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理念下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患者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静 黄雨滟 +4 位作者 陈琪 雷素娟 黄厚强 郑思琳 周英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9期1371-1377,共7页
目的:总结归纳加速康复理念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管理的证据,以期引发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重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证据进行归纳... 目的:总结归纳加速康复理念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管理的证据,以期引发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重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证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包括4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Meta分析,汇总证据为“术前健康宣教与管理”“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术后早期活动时间及安全性、必要性”3个方面内容,共27条。结论:本研究总结得出加强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及时预防、干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是安全且必要的,可为临床开展加速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加速康复 早期活动 循证医学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世彬 赵师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ACE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增强CT、Gd-EOB-DTPA增强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对患者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及肿瘤包膜的检出率。结果 Gd-EOB-DTPA增强MRI对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P_均<0.05),但二者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Gd-EOB-DTPA增强MRI对肿瘤包膜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增强CT(P <0.05)。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同时能更有效地显示肿瘤包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黄叶才 周杰 +4 位作者 张鹏 路顺 郎锦义 许国辉 杨学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采用HFRT联合TACE治疗的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患者3年...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采用HFRT联合TACE治疗的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无肝外远处转移生存期(EMFS)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19例,发生异时性肝寡转移时中位年龄为44(27~75)岁。所有患者治疗后3、5年OS比率分别为67.8%、40.0%,PFS比率分别为55.8%、30.0%,LRFS比率分别为72.7%、56.5%,EMFS比率分别为63.6%、56.5%。亚组分析显示,≥3周期TACE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PFS。所有患者总体治疗耐受性良好,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HFRT联合TACE治疗鼻咽癌异时性肝寡转移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肝转移瘤 大分割放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肝部分切除术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比较分析
4
作者 王益林 王鲁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旦合并转移,患者在姑息化疗后总体生存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转移 鼻咽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临床效果
5
作者 宗登伟 孟艳莉 +2 位作者 张东阳 肖金成 李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0-846,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AHC)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s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TACE联合AHC治疗的35例富血供sHCC患者临床资料。均先行TACE,3~7 d后行...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AHC)治疗富血供小肝细胞癌(s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TACE联合AHC治疗的35例富血供sHCC患者临床资料。均先行TACE,3~7 d后行AHC。评价术后1、3、6个月疗效,1、3、5年生存率。检测肝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3、6个月总缓解率(ORR)分别为100.00%、94.29%、91.4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00%、100.00%、97.14%。总生存期(OS)为(46.54±2.8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9%(33/35)、65.71%(23/35)、48.57(17/35)。术后3 d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均P<0.001),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2周患者CD4^(+)%、CD4^(+)/CD8^(+)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均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2周患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01)。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联合AHC治疗富血供sHCC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氩氦冷冻消融 肝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后的肿瘤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瀚 李毫 +4 位作者 曹耿飞 鲍应军 朱帝文 顾俊鹏 任伟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59,共8页
目的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识别重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反应的肝细胞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4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细胞癌96例,患者均接受3次或以上TACE治疗,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67例... 目的基于术后CT影像组学识别重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有反应的肝细胞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4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肝细胞癌96例,患者均接受3次或以上TACE治疗,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67例和验证组29例。运用3D-Slicer软件阈值分割第一次TACE术后24h内复查CT图像靶病灶中碘油沉积区,包括平扫和动脉期,最终筛选出5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以识别重复TACE后有反应的肝细胞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Child-Pugh分级(OR=2.737,P<0.05)、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OR=2.907,P<0.05)、肿瘤数量多发(OR=4.505,P<0.01)和甲胎蛋白(OR=1.002,P<0.01)是预测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中,平扫和动脉期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31,验证组中分别为0.748、0.788。两种模型均能有效评估肝细胞癌TACE后的肿瘤反应。结论基于TACE术后首次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经重复TACE后有反应的肝细胞癌,靶病灶内碘油沉积模式可作为影像生物标志物评估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反应 影像组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岩基 王汇源 +1 位作者 李浩 段旭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9-1044,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我国肝细胞癌(HCC)患者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已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目前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主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我国肝细胞癌(HCC)患者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已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目前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主流治疗方案,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一种新选择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TACE联合HAIC治疗HCC研究新进展,得出结论为TACE联合HAIC对不可切除的BCLC分期C期、巨块型HCC及门静脉受侵患者的疗效优于TACE,但对BCLC分期A/B期患者的疗效与TACE无明显差异。希望能为临床HCC患者治疗提供有效建议,并为进一步规范TACE及后期HAIC,设计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3
8
作者 万鹏夏 沈鸣雁 +3 位作者 韩琳秋 贺田 谭莹 王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总结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循证护理模型,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JBI循证、UpToDate、BMJ Best Practic... 目的总结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胃肠道反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循证护理模型,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JBI循证、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SinoMed、万方、知网、梅斯医学、医脉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MASCC/ESMO)、日本癌症治疗学会(JSCO)等数据库,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3月30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最终从护理方式、护理观察、药物治疗、中医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以及其他等7个维度总结形成18条最佳证据。结论提炼出肝癌TACE术后胃肠道反应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护理TACE介入治疗后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胃肠道反应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学贤 丁雨寒 +10 位作者 李威 李庆伟 张君 段丹 李永乐 龙健 杨继东 张成龙 吴鹏 孙慧娟 吴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荆门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三联治疗或TACE联合仑伐替尼两联...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荆门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三联治疗或TACE联合仑伐替尼两联治疗的63例中晚期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三联治疗组30例,两联治疗组33例。评估记录患者治疗后肿瘤反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14个月(4~26个月)。在肿瘤反应方面,三联治疗组与两联治疗组相比,显示出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83.3%比57.6%,P=0.026)、疾病控制率(DCR)(93.3%比69.7%,P=0.039),可显著延长中位PFS(8.0个月比5.0个月,P<0.01)、中位OS(24.0个月比12.0个月,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HC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肝细胞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磊 邹春峰 +4 位作者 苏孙欢 张诚琮 曹志伟 张起楷 陈丽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微导管于肿瘤靶血管局部灌注方式完成,靶血管栓塞材料为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终点为肿瘤靶血管主干闭塞。选择同时段全身化疗患者33例为B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40 mg/m^(2)、紫杉醇135 mg/m^(2),比较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A组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6个月疾病控制率87.5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2个月;B组6个月疾病控制率63.63%,PFS 9个月,中位OS 20个月;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3),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A组患者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75%(18/24),胸壁疼痛、低热经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相关靶血管损伤、栓塞剂异位栓塞、胸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19.47±4.96)个月(8~24个月)。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近期疗效优于全身化疗,未发生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局部复发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微波消融治疗VX2肝癌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调节糖酵解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焕蓉 程芝梅 +5 位作者 吴祥锴 何慧州 郭韵涵 王黎洲 张帅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微波消融(MWA)治疗VX2肝癌诱导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糖酵解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19只新西兰兔,建立18只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建模不做处理,n=6)、TACE组(经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和...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微波消融(MWA)治疗VX2肝癌诱导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糖酵解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19只新西兰兔,建立18只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建模不做处理,n=6)、TACE组(经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和吡柔比星乳剂,n=6)、MWA组(经皮穿刺肿瘤后行MWA,n=6)。肿瘤长至1.5~2 cm时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2周处死实验兔,取肿瘤及瘤周些许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肿瘤HIF-1α、微血管密度(CD34、CD105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Ki67表达。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2、丙酮酸激酶(PK)M2、乳酸脱氢酶(LDH)A、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4及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1蛋白表达。结果18只兔均建模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排列紊乱。免疫组化检测显示,TACE组、MWA组与对照组相比,HIF-1α、CD34、CD105、VEGF及Ki67表达升高(均P<0.05);蛋白印迹实验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ACE组、MWA组术后GLUT1、GLUT4表达升高(均P<0.05);PKM2、HK2表达量MWA组升高(均P<0.05),但TACE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DHA、PDK1表达量TACE组升高(均P<0.05),但MW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与糖酵解代谢呈正相关。结论TACE和MWA治疗后VX2肝癌模型糖酵解代谢上调,且与肿瘤血管新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模型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预后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王侃琦 毛景松 +1 位作者 赵扬 刘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 [背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医生需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策略.高精度的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但目前预测TACE转归的生物指标仍未达成共识.[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患者个体差异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辅助医疗决策、个性化诊疗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TACE术后预后和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式.[展望]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完全利用所有医学特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继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技术将提供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更深的网络结构可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TACE预后,为医师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预测 疗效预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研究进展
14
作者 隰子涵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降低肿瘤负荷、减轻患者痛苦诸多优势,但受益人群选择仍具挑战性。因此,TACE后疗效预测至关重要。目...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降低肿瘤负荷、减轻患者痛苦诸多优势,但受益人群选择仍具挑战性。因此,TACE后疗效预测至关重要。目前有临床检验学、影像学、基因分子学等多种方法可用于预测TACE后疗效。影像学预测具有直观、可解释性强等优点,MRI功能成像序列更能显示病灶细节。影像组学作为新兴领域,可通过量化肿瘤表型变异起到补充甚至取代肿瘤活检的作用。本综述回顾影像组学与肝癌TACE后疗效预测相关研究,评估MRI影像组学是否可作为肝癌TACE后疗效的有效且可重复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影像组学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龙 张勇 +3 位作者 王亚运 彭为 郑鹏飞 程志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9-42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 Fang Data、VIP等数据库中... 目的系统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 Fang Data、VIP等数据库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HCC伴PVTT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7年3月。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91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和6篇回顾性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粒子联合TACE试验组控制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58,95%CI=1.46~4.57,P=0.001);术后3个月(OR=7.40,95%CI=3.52~15.57,P<0.000 1)、6个月(OR=4.41,95%CI=3.19~6.11,P<0.000 1)、12个月(OR=4.72,95%CI=3.35~6.64,P<0.000 1)累计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不全(OR=0.33,95%CI=0.13~0.82,P=0.02)和消化道出血(OR=0.39,95%CI=0.19~0.80,P=0.00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后转移率(OR=0.82,95%CI=0.46~1.46,P=0.50)和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伴PVTT患者经^(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TACE治疗安全有效,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肝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受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静脉癌栓 ^125I粒子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福平 杨喜晶 +1 位作者 王真 张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功能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RECIST 1.1标准)、KPS评分、免疫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脾多肽组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3.3%(19/30),对照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治疗后KPS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脾多肽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脾多肽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注射液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肝肿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正 肖湘生 +5 位作者 刘士远 孙志超 董生 董伟华 贾宁阳 严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3-9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在1.5T MR机上,对16例肝癌行TACE术后患者分别进行DWI检查和MR常规平扫(T1WI和T2WI)。DWI检查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在1.5T MR机上,对16例肝癌行TACE术后患者分别进行DWI检查和MR常规平扫(T1WI和T2WI)。DWI检查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500 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在各种成像序列上计数新发病灶数目,计算在DWI与T2WI上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并予以比较;与DSA检查对照,定性评价DWI对肿瘤残留或复发活组织的检出能力。结果:DWI共显示肝内新发病灶46个,T2WI显示43个,T1WI显示38个。DWI及T2WI序列,新发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1)。行TACE术后病灶内部DWI信号较复杂,2例病灶为碘油沉积完整,DSA检查无肿瘤染色,DWI为均匀低信号;2例病灶为碘油沉积但出现局部缺损,DSA检查可见缺损区肿瘤染色,DWI图像上碘油沉积区表现为低信号,肿瘤染色区为高信号;12例病灶DSA检查可见无或稍许碘油沉积,造影见大量肿瘤染色,其内有无或轻微染色的缺血、坏死的肿瘤组织,DWI图像上肿瘤染色区域表现为高信号,缺血坏死区为低或较低信号。结论:DWI是一种敏感的检测肝癌TACE术后肝内新发病灶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可监测TACE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活组织和碘油沉积情况,可以用于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卞读军 肖恩华 +6 位作者 胡冬煦 肖运平 陈翔宇 司徒卫军 贺忠 袁术文 孙剑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灌注值改变。方法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MSD),比较TACE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HCC瘤区时间信号曲线(TIC)TACE术前呈快速下降,TACE术后趋向平缓;MTE与TTP值术后较术前降低,NEI值术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值术后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HCCT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TACE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肝细胞的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裘玉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给予丝裂霉素(MMC)2-4mg;在5-8cm之间者给予MMC4-6mg及表阿霉素(EPI)10mg;大于8cm者给予MMC6-8mg、EPI10mg及卡铂(CBP)100mg。B组(n=18)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MMC10mg、CBP300mg及EPI40mg)。术前和术后1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CD8^+CD38^-)。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细胞亚群均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治疗后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无显著变化。但CD4^+CD45^+显著下降(P<0.05),CD8^+CD28^+明显增高(P<0.001);B组CD4^+、CD4^+CD29^+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8^+、CD8^+CD28^-显著增高(P<0.05)。结论:常规剂量化疗药物TACE 可明显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而小剂量化疗药物TACE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药物剂量 肝癌 T细胞亚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俊伟 朱康顺 +5 位作者 孟晓春 何可可 钱结胜 沈敏 黄文薮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PVA颗粒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