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危重症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志明 吴素梅 +3 位作者 江志伟 丁凯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床边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G J)置管对危重症病人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1例重症病人接受PEG J,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4.3±8.6)m in,成功率达100%,未发生置管相关... 目的:研究床边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G J)置管对危重症病人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1例重症病人接受PEG J,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4.3±8.6)m in,成功率达100%,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2/21),空肠管尖端移位1例及造口渗液1次。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235.7±209.3)d。结论:PEG J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易于护理,病人痛苦少、易于耐受、可长期带管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危重症病人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岚 彭南海 +2 位作者 叶向红 汪志明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在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汪志明 江志伟 +5 位作者 邹志英 刁艳青 丁凯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家庭肠内营养(HEN)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36例患者接受PEG/J行HEN,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PEG操作时间平均(6.4±2.1)min,PEJ平均(15.7±4.2)...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家庭肠内营养(HEN)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36例患者接受PEG/J行HEN,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PEG操作时间平均(6.4±2.1)min,PEJ平均(15.7±4.2)min。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置管操作时未发生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2/36)。患者在接受HEN2个月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血浆蛋白较支持前均明显提高,而Karnof-sky行为状态分级评分较支持前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经PEG/J行HEN操作简便、安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 家庭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3
4
作者 江志伟 汪志明 +3 位作者 李国立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重点探讨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1 2月间85例恶性肿瘤病人共行 88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PEG/J均... 目的 :重点探讨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方法 :对 2 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1 2月间85例恶性肿瘤病人共行 88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PEG/J均采用拉出法。 结果 :85例病人PEG/J术后无操作相关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但微小并发症发生率为 8.2 % (7/ 85 )。 7例病人发生 8次微小并发症 ,分别为切口感染 2例、导管断裂 2例、导管尖端移位 2例、导管缠绕 1例、导管渗漏 1例 ,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 /空肠造口术操作简便、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嘉琪 左俊焘 +2 位作者 徐瑶 姚红林 叶向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 :总结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Up ToDate、Embas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患者导管移位的文献,检索时限... 目的 :总结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Up ToDate、Embas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患者导管移位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整合形成证据。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实践1篇、临床决策1篇,从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围手术期导管移位预防措施、术后管路管理、导管位置确定、导管移位处理、健康教育及随访,共6个方面总结出26条证据。结论 :所总结的关于预防和管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移位的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导管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导管移位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平 李巍 +2 位作者 彭南海 江志伟 汪志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2-382,384,共2页
关键词 癌性肠梗阻 胃肠减压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娟娟(综述) 汪志明(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因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耐受性佳,目前成为长期管饲肠内营养的首选方式,其临床应用也逐步增多。文章就PEG/J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综述,总结了PEG/J在神经系统、头颈部...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因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耐受性佳,目前成为长期管饲肠内营养的首选方式,其临床应用也逐步增多。文章就PEG/J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综述,总结了PEG/J在神经系统、头颈部肿瘤、消化系统和重症监护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为防止患者营养状况持续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尽早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无痛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对危重病人的影响临床研究
8
作者 余应喜 周发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危重病人床旁无痛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 eous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术中、术后对危重病人的影响。方法:3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危重病人床旁无痛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 eous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术中、术后对危重病人的影响。方法:3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需要实施PEJ、PEG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地西泮复合咪达唑仑组(DM组),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10min至术后Ramsay≤Ⅱ级前全程持续监测心电波形、呼吸频率(Breath,Br)、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记录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30min后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主观回忆。结果:P组术中心率(Heartrate,HR)(72.20±8.96)次/min和B(r16.72±8.46)次/min降低较DM组明显,SPO(294.87±3.52)%优于DM组;术后10minP组HR(73.89±10.42)次/min和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17.63±8.02)mmHg低于DM组,SPO(298.76±1.04)%较DM组高;P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较DM组缩短(P<0.05),躁动、恶心、呕吐和呛咳等术中不良反应和对手术痛苦回忆亦少于DM组(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中开展无痛PEJ、PEG效果满意,异丙酚能够作为首选辅助药物,有利于减轻本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减少危重患者机体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镇静 危重病人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肠外瘘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汪志明 任建安 +4 位作者 江志伟 刁艳青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6,3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观察15例肠外瘘病人接受PE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6.6)min,成功率为93.75%(15/16),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2/15),空肠管堵塞和切口局部感染各1例。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96.7±42.2)d。结论:PEJ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易于护理,病人痛苦少、易于耐受和可长期带管等优点,适合肠外瘘病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 肠外瘘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与外科胃造口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思曾 朱景法 +5 位作者 刘森峰 许彬东 陈啸风 谢榕城 张敦琪 吴伟丹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与传统外科胃造口术(SG)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各种原因行胃造口术病人42例,PEG组20例,SG组22例,比较两组在操作地点、麻醉方式、操作时间、管饲起始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与传统外科胃造口术(SG)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各种原因行胃造口术病人42例,PEG组20例,SG组22例,比较两组在操作地点、麻醉方式、操作时间、管饲起始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4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PEG组均在胃镜室局部麻醉下完成。SG组均在手术室完成,15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7例行硬膜外麻醉。PEG组与SG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27.55±7.83)min和(62.73±9.48)min(P<0.01),管饲起始时间分别为(24.89±1.76)h和(32.43±5.60)h(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25.60±13.35)d和(28.82±17.19)d(P>0.05),手术费用分别为(1441.10±164.89)元和(2115.00±710.37)元(P<0.01)。PEG组与S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27.27%(P>0.05)。PEG组操作时间、管饲起始时间均显著短于SG组(P<0.01),且手术费用显著少于SG组(P<0.01)。结论:PEG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在胃镜室局部麻醉下完成,具有操作时间短、管饲起始快、手术费用少的优点,基本上可替代SG,并成为胃造口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外科胃造口术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康维明 于健春 +1 位作者 马志强 刘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行PEG/J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9例危重患者PEG/J获得成功,...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行PEG/J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9例危重患者PEG/J获得成功,PEG平均操作时间为(7.5±2.5)min,PEJ为(12.5±8.2)min,PEG/J平均留置时间为(230±159)d,未发生术中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局部软组织感染,1例出现J管脱入体内,2例出现空肠营养管堵塞。与术前相比,术后第4周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危重患者中行PEG/J是建立长期胃肠道营养通路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和易于护理等特点,患者耐受良好,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术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葛奎 徐兵 +3 位作者 张霖 曹大春 朱健 周龙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5-347,3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营养通路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3例拟行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分为PEG组(n=77)和鼻饲组(n=86),分别通过PEG和鼻胃管接受同样剂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营养通路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3例拟行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分为PEG组(n=77)和鼻饲组(n=86),分别通过PEG和鼻胃管接受同样剂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的情绪、食欲、生活质量以及对置管和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重下降百分比、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PEG组病人对治疗的情绪、食欲和生活质量下降不明显,但耐受性和依从性明显提高。鼻饲组对治疗的情绪低落,食欲和生活质量下降明显,耐受性和依从性差,社会生活受到影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体重、体重指数以及体重下降百分比均显著下降,但PEG组较鼻饲组下降明显减少。治疗后两组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下降,但PEG组明显高于鼻饲组。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对PEG营养通路的耐受性好,依从性高,早期应用可有效地减少体重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刁艳青 汪志明 +4 位作者 王震龙 王金晶 钱小丽 朱楠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 目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观察92例SAP病人接受PEG/J的置管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7±4.2)min,成功率为97.8%(90/92),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7/9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6.6±26.8)d。结论:采用PEG/J对SAP病人早期行EN支持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耐受良好、可长期帯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护理会诊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培 黄迎春 +3 位作者 张晓薇 王新颖 王昕 彭南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66-68,71,共4页
Gauderer等[1]于1980年首次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 rostomy, PEG),1984年,Ponsky等[2]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 ej u-nostomy,PEJ).PEG和PEJ 是在内镜... Gauderer等[1]于1980年首次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 rostomy, PEG),1984年,Ponsky等[2]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 ej u-nostomy,PEJ).PEG和PEJ 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和空肠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是一种微创技术,用于建立长期肠内营养途径、胃肠减压、胆汁回输和治疗胃扭转等[3],主要适应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经口进食且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及留置鼻胃管超过1个月或不耐受鼻胃管者、长期昏迷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多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脑血管病所致的吞咽功能丧失需行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4].尽管 PEG/PEJ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等优点,但如果应用或护理不当,将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5].江志伟等[5]于2004年报道的120例 PEG/PEJ 患者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1/12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7.5%(9/120).我院每年为100多例患者实施 PEG/PEJ 置管,因科室侧重点不同,临床护士对于 PEG/PEJ 管的护理水平参差不齐.为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我院从2012年成立 PEG/PEJ 管护理会诊小组,工作内容涵盖PEG/PEJ 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PEG/PEJ 管护理会诊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 护理会诊 导管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高龄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震龙 汪志明 +3 位作者 王金晶 钱小丽 周冬梅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1-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病人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共4例。术后3个月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较术前1 d显著增高,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对高龄病人行PEJ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 高龄病人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附6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大伟 费哲为 +4 位作者 骆明德 张文杰 全志伟 龚圣济 张一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索用微创法行胃造口术。 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 ,穿刺点选择在胃体的大、小弯之间。局麻下 ,给 6位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行经皮穿刺胃造口术。 结果 从置入胃镜到胃造口术完成中需 10~ 15分钟 ,术中和术后均无出血、消化... 目的 探索用微创法行胃造口术。 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 ,穿刺点选择在胃体的大、小弯之间。局麻下 ,给 6位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行经皮穿刺胃造口术。 结果 从置入胃镜到胃造口术完成中需 10~ 15分钟 ,术中和术后均无出血、消化液漏入腹腔等并发症。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微创外科 胃镜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龙滨 杜建华 +5 位作者 范锦辉 赵志强 王宝民 李宾 何津 王新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97-497,共1页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术后通过PEG胃肠减压,PEJ营养。术后住院5~9d。第2天经PEJ喂养,PEG管引出胃液200~1000ml/d。7例随访期无恶心、呕吐。1例术后3个月PEJ管阻塞,取出PEJ管冲洗通畅后重新放入,其余6例术PEJ管道通畅。5例死亡,2例随访至10个月仍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梗阻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 空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高龄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伏杭江 黄方 +1 位作者 刘永华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高龄患者因神经系统等疾患,为加强营养多需行胃造口术,普通胃镜检查治疗时,因机械性刺激可能引起患者血压迅速升高、心律失常等,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升高,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文中探讨二异丙酚(... 目的高龄患者因神经系统等疾患,为加强营养多需行胃造口术,普通胃镜检查治疗时,因机械性刺激可能引起患者血压迅速升高、心律失常等,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升高,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文中探讨二异丙酚(Disoprofol)静脉麻醉下,为高龄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安全性。方法 20例高龄患者二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行PEG,观察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pressure,MAP)、呼吸、脉氧饱和度、反应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平均置管时间为(17.10±3.14)min,置管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心率、MAP、呼吸、脉氧饱和度、反应和思维能力同术前无显著差异,未发生与麻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高龄患者应用二异丙酚静脉麻醉行PEG,患者无痛苦,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诊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经皮内镜下造口术 高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靶控镇静在ICU危重病人内镜下无痛胃和空肠造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昉 何发明 +1 位作者 漆洪波 赖苏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多种镇静条件下,危重病人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中、术后情况变化,探讨异丙酚靶控镇静在重症病人PEJ/PE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收住ICU危重病人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靶控)组,异丙酚(人工推注)组和地西泮复合咪... 目的:研究多种镇静条件下,危重病人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中、术后情况变化,探讨异丙酚靶控镇静在重症病人PEJ/PE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收住ICU危重病人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靶控)组,异丙酚(人工推注)组和地西泮复合咪达唑仑组,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10min至术后RamsayⅡ级前(术后监测10min)全程持续监测心电波形、呼吸、SPO2,血压。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至Ram-sayⅡ级时间,以及手术30分钟后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主观回忆。结果:异丙酚(靶控)组术中呼吸(16.09±2.70)次/min,术中SP02(94.93±3.71)%、术后SP02(98.48±1.26)%,较其他两对照组稳定(P<0.05):术中收缩压(128.59±11.34)mmHg、术后收缩压(131.12±10.36)mmHg,较异丙酚(人工推注)组稳定(P<0.05):其负荷剂量后的心率(72.03±13.92)次/分、呼吸(15.47±1.92)次/min,术中心率(71.58±6.84)次/min,术后心率(75.83±8.14)次/min、SP02(98.48±1.26)%,较地西泮复合咪达唑仑组镇静负荷剂量下平稳(P<0.05);苏醒时间(3.27±0.84)min,较地西泮复合咪达唑仑组短(P<0.05)。同时异丙酚(靶控)组手术耗时(24.86±5.64)min、术中躁动发生率0.0%,术后无痛苦回忆发生率0.0%,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中开展异丙酚靶控镇静下实施PEJ/PEG效果满意,患者术中平稳度高、手术依从性好、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无不良记忆留存,从而减少危重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保障营养支持的稳定实施,有助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 镇静 危重病人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衰弱患者X线透视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光 金征宇 +2 位作者 马志强 康维明 于健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衰弱患者在X线透视下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的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 目的探讨高龄衰弱患者在X线透视下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的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行X线透视下PEG转为PEJ的12例高龄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共行16例次操作,技术成功率100%,操作时间8~32min,平均18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透视下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将PEG转为PEJ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 X线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