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上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清勇 钱利生 +2 位作者 王彦刈 周建英 郑筱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PG细胞内Ca2 +浓度、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Cx4 3表达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 ,4个浓度的茶多酚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呈...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PG细胞的杀伤作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PG细胞内Ca2 +浓度、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Cx4 3表达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 ,4个浓度的茶多酚对PG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使细胞阻滞于G0 /G1期 ,不能进入S期及G2 /M期 ,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 ,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 ,细胞内Ca2 + 浓度、GJIC和Cx4 3表达水平逐渐上升。提示茶多酚对PG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类胡萝卜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光华 李忠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和MCF-7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类胡萝卜素分别与乳腺癌细胞MDA-MB-435S、MCF-7共培养,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β... 目的:探讨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和MCF-7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类胡萝卜素分别与乳腺癌细胞MDA-MB-435S、MCF-7共培养,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类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β-胡萝卜素、虾青素和番茄红素对MDA-MB-435S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角黄素、玉米黄素和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对MDA-MB-435S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不明显;β-胡萝卜素、虾青素和角黄素对MCF-7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番茄红素、玉米黄素和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对MCF-7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乳腺癌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能 姚珍薇 +2 位作者 唐良萏 令狐华 谯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内膜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以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目的研究体外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内膜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以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建立体外上皮细胞单独培养、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模型。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分别检测各组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①异位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2%、95%,对照组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5%、98%;②单独培养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与单独培养的正常内膜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正常间质细胞共培养后,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明显上调,而与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共培养的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异位间质细胞丧失了调节上皮细胞GJIC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的异常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培养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 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中connexin32、connexin43的表达及其与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向东 马兴 +1 位作者 隋延仿 王文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和正常肝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32 (Cx32 )、connexin 4 3(Cx4 3)的表达 ,及其对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FCM) ,研究肝癌细胞系HHCC、SMMC 772 1和正常肝细胞系...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和正常肝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32 (Cx32 )、connexin 4 3(Cx4 3)的表达 ,及其对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FCM) ,研究肝癌细胞系HHCC、SMMC 772 1和正常肝细胞系QZG细胞中Cx32和Cx4 3的表达。结合Lucifer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技术 (SLDT) ,检测上述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 ,Cx32蛋白在肝癌细胞系HHCC、SMMC 772 1和正常肝细胞系QZG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1 9%、0 7%和 99.0 % ;Cx4 3蛋白在HHCC、SMMC 772 1和QZG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7 3%、2 6 5 %和 99 1%。SLDT检测发现肝癌细胞HHCC ,SMMC - 772 1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较正常肝细胞QZG明显减弱。结论 :Cx32、Cx4 3蛋白在正常肝细胞中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肝癌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较正常肝细胞亦明显减弱。Cx32、Cx4 3表达调控异常引起的间隙连接通讯障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ONNEXIN32 CONNEXIN43 间隙连接通讯功能 相关性 连接蛋白类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上调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对胶质瘤侵袭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秦丽娟 张志勇 +5 位作者 王银环 朱丽艳 杨秀红 张田 孙娜 宋鸿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探讨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与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关系。方法热疗处理C6胶质瘤细胞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动态检测HSP70和Cx43的表达水平;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 目的探讨热疗降低胶质瘤侵袭性的作用与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关系。方法热疗处理C6胶质瘤细胞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动态检测HSP70和Cx43的表达水平;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胶质瘤GJIC功能变化;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胶质瘤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C6细胞经热疗后,HSP70表达增加,于30 min时含量最多。C6细胞内Cx43的表达水平也在热疗后明显增加,并于热疗后的120 min达高峰,后逐渐减少。热疗后GJIC功能的恢复与C6细胞内Cx43的表达相一致,且GJIC功能越强,胶质瘤侵袭性越低。结论胶质瘤细胞经热疗后HSP70表达增加,增加的HSP70可能是通过其分子伴侣作用提高Cx43的表达水平,进而上调GJIC功能而引起胶质瘤侵袭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胶质瘤 肿瘤侵袭性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热休克蛋白70 连接蛋白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及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6
作者 陈允嘉 王豫蓉 +4 位作者 邹林洪 李闻颖 郑雷蕾 吴艳 李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 itans,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在A.a培养上清中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性红检测成骨细胞活性,RT-PCR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探讨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 itans,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在A.a培养上清中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性红检测成骨细胞活性,RT-PCR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标记,免疫组化观察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利用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SLDT)法与Westernblot检测Connexin43的表达,研究成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变化。结果20%以下浓度的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无明显致死性。RT-PCR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分化标记的表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SLDT法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荧光染料扩散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a培养上清中成骨细胞Connexin43表达降低。结论A.a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分化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成骨细胞 分化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儿茶素EGCG对小鼠肝脏上皮细胞GJIC(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抑制
7
作者 林智(译) 《中国茶叶》 2009年第5期42-42,共1页
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EGCG具有很强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化学预防剂,但其可能的毒性和致癌性需进一步研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与致癌作用,特别是肿瘤增殖过程密切相关。作者研究了EGCG对WB—F344正常小鼠肝... 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EGCG具有很强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化学预防剂,但其可能的毒性和致癌性需进一步研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与致癌作用,特别是肿瘤增殖过程密切相关。作者研究了EGCG对WB—F344正常小鼠肝脏上皮细胞GJIC的影响,发现EGCG抑制GJIC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EGCG 上皮细胞 茶儿茶素 肝脏 小鼠 增殖作用 多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肺癌细胞间的异源间隙连接通讯
8
作者 张志谦 胡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人肺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间以及与人肺癌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junctionalintercel lularcommunication, GJIC)特性,以进一步了解GJIC在人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预标记荧光染料传输技术研究了人胚肺上皮类... 目的:探讨人肺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间以及与人肺癌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junctionalintercel lularcommunication, GJIC)特性,以进一步了解GJIC在人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预标记荧光染料传输技术研究了人胚肺上皮类型细胞(HLEC)与人肺成纤维细胞HLF、肺癌PG细胞及其Cx43转染子PG/C4间的异源通讯,Cx43免疫荧光染色和Northern杂交分别检测Cx4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尽管这些细胞除PG外都表达Cx43和具有强的同源通讯功能,但人肺上皮细胞HLEC与成纤维细胞间不能建立GJIC,上皮来源的人肺癌PG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HLEC通讯功能缺陷; 具有强的同源通讯功能的Cx43转染子PG/C4并未建立与上皮细胞间的通讯功能。结论:人肺不同类型细胞间的GJIC存在选择性,细胞癌变后丧失了与其来源一致的上皮细胞间的通讯, Cx43基因表达并不足以建立二种细胞间的GJ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上皮细胞 Northern杂交 人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 CX43蛋白 免疫荧光染色 PG细胞 HLEC 人肺癌细胞 荧光染料 mRNA 功能缺陷 细胞癌变 基因表达 癌发生 HLF 人胚肺 同类型 CA 转染 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恶化程度胃癌细胞系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及Cx43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志华 丁慧荣 +2 位作者 张宏 张伟 李振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8,0+2,共6页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探求其与胃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正常胃细胞系和低、中及高恶化胃腺癌细胞系中,细胞间的GJIC功能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减弱(AGS、SGC-7901)或消失(BGC-823),且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调(AGS、SGC-7901)或缺失(BGC-823).这提示胃癌恶性程度与胃癌细胞的GJIC功能显著相关(P<0.05),GJIC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 间隙连接蛋白(Cx43)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 荧光定量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与肿瘤的抑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在胚胎发育、生长控制、自身稳定的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常伴有GJIC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肿...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在胚胎发育、生长控制、自身稳定的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常伴有GJIC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间的同型GJIC减少,肿瘤细胞与周围正常细胞间的异型GJIC选择性丧失,从而使肿瘤细胞脱离机体的调控,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而另一方面,共同培养、药物作用或连接蛋白(connexin,Cx)基因转染引起肿瘤细胞GJIC的恢复,又可作为抑瘤措施而发挥作用,逆转恶性表型,这将是一种温和的新型疗法,可能在今后的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细胞 连接蛋白 肿瘤抑制 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纳麝香(6-乙酰基-1,1,2,4,4,7-六甲基四氢萘)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11
作者 宿惊涛 刘雯 +2 位作者 郑美 肖雨蒙 杭晓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9,共12页
吐纳麝香(tonalide,AHTN)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和环境介质,易生物富集,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皮肤接触是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普遍存在于相邻细胞间的直接通讯通道,其... 吐纳麝香(tonalide,AHTN)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和环境介质,易生物富集,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皮肤接触是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普遍存在于相邻细胞间的直接通讯通道,其功能的抑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AHTN对人体皮肤细胞GJIC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为体外(in vitro)暴露实验的材料,MTT法检测环境相关浓度AHTN对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检测AHTN对GJIC功能的影响,通过对GJIC生物标志物及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定量分析,探究AHTN调控HaCaT细胞GJIC功能的分子机制。细胞活性检测发现,10^(-8) mol·L^(-1)的AHTN暴露24 h和10^(-9) mol·L^(-1)的AHTN暴露48 h均可显著促进HaCaT细胞增殖(P≤0.01);10^(-6) mol·L^(-1)的AHTN暴露48 h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1)。SLDT检测发现,10^(-8) mol·L^(-1)的AHTN暴露24 h,GJIC功能增强;10^(-8) mol·L^(-1)和10^(-9) mol·L^(-1)的AHTN暴露48 h,GJIC功能减弱。对不同暴露浓度和时间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的定量分析及抑制实验证明,AHTN可通过上调ERα的表达,促进或抑制下游Cx26和Cx43的表达,进而影响HaCaT细胞的GJIC功能。对信号通路的定量分析发现,10^(-8) mol·L^(-1)和10^(-9) mol·L^(-1)的AHTN暴露可上调级联分子MEK、ERK、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激活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上调Cx43磷酸化水平,抑制GJIC功能。本研究首次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环境相关浓度AHTN对人体皮肤细胞GJIC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客观评价AHTN的生物毒性和致癌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纳麝香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雌激素受体 MAPK/ERK通路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隙连接与肿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玉文 陆天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介绍细胞间隙连接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着重阐述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肿瘤中的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细胞间隙连接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
13
作者 张欣文 辛晓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 ,探讨CX43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测定 1 1 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 ,探讨CX43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测定 1 1 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中CX43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胞滋养层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 ,胞核也有表达 ;合体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几乎不表达。GTD中CX43表达明显减弱 ,有表达也仅局限于细胞膜上 ,胞核和胞浆中几乎不表达。正常早孕绒毛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CX43的表达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而滋养细胞疾病间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CX43表达降低及GJIC功能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滋养细胞疾病 间隙连接蛋白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昌敏 姜槐 +1 位作者 付一提 鲁德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本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对不同强度的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功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与正弦磁场的作用以及脉冲磁场所感生的不同电场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探索。研究发现 0 .41mT以上强度的脉冲磁场具有抑制GJIC的作用 ,这种... 本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对不同强度的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功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与正弦磁场的作用以及脉冲磁场所感生的不同电场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探索。研究发现 0 .41mT以上强度的脉冲磁场具有抑制GJIC的作用 ,这种作用与磁场强度有关。其抑制GJIC的效应比正弦磁场为强。经相同磁场不同强度感应电场作用的比较 ,得出 ,GJIC的抑制主要由磁场引起 ,而与感应电场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 创伤愈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致肝细胞连接通讯下调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国根 徐立红 叶少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不同剂量(0, 10, 50,100, 200, 500, 1000nmol/L)的微囊藻毒素-LR作用于肝细胞株BRL-3A 24 h.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按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技术测定BRL-3A的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四唑盐法测定BRL-3A细胞增殖,同时分析胆汁酸运输系... 不同剂量(0, 10, 50,100, 200, 500, 1000nmol/L)的微囊藻毒素-LR作用于肝细胞株BRL-3A 24 h.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按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技术测定BRL-3A的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四唑盐法测定BRL-3A细胞增殖,同时分析胆汁酸运输系统抑制剂利福平对两者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可以显著地抑制BRL-3A细胞GJIC功能,并促进BRL-3A细胞增殖,两者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利福平(30靘ol/L)对微囊藻毒素-LR诱导的BRL-3A细胞GJIC功能下调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微囊藻毒素-LR可诱导BRL-3A细胞膜泡形成.说明微囊藻毒素-LR肝脏毒性及致癌性可能与抑制肝细胞GJIC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细胞 间隙连接 细胞通讯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及雌酮对人子宫内膜细胞GJIC及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雪莲 谢梅青 +3 位作者 赵晓苗 李雪梅 蒲江波 付志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及雌酮(E1)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及连接蛋白(Cx)43、3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LSCM),观察E2及E1对原代培养...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及雌酮(E1)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及连接蛋白(Cx)43、3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LSCM),观察E2及E1对原代培养的20例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GJIC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观察E2及E1对Cx 43、Cx 32表达的影响。【结果】5×10-5mol/L雌二醇作用48 h后间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GJIC功能没有明显变化(P>0.05),2.5×10-5mol/L雌酮作用间质及腺上皮细胞48 h后,细胞GJIC功能有所下降(P<0.01),同种Cx腺上皮细胞表达较间质细胞强(P<0.05),5×10-5mol/L E2、2.5×10-5mol/L E1对两种细胞Cx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E1抑制细胞GJIC功能,提示其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的阶段扮演重要角色;E1及E2均未影响子宫内膜细胞Cx43、Cx32的表达,提示Cx表达量不能完全反映GJIC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雌酮 子宫内膜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 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连接及其调控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德鸿 高天明 +1 位作者 陈建庭 金大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3-466,共4页
概述了间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pH值、电压、生长因子对它的调节作用 .间隙连接作为相邻细胞间信息物质通道 ,起着传递细胞信息 ,协调细胞群体功能的作用 ,但是其形成过程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pH值降低可引... 概述了间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pH值、电压、生长因子对它的调节作用 .间隙连接作为相邻细胞间信息物质通道 ,起着传递细胞信息 ,协调细胞群体功能的作用 ,但是其形成过程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pH值降低可引起间隙连接通道的关闭 ,电压升高降低通道的导电性 ,生长因子可通过影响间隙连接蛋白的形成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 PH值 电压 生长因子 调控因素 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26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秀兰 陈世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术+辅助化疗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患者癌组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术+辅助化疗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Cx26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Cx2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Cx26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癌组织Cx26阴性组患者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比率和术前癌胚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阳性组(均P<0.05)。83例患者随访13~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0个月,癌组织Cx26阴性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阳性组(均P<0.05)。结论 Cx26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存在差异,癌组织中Cx26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的结直肠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蛋白26 结直肠癌 预后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异位及在位内膜间质细胞Cx43的表达及GJIC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志能 姚珍薇 +2 位作者 唐良萏 赵纯全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49-1054,1077,共7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Cx43的表达及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探讨间质细胞GJIC功能异常对EMs发病的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41例EMs在位内膜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出间质细...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Cx43的表达及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探讨间质细胞GJIC功能异常对EMs发病的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41例EMs在位内膜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出间质细胞,加入雌、孕激素培养,建立体外间质细胞培养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别检测三组间质细胞的Cx43表达及GJIC功能。结果:间质细胞成功培养率分别为:异位内膜组45.8%(11/24)、EMs在位内膜组92.7%(38/41)、对照组93.3%(28/30),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纯度为95%,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纯度达98%。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及GJIC功能明显比其他两组低,正常对照组的Cx43表达水平及GJIC功能最高,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同时建立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模型,有助于研究EMs的发病机制;(2)间质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下调及其GJIC功能异常与EMs发生有关,调节Cx43表达或GJIC功能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培养 间质细胞 连接蛋白43 间隙连接细胞通讯 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蛋白43偶合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谕 张阳敏 +3 位作者 徐燕霞 何苑宁 张立莹 傅晋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12-1818,共7页
目的:观察由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其介导的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M患者、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采用RTPCR及蛋白印迹检测不同来源MSC中Cx4... 目的:观察由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其介导的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M患者、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采用RTPCR及蛋白印迹检测不同来源MSC中Cx4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选MM侧群细胞(SP),直接共培养后观察不同来源MSC对SP细胞周期、Cx43表达、体外集落形成、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因子分泌和耐药的变化以及加入GJIC抑制剂18α甘草次酸(18α-GA)的影响。结果:MM患者及正常人骨髓所获的MSC形态及表型无明显区别,蛋白印迹证实,这两种MSC均表达较高水平的Cx43,与SP细胞共培养后可上调其Cx43表达,18α-GA可部分抑制该作用,对来源于MM患者的MSC作用更为显著(P<0.001);SP细胞具较强的体外集落形成能力,MM-MSCs具促进作用,加入18α-GA后SP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下降;RT-PCR检测证实RPMI 8266细胞存在少量c-myc、Klf-4、Sox-2和Oct-4基因表达,但SP细胞亚群中该类基因明显上调(P<0.001),MM-MSC可显著上调SP细胞c-myc、Klf-4和Sox-2基因的表达(P<0.001),而下调Oct-4基因表达,加入GJ阻断剂后,上调的基因均有不同程度下调,但无明显差异(P>0.05);CBA分析结果显示,MM-MSC分泌的高水平白介素(IL),与SP细胞共培养后,其上清中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上调(P<0.05),尤其是IL-6和IL-10较单独培养时显著上调(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IL-17共培养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加入18α-GA后,上清中IL-6、IL-10和TGF-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I/Annexin V检测证实,MM细胞对硼替佐米诱导的凋亡敏感,但SP细胞敏感性较差,凋亡率分别为75.2%±0.77%和8.12%±0.86%(P<0.001),MM-MSC可显著减少硼替佐米介导的细胞凋亡(P<0.05),加入18α-GA可部分恢复MM细胞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结论:MM患者来源的MSC通过上调MM细胞Cx43表达,强化GJIC维持其"干"性,同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耐药,是最终导致MM复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连接蛋白43 肿瘤微环境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