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徐丽慧 邱文 +2 位作者 张唯一 李斌 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为明确从褐条病稻苗上分离出来的病原细菌并与西瓜果斑病菌相区分,对该病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获得6株褐条病致病菌,其中4株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FAME)、电镜观察、Nested-PCR鉴定及与3株水稻细... 为明确从褐条病稻苗上分离出来的病原细菌并与西瓜果斑病菌相区分,对该病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离获得6株褐条病致病菌,其中4株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FAME)、电镜观察、Nested-PCR鉴定及与3株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标准菌株和2株西瓜果斑病标准菌株的比较,证实了该病是由单极鞭革兰氏阴性细菌Aci-dovorax avenae ssp.avenae引起的。FAME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误鉴定为西瓜果斑病菌,而用Biolog和nested-PCR鉴定能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表型鉴定 电镜观察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西瓜果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杀菌剂的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洋 赵秀梅 +4 位作者 郑旭 王连霞 王立达 李青超 韩业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促进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本研究选用4种常用的细菌性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常用细菌性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 为促进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绿色防控,本研究选用4种常用的细菌性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常用细菌性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70.85%~77.18%,与其他试验药剂防效差异均显著;其次是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防效最低。防治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有效成分用量300~450 g·hm^(-2);有机谷子防治细菌性褐条病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制有效成分用量36~45 g·hm^(-2),于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发生初期喷施,视发病情况喷施1~2次,间隔7~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细菌性褐条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翠英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12期35-35,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北方稻区也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危害。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 发生与防治 假单胞杆菌 南方地区 北方稻区 心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细菌性褐条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季生栋 《湖北植保》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20%噻菌铜、85%三氯异氰尿酸、6%春雷霉素、46%氢氧化铜和3%噻霉酮等6种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谷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供试... 为明确常用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30%噻唑锌、20%噻菌铜、85%三氯异氰尿酸、6%春雷霉素、46%氢氧化铜和3%噻霉酮等6种杀菌剂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谷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剂量下,6种供试药剂对谷子植株安全,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噻菌铜和85%三氯异氰尿酸的防治效果最优,分别为88.99%和88.04%;进一步试验表明,20%噻菌铜以1 800 g/hm~2剂量、85%三氯异氰尿酸以600 g/hm~2剂量对谷子细菌性褐条病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88.36%和88.82%。建议在黑龙江谷子产区可使用20%噻菌铜在1 800 g/hm~2及85%三氯异氰尿酸在600 g/hm~2剂量下进行喷雾防治谷子细菌性褐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细菌性褐条病 药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茸细菌性褐条病发生与防治
5
作者 陈福如 李开本 +1 位作者 何修金 林兴生 《食用菌》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雪茸 杏鲍菇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6
作者 李翠英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4期15-15,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北方稻区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为害。一、病害症状。该病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开始发病多在秧苗心叶下一张叶片,先在叶片中脉出现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成为褐色或...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北方稻区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为害。一、病害症状。该病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开始发病多在秧苗心叶下一张叶片,先在叶片中脉出现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成为褐色或紫褐色条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发生与防治 水稻 南方地区 北方稻区 害症状 心腐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7
作者 张玉江 傅秀悦 +1 位作者 李淳湖 张海秋 《垦殖与稻作》 1997年第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俊平 朱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根据连续多年对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进行田间观察和试验 ,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试验探讨 ,认为主要以种子带菌传病为主。本文整理了该病在大田的发生和防治试验情况 ,对各种症状进行了观察描述 ,提出了防治此病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原因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颜曰红 蔡方义 黄贤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 防治 产量损失 大暴雨 心腐 玉环县 浙江省 植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曰红 蔡方义 黄贤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3S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 防治 产量损失 大暴雨 心腐 玉环县 浙江省 植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伏震 袁兆恩 《农技服务》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特点,危害征状及与水稻细菌性褐斑的区别、特症,并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合浦县局部地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向荣 刘暮莲 《广西植保》 2009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发生原因分析 水稻 防控措施 县局 洪水淹没 发生面积 合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荣萍 韦鸿雁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6期78-79,共2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水稻病害。该文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生特点,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症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技术
14
作者 彭玉灯 《湖南农业》 2007年第7期9-9,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囚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我省早稻和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较大产量损失。现将此病基本发生规律...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囚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我省早稻和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较大产量损失。现将此病基本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技术 水稻 假单胞杆菌 生长季节 产量损失 发生规律 心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15
作者 江健 张云萍 《植物医生》 2001年第2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症状 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稻区细菌性褐条病发生特点及控防措施
16
作者 彭玉灯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14-114,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其病原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南方早、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受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较大,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其病原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南方早、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受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较大,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笔者从2003年起对此病进行田间调查和观察,并探讨此病防治方法,现将此病发生危害的基本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褐条病 南方稻区 控防措施 发生特点 假单胞杆菌 生长季节 产量损失 田间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17
作者 徐仁目 《四川农业科技》 1993年第2期18-18,共1页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近年我县杂交稻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5月,此病先后在四平乡七一村杂交稻(汕优63)本田发生75亩,安乐乡联合村杂交稻制种秧田发生15亩。该病蔓延快,危害重。现将情况简述于后。一、病害症状水稻从苗期到穗期都可...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近年我县杂交稻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5月,此病先后在四平乡七一村杂交稻(汕优63)本田发生75亩,安乐乡联合村杂交稻制种秧田发生15亩。该病蔓延快,危害重。现将情况简述于后。一、病害症状水稻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但最易受害是苗期至分蘖期。据田间观察,生育期不同,其受害症状也有差异;苗期受害,开初在叶片基部的叶枕处呈现水浸状黄褐色小斑点,再沿中脉逐渐往上下发展连接成黄褐色至深褐色长条斑,重者可与叶片等长,病部边缘较清晰,病叶常凋萎枯黄,秧苗生长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
18
作者 龙胜锦 《农技服务》 1997年第5期29-30,共2页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楬条病呈上升趋势。本人从防治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有效地控制此病的发生,而且对彻底防治该病有良好的效果。我公司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1995年、1996两年累计防治面积达600亩。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褐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9
作者 胡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12期5-7,共3页
介绍了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采用浅—湿—干间歇灌... 介绍了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适时晒田等;化学防治可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细菌 识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