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齐全有效的输液方法,其安全留置和成功穿刺同样重要。文中旨在探讨PICC导管维护的方法,提高维护质量。方法对225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四步法"导...目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齐全有效的输液方法,其安全留置和成功穿刺同样重要。文中旨在探讨PICC导管维护的方法,提高维护质量。方法对225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四步法"导管维护评估流程、"五步骤"导管维护的处理流程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 225例患者中除1例因皮肤过敏拔管、3例因中途放弃治疗拔管外,其他未出现因维护不当引起导管移位、导管断裂、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维护流程口令化可增强导管维护操作性,利于标准流程的临床推广和运用。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基于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针对PICC专科护士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研究小组,以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为...目的构建基于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针对PICC专科护士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研究小组,以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为框架,构建PICC专科护士的使用和再认证管理方案,观察管理方案实施后PICC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状况,质性访谈PICC专科护士自我体验,并比较方案实施前后全程跟踪病例PICC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该管理方案可促进PICC专科护士队伍建设和专科护士职业成长,降低PICC并发症中置管穿刺点炎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外露大于6cm的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的PICC专科护士管理方案,有助于促进专科护理队伍建设,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临床护理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新型扩皮手法在乳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乳腺癌患者...目的探讨新型扩皮手法在乳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段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皮手法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观察组采用新型扩皮手法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发生淋巴漏患者5例;观察组4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一例淋巴漏发生。两组淋巴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应精细操作,新型扩皮手法通过调整扩皮的角度和深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损伤,减少淋巴漏的发生,该扩皮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借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白血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术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白血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术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穿刺部位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出院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穿刺部位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齐全有效的输液方法,其安全留置和成功穿刺同样重要。文中旨在探讨PICC导管维护的方法,提高维护质量。方法对225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四步法"导管维护评估流程、"五步骤"导管维护的处理流程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 225例患者中除1例因皮肤过敏拔管、3例因中途放弃治疗拔管外,其他未出现因维护不当引起导管移位、导管断裂、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维护流程口令化可增强导管维护操作性,利于标准流程的临床推广和运用。
文摘目的构建基于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针对PICC专科护士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研究小组,以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为框架,构建PICC专科护士的使用和再认证管理方案,观察管理方案实施后PICC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状况,质性访谈PICC专科护士自我体验,并比较方案实施前后全程跟踪病例PICC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该管理方案可促进PICC专科护士队伍建设和专科护士职业成长,降低PICC并发症中置管穿刺点炎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外露大于6cm的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trong高级护理实践模式的PICC专科护士管理方案,有助于促进专科护理队伍建设,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临床护理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新型扩皮手法在乳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9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段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皮手法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观察组采用新型扩皮手法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发生淋巴漏患者5例;观察组4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一例淋巴漏发生。两组淋巴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术应精细操作,新型扩皮手法通过调整扩皮的角度和深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损伤,减少淋巴漏的发生,该扩皮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借鉴。
文摘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白血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术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穿刺部位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出院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穿刺部位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