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仲彬草属物种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利 周永红 +1 位作者 郑有良 刘世贵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应用PCR-RFLP技术对32份仲彬草属和2份外类群共34份材料细胞质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选用的16个引物中4个叶绿体引物和5个线粒体引物可扩增出稳定而明显的PCR产物,其扩增产物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发现,所有的135种引... 应用PCR-RFLP技术对32份仲彬草属和2份外类群共34份材料细胞质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选用的16个引物中4个叶绿体引物和5个线粒体引物可扩增出稳定而明显的PCR产物,其扩增产物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发现,所有的135种引物/酶组合中,得到清晰稳定的83种引物/酶组合,其中在32份仲彬草属材料中有40种引物/酶组合(占48.2%)能检测到多态性,但多态性水平较低。32份仲彬草属物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33以上,平均值为0.903。聚类分析表明,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标记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32份仲彬草属材料聚为4类。同种不同居群细胞质间的遗传变异很小,分别聚在一起;种间的细胞质遗传差异大于种内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差异;而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聚类在一起的倾向。因此,利用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标记不仅可检测到仲彬草属种间多态性,也可检测到种内多态性。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标记能为仲彬草属物种系统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彬草属 PCR—RFLP标记 细胞质基因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新特异材料白绿苗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钱前 朱旭东 +3 位作者 曾大力 张小惠 严学强 熊振民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4期11-12,共2页
稻属中单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极为罕见。新白绿苗是在秀水11/春江03杂交F4株系中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基本特征苗期为白色,随着秧龄的增加,渐渐转绿成正常。以其为母本与一般品种、标记基因系杂交,F1、F2、F3各世代... 稻属中单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极为罕见。新白绿苗是在秀水11/春江03杂交F4株系中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基本特征苗期为白色,随着秧龄的增加,渐渐转绿成正常。以其为母本与一般品种、标记基因系杂交,F1、F2、F3各世代植株均表现为白绿苗;反之以其为父本则各世代均无白绿苗分离,在与标记基因系杂交的各组合F2群体中,标记基因呈正常孟德尔遗传。表明:该白绿苗突变体为细胞质遗传。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水稻细胞质白绿苗基因作为细胞质标记在原生质体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绿苗 细胞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基因在“三系”遗传中的作用
3
作者 郝建邦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细胞质基因 “三系”遗传 真核生物 基因控制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作用
4
作者 黄雄 《湖北农业科学》 1990年第12期11-13,共3页
由于普通小麦(Tr.aestivum.L)的基因库在长期育种实践中连续地、快速地蚀耗,现在普通小麦遗传变异范围已急骤缩小,基因资源也越来越贫乏。要在普通小麦中找到一个理想的抗源和进一步提高它的生产力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亟需通过开发和... 由于普通小麦(Tr.aestivum.L)的基因库在长期育种实践中连续地、快速地蚀耗,现在普通小麦遗传变异范围已急骤缩小,基因资源也越来越贫乏。要在普通小麦中找到一个理想的抗源和进一步提高它的生产力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亟需通过开发和利用普通小麦的野生亲缘的基因和细胞质基因资源,来恢复和丰富普通小麦的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细胞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景升 阙友雄 +6 位作者 颜克伟 唐唯其 许莉萍 高三基 郭晋隆 董萌 陈如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461,共7页
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叶片全长cDNA文库进行测序,获得了1个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MD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c-cMDH。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314 bp,开放阅读框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Sc-cMDH与其他植物c... 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叶片全长cDNA文库进行测序,获得了1个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MD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c-cMDH。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314 bp,开放阅读框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Sc-cMDH与其他植物cMDH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6.5%~97.0%。Sc-cMDH包含典型的NAD+结合基元T11GAAGQI17和催化基元I184WGNH188,还有相当保守的6个半胱氨酸残基,因此推断该基因为细胞质型NAD-MDH。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甘蔗叶片和根中的表达量高于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晓霞 章炉军 +6 位作者 宋春艳 赵妍 费如桂 谭琦 陈明杰 王倩 查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808-B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与L808和L808-A2相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L808的子实体相比,L808-A2和L808-B的菌盖和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以及菌盖和菌柄重量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菌褶宽度以及菌盖和菌柄硬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808两潮子实体的总产量为18112.72 g,L808-A2为17180.10 g,L808-B为22882.7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香菇 细胞质基因 细胞基因 异源细胞质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种间体细胞杂种细胞质DNA遗传的初步分析
7
作者 肖尊安 熊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 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 ,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T(UGU)和 5’trn L(UAA)外显子之间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和光合系统 D1蛋白基因(psb A)片段 ,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 ORF2 5片段的遗传特征 .结果表明 ,狗...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 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 ,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T(UGU)和 5’trn L(UAA)外显子之间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和光合系统 D1蛋白基因(psb A)片段 ,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 ORF2 5片段的遗传特征 .结果表明 ,狗枣猕猴桃 (A.kolomikta)与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的对称体细胞杂种具有与中华猕猴桃相同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 ,叶绿体 DNA遗传为非随机分离 .还讨论了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种间体细胞杂种 细胞质基因 遗传特征 亲缘关系 细胞质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重组产生新型胞质杂种
8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11-12,共2页
通过一种辐射过的植物原生质体(其中核已失活)与另一种未经辐射的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产生由两种不同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组合的细胞质杂种(胞质杂种)。然而,核与细胞质基因间的不亲合性使一些胞质杂种失去活性,因而无益于植物... 通过一种辐射过的植物原生质体(其中核已失活)与另一种未经辐射的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产生由两种不同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组合的细胞质杂种(胞质杂种)。然而,核与细胞质基因间的不亲合性使一些胞质杂种失去活性,因而无益于植物育种。最近,越南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的N.D.Thanh和匈牙利科学院的P.Medgyesy报道,他们通过对发生了胞质重组的烟草-马铃薯胞质杂种的选择,形成一“Potacco”原质体系从而克服了这种原质体系——基因的不亲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杂种 亲合性 细胞质基因 匈牙利科学院 植物原生质体 叶绿体基因 科学研究中心 植物育种 重组体 原生质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遗传
9
作者 袁朝辉 《生物学教学》 1982年第1期7-10,共4页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这已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它们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极少数居于细胞质内。据此,细胞遗传学家将受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核遗传(核遗传),而将细胞质内的基因所...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这已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它们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极少数居于细胞质内。据此,细胞遗传学家将受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核遗传(核遗传),而将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质遗传(质遗传)。与核基因一样,细胞质基因也是能自我复制、在遗传上有一定功能的DNA片段。所不同的是,核基因按孟德尔规律传递,而细胞质基因则不按孟德尔规律传递,仅随母本一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遗传 孟德尔 遗传体系 细胞质基因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 基因控制 基因 细胞遗传学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耐砷细菌的筛选和砷还原基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倩 苏建强 叶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19-1926,共8页
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法从湖南富砷土壤中筛选出43株耐砷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筛选菌分属于四个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其中71.1%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PCR和克隆测序等方法检测耐砷菌... 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法从湖南富砷土壤中筛选出43株耐砷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筛选菌分属于四个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其中71.1%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PCR和克隆测序等方法检测耐砷菌的砷还原相关基因(arrA、arsC、arsB/ACR3)及其基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43株菌中,6.9%含异化砷还原基因arrA,30.2%含细胞质砷还原基因arsC,27.9%含As(III)运载蛋白基因arsB/ACR3,这些基因在细菌中的出现频率较低。通过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arrA基因的多样性可能受一定的地域差异影响,arsC基因在一些菌株中存在着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同时表明α变形菌可能更倾向于拥有Acr3型As(III)载体蛋白,而arsB则多出现在芽孢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砷菌 异化砷还原基因arrA 细胞质砷还原基因arsC As(III)运载蛋白基因arsB/ACR3 基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shared key genes and pathways in osteoarthritis and sarcopenia patients based 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11
作者 SUN Yuyan LUO Ziyu +6 位作者 LING Huixian WU Sha SHEN Hongwei FU Yuanyuan NGO Thainamanh WANG Wen KONG Yi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46,共17页
Objective:Osteoarthritis(OA)and sarcopenia are significant health concerns in the elderly,substantially impact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mains poorly underst... Objective:Osteoarthritis(OA)and sarcopenia are significant health concerns in the elderly,substantially impact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This study aims to uncover common biomarkers and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both OA and sarcopenia.Methods: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related to OA and sarcopeni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database.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between disease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identified using R software.Common DEGs were extracted via Venn diagram analysis.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enrichment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shared DEGs.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s were constructed,and candidate hub genes were ranked using the 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algorithm.Further validation of hub gene expression was performed using 2 independent datasets.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key genes for OA and sarcopenia.Mouse models of OA and sarcopenia were established.Hematoxylin-eosin and Safranin O/Fast Green staining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OA model.The sarcopenia model was validated via rotarod testing and quadriceps muscle mass measurement.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candidate key genes in both models.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the selected shared key genes in both diseases.Results:A total of 89 common DEG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OA and sarcopenia,including 76 upregulated and 13 downregulated genes.These 89 DEGs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and 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 interaction.PPI network analysis and MCC algorithm analysis of the 89 common DEGs identified the top 17 candidate hub genes.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se 17 candidate hub genes in the validation datasets,AEBP1 and COL8A2 were ultimately selected as the common key genes for both diseases,both of which showed a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trend in the disease groups(all P<0.05).The value of area under the curve(AUC)for AEBP1 and COL8A2 in the OA and sarcopenia datasets were all greater than 0.7,indicating that both genes have potential value in predicting OA and sarcopenia.Real-time 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AEBP1 and COL8A2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the disease groups(all P<0.05),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served in th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GSEA revealed that AEBP1 and COL8A2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 interaction,ribosome,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n OA and sarcopenia.Conclusion:AEBP1 and COL8A2 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common biomarkers for OA and sarcopenia.The 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may represent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oth OA and sarcope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ARTHRITIS SARCOPENIA BIOINFORMATICS extracellular matrix-receptor interaction key ge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交组合种子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自成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针对2n种子和3n胚乳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考虑种子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母体植株核基因3套遗传体系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情形下,分别提出了三交和双交组合种子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给出了利用基因型值预测Fn代杂种优势的... 针对2n种子和3n胚乳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考虑种子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母体植株核基因3套遗传体系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情形下,分别提出了三交和双交组合种子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给出了利用基因型值预测Fn代杂种优势的一般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预测方法 种子性状 组合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复交 细胞质基因 一般表达式 遗传特点 数量性状 基因型值 基因 胚乳 植株 双交 三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中植物体内甜菜碱的积累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于同泉 谷建田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逆境中植物体内甜菜碱的积累及其生物学意义于同泉,谷建田(北京农学院科研处)(北京农学院园艺系)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与自身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极不适应的各种不良环境,如干旱、盐碱、低温、高温等。这些不良条件均会影响植物... 逆境中植物体内甜菜碱的积累及其生物学意义于同泉,谷建田(北京农学院科研处)(北京农学院园艺系)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与自身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极不适应的各种不良环境,如干旱、盐碱、低温、高温等。这些不良条件均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威胁到植物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北京农学院 渗透势 渗透调节物质 水分亏缺 科研处 生长发育 醛脱氢酶 胁迫处理 细胞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核质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和育种应用的初步设想──依据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交稻花粉育性的遗传提出
14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作物杂种优势可分为核核互作和核质互作两部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质、细胞核基因互作对杂种优势效应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种F1花粉育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 作物杂种优势可分为核核互作和核质互作两部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质、细胞核基因互作对杂种优势效应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种F1花粉育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势效应”的概念,认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势效应和核、质优势效应基因互作产生核、质杂种优势”.同时还提出核、质杂种优势育种应用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核质 杂种优势 细胞基因 细胞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萍 张鲁刚 +1 位作者 胥宇建 范爱丽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系统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萝卜(Raphanus sativus L.)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萝卜遗传转化体系:即切取萝卜带柄子叶外植体,先进行2 d预培养,用OD600为0.3-0.5的EHA105农杆菌菌液侵染5-7 min后,再进行5 d共培养,然后将外植... 系统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萝卜(Raphanus sativus L.)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萝卜遗传转化体系:即切取萝卜带柄子叶外植体,先进行2 d预培养,用OD600为0.3-0.5的EHA105农杆菌菌液侵染5-7 min后,再进行5 d共培养,然后将外植体转接到MS+6-BA 6 mg.L-1+NAA 0.05 mg.L-1+Cef 500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7 d延迟筛选,再将外植体转接到MS+6-BA 6 mg.L-1+NAA 0.05 mg.L-1+Cef 500 mg.L-1+Hyg 5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10 d的抗性筛选。结果共获得126个抗性芽,其中8个抗性芽经PCR检测扩增出目的基因的启动子BcA9,约850bp,阳性率为6.3%,初步验证目的基因已经转入萝卜再生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遗传转化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杂交结实率与杂交种子发芽率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唐岱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00-203,208,共5页
对菊花杂交育种中杂交结实率和杂交种子发芽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影响结实率和发芽率的因素有杂交组合的亲和性 ,减数分裂行为的异常形成生活力低的花粉或不育花粉 ,细胞质不育基因 ,杂交技术 ,气候条件 ,无籽果实等 .
关键词 菊花 杂交育种 杂交结实率 杂交种子发芽率 杂交组合亲和性 细胞质不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加工
17
《南方水产》 2005年第4期78-80,共3页
从海参体璧分离出岩藻聚糖硫酸盐的部分特性及其抑制骨形成的能力;提高氧气浓度对储存在冷冻条件下鲜贻贝稳定性的影响;延长冰藏时间对热带鱼大鳞魣微生物学质量的影响;用丙醛诱导海鲑鱼肌原纤维蛋白对其微结构的改进;用表面细胞质... 从海参体璧分离出岩藻聚糖硫酸盐的部分特性及其抑制骨形成的能力;提高氧气浓度对储存在冷冻条件下鲜贻贝稳定性的影响;延长冰藏时间对热带鱼大鳞魣微生物学质量的影响;用丙醛诱导海鲑鱼肌原纤维蛋白对其微结构的改进;用表面细胞质基因组共振生物感应器快速检测鱼体重要的过敏原细小清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加工 微生物学质量 肌原纤维蛋白 细胞质基因 岩藻聚糖 冷冻条件 氧气浓度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