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中光电子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广周 《南方农机》 2015年第3期57-57,64,共2页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光电子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从发展的时间来看,光电子技术至今仍可算是一种新型技术。在各项应用尚不成熟的阶段,光电子技术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光电子应用范围对其在应用上的...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光电子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从发展的时间来看,光电子技术至今仍可算是一种新型技术。在各项应用尚不成熟的阶段,光电子技术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光电子应用范围对其在应用上的优势具有重要影响。经过研究,光电子技术已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中。在细胞生物物理领域应用光电子技术将有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文章针对光电子技术在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物理领域 光电子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国际暨第十一次全国膜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宁波镇海成功召开
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6-1347,共2页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召开,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次国际暨第十一次全国膜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9~12日在宁波镇海举行.
关键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学术研讨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镇海 宁波 国际 细胞生物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次全国暨首次国际膜生物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84-1084,共1页
由全国生物学口三大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召开,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具体承办的第十次全国暨首次国际膜生物学研讨会于2009年7月9~12目在广西桂林成... 由全国生物学口三大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召开,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具体承办的第十次全国暨首次国际膜生物学研讨会于2009年7月9~12目在广西桂林成功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国际 细胞生物物理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将在宜昌召开
4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3-613,共1页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生物膜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生物膜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973项目和“生物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的“第九次全国暨2007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10月12—17日在湖北宜昌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湖北宜昌 生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 细胞生物物理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的相变因素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颖 孙润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通过π-A曲线(π:膜对浮片所施之力,A:单分子所占的面积)研究浓度、pH值、温度以及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相变的影响.实验表明:(1)当浓度较高时,磷脂酰乙醇胺的π-A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加重合性较好,平均分子面积和表面膜压有较好的对应.当浓... 通过π-A曲线(π:膜对浮片所施之力,A:单分子所占的面积)研究浓度、pH值、温度以及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相变的影响.实验表明:(1)当浓度较高时,磷脂酰乙醇胺的π-A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加重合性较好,平均分子面积和表面膜压有较好的对应.当浓度较低时,π-A曲线重合性较差,在低密度情况下,磷脂酰乙醇胺分子的排列不紧密,致使分子的随机运动对膜压的影响较大;(2)亚相处于较强的酸性或者碱性状态下均会使磷脂酰乙醇胺分子的相变变慢,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膜有较大的破坏作用;(3)当温度逐渐增大,而保持平均分子面积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t-pa曲线(温度-膜压)逐渐由一条直线变成抛物线,这说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磷脂酰乙醇胺凝聚膜会向液态扩张膜转变,即随着温度的增加相变延迟;(4)蔗糖对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有较强的稳定作用,且这种作用在生理条件下最为明显.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观测了不同压力下转移至云母表面分子层的形貌特征,进一步解释了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相变的微观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与细胞生物物理 磷脂酰乙醇胺相变因素 π-A曲线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