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护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曹凤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实施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试验... 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实施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负面情绪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更低(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在阵发性房颤患者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左心房僵硬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玄昌波 杨士伟 +9 位作者 潘国忠 王显 周志明 胡宾 贾德安 孙佳音 任晓霞 韩红亚 王海洋 于海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806-809,共4页
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经冷冻球囊导管行肺静脉隔离(P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目前国内外指南都已将冷冻球囊消融作为房颤消融PVI的标准疗法。冷冻球囊消融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短暂性膈神经麻... 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经冷冻球囊导管行肺静脉隔离(P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目前国内外指南都已将冷冻球囊消融作为房颤消融PVI的标准疗法。冷冻球囊消融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短暂性膈神经麻痹、食管损伤等;消融术后出现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首先考虑与消融后肺静脉狭窄相关,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静脉狭窄目前已很少发生;消融术后肺动脉高压亦是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一种经射频导管消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目前尚未见冷冻球囊消融后该并发症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出现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 导管消融 左心房僵硬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术中护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玉如 周燕 +4 位作者 胡玉芳 陈桂花 何英 殷学梅 田金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27-29,共3页
对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膈神经麻痹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全面了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悉各种物品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了... 对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膈神经麻痹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全面了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悉各种物品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了解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加强气胸、急性心脏压塞、膈神经麻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疼痛、咳嗽等症状的监护,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重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冷冻导管消融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在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安全护理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月 章晓蓉 王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3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总结629例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的护理安全管理经验。方法对629例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通过术前充分的物品和药品准备,术中对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病情观察及药物反应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 目的总结629例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的护理安全管理经验。方法对629例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通过术前充分的物品和药品准备,术中对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病情观察及药物反应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患者由于护士未及时更换肝素盐水造成微量泵报警,经过及时处理,未影响手术。结论在房颤冷冻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小剂量肝素持续泵注,加强其护理安全管理是配合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能有效预防术中血栓栓塞、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肝素 持续泵注 心房颤动 冷冻导管射频消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晶晶 白雪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10/50)]低于对照组28.00%(14/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随访,观察组临床预后较好,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12.00%(6/50)]低于对照组[30.00%(15/5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改善其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集束化护理 冷冻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房颤经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丽 晏婷 游桂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经冷冻球囊消融术(CBA)治疗阵发性房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BA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5,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经冷冻球囊消融术(CBA)治疗阵发性房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BA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5,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精神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CBA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在手术前后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房颤 冷冻消融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孟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98-99,共2页
目的 :对比使用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射频消... 目的 :对比使用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和冷冻隔离组。对射频消融组患者进行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冷冻隔离组患者进行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D-二聚体的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和白细胞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冷冻隔离组患者术后1周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D-二聚体的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白细胞的水平均低于射频消融组患者(P <0.05)。结论 :与进行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相比,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的临床效果更好,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 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昊 杨桂棠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崔丽杰 刘海涛 玄研华 朱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术式:分段隔离、扩大前庭消融、左心耳隔离、上腔静脉隔离及顶壁线消融。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的成功率;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结果入选房颤患者96例并完成1年随访。其中阵发性房颤62例(64.6%),持续性房颤34例(35.4%),女性36例(37.5%),平均年龄(65.4±16.7)岁。急性PVI成功率99.0%,平均手术时间(72±24)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13±7)min,曝光量(153±86)mGy。术中3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2例在10 min后恢复,1例在6个月后恢复。未发生严重外周血管并发症、心脏压塞、左心房食道瘘、支气管损伤及死亡。96例完成1年随访,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92.1%,持续性房颤成功率80%,总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冷冻消融术式可提高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 导管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左心房肺静脉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束宇婷 谭家宏 +1 位作者 叶萍 常兆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将冷冻球囊导管应用于心房颤动消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并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而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消融的基石。综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文章介绍了冷冻球囊导... 将冷冻球囊导管应用于心房颤动消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并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技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而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消融的基石。综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文章介绍了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基本原理、治疗过程,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了第一、二、三代冷冻球囊导管临床性能。最后,对冷冻球囊导管在心房颤动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房颤动 冷冻导管消融 肺静脉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昆 刘倩 +3 位作者 谢晨 张耀霞 于婷婷 孙路路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治疗房颤的常规选择,但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CBCA)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治疗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 近年来,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治疗房颤的常规选择,但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CBCA)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治疗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导管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童晓珊 金建芬 沈芸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总结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术中的并发症,以及分析相应的处理方式及护理对策。方法入选11例采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统计术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护理配合要点。结果11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膈... 目的:总结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术中的并发症,以及分析相应的处理方式及护理对策。方法入选11例采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统计术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护理配合要点。结果11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膈神经损伤,停止消融后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出现慢心率(40~45次/min),予右室起搏、复温解冻后好转。2例患者手术结束使用氟马西尼针催醒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防止其误吸,再予止吐、护胃等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股静脉皮下血肿,予以局部手压20min后,再予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h,后血肿消除。结论通过充分预估,规范操作,沉着应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中并发症可防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导管消融术 房颤 并发症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颖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7期72-72,共1页
目前,一张新兴的科学技术——经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术凭借其独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在医学等领域上正逐步得到应用,文章就使用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原理、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其在多学科的应用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冷冻消融 射频导管消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抄龙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1期5930-5932,共3页
目的研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FA)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例PFA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研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FA)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4例PFA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CBA治疗。于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情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冷冻消融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依从性进行比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评估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冷冻消融次数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与对照组[12.50%(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32/32)]较对照组[81.25%(26/32)]高(P<0.05)。结论将情景式健康教育应用于PFA患者CBA围手术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术 情景式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再流的影响
14
作者 陈涛 姜志安 +2 位作者 张晓光 殷红山 王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4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改造的预扩球囊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中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CNR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49)经改造的预扩球囊到达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处注射地尔硫卓2 mg,对照组(n=51)经指引导管于冠脉口注射等... 目的探讨经改造的预扩球囊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中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CNR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49)经改造的预扩球囊到达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处注射地尔硫卓2 mg,对照组(n=51)经指引导管于冠脉口注射等量地尔硫卓。观察两组CNRP发生率,术后ST段回落率(STR),术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CNRP发生率(P=0.032)降低,有效STR(P=0.045)升高;两组MACEs发生率(P=0.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PPCI时,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给药能够降低CNR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无再流 经改造的导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1 位作者 尚小珂 武凌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AF患者纳入研究,CBA组及RFCA组各38例。CBA组与RFCA组术中即时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92%比96%)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60%比10.53%)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105.5±22.2)min比(136.0±25.0)min,P〈0.01]、x线曝光时间[(19.3±6.0)min比(22.4±5.2)min,P〈0.05]及消融时间[(36.9±12.8)min比(47.0±20.1)min,P〈0.05]CBA组均短于RFCA组。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CBA组的发生率为2.6%,RFCA的发生率为10.5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CB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2.63%,RFC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7.89%,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F患者的导管治疗中,CBA和RFCA具有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冷冻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16
作者 王捷 《蚌埠医药》 1995年第3期28-28,共1页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心导管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并代替了心脏外科开胸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夹瓣狭管分离术.这是一种疗效好,损伤小,危险性小,痛苦少,恢复快又安全的手术方法,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关键词 经皮二尖瓣成形术 导管技术 风湿性心脏病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17
作者 江时森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一、概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又称为经皮穿刺经静脉二尖瓣交界分离术(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mitralcommissurotomy,PTMC),是—种把球囊导管插到狭窄的二尖瓣处,利用向球囊内迅速... 一、概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又称为经皮穿刺经静脉二尖瓣交界分离术(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mitralcommissurotomy,PTMC),是—种把球囊导管插到狭窄的二尖瓣处,利用向球囊内迅速充液后产生的向外膨胀力而将粘连融合的二尖瓣交界处裂开的一种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方法。1984年由日本学者Inoue 首次应用,并报道了成功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交界 二尖瓣狭窄 PBMV 房间隔 分离术 卵圆窝 经皮穿刺 导管 二尖瓣口 穿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结合三管微创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15例
18
作者 于永山 解远峰 +3 位作者 赵堂海 王海波 郭明金 齐秀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导管,配合取栓、球囊扩张及内支架导管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5例。结果111例(96.5%)阻塞静脉全部打通进入下腔静脉,术中血管造影示静脉平均狭窄由100%...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导管,配合取栓、球囊扩张及内支架导管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5例。结果111例(96.5%)阻塞静脉全部打通进入下腔静脉,术中血管造影示静脉平均狭窄由100%减少到28%±8%(P<0.01);4例(3.5%)部分开通左髂总静脉未进入下腔静脉;18例(15.6%)出现并发症,其中血管壁穿孔4例,健侧深静脉血栓4例,节段性肺栓塞3例,切口淋巴漏7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多种介入导管相互配合可明显提高DVT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消融术 扩张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岁以内婴幼儿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例报告
19
作者 李涛 潘同国 +2 位作者 王作军 谢集建 李敬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幼儿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年龄 Amplatzer封堵术 造影剂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并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例报告
20
作者 贾国良 李兰荪 +5 位作者 钱学贤 马淑坤 区晋禧 黄志兰 温勇 周洪高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S1期545-545,共1页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ecanali-gation PTCR)加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能较为彻底解除冠状动脉内的狭窄,...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ecanali-gation PTCR)加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能较为彻底解除冠状动脉内的狭窄,所以具有比单PTCR更为理想的疗效.本文报导我院自1988年4月—1989年5月运用PTCR+PTCA治疗4例AMI.4例均为男性,年龄50—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 溶栓术 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塞 PTCR PTCA治疗 急诊PTCA 冠状动脉内 导管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