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水资源与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史自力 郑秀峰 +1 位作者 赵楠 杨鹏晔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资源 经济生态发展 黄河供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启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共7页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提条件下,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论证了经济生态发展模式的均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和工业文明 经济传统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 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黄海燕 唐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223-228,共6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功能,在接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也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因此对于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能否有效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功能,在接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也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因此对于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能否有效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2年贵州省72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对贵州省72个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能显著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劳动力要素及资金要素的集聚效应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快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生态经济融合发展;②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偿方式并促进资金分配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PSM-DID模型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
4
作者 达赛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的发展理念。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经济模式,其与绿色发展理念完美契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的发展理念。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经济模式,其与绿色发展理念完美契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多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新时代下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发展 模式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 被引量:17
5
作者 方创琳 步伟娜 鲍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00-1707,共8页
在西北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 ,推行流域水 -生态 -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是从根本上高效配置流域水资源 ,彻底化解流域上、中、下游利益冲突 ,实现利益共享 ,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全面实施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和提高用水效益的重要途径。采... 在西北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 ,推行流域水 -生态 -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是从根本上高效配置流域水资源 ,彻底化解流域上、中、下游利益冲突 ,实现利益共享 ,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全面实施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和提高用水效益的重要途径。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调控实验 ,从众多实验方案中选择生成水 -生态保护型发展方案 (WEP)、水 -经济高效型发展方案(WEH)、水 -生态 -经济协调型发展方案 (WEE) 3种有效方案。从需水总量与用水结构、空间配水结构、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保护、投水产出效益等方面对 3种有效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 ,WEP方案耗水总量相对较少 ,利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但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 ,不利于流域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WEH方案耗水量大 ,经济发展步伐快 ,经济效益显著 ,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黑河分水方案的实施 ,WEE方案耗水量介于 WEP和 WEH之间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比较显著 ,同时兼顾了黑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虽然单纯从经济发展或生态保护角度分析 ,不是最好的方案 ,但从流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流域生态经济带的角度分析 ,却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案。进而确定出 WEE方案为满足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要求和提高用水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方案比选 用水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网络与生态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江苏常州嘉泽镇生态网络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耀志 陆志刚 李清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9,95,共8页
生态网络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景观格局的保障,而三、四级生态网络覆盖区又是城镇、乡村以及耕作区重叠的地区,生态网络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大城市范围圈内相当部分的小城镇,在市域空间分工中承担了生态斑块、维育生态环境的功能... 生态网络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景观格局的保障,而三、四级生态网络覆盖区又是城镇、乡村以及耕作区重叠的地区,生态网络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大城市范围圈内相当部分的小城镇,在市域空间分工中承担了生态斑块、维育生态环境的功能,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的空间不大,只有实现生态网络建设与生态化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一体化的发展才是最佳出路。江苏常武地区嘉泽镇为这种发展方式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建设 生态经济发展 一体化双赢 常州嘉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1 位作者 秦真凤 诸宁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7,共4页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法制保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爱年 彭立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7,共6页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具有不可替...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文章针对我国战略环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替代方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定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脆弱贫困区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吴起县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10
作者 滕有正 李伟兵 《生态经济》 1987年第2期43-47,共5页
一、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草原是以多年生低温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间有灌丛、乔木稀少甚至全无的辽阔地带。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面积约43亿亩。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 一、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草原是以多年生低温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间有灌丛、乔木稀少甚至全无的辽阔地带。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面积约43亿亩。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等十个省区,因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形成复杂多样的草原类型,主要有六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产力 草原畜牧业 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自然条件 天然草场 牧区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思华 《生态经济》 1987年第6期1-3,共3页
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提出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于尖锐对立的异常紧张的状态。自然界对人类违背它自然固有规律而干预它原有进程的行为的报复与日剧增,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身。于是,生态... 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提出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于尖锐对立的异常紧张的状态。自然界对人类违背它自然固有规律而干预它原有进程的行为的报复与日剧增,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身。于是,生态经济问题就成为牵涉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繁荣昌盛的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经济理论和思潮,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大派,一是对人类发展前途持悲观主义观点,即悲观派,一是对人类发展前途持乐观主义观点,即乐观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模式 人与自然 生态系统 人类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五指山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的研究
12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1 位作者 郭霞 沈金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28,169,共5页
为了研究五指山市历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五指山市2004年~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6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五指山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子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持... 为了研究五指山市历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五指山市2004年~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6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五指山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子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系数逐年降低,2008年达到了最低为0.256 6;根据线性趋势预测模型得到的未来6年可持续发展系数;说明五指山市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动态分析 五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传栋 《生态经济》 1987年第2期48-51,共4页
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保持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资源最优利用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各... 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保持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资源最优利用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合理保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战略 资源生态系统 最优利用 生态经济系统 合理保护 生物资源 经济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理论研究新意境 探索经济运行新模式——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传江 郑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严立冬 发展模式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红壤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及其分异——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
15
作者 王明珠 陈绍驸 熊思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评价低丘红壤区农村生态经济质量的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区农村生态经济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在农村发展初期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相悖;农村改革开放呈现其生态经济质的转折;村屯出现以市区为中心的生态经济时空分异。
关键词 低丘红壤区 农村生态经济发展 分异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世纪的选择——中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6
作者 任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世纪的选择-中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苑凯 胡彪 牛亭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2,共10页
基于2008~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效率模型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趋势及空间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 基于2008~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效率模型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趋势及空间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效率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在整体发展和分段演化中均表现出较高一致性,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态势,逐步进入高度耦合协调阶段;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正向自相关关系,两者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从时空演变格局来看,研究期内京津冀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集聚类型呈现由“低效型大差异”向“高效型小差异”的时空格局演进态势;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效率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FDI投资水平和交通便利度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余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生态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克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10期236-238,243,共4页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保证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渐次向高度化逼近,中国如何面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就此问题,笔者以加快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保证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渐次向高度化逼近,中国如何面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就此问题,笔者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为前提,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标准,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目前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透视,在此基础上对加快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途径及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途径及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两山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月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期的“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后来的保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直至当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这是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期的“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后来的保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直至当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这是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是生产力,前者是自然生产力,后者是社会生产力,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促进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探索就是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有机融合的结果。完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自然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彤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文章指出新疆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推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循环经济发展的五个环节、两个层 次和两个核心链机理作用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新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新疆 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