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栓塞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脏恶性肿瘤 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俊伟 朱康顺 +5 位作者 孟晓春 何可可 钱结胜 沈敏 黄文薮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VA颗粒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评价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容 张婕 +2 位作者 宣绍成 龙拥军 唐子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TACE术后3~6个月行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DSA结果,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对患者术后病灶残留、复发、肿瘤包膜以及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的病灶残留、复发检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TACE治疗后经DSA检查共有127个病灶,其中93个病灶残留或复发;34个病灶无残留或复发;DSA检查结果提示,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MRI及联合检查(P_均<0.05),且联合检查上述各指标均高于MRI,但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联合检查和MRI检查对术后肿瘤包膜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_均<0.05),且联合检查检出率更高;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_均<0.05)。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对老年PL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检出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能更准确反映患者病灶包膜情况及不同碘油沉积下病灶残留、复发的情况,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兴睿 易继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TACE治疗后行Ⅱ期手术、30例单纯手术及80例行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ACE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和AF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平均缩小...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TACE治疗后行Ⅱ期手术、30例单纯手术及80例行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ACE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和AF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平均缩小25.6%和下降66.3%;TACEⅡ期手术组术后1、2、3年生存率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0.01);TACEⅡ期手术组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HCC的首选,对于不能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HCC患者,可考虑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 治疗 药物浓度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晓芹 夏泽 杨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②HCC患者行TACE术后的超声造影表现:栓塞完全的病灶在造影的各个时相均表现为"缺损区",检测到血流的16个病灶大致有3种形态学表现;③造影后,可明确提示肿块栓塞后无血供的实际范围、TACE术后有无门脉内癌栓形成以及肝内有无微小新灶形成。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TACE后评价疗效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皮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7
7
作者 欧阳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22-826,共5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的严重并发症的关系,对减少这些严重并发证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严重并发症累及的解剖部位将其分为下列6类:①肝脏并发症,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梗(坏)死、肝脓肿和肝破裂。②肝脏血管并发症,包括肝动脉内膜损伤剥离、肝动脉狭窄/闭塞、肝动脉穿破/假性动脉瘤和多发性肝内动脉瘤。③胆系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坏死、胆管坏死/胆汁瘤。④肝胆以外脏器的并发证,包括脑、脊髓、肺、脾脏、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异位栓塞或梗死。⑤上消化道出血。⑥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对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亦作详细讨论,以便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劝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8
作者 赵一 傅文莉 +1 位作者 吕晓颖 黄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7-398,F0003,共3页
通过对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少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少见并发症后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在预测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孙祥林 由英宁 +1 位作者 赵相轩 卢再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6,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预测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肝癌患者,男88例,女33例,所有患者在TACE前...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预测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肝癌患者,男88例,女33例,所有患者在TACE前均接受常规MRI检查。手动分割所有肝癌的T2WI图像,并使用后处理软件自动提取纹理特征。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划分为早期复发组(65例)及非早期复发组(56例),分析两组间纹理特征及临床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对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每个患者的T2WI图像分析后共得到371个纹理特征,经筛选后选取7个显著性较强的纹理参数(LongRunHighGreyLevelEmphasis_angle135_offset7、ClusterShade_AllDirection_offset4_SD、LongRunEmphasis_angle135_offset4、LongRunEmphasis_angle90_offset7、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Emphasis_angle135_offset4、MinorAxisLength),根据以上参数构建放射组学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训练组AUC值为0.728,敏感度为71.11%,特异度为71.79%。验证组AUC值为0.744,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58.82%)。此外,结合临床独立危险因子肿瘤最大直径、γ-谷氨酰转肽酶及放射组学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AUC为0.807,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利用基于MRI的纹理分析技术预测肝癌TACE术后的早期复发是可行的,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提供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早期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的对比 被引量:60
10
作者 王月波 陈加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10-3114,共5页
目的比较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以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3~5次,治疗后行CT、MRI病灶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比较标准... 目的比较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以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3~5次,治疗后行CT、MRI病灶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比较标准,分析CT及MRI检查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结果及肿瘤病灶包膜检出情况。结果 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扫描准确率和扫描敏感性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肿瘤包膜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方式比较,MRI检测在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有着较高的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不仅可有效显示肿瘤包膜情况,也检测出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优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肝部分切除术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比较分析
11
作者 王益林 王鲁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旦合并转移,患者在姑息化疗后总体生存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转移 鼻咽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黄叶才 周杰 +4 位作者 张鹏 路顺 郎锦义 许国辉 杨学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采用HFRT联合TACE治疗的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患者3年...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采用HFRT联合TACE治疗的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无肝外远处转移生存期(EMFS)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19例,发生异时性肝寡转移时中位年龄为44(27~75)岁。所有患者治疗后3、5年OS比率分别为67.8%、40.0%,PFS比率分别为55.8%、30.0%,LRFS比率分别为72.7%、56.5%,EMFS比率分别为63.6%、56.5%。亚组分析显示,≥3周期TACE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PFS。所有患者总体治疗耐受性良好,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HFRT联合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瘤 大分割放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后的肿瘤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瀚 李毫 +4 位作者 曹耿飞 鲍应军 朱帝文 顾俊鹏 任伟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59,共8页
目的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识别重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反应的肝细胞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4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细胞癌96例,患者均接受3次或以上TACE治疗,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67例... 目的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识别重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反应的肝细胞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4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细胞癌96例,患者均接受3次或以上TACE治疗,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67例和验证组29例。运用3D-Slicer软件阈值分割第一次TACE术后24h内复查CT图像靶病灶中碘油沉积区,包括平扫和动脉期,最终筛选出5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以识别重复TACE后有反应的肝细胞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Child-Pugh分级(OR=2.737,P<0.05)、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OR=2.907,P<0.05)、肿瘤数量多发(OR=4.505,P<0.01)和甲胎蛋白(OR=1.002,P<0.01)是预测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中,平扫和动脉期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31,验证组中分别为0.748、0.788。两种模型均能有效评估肝细胞癌TACE后的肿瘤反应。结论基于TACE术后首次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经重复TACE后有反应的肝细胞癌,靶病灶内碘油沉积模式可作为影像生物标志物评估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反应 影像组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疼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14
作者 张贞贞 林钰莹 +1 位作者 王梓 钱多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 目的 评价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发表的有关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非药物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推荐的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和Stata 17软件分别进行传统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项研究,包括2 866例患者,涉及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效果最佳,根据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各干预措施的效果优劣排序为:穴位按摩+音乐疗法(88.9%)>运动康复疗法(76.8%)>穴位按摩(76.0%)>腹式呼吸训练(66.4%)>音乐疗法(54.5%)>心理放松疗法(47.9%)>耳穴压豆(45.3%)>系统健康教育(35.2%)>腕踝针疗法(25.7%)>耳穴压豆+穴位按摩(25.6%)>常规护理(7.4%)。结论 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均能有效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疼痛,尤以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最佳,但受文献质量和数量影响,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疼痛 非药物干预 网状M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临床效果
15
作者 宗登伟 孟艳莉 +2 位作者 张东阳 肖金成 李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0-846,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AHC)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s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TACE联合AHC治疗的35例富血供sHCC患者临床资料。均先行TACE,3~7 d后行...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AHC)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s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TACE联合AHC治疗的35例富血供sHCC患者临床资料。均先行TACE,3~7 d后行AHC。评价术后1、3、6个月疗效,1、3、5年生存率。检测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3、6个月总缓解率(ORR)分别为100.00%、94.29%、91.4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00%、100.00%、97.14%。总生存期(OS)为(46.54±2.8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9%(33/35)、65.71%(23/35)、48.57(17/35)。术后3 d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均P<0.001),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2周患者CD4^(+)%、CD4^(+)/CD8^(+)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均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2周患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01)。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联合AHC治疗富血供sHCC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氩氦冷冻消融 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6
作者 翁艳华 曹嘉成 赵文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50-55,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预测模型,为选择、优化或开发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预测模型,为选择、优化或开发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采用预测模型研究数据提取表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21个预测模型,总样本量为98~857例,阳性事件发生数为27~206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6~0.916,其中8个模型报告了校准,6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多变量模型重复报告的预测因子为年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病史、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史、与肝包膜的距离、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和栓塞肿瘤数目。所有研究有较好的整体适用性,总体偏倚风险均高。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预测模型尚存在不足,未来应开发性能优良和偏倚风险低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疼痛 预测模型 预测性能 外部验证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俊 李璐阳 +6 位作者 李浩铭 夏添 张涛 蒲猛 马英博 张书涵 刘承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其中TACE联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其中TACE联合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ACE-L-P)治疗30例,TACE联合靶向单药(TACE-L)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结果TACE-L组和TACE-L-P的mPFS分别为7个月和10个月(P=0.011),mOS分别为15.5个月和29个月(P=0.014)。Child-Pugh B级(HR=3.89,95%CI:1.27~11.94,P=0.018)、BCLC C期(HR=2.83,95%CI:1.32~6.03,P=0.007)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微波消融(HR=0.21,95%CI:0.07~0.63,P=0.005)和TACE-L-P(HR=0.09,95%CI:0.03~0.3,P=0.001)是OS的独立保护因素。此外,胆红素(HR=1.03,95%CI:1~1.06,P=0.032)和GGT(HR=1.01,95%CI:1~1.01,P=0.002)水平升高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ACE-L-P(HR=0.27,95%CI:0.09~0.79,P=0.017)是疾病进展的独立保护性因素。TACE-L-P组的ORR和DCR均高于TACE-L组,分别为43.4%比13.3%和63.4%比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CE-L-P治疗晚期HCC的效果比TACE-L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动脉化疗栓塞 卡瑞利珠单抗 仑伐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鹏夏 沈鸣雁 +3 位作者 韩琳秋 贺田 谭莹 王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总结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循证护理模型,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JBI循证、UpToDate、BMJ Best Practic... 目的总结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循证护理模型,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JBI循证、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SinoMed、万方、知网、梅斯医学、医脉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MASCC/ESMO)、日本癌症治疗学会(JSCO)等数据库,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3月30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最终从护理方式、护理观察、药物治疗、中医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以及其他等7个维度总结形成18条最佳证据。结论提炼出肝癌TACE术后胃肠道反应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护理TACE介入治疗后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胃肠道反应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路皓 杨奕 +4 位作者 张精文 刘琦 卢俊蓉 侯英文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患者101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TACE+TKI+ICI治疗,51例患者接受HAIC+TKI+ICI治疗。比较两组的OS、PFS,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TACE+TKI+ICI组中位PFS为12.0个月,HAIC+TKI+ICI组为11.0个月(P=0.030)。TACE+TKI+ICI组中位OS未达到,HAIC+TKI+ICI组为14.6个月(P=0.005)。TACE+TKI+ICI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总胆红素升高(46.0%)及肝功能损伤(26.0%),HAIC+TKI+ICI组则为白蛋白降低(62.7%)、乏力(39.2%)及胃肠道反应(31.4%)。结论TACE+TKI+ICI方案有着更佳的远期生存获益,而HAIC+TKI+ICI方案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肝功能储备,两种方案均未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灌注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治疗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预后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王侃琦 毛景松 +1 位作者 赵扬 刘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归的生物指标仍未达成共识.[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患者个体差异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辅助医疗决策、个性化诊疗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式.[展望]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完全利用所有医学特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继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技术将提供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更深的网络结构可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TACE预后,为医师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预测 疗效预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