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病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研究进展
1
作者 鲜钰涵 冯宏盛 +7 位作者 高永宇 李海洋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86-3099,共1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也称为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Ⅰ类分子,在机体抗原递呈、器官移植、细胞免疫应答和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也称为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Ⅰ类分子,在机体抗原递呈、器官移植、细胞免疫应答和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是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后,与SLA-Ⅰ类分子结合并递呈的线性肽段,具有高度特异性,在机体抗原识别递呈和细胞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CTL表位能够刺激CTLs发挥细胞杀伤作用,主要表现为杀伤病毒。作者将对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几种重要的猪源病毒的CTL表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SLA-Ⅰ与CTL表位结合基序特征,以期为今后相关猪源病毒CTL表位的研究和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 猪口蹄疫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易碧玉 裴轶劲 +1 位作者 王春 蒋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90—01—01/2016—05—25期间CTLA4基因多态性与NHL易感性关...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90—01—01/2016—05—25期间CTLA4基因多态性与NHL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资料。采用sATA(v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0R)及其95%可信区间(口)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涉及CTLA4+49A/G、-318T/C、CT60A/G3个等位基因,NHL患者803例,对照共1254例。这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与NHL的易感性无相关性(PZ〉0.05或95%CI包含1)。在CTLA4+49A/G基因多态性的亚组分析中却发现携带AA是HNL混合型的危险因素(AAvsGG:OR=4.181,95%CI=1.362~12.833;AA+AGvsGG:OR=3.217,95%CI:1.055~9.810;AAvsAG+GGOR=2.827,95%CI:1.345—5.940),然而在B细胞淋巴瘤中是保护因素(AAvsGG:OR=0.465,95%CI=0.251—0.863;AAvsAG+GG:OR=0.534,95%CI:0.362~0.788);携带AA也是意大利人的危险因素(AAvsGG:OR=4.181,95%CI=1.362~12.833;AA+AG粥GG:OR=3.217,95%CI:1.055。9.810;AAvsAG+GG:OR=2.827,95%CI=1.345~5.940),但在中国人中是保护因素(AA粥GG:OR=0.643,95%CI=0.417~0.992:AA/38AG+GG:OR=0.601,95%CI:0.395—0.913)。结论CTLA4+49A/G、-318T/C、CT60A/G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与NHL易感性无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多态性 非霍奇金淋巴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IL-2对体外诱导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培养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桉琪 祁元明 +3 位作者 周哲骏 高艳锋 张震 张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6-762,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高剂量IL-2是否会诱导该体系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的富集。方法:选取HLA-A2超型的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各10例,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环氧合酶-2(Cox-2)来源的CTL表位肽P321(ILIGETIKI)与不同浓度IL-2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granzyme-B)、干扰素IFN-γ的能力。使用Elispot实验检测实验组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高浓度的IL-2有利于细胞的增殖。肿瘤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供者组,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健康供者组低;不同浓度IL-2对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能力没有影响。随着IL-2浓度的增高,Elispot实验出现的阳性斑点数越多。结论:不同浓度IL-2条件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没有影响,在50-1 000 U/mL IL-2浓度范围内,高剂量的IL-2不会诱导该体系中的Treg的富集。但高浓度的IL-2可以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细胞分泌IFN-γ,而高浓度的IL-2可以使培养体系中存在的NK细胞或NKT细胞能够非特异性产生IFN-γ,从而对Elispot实验产生干扰。因此,在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时选用50 U/mL的IL-2浓度可以很好地维持T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Elispot实验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多肽疫苗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转导肽-HBcAg_(18-27)-Tapasin诱导C57BL/6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及HBV特异性CTL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唐余燕 陈小华 +2 位作者 汤正好 臧国庆 余永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胞质转导肽(CTP)-HBcAg18-27-Tapasin诱导C57BL/6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及H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表达。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CTP-HBcAg18-27-Tapasin、对照组CTP-HBcAg18-27、HBcAg18-27-...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胞质转导肽(CTP)-HBcAg18-27-Tapasin诱导C57BL/6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及H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表达。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CTP-HBcAg18-27-Tapasin、对照组CTP-HBcAg18-27、HBcAg18-27-Tapasin及空白组(生理盐水)。经肌肉免疫小鼠,ELISA检测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内的细胞因子;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能有效刺激小鼠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FCM检测实验组融合蛋白诱导的CT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实验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结论 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后,能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及增加CTL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转导肽 tAPASIN t细胞增殖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RNA致敏的人脐血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虹 黄玉敏 +2 位作者 孙蕾 阮丽荣 杜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制备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用胶质瘤RNA诱导其成熟,并观察DCs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以rhGM CSF、IL4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鉴定。提取胶质瘤RNA与DCs混合,使DCs致敏,未致敏的DC... 目的:制备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用胶质瘤RNA诱导其成熟,并观察DCs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以rhGM CSF、IL4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鉴定。提取胶质瘤RNA与DCs混合,使DCs致敏,未致敏的DCs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致敏前后DCs的表型。将DCs与外周血T细胞共培养,以胶质瘤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抗肿瘤活性差异。结果: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于诱导第5d呈现典型的DCs形态;经rhGM CSF、IL4诱导培养后,CD86、CD11c、CD54、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与培养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负载抗原后,MHCⅠ和CD54表达与负载抗原前相比进一步增高(P<0.05)。以DCs诱导活化的T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可使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最终导致其死亡;杀伤率与未负载抗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扩增并分化为DCs。经抗原致敏后,能增强淋巴细胞对相应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胶质瘤 RNA 细胞毒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食管腺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丽萍 潘秀英 +2 位作者 李娜 刘玉京 陈晓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 ;ELISA方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培养上清液的γ干扰素 (IFN γ)含量 ,MTT法检测CTL对靶细胞SEG 1的杀伤率。结果 :5 5g瘤组织提取纯化gp96蛋白12 0 μg ;单独DC、单独gp96及gp96 DC均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产生CTL ,释放IFN γ ,对靶细胞SEG 1均显示一定的杀伤作用 ,以gp96 DC的作用最明显 ,在效靶比 4 0∶1时 ,杀伤率为 6 8%。单独DC诱导的CTL对SEG 1、K5 6 2的杀伤作用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比较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可使DC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所产生的CTL对靶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GP96 杀伤作用 ctl 细胞毒t淋巴细胞 DC 食管腺癌 介导 提取纯化 多肽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滨 王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用肾母细胞瘤WT1基因一段序列(WT1y)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通过小鼠和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所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方法WT1基因一段序列,含HLA-A*2402锚定残基的9个氨基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W... 目的用肾母细胞瘤WT1基因一段序列(WT1y)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通过小鼠和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研究所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效应。方法WT1基因一段序列,含HLA-A*2402锚定残基的9个氨基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WT1y。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体液免疫反应;分离脾淋巴细胞,FCM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8。结果重组质粒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免疫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CTL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外具有较强溶解靶细胞的功能。结论WT1基因的DNA疫苗具有很强的CTL效应,为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 小儿肾母细胞 DNA疫苗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热休克蛋白/肽疫苗与白细胞介素-12联合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产生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宋舸 袁玫 +3 位作者 崔雪梅 眭翔 赵斌 卢世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组织来源混合热休克蛋白(mHSPs)/肽疫苗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为应用其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 目的研究肿瘤组织来源混合热休克蛋白(mHSPs)/肽疫苗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作用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为应用其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blot检测方法、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体外扩增、乳酸脱氢酶法等,测定肿瘤多肽复合物诱导活化小鼠体内CTL杀伤效应。结果mHSPS免疫组和mHSPs+Cy+IL-12免疫组体外诱生的CTL反应活性均比对照组的CTL活性有所升高,尤其mH-SPs+Cy+IL-12免疫组升高明显,且随效靶比的上升而上升;与正常小鼠(CD4+46%、CD8+18%)比较,对照组、mHSPs免疫组及mHSPs+Cy+IL-12免疫组小鼠CD4+亚群的比例分别为38%、46%、54%。CD8+亚群的比例分别为26%、22%、16%。结论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可诱发强大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当与IL-12、低剂量Cy者联合应用后免疫功能增强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80肉瘤 肿瘤 免疫治疗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 细胞毒t淋巴细胞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检测方法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石秀敏 牛超 +1 位作者 李敏 金浩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活性的测定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肿瘤免疫治疗中使用肿瘤表位分子使特异性的CTL激活并扩增,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1],抗病毒多表位DNA疫苗也在快速发展[2],这些研究中...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活性的测定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肿瘤免疫治疗中使用肿瘤表位分子使特异性的CTL激活并扩增,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1],抗病毒多表位DNA疫苗也在快速发展[2],这些研究中CTL的定性和定量检测非常重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检测CTL活性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 细胞活性检测 LYMPHOCYtE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 DNA疫苗 ctl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癌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国强 钟翠平 +4 位作者 傅继东 范强 张新华 吴超群 顾云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体外经Hepa 1 6肝癌细胞株总RNA转染后 ,对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小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 ,经GM CSF +IL 4培养、扩增 ;制备Hepa 1 6小鼠肝癌细胞株总RNA ,...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体外经Hepa 1 6肝癌细胞株总RNA转染后 ,对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小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 ,经GM CSF +IL 4培养、扩增 ;制备Hepa 1 6小鼠肝癌细胞株总RNA ,体外转染DC ,检测DC诱导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CTL的反应能力。结果 :经Hepa 1 6肝癌细胞总RNA转染的DC ,其组织相容性分子 (MHC I、II)及共刺激分子 (B7 1 、B7 2 )表达明显增高 ,刺激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 ,且能诱导Hepa 1 6特异性CTL。结论 :以肝癌总RNA转染DC ,构造肝癌疫苗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核糖核酸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动物实验 RNA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抗癌细胞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世奇 孙嘉琳 +2 位作者 胡坤 朱秀珊 边小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检测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此杀伤活性对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性,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用台盼兰拒染法计算细胞扩增倍数;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杀伤活性,实时观察细胞的杀伤过程。结果表明,在200 IU/ml IL-2... 检测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此杀伤活性对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性,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用台盼兰拒染法计算细胞扩增倍数;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杀伤活性,实时观察细胞的杀伤过程。结果表明,在200 IU/ml IL-2刺激下,TALL-104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在效靶比5∶1,作用时间为24 h,TALL-104细胞表现出对癌细胞MCF-7和A-431较高的杀伤率分别为50.4%和69.5%;当作用时间在72 h以内,效靶比不高于10∶1时,杀伤率随作用时间和效靶比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最大杀伤率分别为79.8%(MCF-7细胞)和90.4%(A431细胞)。因此,TALL-104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较强,其细胞毒活性不严格依赖于IL-2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2 抗瘤作用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静波 袁磊 +5 位作者 程昊钰 费新红 顾江英 薛松 贺俊宝 张维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5-1522,共8页
目的:研究EBV特异杀伤T淋巴细胞(EBV-CTL)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31日接受EBV-CTL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V... 目的:研究EBV特异杀伤T淋巴细胞(EBV-CTL)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31日接受EBV-CTL输注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V感染12例的临床特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12例移植后接受EBV-CTL治疗的病例中,9例未接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4例发展为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含3例使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病例)。出现EBV感染中位时间47(22-71)d,CTL输注前抗病毒治疗中位时间10(8-33)d,开始CTL治疗中位时间为移植后59(34-86)d。43例次细胞输注过程顺利,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未见原有GVHD加重。第1疗程结束后9例获得CR,1例获得PR,2例获得NR,治疗后复发4例。第2疗程结束时复发4例均获得再次CR,PR病例最终仍未获得CR,移植后5个月死于GVHD。2例NR中仅1例获得CR,另1例仍处于NR,移植后5个月死于移植相关感染。4例PTLD病例均获得PTLD治愈。结论:初步结果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EBV感染接受EBV-CTL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其疗效仍需要进一步临床深入研究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细胞毒t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单表位疫苗抗原递呈细胞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乔苗 史丽丽 王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单表位疫苗及建立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方法一采用中国人群常见的HLAⅠ类分子A11限制的恶性疟CTL抗原表位(VTCGNGIQVR),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CTL... 目的 构建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单表位疫苗及建立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方法一采用中国人群常见的HLAⅠ类分子A11限制的恶性疟CTL抗原表位(VTCGNGIQVR),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CTL单表位DNA疫苗。将上述克隆在HLA-A11表型细胞株中进行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上述CTL单表位DNA疫苗编码的短肽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促进HLA-A11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平均荧光强度可量化表达水平(P < 0.05)。结论 成功构建CTL单表位短肽表达载体,模拟体内环境建立了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提示CTL表位在该细胞模型内被内源性加工和递呈,以该表位为基础的疫苗可以为HLA-A11遗传背景的人群提供免疫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ctl表位疫苗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诱导和培养
14
作者 刘书钦 徐和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1-11,共11页
通过诱导获得了移植的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为建立大规模培养系统而研究了其培养条件,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与经X-射线辐射的肿瘤SQ-5在含有白细胞介素(IL)1、2、4、6的Rhamα培养液中共同培养... 通过诱导获得了移植的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为建立大规模培养系统而研究了其培养条件,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与经X-射线辐射的肿瘤SQ-5在含有白细胞介素(IL)1、2、4、6的Rhamα培养液中共同培养3天以上,获得了抗人肺鳞状癌肿SQ-5的人的CTL.CTL杀伤靶细胞的靶效比是1.在含有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培养液中这种CTL生长很快,保存3个月以后仍保持很高杀伤活性,达95%以上。与非靶的肿瘤细胞相比,CTL表现出对靶细胞的特异活性,在一个月内即可获得足够量的CTL(10 ̄(10)-10 ̄(11)个).这些结果表明应用培养的CTL治疗各种癌症是有良好前景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 诱导 细胞毒 t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运动对雄性大鼠T淋巴细胞活性及其有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国梁 张芃 孙化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负荷的游泳运动后雄性大鼠的T淋巴细胞活性变化及其与有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探讨所涉及到的各免疫指标变化的机制。实验结果:中等负荷运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力竭运动能降低T...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负荷的游泳运动后雄性大鼠的T淋巴细胞活性变化及其与有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探讨所涉及到的各免疫指标变化的机制。实验结果:中等负荷运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力竭运动能降低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运动对T淋巴细胞活性、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的影响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免疫细胞之间的自身调节,也有激素和神经分泌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t淋巴细胞 MK细胞毒活性 IL-1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小鼠胶质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免疫反应观察
16
作者 张玉琪 王忠诚 孙梅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3-163,共1页
抗小鼠胶质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免疫反应观察张玉琪,王忠诚,孙梅珍细胞毒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特有的肿瘤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力,是目前最有希望的过继性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效应细胞[12]。本... 抗小鼠胶质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免疫反应观察张玉琪,王忠诚,孙梅珍细胞毒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特有的肿瘤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力,是目前最有希望的过继性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效应细胞[12]。本实验以小鼠胶质瘤G422为抗原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细胞毒 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对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煜 张涛 +4 位作者 谭勇 彭晶晶 周进军 许涛 付曾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IL-15和IL-2对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 cells,DC)激活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体外采用肿瘤抗原负载的DC疫苗与脾淋巴细胞混合后,分别加入IL-15或IL-2培养7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IL-15和IL-2对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 cells,DC)激活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体外采用肿瘤抗原负载的DC疫苗与脾淋巴细胞混合后,分别加入IL-15或IL-2培养7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使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的细胞数量;利用51Cr释放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IL-15联合DC疫苗增强了T细胞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和功能的改变。结论:与IL-2相比,IL-15能更好的增强DC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为IL-15与DC疫苗的联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5 细胞介素-2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细胞外泌体诱导特异性CTL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绍倩 杜英 +3 位作者 王鑫 顾巧丽 黄玉敏 董子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生成,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K562细胞外泌体和K562细胞RNA刺激的DC和外泌体均能明显促进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未经外泌体作用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泌体作用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比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强,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K562细胞外泌体能够诱导出特异性抗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树突状细胞 外泌体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D-HBcAg融合蛋白经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抑制HBV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小华 潘庆春 +2 位作者 余永胜 汤正好 臧国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髓源性DC,加入融合蛋白刺激DC成熟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上清中IL-2、IL-4、IL-10... 目的:探讨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对HBV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髓源性DC,加入融合蛋白刺激DC成熟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上清中IL-2、IL-4、IL-10和INF-γ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活性,并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sAg及HBV D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不同融合蛋白刺激的DCs能有效促进T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同时融合蛋白PTD-HBcAg组中IL-2(552.7±117.5ng/L)和INF-γ(150.6±7.945ng/L)明显高于HBcAg组中IL-2(420±12.47ng/L)和INF-γ(107.5±12.19ng/L)分泌。流式细胞计数术检测的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CTL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的CTL比HBcAg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P<0.05),同时对HBsAg及HBV DNA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经PTD-HBcAg融合蛋白致敏的DCs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增加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表达,并增强特异性CTL活性及对HepG2.2.15细胞上清中HBsAg及HBV DNA水平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D—HBcAg 融合蛋白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特异性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CTLA-4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立波 姜怡 +4 位作者 姜维洁 李和根 许玲 田建辉 刘苓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集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经病理证实的58例晚期NSCLC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sCTLA-4含量,通过电话随访或上海市疾控中心获得患者生存期数据,分析sCTLA-4表达与NSCLC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sCTLA-4表达率高于正常人(70.7% vs 6.7%, χ2=32.44,P〈0.01),外周血sCTLA-4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较短(41.63个月vs 31.57个月, χ2=7.765,P〈0.01),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患者(RR=305, χ2=8.01, 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sCTLA-4高表达,sCTLA-4可能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逃逸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