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霄 李二丽 冯永君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2-39,共8页
真核生物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是生物学的热点领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原核细菌也存在与真核生物相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在面临外界严苛的生存条件时,程序性死亡是细菌维持种群生存的手段之一.... 真核生物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是生物学的热点领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原核细菌也存在与真核生物相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在面临外界严苛的生存条件时,程序性死亡是细菌维持种群生存的手段之一.除在分化过程中涉及的细胞自溶现象外,大部分细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依赖于特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TA系统),例如研究较深入的m azEF系统.虽然目前关于细菌程序性死亡的具体调控机制和其生物学功能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其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引起了许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自溶现象 TA系统 mazEF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蕾 赵龙旋 张俊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1-997,共7页
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TA)由两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其中一个基因编码不稳定的抗毒素蛋白(antitoxin),另一个基因编码稳定的毒素蛋白(toxin).毒素-抗毒素系统最早发现于一些低拷贝的质粒,用来维持低拷贝质粒在菌群中... 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TA)由两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其中一个基因编码不稳定的抗毒素蛋白(antitoxin),另一个基因编码稳定的毒素蛋白(toxin).毒素-抗毒素系统最早发现于一些低拷贝的质粒,用来维持低拷贝质粒在菌群中的稳定存在.随后的研究表明,毒素-抗毒素系统广泛存在于细菌,包括一些致病菌的染色体上.在营养缺乏等不良生长条件下,由于基因表达的抑制和蛋白酶的降解作用,不稳定的抗毒素蛋白减少,从而产生游离的毒素蛋白,导致细菌的生长抑制和死亡.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生理功能目前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细菌染色体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可以在不良生长状况下介导细菌的死亡,即细菌程序性细胞死亡(bacterial programmed cell death).但也有证据显示,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功能更偏向于应激状态下的生理调节方面,即只起应激状态下的抑菌作用而不是杀菌作用.对细菌生长调控中毒素-抗毒素系统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并探讨毒素-抗毒素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抗毒素系统 细菌生长调控 细菌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在渔业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3
作者 凌育芳 官少飞 欧阳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喹诺酮是一类合成抗生素类药物,都含有氟原子。其抗菌机理为杀菌型,能穿透细胞壁,深入细胞内部,抑制并阻断细菌的DNA螺旋酶,使DNA复制受阻,细胞不再分裂,导致细菌死亡,从而起到杀菌效果。介绍了喹诺酮类的理化特性及其药物的种类、分子... 喹诺酮是一类合成抗生素类药物,都含有氟原子。其抗菌机理为杀菌型,能穿透细胞壁,深入细胞内部,抑制并阻断细菌的DNA螺旋酶,使DNA复制受阻,细胞不再分裂,导致细菌死亡,从而起到杀菌效果。介绍了喹诺酮类的理化特性及其药物的种类、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的常用方法,在渔业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渔业 使用现状 发展趋势 Application 细胞内 抗生素类药物 作用机理 细菌死亡 杀菌效果 理化特性 抗菌机理 风险评估 分子结构 DNA复制 细胞壁 螺旋酶 氟原子 阻断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