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的Hcp1蛋白转位介导多核巨细胞形成
1
作者 吴潘 饶承龙 +7 位作者 南栋琪 陈建高 张子元 刘文正 王民洋 闫晶敏 李倩 毛旭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21-1728,共8页
目的探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 1,Hcp1)在感染宿主细胞引起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MNGC)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同源重组和质粒回补技术构建类鼻疽... 目的探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 1,Hcp1)在感染宿主细胞引起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MNGC)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同源重组和质粒回补技术构建类鼻疽菌hcp1基因缺失株(BPC006Δhcp1)和缺失回补株(BPC006Δhcp1::hcp1);分别用类鼻疽菌BPC006野生株、BPC006Δhcp1和BPC006Δhcp1::hcp1感染RAW264.7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Hcp1蛋白的定位情况;在293T细胞中转染Hcp1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细胞质膜分离进一步验证定位情况;在细胞感染模型上,通过吉姆萨染色检测抗Hcp1多克隆抗体封闭对MNGC形成的影响,探究Hcp1在类鼻疽菌感染导致的MNGC形成中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PC006Δhcp1不表达Hcp1蛋白,而BPC006Δhcp1::hcp1能恢复Hcp1蛋白的表达,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C006Δhcp1和BPC006Δhcp1::hcp1。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和质膜分离实验都表明Hcp1可以定位在宿主细胞膜上,且相较于对照组抗Hcp1多克隆抗体能抑制类鼻疽菌感染所诱导的MNGC形成(P<0.01)。结论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时Hcp1可转位至细胞膜,并在MNGC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Hcp1 多核细胞 基因缺失与回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棉体外诱发细胞微核与多核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云岗 刘玉清 +5 位作者 周谷 彭文珍 汪洋 李寿祺 董奇男 詹承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国产青石棉对BALB/c-3T3细胞和V79细胞染毒,发现该2种细胞均可被青石棉诱发微核与多核.并且观察到含青石棉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多核细胞率均显著高于不含青石棉的细胞,而后者又比阴性对照显著增高.这提示青石棉进... 采用国产青石棉对BALB/c-3T3细胞和V79细胞染毒,发现该2种细胞均可被青石棉诱发微核与多核.并且观察到含青石棉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多核细胞率均显著高于不含青石棉的细胞,而后者又比阴性对照显著增高.这提示青石棉进入细胞是其发挥遗传毒性作用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必需条件.与青石棉样品比较(22%),这2种细胞内所含青石棉长纤维(>10μm)比例增大(60%-66%),提示细胞对青石棉的吞噬或保留作用具有一定长度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棉 细胞 细胞多核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性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柳青 陈红英 +3 位作者 姜一化 陈龙 王玮蓁 段逸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报告国内首例泛发性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患者男,37岁。因躯干和四肢丘疹、结节进行性增多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血管增生,间质散在组织细胞和异常核的多核巨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CD68、ⅩⅢ因子阳性... 报告国内首例泛发性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患者男,37岁。因躯干和四肢丘疹、结节进行性增多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血管增生,间质散在组织细胞和异常核的多核巨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CD68、ⅩⅢ因子阳性,血管内皮细胞FⅧ相关因子、CD34阳性,S-100蛋白、CD1a阴性。该病是ⅩⅢ因子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增生性疾病病谱中的一种,是一种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 血管 多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多核白细胞与肺组织β受体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兴祥 孙耕耘 +1 位作者 钱桂生 董解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循环血多核白细胞(PMN)和肺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的变化,并探讨二者β-AR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静往内毒素复制大鼠ALI模型,循环血PMN及肺组织β-AR用放射性配基结合...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循环血多核白细胞(PMN)和肺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的变化,并探讨二者β-AR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静往内毒素复制大鼠ALI模型,循环血PMN及肺组织β-AR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结果:静往内毒素后1、4、6h,大鼠循环血PMN及肺组织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静注内毒素后4 h,6 h较1h及6h较4 h PMN β-AR的Bmax均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β-AR Bmax各内毒素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循环血PMN和肺组织β-AR变化在程度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ALI时循环血PMN及肺组织β-AR数目均明显减少,其在ALI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ALI时外周血PMNβ-AR不能作为观察肺组织β-AR变化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大鼠 多核细胞 Β-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核白细胞胶原酶潜酶活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一 陈少军 +1 位作者 陈莉 伍宛苏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对人多核白细胞被激活后释放胶原酶潜酶的活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活的多核白细胞可释放明显的胶原酶活性;SOD和CAT显著抑制释放的潜酶活化,但不影响潜酶的释放。表明活性氧参与胶原酶潜酶的活化,而且最终氧化物为羟... 对人多核白细胞被激活后释放胶原酶潜酶的活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活的多核白细胞可释放明显的胶原酶活性;SOD和CAT显著抑制释放的潜酶活化,但不影响潜酶的释放。表明活性氧参与胶原酶潜酶的活化,而且最终氧化物为羟自由基(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 多核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角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泡型质子泵在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宁侠 于世风 +1 位作者 庞淑珍 高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通过电镜观察附着于骨片的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表明在骨吸收时具有褶皱缘结构。采用可标记破骨细胞褶皱缘的空泡型质子泵31KD亚基的抗体,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多核巨细胞为阳性,间质细胞... 通过电镜观察附着于骨片的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表明在骨吸收时具有褶皱缘结构。采用可标记破骨细胞褶皱缘的空泡型质子泵31KD亚基的抗体,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多核巨细胞为阳性,间质细胞为阴性,阳性区主要分布于多核巨细胞浆内的空泡区及伪足区。通过m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到,多核巨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空泡型质子泵的3lKD亚基mRNA表达。结果提示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可能有相似的骨吸收泌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 骨巨细胞 骨吸收 破骨细胞 阳性 KD 间质细胞 表达 质子泵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巨细胞在人发生物材料降解中的超微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路艳蒙 周志涛 朴英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人发生物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过程中自身的降解与多核巨细胞的关系。方法: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人发生物材料来桥接缺损的坐骨神经,电镜观察巨噬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对降解的人发生物材料吞噬消化过程。... 目的: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人发生物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过程中自身的降解与多核巨细胞的关系。方法: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人发生物材料来桥接缺损的坐骨神经,电镜观察巨噬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对降解的人发生物材料吞噬消化过程。结果:术后3周,巨噬细胞聚集在人发周围,毛小皮已经开始剥脱断裂;6周时,人发周围出现由多个巨噬细胞融合形成的多核巨细胞,均质状的崩解颗粒及部分毛小皮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12周时,有些皮质颗粒已降解为角蛋白细丝,巨噬细胞内含有大量颗粒。结论:在人发生物材料的降解过程中,多核巨细胞作为屏障隔离了材料和宿主组织细胞,毛小皮断裂的碎片和疏松的皮质颗粒,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然后在大量溶酶体酶的水解下,完成对人发生物材料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 生物材料 巨噬细胞 多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体外骨吸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宁侠 于世凤 庞淑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比较破骨细胞与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特点,明确后者的性质和来源。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多核巨细胞的一般形态及降钙素对它的影响;用骨片与多核巨细胞共同培养法观察多核巨细胞的体外骨吸收功能,用扫描电... 目的:比较破骨细胞与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的特点,明确后者的性质和来源。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多核巨细胞的一般形态及降钙素对它的影响;用骨片与多核巨细胞共同培养法观察多核巨细胞的体外骨吸收功能,用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Gomori染色观察多核巨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核较多(20个以上),胞浆周边不规则,有伪足样突起;胞浆内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降钙素(100μg·L-1)可抑制多核巨细胞的伪足样运动;多核巨细胞与灭活的骨片共同培养时可见骨吸收陷窝形成,扫描电镜下可见吸收陷窝底面有原纤维;Gomori染色时可见多核巨细胞的酸性磷酸酶呈阳性。结论:证实了多核巨细胞具有破骨细胞的形态特征与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细胞 多核细胞 骨吸收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琳 丘钜世 郑铭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48,68,共5页
以骨巨细胞瘤作为体外研究人破骨细胞的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检测了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 在人骨巨细胞瘤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中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胞浆中含有糖皮质激... 以骨巨细胞瘤作为体外研究人破骨细胞的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检测了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 在人骨巨细胞瘤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中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胞浆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此外,反应性成骨骨质表面的骨母细胞也表达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受体m RNA。本研究首次证明了人破骨细胞样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提示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丢失过程中,破骨细胞可能也是其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 破骨细胞 多核细胞 表达 人骨 胞浆 成骨 骨质丢失 首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成成熟破骨细胞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新华 周后德 +9 位作者 王运林 张红 袁凌青 胡平安 杨雅 何玉玲 隋国良 翟木绪 王敏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在RANKL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特征。方法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6d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观察多... 目的观察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在RANKL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特征。方法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6d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观察多核细胞形态;诱导RAW264.7细胞9d后,RT-PCR检测RAW264.7细胞的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表达及其 RANKL诱导后变化;诱导RAW264.7细胞12d后,钙磷覆盖的破骨细胞活性分析板观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 RAW264.7细胞TRAP染色阴性,单核或2个核,能表达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无骨吸收功能。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阳性成熟的多核破骨细胞, 上调CathepsinK、CAⅡ、integrinβ3等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RAW264.7具有破骨细胞特征性基因表达谱,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成熟破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破骨细胞 RANKL RAW264.7细胞 细胞 小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integrin /巨噬细胞 骨吸收功能 分化 TRAP 多核破骨细胞 基因mRNA 细胞表型 细胞形成 生物学特征 吖啶橙染色 基因表达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型粒酶B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多核巨细胞产生
11
作者 赵晶 陈蕾 +4 位作者 许彦鸣 张淼丽 温伟红 王成济 杨安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粒酶B (granzymeB ,GrB)是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的细胞杀伤过程 .为研究粒酶B在肿瘤细胞中异位表达后能否诱导细胞死亡 ,将构建的活性型粒酶B(GrBa)基因及其酶活性中心突变型 (mGr... 粒酶B (granzymeB ,GrB)是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的细胞杀伤过程 .为研究粒酶B在肿瘤细胞中异位表达后能否诱导细胞死亡 ,将构建的活性型粒酶B(GrBa)基因及其酶活性中心突变型 (mGrB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eLa细胞 ,通过绿色荧光蛋白 (GFP)共表达、间接免疫荧光、细胞计数、MTT等方法 ,观察到GrBa蛋白的异位表达引起多核巨细胞形态异常 ,并且表达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 .Percoll分离多核巨细胞后 ,观察到其生长状态较差 ,是导致生长抑制的直接原因 .细胞骨架破坏和具有多极纺锤体的异常有丝分裂 ,推测是多核巨细胞不断产生的根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酶B 异位表达 多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上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及病变中多核巨细胞的分离
12
作者 史册 刘春丽 +3 位作者 李琛 陈彦泽 张环环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6-139,142,共5页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病变范围较大。对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对多核巨细胞进行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通...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病变范围较大。对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对多核巨细胞进行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通过形态学、TRAP染色和骨吸收功能的观察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以腺病毒为载体、携带EGFP基因,转染所培养的细胞。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多核的形态学特点,TRAP染色阳性,并在体外具有骨吸收功能。转染后能观察到多核巨细胞表达EGFP。结论: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样细胞。体外能通过转基因方法使破骨细胞样细胞表达外源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 上颌骨 多核细胞 分离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的多核巨噬细胞反应
13
作者 李新功 瞿鸿德 刘正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本文报告20例大肠癌中的MMA反应情况。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9例,均属中、晚期大肠癌。与对照组77例比较,肿瘤大体形态、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差异。MMA主要见于肿瘤性腺体旁和腔内,特别在腺体结构破坏、腔膜面直接与间质相连... 本文报告20例大肠癌中的MMA反应情况。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9例,均属中、晚期大肠癌。与对照组77例比较,肿瘤大体形态、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差异。MMA主要见于肿瘤性腺体旁和腔内,特别在腺体结构破坏、腔膜面直接与间质相连的区域多见。MMA胞浆内可见吞噬的瘤细胞,提示HMA可能是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在分化的腺癌中常见MMA反应,而在未分化癌中未见,可能与肿瘤抗原的含量有关。伴MMA反应的大肠癌病例淋巴结转移较对照组少.且各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MMA反应对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巨噬细胞 肿瘤免疫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白细胞作用的两面性及其哲学思考
14
作者 陈正堂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8期14-16,共3页
本文从PMN由正常炎症反应的"机体卫士"变为ARDS肺损伤的"首恶元凶",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及有关范畴。提出PMN激活并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可能是ARDS发病的本质,强调致病因子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ARDS发病中的始动作... 本文从PMN由正常炎症反应的"机体卫士"变为ARDS肺损伤的"首恶元凶",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及有关范畴。提出PMN激活并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可能是ARDS发病的本质,强调致病因子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ARDS发病中的始动作用,设想了早期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防止ARDS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 呼吸窘迫 病理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骨内植入材料界面的多核巨细胞分布与骨桥蛋白表达
15
作者 刘洁 张洁伊 +3 位作者 周璇 曾越 王敏 夏海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比较医用纯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种材料-骨界面多核巨细胞分布情况和骨桥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医用纯钛和PMMA制成的种植体各30枚植入30只SD大鼠的两侧股骨远端髁突内,分别于3、7、14、21和28d时处死动物。制备脱钙石蜡切... 目的:比较医用纯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种材料-骨界面多核巨细胞分布情况和骨桥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医用纯钛和PMMA制成的种植体各30枚植入30只SD大鼠的两侧股骨远端髁突内,分别于3、7、14、21和28d时处死动物。制备脱钙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种植体-骨间隙愈合界面多核巨细胞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结果显示在5个时间点里均可以观察到种植体-骨界面有多核巨细胞的形成,3d时达到高峰且PMMA组多核巨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钛组(P<0.05);多核巨细胞数目随时间推移均呈现下降趋势,在21d和28d时无统计学差异。骨桥蛋白的表达在7d时达到高峰期,且医用纯钛组明显强于PMMA组(P<0.05)。随时间延长,骨桥蛋白在钛组和PMMA组的表达均逐渐减弱。结论:不同骨内植入材料影响其界面的多核巨细胞分布与骨桥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 骨桥蛋白 种植体-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巨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有利 黎玉琼 +3 位作者 王建东 梁小军 郭亚男 薛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6期61-64,71,共5页
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r giant cells,MGC)是由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的标志性细胞。肉芽肿中MGC的存在反映了宿主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关于MGC在宿主反应中的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本文综述MGC的形成因素以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 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r giant cells,MGC)是由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的标志性细胞。肉芽肿中MGC的存在反映了宿主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关于MGC在宿主反应中的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本文综述MGC的形成因素以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作用,初步揭示了MGC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的潜在功能,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研发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多核细胞 分子特征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8
17
作者 文剑明 郑铭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4-68,共5页
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调节文剑明郑铭豪破骨细胞为多核巨细胞,其生成及其在骨吸收中的作用受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调节。在许多常见病中,如骨质疏松症、骨炎性变形、无菌性移植松脱、原发性骨肿瘤和恶性肿瘤骨转移... 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调节文剑明郑铭豪破骨细胞为多核巨细胞,其生成及其在骨吸收中的作用受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调节。在许多常见病中,如骨质疏松症、骨炎性变形、无菌性移植松脱、原发性骨肿瘤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都可见到破骨细胞的活化。本文就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细胞因子 多核细胞 骨炎性变形 无菌性移植松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破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凤芹 于世凤 庞淑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为了寻找一种获得大量、纯化、有活力的破骨细胞的方法,我们对已经建立的兔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冲洗的方法,从28天的鸡的长骨中得到细胞团1破骨细胞后,又对鸡的长骨相继进行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消化,... 为了寻找一种获得大量、纯化、有活力的破骨细胞的方法,我们对已经建立的兔破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冲洗的方法,从28天的鸡的长骨中得到细胞团1破骨细胞后,又对鸡的长骨相继进行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的消化,得到细胞团2和细胞团3破骨细胞。将这些分离的细胞与盖玻片或骨磨片共同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到:这些分离的多核巨细胞能够运动,并能在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另外,这些细胞对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而酸性磷酸酶是鉴别破骨细胞的标志。表明此分离培养鸡破骨细胞的实验技术是成功的。通过此方法获得的鸡破骨细胞比用以往方法获得的兔破骨细胞量多,且活力强。本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骨吸收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长骨 分离培养 细胞 酸性磷酸酶 共同培养 骨吸收 胶原酶 多核细胞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碳酸酐酶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宁侠 于世凤 +1 位作者 庞淑珍 高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23,共3页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切片的骨巨细胞瘤及体外培养的肿瘤性多核巨细胞进行碳酸酐酶Ⅱ染色,结果发现在石蜡切片中的95%以上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样呈强阳性表达,部分(50%左右)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切片的骨巨细胞瘤及体外培养的肿瘤性多核巨细胞进行碳酸酐酶Ⅱ染色,结果发现在石蜡切片中的95%以上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样呈强阳性表达,部分(50%左右)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梭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阴性。玻片培养的多核巨细胞也是阳性但着色较浅。本研究表明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碳酸酐酶产酸后经质子泵分泌到局部微环境中进行脱矿。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肿瘤性多核巨细胞可能与破骨细胞一样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 破骨细胞 表达 骨巨细胞 肿瘤性 石蜡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碳酸酐酶 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质子泵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扈英伟 于世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破骨细胞质子泵 调控 骨质疏松 多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