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城对卫星城市基于交通通道的经济扩散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花兰 周伟 王元庆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5期78-82,共5页
分析了主城对卫星城市经济扩散作用与热传导现象的相似性,引入了经济扩散通量的概念.参照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建立了主城对卫星城市基于交通通道的经济扩散模型.模型表明主城对卫星城市的经济扩散通量与其间交通通道的通过能力及两城市... 分析了主城对卫星城市经济扩散作用与热传导现象的相似性,引入了经济扩散通量的概念.参照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建立了主城对卫星城市基于交通通道的经济扩散模型.模型表明主城对卫星城市的经济扩散通量与其间交通通道的通过能力及两城市间的产业梯度呈正比.提出卫星城市规划应以经济扩散通量为依据,首先选择经济扩散通量大的城镇为卫星城市,对经济扩散通量小而与主城产业梯度高的周边城镇,可以通过交通通道建设来培育其向卫星城市发展.实例证明模型合理、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经济 主城 卫星城市 经济扩散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扩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剑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3,共5页
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大规模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的时机尚不成熟。只有在宏观上推行差异化的区域经济政策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够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扩散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的空间扩散与交通轴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中起 张伊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域交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大都市圈 经济扩散 交通轴 点轴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集群中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的测算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海湘 刘晓 +1 位作者 黎金玲 刘龙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9-122,共4页
文章根据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国30个城市群201个城市2005~2009年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按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量产业结构的比重对30个城市群进行了分类。最后重点分析了丹东、宁德两个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 文章根据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国30个城市群201个城市2005~2009年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按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量产业结构的比重对30个城市群进行了分类。最后重点分析了丹东、宁德两个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进步较大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流强度 经济集聚和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RLW方程的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宗修 郝岩 任卫银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8-712,共5页
本文对非线性正则长波(RLW)方程的周期初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有限元空间的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EFDSD)法,利用能量估计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得到了L2模拟丰满误差估计和H1模丰满误差估计。与以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 本文对非线性正则长波(RLW)方程的周期初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有限元空间的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EFDSD)法,利用能量估计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得到了L2模拟丰满误差估计和H1模丰满误差估计。与以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稳定性能好,便于实际编程计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RLW方程 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 人工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bolev方程的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法
6
作者 任宗修 李冰冰 刘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根据Sobolev方程的特点,采用了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法研究了其初边值问题,建立其EFDSD格式,分析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并得到了H1-模误差估计.
关键词 SOBOLEV方程 经济型差分-流线扩散 人工粘性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衡理论在云南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苗 武友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简要阐述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 ,分析云南省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 ,认为昆明核心区“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 ,“增长极”在经... 本文简要阐述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 ,分析云南省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 ,认为昆明核心区“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 ,“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理论 云南经济 昆明核心区 经济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衡理论在宁夏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贝贝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2,共3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分析了宁夏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认为银川—吴忠—石嘴山城市带作为“增长极”对全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增长...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分析了宁夏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认为银川—吴忠—石嘴山城市带作为“增长极”对全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理论 银川-吴忠-石嘴山城市带 经济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经济学的交通基础设施集聚效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晓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8,共9页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市场整合 演变仿真 经济扩散 经济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10
作者 张乐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3-20,共8页
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按照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的要求,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并利用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和战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以及其它历史机遇,发挥东亚沿海区位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 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按照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的要求,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并利用世界先进经济技术的地理扩散和战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以及其它历史机遇,发挥东亚沿海区位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 经济技术地理扩散 产业结构 历史机遇 区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代工企业的转型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转型发展 代工企业 实体经济 经济扩散 发展中国家 外贸依存度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发展空间的格局演变与新拓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瑞祥 安树伟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经济集聚(扩散)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区域发展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