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熔铸Ni-Cr烤瓷合金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长源 程辉 +2 位作者 王希 郑明 李秀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测试不同熔铸次数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的结果,从而对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 目的:初步评价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测试不同熔铸次数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的结果,从而对反复熔铸后Ni-Cr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筛。结果:各浓度实验组细胞生长形态良好、细胞毒性级为0~1级;经过2~5次熔铸的Ni-Cr烤瓷合金不同浓度的浸提液、不同培养时间的A492均值与经过1次熔铸的Ni-Cr烤瓷合金相应A492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步认为Ni-Cr烤瓷合金经过1~5次熔铸后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熔铸 Ni-Cr烤瓷合金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脂质创面敷料透皮液和溶出液中三溴苯酚及铋元素的分析测定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蓉蓉 王缘 +5 位作者 刘勇 刘哲 郑燕 胡修元 陈海波 马凤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90-495,共6页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溶出、透皮)、细胞毒性实验建立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量溶出液、透皮液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残留物(三溴苯酚和铋)的分析方法。同时,使用四唑盐(...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溶出、透皮)、细胞毒性实验建立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量溶出液、透皮液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残留物(三溴苯酚和铋)的分析方法。同时,使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判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的材料毒性。结果表明,溶出液在2天、4天、7天内三溴苯酚的单位面积溶出量分别为(6.91±1.34)μg/cm^2、(6.71±0.81)μg/cm^2、(6.41±1.40)μg/cm^2,铋的单位面积溶出量分别为(0.0086±0.0005)ng/cm^2、(0.0097±0.0018)ng/cm^2、(0.0556±0.0068)ng/cm^2。透皮液在1天、2天内三溴苯酚的单位面积透过量分别为(0.16±0.01)μg/cm^2、(1.11±0.01)μg/cm^2,铋的单位面积透过量分别为(0.0036±0.0001)ng/cm^2、(0.0117±0.0015)ng/cm^2。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证明本实验所用的脂质创面敷料对Hacat、HSF两种细胞毒性较小,等级为0或1。本实验所用新型脂质创面敷料的残留物在溶出液和透皮液中含量较低,细胞毒性等级较低,足以说明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创面敷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对CD34^+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K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牛新清 胡亮杉 +3 位作者 郭坤元 宋朝阳 涂三芳 梅家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9-511,517,共4页
目的:观察AS2O3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表面CD34抗原表达率,MTT法确定AS2O3的基本工作浓度,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KG1a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处理前后KG1a细胞NK... 目的:观察AS2O3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NKG2D配体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KG1a细胞表面CD34抗原表达率,MTT法确定AS2O3的基本工作浓度,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KG1a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处理前后KG1a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情况;MACS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的N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AS2O3处理前后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10nmol/ml的AS2O3作用KG1a细胞后,能使KG1a细胞表面UL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同时也激发了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AS2O3能上调CD34+白血病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诱导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启示AS2O3可与NK细胞组成过继性免疫化疗方案,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NK细胞 NKG2D配体 AS2O3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性腺细胞H-Y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常重杰 杜启艳 +1 位作者 路淑霞 卢龙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60-63,共4页
以雄性小鼠脾细胞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滴度的抗H-Y抗原抗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细胞毒性实验,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性腺细胞进行了H-Y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泥鳅中雌雄性腺细胞均含有H-Y抗原;大鳞副泥鳅... 以雄性小鼠脾细胞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滴度的抗H-Y抗原抗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细胞毒性实验,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性腺细胞进行了H-Y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泥鳅中雌雄性腺细胞均含有H-Y抗原;大鳞副泥鳅中,H-Y抗原仅存在于雌性性腺细胞中,提示其为ZZ/ZW型性别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抗原 细胞毒性实验 泥鳅 性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杀瘤活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利 李卿 +4 位作者 蒋涛 王扬 付立叶 高婷 姜又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杀瘤活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乳腺癌细胞Bcap37、肾癌细胞769P及肺癌细胞A549表面MICA/B的表达,RosetteSep誖改进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MTT法检测不...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杀瘤活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乳腺癌细胞Bcap37、肾癌细胞769P及肺癌细胞A549表面MICA/B的表达,RosetteSep誖改进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几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K562、Bcap37、769P及A549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0.35±0.50)%、(90.72±0.64)%、(55.59±0.55)%、(3.84±0.10)%;RosetteSep誖改进法分选出的NK细胞纯度为(96.52±2.42)%,在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562、Bcap37及769P的杀伤活性较强,与A54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K562与Bcap3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效靶比为5∶1、10∶1、20∶1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4种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效靶比增加,相关性增强。结论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水平相关,肿瘤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水平影响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肿瘤细胞 MICA/B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孙敏 吴占敖 吴晓亮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0-914,共5页
目的研究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不同浓度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材料粉末浸提液(50、100、200、400μg/mL)分别设置为复合陶瓷... 目的研究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不同浓度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材料粉末浸提液(50、100、200、400μg/mL)分别设置为复合陶瓷实验组1、2、3、4,另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醋酸铅浓度50μg/mL)。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神经细胞进行鉴定,并利用图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测定大鼠胚胎神经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蛋白质相对含量。结果50~400μg/mL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浸提液能促进体外培养中脑神经细胞突起生长,集落数增多。阳性染色分布于神经元的胞质及突起中颗粒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神经细胞集落数生长分化明显升高、第7天神经细胞相对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阳性对照组(醋酸铅)较各实验组神经细胞集落数生长分化明显抑制、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P<0.01)。4个实验组RGR分别为82.3%、90.8%、92.8%、83.6%。细胞毒性为1级,阳性对照组(醋酸铅)细胞RGR为46.9%,细胞毒性为4级。结论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浓度50~400μg/mL为适宜。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对体外培养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性影响0x0E0xFF0xF00xFF倎0x030x0F其生物学作用性质与剂量有关,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溶性,生物效应是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 细胞增殖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磁性复合载药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珍珍 张其翼 +2 位作者 黄华莹 任长靖 赵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拟建立以近红外荧光磁性复合脂质体(NFMSLs)为模型药物载体、盐酸多柔比星(DOX)为包封药物的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了近红外荧光磁性载药复合脂质体(DOX-NFMSLs)的制备、性质及初步应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流体,CdTe掺杂Se制备近红外... 拟建立以近红外荧光磁性复合脂质体(NFMSLs)为模型药物载体、盐酸多柔比星(DOX)为包封药物的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了近红外荧光磁性载药复合脂质体(DOX-NFMSLs)的制备、性质及初步应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流体,CdTe掺杂Se制备近红外量子点CdSeTe,薄膜分散法制备DOX-NFMSLs。用DOX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DOX-NFMSLs的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率;用DOX-NFMSLs与HepG2肝癌细胞共孵育来进行细胞成像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CdSeTe量子点粒径约为5nm,闪锌矿结构,发射波长824nm。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8∶1,药脂比为1∶20的DOX-NFMSLs平均粒径为252.9nm,Zeta电位为-48.6mV,理想释放药物温度为41℃,平均包封率为(74.84±0.89)%。DOX-NFMSLs对HepG2肝癌细胞有一定的抗癌效果。得到了具有良好磁响应、释药温度T=41℃、可近红外成像的载药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量子点 CdSeTe FE3O4 磁流体 复合脂质体 近红外成像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血液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8
作者 王永生 张凯伦 +3 位作者 程龙 李源 周成 刘成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 目的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体外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并与涤纶(Dacron)作平行对照。结果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血液相容性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与Dacro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细胞粘附实验中,经细胞计数Dacron为(5.34±0.94)×103,PCL-PEG静电纺丝膜为(7.82±0.85)×104,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为(8.04±0.84)×104,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则为(1.39±0.76)×105,经统计学分析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与Dacro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与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血液相容性较高,且更易于与内皮细胞粘附,显示其成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同轴静电纺丝 血液相容性 细胞毒性实验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磷酸钠改性聚氨酯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9
作者 程爱民 刁国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6,共6页
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主要原料,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作为功能单体,异丙醇作为封端剂,并以三乙胺中和,制得聚氨酯离聚物(PUI)。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以及三聚磷酸钠(STP)溶液处理,制得表面... 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主要原料,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作为功能单体,异丙醇作为封端剂,并以三乙胺中和,制得聚氨酯离聚物(PUI)。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以及三聚磷酸钠(STP)溶液处理,制得表面修饰的聚氨酯粒子(PUI-ST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马尔文粒度分布仪、核磁共振仪(NMR)及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子为圆球形,大小较为均一,平均粒径为179.2 nm,达到了纳米尺度,且PUI-STP中增加了大量P元素,说明三聚磷酸根已经被成功引入到聚氨酯纳米粒子表面。红细胞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纳米粒子 三聚磷酸钠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PLLA/HA复合组织工程骨支架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泽宇 姜宏 石永芳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为了解决羟基磷灰石(HA)骨支架降解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HA骨支架中加入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聚左旋乳酸(PLLA)来调节其降解速度。采用3D打印挤出成型设备制备出PLLA/HA复合多孔骨支架,探究不同PLLA质量分数下复合组织工程骨支架抗压强... 为了解决羟基磷灰石(HA)骨支架降解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HA骨支架中加入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聚左旋乳酸(PLLA)来调节其降解速度。采用3D打印挤出成型设备制备出PLLA/HA复合多孔骨支架,探究不同PLLA质量分数下复合组织工程骨支架抗压强度、亲水性、降解率以及细胞毒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五组不同材料配比的复合骨支架中,PLLA质量分数为50%的支架亲水性及抗压强度最好,且抗压强度大于人体松质骨最低承载要求的2.5 MPa。体外模拟降解10周后,骨支架的降解失重率随PLLA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加快,降解液的pH值为7.3~7.5,呈弱碱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细胞生长良好。表明通过改变骨支架中PLLA的质量分数,能够实现对支架降解速率的调节,当骨支架中PLLA质量分数为50%时,支架降解速率最快,且机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能良好,对改性组织工程骨支架的降解性能调节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组织工程骨支架 聚左旋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降解速率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疽芽孢杆菌致死因子突变株K518E和L519C的筛选及活性分析
11
作者 封纯芳 吴高兵 +2 位作者 曹莎 刘子铎 洪玉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06-1312,共7页
为研究炭疽毒素致死因子(lethalfactor,LF)致死机理,更有效地防治炭疽,对LF基因1550~2324bp之间的片段进行了随机突变实验.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LF突变体库,结果获得5株活性降低突变体.进一步对单点突变体蛋白进行亲和纯化,首次得到了K... 为研究炭疽毒素致死因子(lethalfactor,LF)致死机理,更有效地防治炭疽,对LF基因1550~2324bp之间的片段进行了随机突变实验.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LF突变体库,结果获得5株活性降低突变体.进一步对单点突变体蛋白进行亲和纯化,首次得到了K518E、L519C两种突变蛋白,对其进行纯蛋白活性检测和竞争抑制实验,发现这两种突变蛋白活性显著降低,表明518位赖氨酸和519位亮氨酸对LF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发现,K518E对野生型LF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LF作用机理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致死因子 随机突变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