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德清 傅木昌 +2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健 李鸣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治疗方法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司娜 李琳 +2 位作者 李鹏霖 高谦 王璐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JOA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显著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显著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TNF-α、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 腰痹通胶囊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医用臭氧消融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魏星 廖正银 +7 位作者 杨益森 姚国荣 杨四海 贺仕雄 向超 刘剑 韩毅 邓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消融 医用臭氧 经皮射频 热凝结 临床分析 临床症状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肿瘤经皮射频切除术 被引量:3
5
作者 牟玮 巫北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肝肿瘤 经皮射频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在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彬 何湘军 +1 位作者 陈欢 俞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于干... 目的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分(CD-RIS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QLQ-C30)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月后,观察组心理弹性中自强、坚韧、乐观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环境、爱护与关心、技术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采取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经皮射频消融术 接纳与承诺疗法 心理弹性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肝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高蕾 白岚 +3 位作者 南清振 张振书 杨希山 沈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68-2269,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经皮RFA治疗30例HCC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RFA治疗前...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检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经皮RFA治疗30例HCC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STNFR-p55、STNFR-p75水平的改变,并检测25例HCC患者血清STNFR-p55、STNFR-p7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HC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STNFR-p55、STNFR-p7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C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HCC患者血清STNFR-p55、STNFR-p75的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RFA治疗能有效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毁损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 受体检测 超声引导下 原发性肝癌 临床意义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小细胞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孔令超 缪长虹 +6 位作者 陈万坤 王昕 孟志强 朱敏敏 丁荣荣 李新 孙志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的兴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变得日益重要。比较多功能喉罩(multi-function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multi-function ILM)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PRFA中的麻醉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多功能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插入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拔出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6)的收缩压(systo Ln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 Ln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并观察呛咳、反流误吸、躁动、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疼痛等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插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2)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B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更快;A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咙疼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通气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济效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在行PRFA日间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较小。苏醒期时间更短,有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的可能,在日间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喉罩 气管插管 经皮射频消融术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329例肺部恶性肿瘤临床安全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卢强 李小飞 +3 位作者 韩勇 张志培 闫小龙 黄立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用于无法手术的肺部恶性肿瘤及肺转移瘤治疗的替代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肺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用于无法手术的肺部恶性肿瘤及肺转移瘤治疗的替代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肺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外科进行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329例(其中肺部原发肿瘤237例,转移瘤92例),对其进行射频治疗后的并发症、局部进展以及1年、2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及评价分析。结果行射频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气胸63例(19.1%),咯血14例(死亡1例,4.2%),血胸10例(3.0%),肺炎15例(4.5%)和心包填塞3例(死亡1例,0.9%),术后30天内的死亡率为0.6%,针道肿瘤种植的患者6例(1.8%)。中位无进展时间为21.6个月。1年、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2%、35.3%和20.1%。共有78例(23.7%)患者出现后期肿瘤局部进展。肺部肿瘤原位局部进展的患者的肿瘤包块直径大多>4cm;在肿瘤局部进展方面,肿瘤<3cm的患者与直径介于3cm-4cm的肿瘤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这两组患者与直径>4cm的肿瘤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肺部恶性肿瘤来说,射频治疗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疗效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消融 肺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5 位作者 曾道炳 李传云 武聚山 黎官印 段斌炜 代传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也不适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腹腔镜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生物医学技术 经皮射频消融 小肝癌 影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小敏 赵海芳 江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4-814,共1页
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c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麻醉方法一般为局麻下辅助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但易引起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与阿片类药物具有... 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c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麻醉方法一般为局麻下辅助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但易引起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与阿片类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且不会产生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本院在PRFA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消融术 芬太尼 临床观察 α2肾上腺素能 肝癌 呼吸抑制 受体激动药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喉罩麻醉下施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振涛 尹承娟 李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0-930,共1页
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麻醉目前多采用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者静脉应用镇痛镇静药物(但有疼痛不适、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或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本研究探讨采用丙泊酚麻醉,在喉罩辅助下保留自主呼... 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麻醉目前多采用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者静脉应用镇痛镇静药物(但有疼痛不适、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或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本研究探讨采用丙泊酚麻醉,在喉罩辅助下保留自主呼吸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喉罩麻醉 小肝癌 丙泊酚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经皮射频消融 保留自主呼吸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微波和射频肺部消融并发症:研究者经验和文献回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69-2469,共1页
目的将用于治疗肺部肿瘤的经皮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相关的并发症做回顾性调查并与文献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对操作相关风险因子做出评价。材料和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月采用RFA治疗的29例患者(36处肺部病变)和2007年1月—... 目的将用于治疗肺部肿瘤的经皮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相关的并发症做回顾性调查并与文献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对操作相关风险因子做出评价。材料和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月采用RFA治疗的29例患者(36处肺部病变)和2007年1月—2009年1月采用MWA治疗的16例患者(17处肺部病变)被纳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消融 文献回顾 微波消融 肺部肿瘤 并发症 论文摘要 WONCA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富强 卢伟 +1 位作者 杜鹏 杨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其分为接受常规GP方案化疗的对照组患者58例、接受经皮穿刺射频...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其分为接受常规GP方案化疗的对照组患者58例、接受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化疗的观察组患者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黏附分子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黏附分子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yfra21-1、ProGRP、SCC-Ag、CA125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血管新生指标IGF-1、bFGF、EGFR、TF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黏附分子sICAM-1、sVCAM-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能更为有效的降低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经皮射频消融 GP化疗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方案治疗后近期生活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盛月红 叶志霞 +1 位作者 许芸芸 张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行手术切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2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 目的比较和分析行手术切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2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4例、TACE治疗的患者55例、PRFA治疗的患者63例,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2.0版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5天以及术后第2、4、8周5个时间点进行生活质量各指标的测量。结果 PRFA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等方面,于术后第4周恢复最好,显著优于手术组(P<0.05)。除社会功能外,三组患者在术后第8周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3种治疗方案均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PRFA及TACE较手术治疗更使患者受益。对于同时符合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指征的患者,选择微创治疗可使患者近期获得更优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射频消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联合介入疗法治疗早期肝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磊 于法涛 谢智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回输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回输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TACE+RFA+CIK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87.18%(34/3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年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联合介入疗法可通过增加早期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其肝功能,进而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射频消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锦梅 刁宇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9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9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微波消融组(37例)和射频消融组(37例),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9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微波消融组(37例)和射频消融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肿瘤直径、术后1年存活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1年存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微波消融组直径≤ 3 cm的肿瘤消融效果显著优于射频消融组(P < 0.05)。术后3、6、9个月,微波消融组患者肿瘤直径均显著小于同期射频消融组(均P < 0.05)。结论对肿瘤直径≤ 3 cm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术后短期可使肿瘤直径明显缩小,更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消融术 经皮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