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栓塞术后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脏恶性肿瘤 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福平 杨喜晶 +1 位作者 王真 张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功能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RECIST 1.1标准)、KPS评分、免疫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脾多肽组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3.3%(19/30),对照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治疗后KPS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脾多肽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脾多肽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注射液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俊伟 朱康顺 +5 位作者 孟晓春 何可可 钱结胜 沈敏 黄文薮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PVA颗粒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丽萍 张晓玲 王莉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有利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细胞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荣 朱辉 龚建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2-289,共8页
背景与目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目前仍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focused ultrasound,HIFU)也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而两者联用的效... 背景与目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目前仍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focused ultrasound,HIFU)也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而两者联用的效果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探讨TACE联合HIFU与单纯TACE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即HIFU组(TACE联合组HIFU)及TACE组(单纯TACE组),HIFU组患者55例,TACE组患者66例。对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比较倾向性匹配前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随访1年后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等的差异。结果: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间的协变量进行平衡,匹配前是否有癌栓、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在两组间的不均衡,在匹配以后达到了均衡。匹配之后,HIFU组1年生存率为94.0%,明显高于TACE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进展生存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HIFU治疗可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联合治疗 原发性 倾向性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萍 李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TACE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周内出现发热症状5例、胃肠道反应45例、肝区疼痛30例、总胆红素>40μmol/L 34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精心周到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评价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容 张婕 +2 位作者 宣绍成 龙拥军 唐子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TACE术后3~6个月行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DSA结果,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对患者术后病灶残留、复发、肿瘤包膜以及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的病灶残留、复发检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TACE治疗后经DSA检查共有127个病灶,其中93个病灶残留或复发;34个病灶无残留或复发;DSA检查结果提示,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MRI及联合检查(P_均<0.05),且联合检查上述各指标均高于MRI,但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联合检查和MRI检查对术后肿瘤包膜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_均<0.05),且联合检查检出率更高;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_均<0.05)。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对老年PL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检出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能更准确反映患者病灶包膜情况及不同碘油沉积下病灶残留、复发的情况,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兴睿 易继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TACE治疗后行Ⅱ期手术、30例单纯手术及80例行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ACE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和AF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平均缩小...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TACE治疗后行Ⅱ期手术、30例单纯手术及80例行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ACE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和AF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平均缩小25.6%和下降66.3%;TACEⅡ期手术组术后1、2、3年生存率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0.01);TACEⅡ期手术组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HCC的首选,对于不能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HCC患者,可考虑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 手术治疗 药物浓度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健 吴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63-64,7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放射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1]。目前用于化疗的药物其不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明显,患者多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门静脉灌注 华蟾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以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在预测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祥林 由英宁 +1 位作者 赵相轩 卢再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6,3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预测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肝癌患者,男88例,女33例,所有患者在TACE前... 目的探讨基于T2WI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预测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121例肝癌患者,男88例,女33例,所有患者在TACE前均接受常规MRI检查。手动分割所有肝癌的T2WI图像,并使用后处理软件自动提取纹理特征。根据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划分为早期复发组(65例)及非早期复发组(56例),分析两组间纹理特征及临床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对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每个患者的T2WI图像分析后共得到371个纹理特征,经筛选后选取7个显著性较强的纹理参数(LongRunHighGreyLevelEmphasis_angle135_offset7、ClusterShade_AllDirection_offset4_SD、LongRunEmphasis_angle135_offset4、LongRunEmphasis_angle90_offset7、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Emphasis_angle135_offset4、MinorAxisLength),根据以上参数构建放射组学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训练组AUC值为0.728,敏感度为71.11%,特异度为71.79%。验证组AUC值为0.744,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58.82%)。此外,结合临床独立危险因子肿瘤最大直径、γ-谷氨酰转肽酶及放射组学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AUC为0.807,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利用基于MRI的纹理分析技术预测肝癌TACE术后的早期复发是可行的,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提供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早期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玉峰 何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4-532,共9页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则多源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则多源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肝动脉化疗灌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根据巴塞罗那分期(BCLC)及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TACE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载药微球的兴起与发展,载药微球-TACE(D-TACE)开始在各个分期的肝癌治疗中崭露头角。本文就TACE尤其是D-TACE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肝转移瘤中的应用,TACE与其他治疗方式的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以及TACE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转移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卞读军 肖恩华 +6 位作者 胡冬煦 肖运平 陈翔宇 司徒卫军 贺忠 袁术文 孙剑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MSD),比较TACE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HCC瘤区时间信号曲线(TIC)TACE术前呈快速下降,TACE术后趋向平缓;MTE与TTP值术后较术前降低,NEI值术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值术后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HCCT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TACE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细胞的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的对比 被引量:60
15
作者 王月波 陈加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10-3114,共5页
目的比较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以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3~5次,治疗后行CT、MRI病灶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比较标准... 目的比较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以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3~5次,治疗后行CT、MRI病灶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比较标准,分析CT及MRI检查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结果及肿瘤病灶包膜检出情况。结果 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扫描准确率和扫描敏感性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肿瘤包膜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方式比较,MRI检测在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有着较高的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不仅可有效显示肿瘤包膜情况,也检测出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优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维竹 江娜 +3 位作者 黄宁 黄兢姚 郑曲彬 申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 cm)接受TACE,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 cm)接受TACE,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正常肝实质约3~5 mm完整环状坏死,7个病灶周边正常肝实质环状坏死不完整。25例AFP升高,治疗后10天内降至正常水平。随访6~31个月,1例于不同的肝段见复发病灶,另1例原病灶附近复发。随访期内患者均存活。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疗效好、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凝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合娟 邱源旺 +2 位作者 周学士 邓俊 陈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行医用三氧联合TACE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术后10 d...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行医用三氧联合TACE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术后10 d采血行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D_3、CD_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及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降低,CD_3、CD_4、NK升高,CD_8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均显著升高,CD_3、CD_4、NK下降,CD_8升高,其中ALT、AST、TBIL、CD_4、CD_8、NK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均有下降;CD_3、CD_4、NK升高,CD_8下降,其中ALT、AST、CD_3、CD_4、CD_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用三氧联合TACE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增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三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晓芹 夏泽 杨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②HCC患者行TACE术后的超声造影表现:栓塞完全的病灶在造影的各个时相均表现为"缺损区",检测到血流的16个病灶大致有3种形态学表现;③造影后,可明确提示肿块栓塞后无血供的实际范围、TACE术后有无门脉内癌栓形成以及肝内有无微小新灶形成。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TACE后评价疗效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皮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7
19
作者 欧阳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22-826,共5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的严重并发症的关系,对减少这些严重并发证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严重并发症累及的解剖部位将其分为下列6类:①肝脏并发症,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梗(坏)死、肝脓肿和肝破裂。②肝脏血管并发症,包括肝动脉内膜损伤剥离、肝动脉狭窄/闭塞、肝动脉穿破/假性动脉瘤和多发性肝内动脉瘤。③胆系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坏死、胆管坏死/胆汁瘤。④肝胆以外脏器的并发证,包括脑、脊髓、肺、脾脏、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异位栓塞或梗死。⑤上消化道出血。⑥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对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亦作详细讨论,以便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劝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20
作者 赵一 傅文莉 +1 位作者 吕晓颖 黄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7-398,F0003,共3页
通过对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少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少见并发症后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