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醋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大武 陈君辉 +4 位作者 伍海翔 文永君 陈世蓉 段天红 曹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1%和 82 %。结论 TACE结合B超下PAI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TACE 经皮穿刺 注射治疗 醋酸 原发性肝癌 PAI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长煜 王小林 +5 位作者 龚高全 程洁敏 李国平 刘凌晓 施惠斌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有患者均先行PTB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有效引流后行经动脉灌注化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和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共行PTBD 28次,胆红素由术前(168.9±64.1) μmol/L降到术后最低(37.2±6.2) μmol/L,其中15例放置胆道支架,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10.6个月,共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 81次,所有病例均未出现Ⅲ-Ⅳ不良反应,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4.3%,平均生存期7.07个月。结论 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 动脉灌注化疗(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瘤内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宁 杨海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方法 动脉灌注 乙醇注射 经皮 化疗栓塞 TACE 肝癌 患者 联合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芳来 凌安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巨块型肝癌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盖章 姚尚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9期581-582,共2页
近年来,由于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广泛应用,使许多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得到控制,延长了生命,也使一些难以切除的大肝癌明显缩小,为二步切除赢得了机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晚期 经皮穿刺 动脉化疗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向选择性门脉穿刺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3
8
作者 沈理 赵友仁 +2 位作者 宋希仁 周友法 方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49-50,共2页
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国外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疗法。我院自1988年1月开始这项临床研究工作,对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19次经皮门脉灌注化疗术获得一定疗效,现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组病例初步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灌注化疗 门脉穿刺 肝脏恶性肿瘤 化疗 肿瘤供血 肝段 动脉 正常肝组织 甲胎蛋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法经皮股动脉化疗泵置入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光 杨宁 +3 位作者 潘杰 孙革利 刘巍 金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介绍改良法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化疗泵的操作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优点。方法 对 6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改良法经皮经股动脉置入化疗泵。结果 手术成功率和导管到位率均为 10 0 % ,操作均在 30min内完成 ,并发症包括切口... 目的 介绍改良法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化疗泵的操作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优点。方法 对 6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改良法经皮经股动脉置入化疗泵。结果 手术成功率和导管到位率均为 10 0 % ,操作均在 30min内完成 ,并发症包括切口裂开延迟愈合 1例、导管阻塞 3例、移位 2例、导管感染 1例。结论 改良法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化疗泵操作简便安全、技术上易于掌握 ,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改良法 并发症 经股动脉穿刺 经皮动脉穿刺 置入术 切口裂开 导管感染 导管阻塞 中晚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右下腹药盒埋植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黄国鑫 窦永充 +3 位作者 曹满瑞 孙国平 李圣峰 徐坚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动脉穿刺 肝癌 临床应用 经导管药盒系统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动脉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8
1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3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郑廉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3-641,共9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经皮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2
12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2-2469,共8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经皮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栓塞术后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肝脏恶性肿瘤 肝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导致短暂失明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4 位作者 武桂军 何晓峰 陈勇 赵剑波 梅雀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短暂失明 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 短暂失明 供血动脉栓塞 碘油沉积 聚乙烯醇微球 化疗药物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肺癌脑转移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镕 李笑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选择至颈内动脉、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证实肿瘤供养动脉后分别依次灌注稀释后的联合化疗药(包括鬼臼噻酚甙、嘧啶亚硝脲、卡铂、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吡柔比星),1次/月,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头部MRI,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期间每月测定1次血象及肝、肾功能,进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监测,必要时予以保护性治疗。结果62例患者动脉内插管均获成功,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于化疗药物灌注后24~48h不同程度减轻。头部MRI及胸部CT检查显示,62例中59例颅内转移瘤不同程度缩小,15例脑肿瘤直径<3cm,脑水肿消失。治愈好转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0.65%(50/62)。结论应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药物可经导管直接进入肿瘤供养动脉,迅速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全身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低于Ⅱ度。故对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动脉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输注 动脉 脑肿瘤 支气管动脉 动脉 动脉灌注治疗 颅内动脉灌注 肺癌脑转移 超选择性 SELDINGER技术 化疗药物治疗 经皮动脉穿刺 支气管动脉插管 动脉区域性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治疗巨大胆汁瘤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剑 王晓野 +1 位作者 黄沁 敖国昆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5-645,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治疗 胆汁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RTERIAL 介入治疗后 胆管坏死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向经皮穿刺酒精注入疗法
17
作者 曹海根 沈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4期7-10,共4页
一、肝癌的经皮酒精注入疗法(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jon,PAI) (一) 适应症1.因合并以下情况而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直径3.0cm左右):①肝硬化或有其他严重心、肾等疾病者;②肿瘤部位特殊、多中心或切除后肿瘤复发;③拒绝手术... 一、肝癌的经皮酒精注入疗法(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jon,PAI) (一) 适应症1.因合并以下情况而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直径3.0cm左右):①肝硬化或有其他严重心、肾等疾病者;②肿瘤部位特殊、多中心或切除后肿瘤复发;③拒绝手术切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注射 小肝癌 肿瘤复发 经皮穿刺 肝囊肿 穿刺 穿刺探头 动脉 正常肝组织 插管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癌患者行HAIC术后股动脉并发假性动脉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佳伟 李慧婷 +1 位作者 徐玲玲 赵文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1,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周”于2022年7月27日入院,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伴肝内外多发转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5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4/89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结果示血红蛋白1...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周”于2022年7月27日入院,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伴肝内外多发转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5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4/89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结果示血红蛋白138g/L,血小板计数179×10^(9)/L,凝血酶原时间为16.2 s。完善术前检查,7月29日在DSA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手术,返回病房后予以FOLFOX方案动脉灌注。7月30日13∶10动脉输注结束,拔管,予以加压器止血失败后改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7月31日3∶43患者主诉右大腿根部疼痛5分(NRS),予以止痛药对症后缓解;查血示血红蛋白为129 g/L。14∶50拆除纱布,穿刺点周围见大片淤青,腹股沟处可扪及10 cm×5 cm血肿,质硬,无搏动,穿刺处予沙袋压迫,右下肢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穿刺 医源性假性动脉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疗效及对血清MMP-1及MMP-9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创 侯晓利 +2 位作者 张长征 刘振昌 王秀改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中医辨证均为肝热血瘀证,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74例患者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下瘀血汤加减治疗,连续给药12周。统计两组疗效、整体Karnofsky评分及安全性。检测两组MMP-1、MMP-9、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 L3,AFP-L3)、肿瘤组织灌、肝功能、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淋巴亚群水平,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4.86%(24/37)高于对照组的40.54%(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P-1、MMP-9、AFP、肝功能、AFP-L3、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MMP-1、MMP-9、肝功能、AFP、AFP-L3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MMP-1、MMP-9、AFP、AFP-L3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组织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低于治疗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肿瘤组织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瘀血汤加减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可改善肝功能,不影响肿瘤组织血流灌注,抑制MMP-1、MMP-9、AFP、AFP-L3的水平,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经皮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组织血流灌注 原发性肝癌 肝热血瘀证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双途径化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庄英帜 丁正东 +3 位作者 艾小红 戴文香 彭秀斌 伍尤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的化疗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并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 5 5例晚期NSCLC患者分 4组 ,A组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卡铂 (PCI) +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双途径化疗 13例 ,B组PCI+VP 16静滴 12例 ,C组单纯BAI... 目的 :研究不同的化疗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并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 5 5例晚期NSCLC患者分 4组 ,A组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卡铂 (PCI) +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双途径化疗 13例 ,B组PCI+VP 16静滴 12例 ,C组单纯BAI 18例 ,D组传统静脉化疗 12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近期有效率A组为76 .9% ,B组为 5 8%高于C组 33.3% ,明显高于D组的 16 .7% (P <0 .0 1)。一年生存率A组 6 9.2 % ,B组 75 % ,优于C组的 38.9% ,更明显优于D组 8.3% (P <0 .0 1)。一般状况的改善A、B、C三组明显优于D组 (P <0 .0 1) ;而毒副反应均明显低于D组 (P <0 .0 1)。结论 :PCI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直接介入疗法 ,联合BAI或VP 16静滴双途径化疗是晚期NSCLC较为理想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 ,且PCI+VP 16疗法较PCI+BAI疗法更安全、简便、费用少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经皮肿瘤内注射 支气管动脉灌注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