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焦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慧 张昕怡 +4 位作者 郭玉莉 冯睿婷 王睿 刘宇 郭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0-988,共9页
目的:探讨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胸痛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炎... 目的:探讨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胸痛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的水平及细胞死亡情况。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模型,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及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和泡沫化程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和apoE^(−/−)小鼠主动脉内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BMCs源性巨噬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与抗炎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HINT2可能抑制AS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巨噬细胞的脂质积累和泡沫化,降低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细胞死亡和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减轻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的斑块负荷,降低巨噬细胞的泡沫化程度,抑制焦亡相关因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和IL-18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HINT2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减轻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缓A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结合蛋白2b在牛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有利 王建东 +3 位作者 郭亚男 张久盘 薛峰 曹钰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1-2651,共11页
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b (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2b, GBP2b)对M.bovis感染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M1、M2型极化的调控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通过小干扰RNA下调RAW264.7巨噬细胞内GBP2b表达,分别利用qRT-PCR、Western b... 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b (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2b, GBP2b)对M.bovis感染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M1、M2型极化的调控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通过小干扰RNA下调RAW264.7巨噬细胞内GBP2b表达,分别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依赖MyD88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GBP2b对NF-κB转录调控。结果表明GBP2b在M.bovis感染的巨噬细胞内高表达.下调RAW264.7巨噬细胞的GBP2b后再经M.bovis感染24 h, M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下调,而对M2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无显著影响。下调GBP2b后抑制了NF-κB的转录启动,依赖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随GBP2b的下调而下调。结果表明,GBP2b主要通过依赖MyD88信号通路促进M.bovis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和炎性反应,从而有助于巨噬细胞清除胞内M.bo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 鸟苷酸结合蛋白2b 巨噬细胞 M1极化 M2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盒结合锌指蛋白2对AsPC-1细胞增殖和EMT的影响
3
作者 王璐瑶 周静 +5 位作者 张荣花 于笑涵 熊亚南 王梅梅 章广玲 刘志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与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Westernblot检测ZEB2在AsPC-1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中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ZEB2小干扰RNA(si-ZEB2)及过表达质粒(pcDNA3.1-ZEB2)的转染效率。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并构建ZEB2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结果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AsPC-1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qRT-PCR、Westernblot结果表明si-ZEB2和pcDNA3.1-ZEB2能够有效的转染到AsPC-1胰腺癌细胞中(P<0.05)。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减少(P<0.05)。pcDNA3.1-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标志物得到了与上述相反的结果(P<0.05)。共预测到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 77个,与ZEB2作用密切的蛋白有10个。结论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ZEB2作为一种促癌因子,能够促进AsPC-1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盒结合锌指蛋白2 胰腺癌 AsPC-1细胞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文慧 彭湘杭 +3 位作者 艾雅琴 陈宏 张桦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血压(BP)、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FAB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90例,糖耐量受损组(B组):85例,糖尿病组(C组):80例,比较各组A-FABP的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FPG、2hPGh、HbA1C、HOMA-IR、SBP、WC、WHR均明显升高(P=0.00),FINs、DBP、TG、HDL-C也显著增高(P=0.038、0.047、0.01、0.046);与B组相比,C组FPG、2hPG、HbA1c、TG、SBP均明显升高(P=0.00),FINs、BMI、WC、DBP、HDL-C也显著增高(P=0.012、0.006、0.03、0.019、0.029)。A-FABP在A组、B组和C组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呈升高趋势。而以上3组年龄差异对A-FA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浓度与FPB、2hPG、FINS、WHR、BMI、WC、SBP、HOMA-IR呈直线正相关,与TG、HDL-C呈负相关(P=0.00)。结论血清A-FABP表达升高与糖调节异常相关,是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社区人群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玮 郑亚虹 +3 位作者 沈颖 许慕蓉 万丽娟 陈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90)和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LEAD组,n=39)。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外周血AFABP、IL-17浓度,比较各组间A-FABP、IL-17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血清A-FABP、IL-17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A-FABP、IL-17是否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NLEAD组、LEAD组的A-FABP、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LEAD组A-FABP、IL-17水平较NLEAD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FABP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胰岛素抵抗(HOMA-IR)、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7(IL-17)均呈正相关性(r=0.224、0.164、0.147、0.183、0.173、0.203,P<0.05);IL-17与LDL-c、HbA1c、SBP均呈正相关性(r=0.162、0.255、0.152,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FABP、IL-17为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LEAD患者外周血A-FABP、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LEA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HeLa细胞内SKP2结合蛋白的筛选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贾静 方健飞 +2 位作者 任娟 贾振宇 王孝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技术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获取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结合的蛋白质群体并预测其生物功能。方法:以免疫共沉淀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建立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以SDS-... 目的: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技术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获取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结合的蛋白质群体并预测其生物功能。方法:以免疫共沉淀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建立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以SDS-PAGE和银染技术获得SKP2结合蛋白的特异条带,通过质谱分析技术获得可能与SKP2结合的蛋白群体,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筛选得到的蛋白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结果:HeLa细胞内存在一定水平的SKP2蛋白表达,可进行免疫共沉淀反应;成功建立了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并获得SKP2结合蛋白样品;针对差异的凝胶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共鉴定出SKP2结合蛋白563个;设定筛选条件后,获得可信度较高的SKP2蛋白270个,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后初步预测了结合蛋白参与的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结论: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成功筛选获取SKP2结合蛋白,为后续筛选靶标结合蛋白和寻找细胞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免疫共沉淀 宫颈癌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捷 朱玲燕 +4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卢晓 陈政良 周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浆中MBL及MASP-2的浓度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MBL和MASP-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4、0.002),MBL/MASP-2比值在健康人群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血浆中MBL与MASP-2并无相关性。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血浆MBL水平与肿瘤的血管侵犯(r=0.253,P=0.047)和总胆红素水平(r=0.283,P=0.024)呈正相关;血浆中MASP-2水平与肝细胞肝癌的TNM分期呈正相关(r=0.276,P=0.027),而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0.317,P=0.015)。经ROC曲线分析,MBL和MASP-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P=0.010)和0.694(P=0.003),对肝细胞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和89.1%。结论补体凝集素途径的关键分子MBL、MASP-2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炎症状态和疾病进展相关,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舒尼替尼诱导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耐药鼻咽癌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宇贤 郭坤元 +2 位作者 王杨 陈锦章 宋朝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SU11248)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ABCG2)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ABCG2highCNE2/DDP)表达NKG2D配体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SU11248)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ABCG2)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ABCG2highCNE2/DDP)表达NKG2D配体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CNE2/DDP细胞及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 cell,Allo-NK),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离后细胞的纯度及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NKG2D配体表达率,LDH释放测定法检测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结果:ABCG2highCNE2/DDP细胞分离后ABCG2的表达率为(91.40±2.32)%,Allo-NK细胞分选后CD3-CD16+CD56+细胞的纯度达90%以上。经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由药物处理之前的(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分别上升到(89.12±4.56)%、(66.10±2.22)%、(67.56±4.19)%、(69.37±8.83)%、(63.28±3.31)%。在效靶比为10∶1、20∶1时,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llo-NK细胞对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5.32±13.86)%、(27.26±6.81)%及(41.12±4.12)%、(57.25±2.37)%,处理后的杀伤率有明显的提高(F=15.58,P=0.000)。结论:苹果酸舒尼替尼通过诱导高表达NKG2D配体(MICA/B、ULBP1-3),使ABCG2high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舒尼替尼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鼻咽癌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G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丽 皇甫建 +3 位作者 肖瑞 乌仁斯琴 王慧 刘艺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120例,据尿白蛋白...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两者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120例,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进行分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D0)3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1)81例。同时收集39例正常对照组(NC)。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清FABP4和PTEN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FABP4和PTEN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D1组血清FABP4和PTE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及D0组(均P <0.05)。T2DM患者中,Log(FABP4)与PTEN蛋白(r=0.524,P <0.001)、Log(UACR)(r=0.202,P <0.05)均呈正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ABP4水平与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独立相关(OR=1.147,95%CI∶1.042~1.263,P=0.005)。结论血清FABP4水平也许可作为DN患者的早期预测指标。FABP4和PTEN蛋白可能在DN的发生中存在着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结合蛋白2调控β-葡聚糖诱导的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雯 冯同保 +2 位作者 宁永玲 张晓航 戚春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3-1159,共7页
目的研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研究β-葡聚糖诱导的DC基因的变化情况,转染GBP2小干扰RNA(si RNA),敲低GBP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目的研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研究β-葡聚糖诱导的DC基因的变化情况,转染GBP2小干扰RNA(si RNA),敲低GBP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2p70、TNF-α和IL-10水平。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全葡聚糖颗粒(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β-葡聚糖诱导后,DC的GBP2 m RNA水平显著降低;敲低DC的GBP2水平后,其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降低,同时,IL-6、IL-12、TNF-α分泌下降;经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降低。结论 GBP2能调控β-葡聚糖诱导的DC成熟,进一步抑制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树突状细胞 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9通过靶向E盒结合锌指蛋白2调控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荣凤 张玲玲 +1 位作者 徐志宏 崔彦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讨miR-9通过靶向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分析miR-9在SCLC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机制。方法:采用qPCR、WB和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探讨miR-9通过靶向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分析miR-9在SCLC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机制。方法:采用qPCR、WB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EB2的表达。采用TargetScan预测miR-9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PCR和WB法进行验证。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9和ZEB2过表达对NCI-H446的生物学行为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miR-9过表达NCI-H446细胞构建SCL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9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CLC组织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9在ZEB2的3'UTR上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相比,miR-9过表达组NCI-H446细胞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促EMT蛋白表达减少,而同时过表达ZEB2能够逆转上述影响。体内实验中,miR-9过表达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miR-9组裸鼠肿瘤组织中和ZEB2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9通过靶向调控ZEB2从而抑制SCL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以及NCI-H44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MIR-9 结合锌指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鼻咽癌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3 位作者 崔斐 崔彦芝 吴秉毅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NE2/DDP和Allo-NK细胞,并设3个实验组:①处理组(经索拉非尼10ng/ml共孵育4h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②未处理组(常规培养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③对照组(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和5种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Allo-NK细胞对各实验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分离后的CNE2/DDP细胞的ABCG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出的CD3-CD16+CD56+(Allo-NK)细胞纯度大于90%。未处理组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分别为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而处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38%±1.23%、10.68%±1.26%、11.62%±1.22%、43.24%±4.42%、11.91%±0.88%;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Allo-NK细胞对未处理组靶细胞的杀伤率为15.32%±1.34%、27.26%±6.81%,而对处理组靶细胞杀伤率为27.75%±4.12%、43.17%±5.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索拉非尼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使其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杀伤细胞 天然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抑制阿霉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凤泽 费洪荣 +1 位作者 张显忠 高丽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抑制阿霉素(doxorubicinhydrochloride,DOX,adriamycin,ADM)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肝细胞癌的临床耐药性奠定基础。方...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抑制阿霉素(doxorubicinhydrochloride,DOX,adriamycin,ADM)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肝细胞癌的临床耐药性奠定基础。方法以建立的稳定高表达HBXIP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OX处理高表达HBXIP组及对照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DAPI染色及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表明,DOX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存活,但HBXIP对DOX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作用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并抑制DOX诱导的caspase-3、caspase-9及其底物PARP的活化,同时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HBXIP蛋白能够抑制化疗药物DOX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胱天蛋白酶家族关键因子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胱天蛋白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7与IGFBP2结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招 刘音 +1 位作者 郭瀛军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分析膜联蛋白A7(ANXA7)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及筛选、鉴定ANXA7的相互作用分子,探讨ANXA7在肝癌发生中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48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以及多种肝和肝癌细胞株中ANXA7表达量的差异,并通过肝癌细胞ANXA7过表达及... 目的分析膜联蛋白A7(ANXA7)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及筛选、鉴定ANXA7的相互作用分子,探讨ANXA7在肝癌发生中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48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以及多种肝和肝癌细胞株中ANXA7表达量的差异,并通过肝癌细胞ANXA7过表达及特异性干扰抑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筛选与ANXA7发生结合的蛋白,并以点突变法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了ANXA7对肝癌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中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ANXA7在肝癌组织与肝癌细胞中均呈下调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能与ANXA7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且IGFBP2上的RGD序列是两者结合的关键位点。肝癌细胞中ANXA7表达上调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并能使IGFBP2介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下调ANXA7的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1),磷酸化ERK1/2的水平升高。结论 ANXA7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通过介导IGFBP2对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参与对肝癌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7 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2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及上皮细胞转化促进硅肺进展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陈茂茜 吴静 +5 位作者 李宣 周家伟 刘亚锋 郭健强 成安琪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1-61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硅(CS)刺激后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功能。通过Western blot法明确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GBP2在硅肺患者的肺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GBP2定位于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中。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S刺激THP-1细胞通过GBP2激活c-Jun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并促使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发生,在上皮细胞中GBP2通过上调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发生。结论GBP2不但在巨噬细胞中激活c-Jun促进炎症因子产生以及发生巨噬细胞M2型极化,而且在上皮细胞中激活转录因子KLF8发生EMT,共同促进硅肺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硅肺 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 C-JUN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通过激活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诱导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洋 孔涛 +1 位作者 唐雪鹏 李适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调节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DPSCs施加1μmol/L E2刺激,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牙本质分化标志性基因及下游相关因子表达变化,阐明E2调节DPSCs...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调节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DPSCs施加1μmol/L E2刺激,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牙本质分化标志性基因及下游相关因子表达变化,阐明E2调节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机制。结果:E2上调DPSCs中DSPP和DMP1mRNA表达和ALP活性,增强DSPP在细胞中的染色强度,促进DPSCs的成牙本质分化。在E2诱导的DPSCs成牙本质分化过程中,E2激活Runx2活性,RNA干扰Runx2明显减弱DSPP和DMP1 mRNA表达以及DSPP染色强度。结论:雌激素E2部分通过激活Runx2活性促进DPSCs的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牙髓干细胞 细胞分化 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2型猪链球菌98HAH33细胞壁结合蛋白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理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80,共5页
目的为预测已公布基因组序列的2型猪链球菌(SS2)98HAH33株的细胞壁结合蛋白,以研究它们在SS2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从GenBank获取由SS28HAH33基因组推测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然后根据分选酶底物的结构特征,采用"三部分模式"... 目的为预测已公布基因组序列的2型猪链球菌(SS2)98HAH33株的细胞壁结合蛋白,以研究它们在SS2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从GenBank获取由SS28HAH33基因组推测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然后根据分选酶底物的结构特征,采用"三部分模式"法鉴别分选酶底物;采用手动方法寻找在具有I型信号肽的蛋白质中具有LysM域、WxL域、胆碱结合域、GW域或S层同源域的蛋白质;利用InterProScan和BlastP服务器,对鉴定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共预测出9种分选酶底物,2种具有LysM域的蛋白。YP_001201232、YP_001201531和YP_001201656等3种已证实位于SS2菌体表面;其中YP_001201232为已知毒力因子OSF。另外4种蛋白质的功能分析表明,YP_001201484为糖苷酶,YP_001201544为枯草杆菌素样丝氨酸酶,YP_001199825和YP_001199755可能结合H因子,可能为新的毒力因子。YP_001200959、和YP_001201233等2种功能未知。结论提示SS2的多数分选酶底物可能为SS2的毒力因子,与致病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结合蛋白 猪链球菌2 生物信息学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李德 何国祥 +1 位作者 唐兵 唐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77-579,58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TEB2)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VSMC;通过RT-PCR法检测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标记基因(SMαA和SMemb)mRNA表达的变化;用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转染V... 目的:探讨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TEB2)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VSMC;通过RT-PCR法检测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标记基因(SMαA和SMemb)mRNA表达的变化;用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转染VSMC后,采用RT-PCR法检测SMαA和SMemb的mRNA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SMαA和SMemb蛋白表达。结果:血清剌激后,SMemb mRNA表达增加,而SMαA mRNA表达减少;BTEB2反义基因转染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SMem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增加以及SMαA表达的减少。结论:BTEB2反义RNA可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 反义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与bcl-2结合蛋白
19
作者 王文恭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3-566,共4页
为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 基因的结合蛋白, 用PCR 技术扩增小鼠bcl2 基因(mbcl2) 调控区, 经亚克隆后的序列分析证实其准确性. 用5氟尿嘧啶(5Fu) 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C3H10 T1/2 Cl... 为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 基因的结合蛋白, 用PCR 技术扩增小鼠bcl2 基因(mbcl2) 调控区, 经亚克隆后的序列分析证实其准确性. 用5氟尿嘧啶(5Fu) 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C3H10 T1/2 Cl 8) 凋亡, 以此PCR产物作探针, 对上述细胞的核蛋白质粗提物进行迁移位移法(EMSA) 与DNA蛋白质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 细胞核内一分子质量为53 ku的结合蛋白与mbcl2 调控区的结合信号在5Fu 刺激12 h 后明显增强, 而一种100 ku的DNA 结合蛋白与该区的结合信号在5Fu 刺激12 h 后明显减弱. 因而, p53 蛋白有可能是bcl2 的负转录因子, 100 ku的DNA 结合蛋白有可能是bcl2 的正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 转录因子 P53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徐丽 崔云 +1 位作者 李桂林 江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28-3730,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表达和肿瘤侵袭性对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患者肿瘤组织IGFBP-2和基质...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表达和肿瘤侵袭性对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患者肿瘤组织IGFB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IGFBP-2以肿瘤细胞阳性与否分为两个水平("1"和"2"),MMP-9以肿瘤细胞阳性率"≤60%"和">60%"分为两个水平("1"和"2"),对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进行2×2析因分析。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IGFBP-2、MMP-9表达(P=0.003、P=0.014)及二者的交互效应(P=0.049)均能影响患者血浆IGFBP-2水平。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水平受肿瘤组织IGFBP-2表达、肿瘤侵袭性及其交互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母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