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正 马玉环 +6 位作者 常虹 闫秀娥 姚炜 王迎春 郑炜 张耀朋 黄永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对47例ALS行改良PEG,患者局部麻醉、...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对47例ALS行改良PEG,患者局部麻醉、半坐位,术者使用超细内镜经口入胃的方式实施手术。结果47例改良PEG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 min,(10.3±1.7)min。术后住院2~8 d,平均2.8 d。术后并发症6例(12.8%),包括术后吸入性肺炎4例(8.5%),切口感染2例(4.3%)。PEG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06±0.89,术后3个月18.15±0.81,差异有显著性(t=-10.373,P=0.000)。结论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ALS患者,改PEG是可行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居家疗护中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李玉 黄志成 +5 位作者 方海丽 杨晶 牟彩瑕 王丽娟 刘彦江 周秀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后居家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PEG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造瘘口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多... 目的探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后居家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PEG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造瘘口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家庭赋权干预模式。评价比较两组间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评分]、健康行为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并发症例数、并发症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SASE评分(129.48±5.48)分比(73.05±12.04)分]、健康行为能力[SRAHP评分(80.14±1.00)分比(70.25±7.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例数及并发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实施居家干预,可提高PEG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并发症治愈时间,适用于术后居家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 家庭赋权 经皮内镜下 居家患者 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肠外瘘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汪志明 任建安 +4 位作者 江志伟 刁艳青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6,3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2/15),空肠管堵塞和切口局部感染各1例。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96.7±42.2)d。结论:PEJ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易于护理,病人痛苦少、易于耐受和可长期带管等优点,适合肠外瘘病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 肠外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衰弱患者X线透视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光 金征宇 +2 位作者 马志强 康维明 于健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衰弱患者在X线透视下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的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 目的探讨高龄衰弱患者在X线透视下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的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行X线透视下PEG转为PEJ的12例高龄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共行16例次操作,技术成功率100%,操作时间8~32min,平均18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透视下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将PEG转为PEJ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经皮内镜下空肠 X线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对口腔癌切除并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帕热克江·帕塔尔 李晨曦 +3 位作者 克热木·阿巴司 胡露露 方昌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予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n=26)、鼻饲管组(n=54)及经口进食组(n=33)。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区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情况。结果: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患者术区感染率显著低于鼻饲管组和经口进食组(P<0.05);3组间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患者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肌酐、红细胞压积值与入院时测量的差值在3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皮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修复重建 区感染 预防性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建平 王忠敏 +5 位作者 刘涛 陈克敏 贡桔 郑云峰 陈志瑾 沈洁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影像导引下置管的技术操作及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0年6月在我院实施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 目的评估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影像导引下置管的技术操作及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0年6月在我院实施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造痿,成功置入饲养管。分析手术指征,操作过程,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饲养管留置时间。结果经皮透视引导下实施胃造瘘术30例,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3例,反复发作性吸入性肺炎6例,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胃食管反流3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食管纵隔瘘1例及食管癌5例。经皮透视引导下实施胃空肠造瘘术10例,其中球麻痹3例,恶性十二指肠梗阻4例及外科胃造口术后并发症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2个锚型固定器。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术中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10%,包括局部软组织感染1例,穿刺部位疼痛1例,胃造瘘管移位1例及胃空肠造瘘管阻塞1例。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胃食管反流或吸入性肺炎加重等异常。饲养管留置时间是115~585 d(平均150 d)。结论经皮透视引导下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是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适用于肠内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引导 空肠 介入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勇 李彦豪 +7 位作者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韦传军 许小立 刘战胜 李凯滨 骆良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口途径置入导管后注入气体800~1000 ml,至胃腔明显扩张.然后在透视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将PG饲管置入胃腔内,或将PGJ饲管经胃腔、十二指肠置入空肠内.术后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随访饲管使用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G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将饲管置入空肠内13例,均成功.术后出现上腹部疼痛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痊愈.1例于术后第2天,因胃内容物反流出现窒息死亡.随访期间经饲管给予顺利.恶性肿瘤患者18例死亡,另3例仍在随访中,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球麻痹患者1例更换新的PG饲管,另1例失访.结论透视引导下PG和PGJ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胃肠内营养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空肠 经皮穿刺 SELDINGER技 恶性肿瘤患者 成功率 上腹部疼痛 置入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梁荣 朱苏雨 +10 位作者 聂少麟 谢燕平 秦昂 黄再捷 鲁琼辉 刘科 袁媛 吴峥 汪洁 席珍 周菊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经皮内镜下 放疗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在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汪志明 江志伟 +5 位作者 邹志英 刁艳青 丁凯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家庭肠内营养(HEN)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36例患者接受PEG/J行HEN,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PEG操作时间平均(6.4±2.1)min,PEJ平均(15.7±4.2)...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家庭肠内营养(HEN)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36例患者接受PEG/J行HEN,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PEG操作时间平均(6.4±2.1)min,PEJ平均(15.7±4.2)min。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置管操作时未发生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2/36)。患者在接受HEN2个月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浆蛋白较支持前均明显提高,而Karnof-sky行为状态分级评分较支持前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经PEG/J行HEN操作简便、安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空肠 家庭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江志伟 汪志明 +3 位作者 李国立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重点探讨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1 2月间85例恶性肿瘤病人共行 88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PEG/J均... 目的 :重点探讨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1 2月间85例恶性肿瘤病人共行 88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PEG/J均采用拉出法。 结果 :85例病人PEG/J术后无操作相关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但微小并发症发生率为 8.2 % (7/ 85 )。 7例病人发生 8次微小并发症 ,分别为切口感染 2例、导管断裂 2例、导管尖端移位 2例、导管缠绕 1例、导管渗漏 1例 ,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 /空肠造口术操作简便、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经皮内镜下空肠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围手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昀 林锦 +6 位作者 韩露 郭巧娟 张伟 黄贺 李睿 林少俊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9-9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但收效甚微。本文旨在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7l例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进展期患者,放化疗前行PEG术,放化疗期间行胃造瘘饮食及相关护理,检测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及体重、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情况。结果:71例患者行PEG术68例成功,3例失败。剩下的64例患者中51例顺利完成3周方案的同步化疗,同步化疗完成率为79.69%,4例因肝转移或肝功能损害未行同步化疗。所有68例患者体重变化在一11.86%~0.83%内,平均一5.32%±2.99%,前后血清白蛋白配对t检验提示放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742)。60.29%(41/68)患者发生II度放射性口腔炎,22.06%(15/68)患者发生III度放射性口腔炎。结论:对初诊进展期鼻咽癌患者行预防性PEG术提高了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引起的放疗中断时间,提高了同步化疗的完成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且简单、经济、易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引导下、经皮影像学引导下施行胃造瘘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洁云 王忠敏 +1 位作者 陈克敏 袁建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9-672,共4页
胃造瘘术,为各种病因所致的进口摄食障碍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肠内营养通道。过去对于胃造瘘管的放置方式,有多种不同的尝试,包括传统外科手术,近20年来,通过内镜引导下或影像引导下放置胃造瘘管的操作技术发展迅速,上述2项操作与外科方式相... 胃造瘘术,为各种病因所致的进口摄食障碍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肠内营养通道。过去对于胃造瘘管的放置方式,有多种不同的尝试,包括传统外科手术,近20年来,通过内镜引导下或影像引导下放置胃造瘘管的操作技术发展迅速,上述2项操作与外科方式相比,手术创伤小,费用相对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外科手术,本总结上述2种胃造瘘方法在临床上的运用情况,从适应证、操作方法、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透视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启仪 刘婉薇 布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6 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 ,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上 ,另 2 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 ,仅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6 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 ,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上 ,另 2 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 ,仅 8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 ,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PEG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防止肺部感染 ,提高生活质量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胃造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临床研究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刁艳青 汪志明 +4 位作者 王震龙 王金晶 钱小丽 朱楠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8%(90/92),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7/9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6.6±26.8)d。结论:采用PEG/J对SAP病人早期行EN支持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耐受良好、可长期帯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空肠口置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高龄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震龙 汪志明 +3 位作者 王金晶 钱小丽 周冬梅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1-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病人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共4例。术后3个月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较术前1 d显著增高,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对高龄病人行PEJ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 高龄病人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龙滨 杜建华 +5 位作者 范锦辉 赵志强 王宝民 李宾 何津 王新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97-497,共1页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术后通过PEG胃肠减压,PEJ营养。术后住院5~9d。第2天经PEJ喂养,PEG管引出胃液200~1000ml/d。7例随访期无恶心、呕吐。1例术后3个月PEJ管阻塞,取出PEJ管冲洗通畅后重新放入,其余6例术PEJ管道通畅。5例死亡,2例随访至10个月仍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 空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 壁固定 直接置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鼻饲患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瑛 芦军萍 +3 位作者 邵彩虹 王玉环 庄燕华 梁英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长期鼻饲 患儿 ENDOSCOPIC 肠内营养 内镜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晶晶 张加群 张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且需行PEG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且需行PEG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造口成功,引流通畅,成功率为100%,并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造瘘口周围皮肤局部红肿,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2d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者使用胃造瘘注入流质饮食时造成导管阻塞,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得以疏通。患者神志好转并可自主进食后拔除造瘘管,平均拔管时间为(3.4±1.2)个月。结论 PEG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肠内营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完善的护理是PEG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重型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志阳 吴智方 +5 位作者 徐苗苗 胡玉萍 李伟彦 汪志明 诸葛海鸿 朱四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5-776,共2页
营养不良是危重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危重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jejumostomy,PEJ)因相对安全、有效,为EN提供了新途... 营养不良是危重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危重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jejumostomy,PEJ)因相对安全、有效,为EN提供了新途径心[2-3],在临床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因施行PEJ为有创操作,需麻醉状态下进行。我科采用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下行PEJ,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氯胺酮 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