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浴 何敏 +2 位作者 贾洪涛 李云飞 罗茂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56-3058,3062,共4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考察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考察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尿液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MIBC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组采用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清IGF-1和VEGF水平及尿液BLCA-4和IL-8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前血清IGF-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血清IGF-1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2年、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BT治疗老年MIBC临床效果较好,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创伤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肌层浸润 膀胱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期膀胱癌需要行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吗?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振明 孔垂泽 +2 位作者 宫大鑫 刘涛 都书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0-802,共3页
目的确定T1期膀胱癌是否有必要行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方法通过膀胱癌数据库分析总结618例罹患T1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有经验医师组和初学者医师组,且2组均有部分患者行再次TRUB术。手术范围是距离肿瘤边缘1.0 cm以上... 目的确定T1期膀胱癌是否有必要行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方法通过膀胱癌数据库分析总结618例罹患T1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有经验医师组和初学者医师组,且2组均有部分患者行再次TRUB术。手术范围是距离肿瘤边缘1.0 cm以上,深度达到深肌层,电切镜下可以见到肌纤维或脂肪样组织。2组患者术后膀胱镜随访1~6年,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术后4~6周内,有经验医师组患者有11例行再次手术,病理汇报均未见复发;初学者医师组共有7例行再次手术,病理汇报4例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组膀胱癌共复发96例,术后再发时间为3个月至2.5年,肿瘤距原手术区2.0 cm以外。结论有经验医师行TURB术切除的广度和深度是足够的,且要确定膀胱肌层的情况不留有疑问,没有必要进行再次TURB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期膀胱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再次TURB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难治性膀胱癌 被引量:6
3
作者 肖春雷 田晓军 +6 位作者 李选 曲雯 卢剑 庄申榕 陈忠新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对难治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11月~2005年6月,对12例难治性膀胱癌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加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对难治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11月~2005年6月,对12例难治性膀胱癌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加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先经尿道将膀胱肿瘤完整切除,术后1周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明确正常血供与肿瘤血管,然后向双侧髂内动脉各注入半量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各25mg),再超选择至膀胱肿瘤血管注入末梢栓塞剂(即化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碎块与顺铂200mg之混合物),可反复栓塞,直至所有肿瘤血管化疗栓塞满意为止。术后常规用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结果动脉栓塞化疗后,12例均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3例,发热2例,经对症处理缓解。臀部轻度疼痛6例,3~5日缓解。血红细胞、白细胞减少4例,对症处理2周后正常。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随访4~55个月,平均34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复发,其余11例无瘤生存。结论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为不愿行膀胱全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志文 鄢俊安 +4 位作者 鲁开智 周占松 潘进洪 卢根生 宋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77例膀胱肿瘤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2003年4月~2004年10月46例为硬膜外麻醉组,2004年10月~2005年7月31例为硬... 目的探讨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77例膀胱肿瘤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2003年4月~2004年10月46例为硬膜外麻醉组,2004年10月~2005年7月31例为硬膜外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组。比较2组TURBt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和膀胱穿孔发生率。结果硬膜外麻醉组出现闭孔反射25例(其中强烈反射11例),闭孔反射发生率为54.3%(25/46),直接由闭孔反射导致的膀胱穿孔8例,膀胱穿孔发生率17.3%(8/46);硬膜外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组发生轻微闭孔反射3例,发生率9.9%(3/31),膀胱穿孔发生率3.2%(1/31),硬膜外麻醉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组(χ2=15.970,P=0.000);但2组膀胱穿孔发生率分别为17.3%(8/46)、3.2%(1/31)无统计学差异(χ2=2.359,P=0.12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双侧闭孔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地减少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TURBt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穿孔 膀胱肿瘤 闭孔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82
5
作者 陈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5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HOLRBT组125例和TURBT组126例...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5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HOLRBT组125例和TURBT组12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及2年累积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TURBT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P<0.05)。HOLRBT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BT组〔4.0%(5/125)与12.7%(16/126),χ2=6.193,P<0.05〕。HOL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为8.00%(10/125),TURBT组为16.67%(21/126),两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5.809,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治疗结果 安全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本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ONB)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内收肌痉挛。方法膀胱肿瘤患者54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BT,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径路ONB(N组)和传统ONB(C组)。记录第1、2、3次ONB... 目的探讨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ONB)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内收肌痉挛。方法膀胱肿瘤患者54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BT,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径路ONB(N组)和传统ONB(C组)。记录第1、2、3次ONB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N组第1次ONB穿刺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C组的76%(P<0.01)。N组和C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N组仅有1例发生术后穿刺部位疼痛,而C组有4例。结论新径路ONB是一种简单、易学、并发症少的阻滞方法,可在TURBT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闭孔神经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潘正盛 张正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1-474,共4页
气体爆炸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膀胱破裂,需要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潜在威胁。本文报告1例TURBt术中膀胱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的病例... 气体爆炸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膀胱破裂,需要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潜在威胁。本文报告1例TURBt术中膀胱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诱发因素,探讨预防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膀胱气体爆炸 膀胱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玥 李飞 +6 位作者 杨帆 曾文利 林昊 翟启良 苏明强 陈自豪 谭万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明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能否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生存预后指标。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2年4月间在本院初治诊为NMIBC,并行TURBT术治疗,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的216名膀胱癌患者。将... 目的明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能否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生存预后指标。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2年4月间在本院初治诊为NMIBC,并行TURBT术治疗,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的216名膀胱癌患者。将纳入患者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血清白蛋白组(<40 g/L)和正常血清白蛋白组(≥40 g/L)。应用Kaplan-Meier模型评估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总体生存率(OS)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216例NMIBC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组共82(39%)例,正常血清白蛋白组共127(61%)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组的5年OS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P=0.017)。进一步进行Cox多因素分析以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仍可成为NMIBC电切患者5年OS(HR:3.102,95%CI:1.200~8.020,P=0.02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NMIBC电切患者拥有更差的5年OS。对于NMIBC电切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一项廉价易得且简单有效的生存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姜前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治疗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的方式加以处理... 目的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治疗的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的方式加以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41例。在对患者加以治疗的时候,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治疗的方式加以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在对比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治疗的方式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加以观察和有效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加以有效治疗之后,能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5%,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加以治疗之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3%,对比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主要为14.72%,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发生的例数为0.而对比组患者有1例复发,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对比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方式对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时候,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相对良好,能够有效促使其治疗总有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对其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率降低,使得其复发率也有效降低,其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唐多才 周术奎 +2 位作者 张桂银 刘磊 廖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 背景与目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复发高危人群,预防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初次TURBT治疗的NMIBC患者197例,随访24~77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8例)和非复发组(14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URBT术后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复发组初治时有肉眼血尿、二次电切、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占比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吸烟史、肿瘤大小及后续膀胱内灌注化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为T1期、肿瘤分级为高级别、肿瘤多发及未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为NMIBC患者初次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NMIBC患者行初次TURBT术后复发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数目、是否行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以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不同麻醉方法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秦瑞霞 张林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mor,TURBt)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1-2],是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术式。本文对加速康复外科(e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下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mor,TURBt)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1-2],是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术式。本文对加速康复外科(e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下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三种麻醉方式在TURBt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方法 surgery 蛛网膜下腔阻滞 加速康复外科 闭孔神经阻滞 TUR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璇 游志坚 吴佳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式下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160例,男134例,女26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G组)...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式下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160例,男134例,女26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G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V组),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闭孔神经阻滞(obturator nerve block,ONB)组(O组),每组40例。记录不同麻醉方式下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O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7.5%)明显低于C组(32.5%,P=0.005)和V组(40.0%,P=0.001),与G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4)。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闭孔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均可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发症的预防
13
作者 张卫星 田玉柱 陈立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并发症预防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高龄膀胱肿瘤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启筑 李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高龄患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高龄患者120例次。结果: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中无大出血、无电切综合征、无膀胱穿孔。术后12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高龄患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高龄患者120例次。结果: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中无大出血、无电切综合征、无膀胱穿孔。术后1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已超过11年,肿瘤复发36例次。结论:TURBT治疗高龄膀胱肿瘤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高龄患者 经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膀胱灌注32例的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海龙 冯仲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32例。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32例。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2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肿瘤复发8例.其中原位复发5例。异位复发3例。结论: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 膀胱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健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98-1198,共1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管理
17
作者 缪祺 洪保安 +6 位作者 张学舟 孙志鹏 王维 王宇轩 薄予轩 赵佳晖 张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围手术期的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2022...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围手术期的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9月行TURBT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合并CAD的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根据CCTA诊断和评估结果,将合并CAD的膀胱癌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组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根据术前维持抗血小板治疗或进行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桥接治疗,再将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分为两个亚组。术前根据心内科医生意见,调整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管理策略,随访术后30 d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研究共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膀胱癌合并CAD进行TURBT的患者,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组患者55例(68.8%),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25例(31.2%)。与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组相比,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出现了术后出血以及肺栓塞,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多(P=0.034)。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中,有8例(32.0%)患者进行了TURBT术前LMWH桥接治疗,17例(68.0%)患者维持抗血小板治疗。与维持抗血小板治疗亚组相比,术前LMWH桥接治疗亚组出现了术后出血及肺栓塞,但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显著增多(P=0.032)。结论: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进行TURBT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风险较低,可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安全地进行TURBT治疗;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需要严密监测。对于合并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膀胱癌患者,在TURBT术前LMWH桥接治疗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且维持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建议在平衡出血风险的前提下,维持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经尿道膀胱肿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抗血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疗效评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敖杨坤 罗伟铭 +10 位作者 冉强 王海涛 张健 王亚鹏 汪泽 徐静 张军 陈珍珍 兰卫华 刘秋礼 江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23-1930,共8页
目的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首次电切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与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7年1月-2025年1月于陆军特... 目的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首次电切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与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7年1月-2025年1月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TURBT)并于2~8周内再次行TURBT(二次电切)的120名NMIBC患者,根据首次TURBT术后是否存在病灶残留将患者分为病灶残留组34例、病灶未残留组86例,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TURBT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首次TURBT术后患者病灶残留率为28.33%,卡方检验分析发现肿瘤分期T1期(χ^(2)=5.756,P=0.016)和肿瘤宽基底(χ^(2)=4.331,P=0.037)是首次TURBT后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瘤分期T1期(OR=3.047,95%CI:1.128~8.226,P=0.028)是首次TURBT后病灶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二次电切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肿瘤分期T1期[OR=4.258,95%CI:(1.248~14.532),P=0.021]、二次电切术后化疗药物灌注[OR=3.539,95%CI:(1.284~9.752),P=0.015]、泌尿系统肿瘤史[OR=3.002,95%CI:(1.145~7.873),P=0.025]、高PLR比值比[OR=2.798,95%CI:(1.115~7.023),P=0.028]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次TURBT术后肿瘤分期T1期、肿瘤宽基底是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分期T1期、二次电切术后化疗药物灌注、泌尿系统肿瘤史和高PLR比值比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综合分析以上4项临床指标,可有效评估NMIBC患者在接受二次电切术后的肿瘤复发风险,及时采取早期医疗干预措施以优化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膀胱肿瘤 肿瘤残留 肿瘤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陈思阳 丰琅 +1 位作者 杜源 杜林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 钬激光 经尿道膀胱肿瘤 整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经尿道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树军 王强 +1 位作者 仇秋苹 彭树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由于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反复治疗伤害小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多数TURBt能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但对于膀...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由于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反复治疗伤害小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多数TURBt能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但对于膀胱侧壁的肿瘤行电切时,由于术中电切时产生的电流刺激膀胱侧壁从而引起闭孔神经反射,可出现突发的、患者不能控制的大腿内收肌剧烈收缩、弹动,从而造成膀胱结肠穿孔、盆腔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对于老年患者,不但需要抑制闭孔神经反射,还要考虑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我院采用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TURBt,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老年患者 喉罩全麻 闭孔神经反射 腰-硬联合麻醉 TURBT 应用 微创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