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韦曦 刘路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MEPE)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1。由于MEPE在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患者(OHO)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故其被认为是导致低磷性骨软化的调磷因子。MEPE主要表达于分化成熟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具有抑制骨形成和矿化...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MEPE)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1。由于MEPE在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患者(OHO)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故其被认为是导致低磷性骨软化的调磷因子。MEPE主要表达于分化成熟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具有抑制骨形成和矿化的作用,是一种矿化抑制因子。在牙齿组织中,MEPE主要表达于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多种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4q21上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如釉质发育不全、Ⅱ和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 矿化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与其多肽链片段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刘兴容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磷酸化糖蛋白,也是一种调磷因子,对磷酸盐代谢紊乱及各种骨组织疾病的成骨细胞增生及牙周组织生理连接的重建有重要作用。dentonin/AC100作为MEPE的一个基因片段,对骨组织形成的...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磷酸化糖蛋白,也是一种调磷因子,对磷酸盐代谢紊乱及各种骨组织疾病的成骨细胞增生及牙周组织生理连接的重建有重要作用。dentonin/AC100作为MEPE的一个基因片段,对骨组织形成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MEPE与其多肽链片段dentonin/AC100的研究进行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磷酸化糖蛋白 牙髓干细胞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外基质重塑研究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王宁 薛志鹏 +3 位作者 邓庆庆 董泽阳 白吉庆 王小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丹参-红花药对(Salvia miltiorrhiza-Carthamus tinctorius drug pair,SCP)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构建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采用2,3,5-氯... 本文旨在探究丹参-红花药对(Salvia miltiorrhiza-Carthamus tinctorius drug pair,SCP)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构建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的心肌酶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蛋白,包括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hosphorylation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p-IκB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SCP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和心肌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变化,显著下调α-SMA、p-NF-κB p65、p-IκBα、MMP9、ET-1、TGF-β1等的表达,上调TIMP-1的表达(P<0.05)。综上,SCP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蛋白,发挥对ISO诱导的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心肌缺血 细胞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在牙发生及骨形成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月 郭阳 +4 位作者 李莹 张智慧 于忠艳 吴迪 胡伟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atrix extracelluar phospho-glycoprotein,MEPE),最初由Rowe等Ⅲ从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 oncogenic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 OHO)患者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而得,随后L.Argiro等在骨组织中发现...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atrix extracelluar phospho-glycoprotein,MEPE),最初由Rowe等Ⅲ从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 oncogenic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 OHO)患者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而得,随后L.Argiro等在骨组织中发现MEPE与矿化密切相关。牙和骨组织均为矿化的组织,在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组成以及形成机制上是相似的。目前MEPE在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上均表达,其在牙形成及骨发生方面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现就MEPE在骨及牙这两个矿化组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磷酸糖蛋白 牙发生 骨形成 CDNA文库 成牙本细胞 矿化组织 成骨细胞 肿瘤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启神”针法调控细胞外基质改善SAMP8小鼠脑血流量提升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吴国庆 汪子栋 +4 位作者 杨佳一 陶宜琳 姜婧 高效铭 李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脑屏障结构的影响,探讨“通督启神”针法改善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调控脑血流量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脑屏障结构的影响,探讨“通督启神”针法改善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调控脑血流量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同源的10只雄性6月龄SAMR1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予点刺“人中”、平刺“百会”和“印堂”,针柄连接电针仪,疏密波,频率100 Hz/2 Hz,电流2 mA,20 min/次,1次/d,共28 d,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均采用相同的固定束缚操作。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使用尼氏染色评估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改变;采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检测各组小鼠脑血流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SAMP8小鼠大脑额叶皮层组织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AMP8小鼠脑组织Collagen-Ⅳ、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督启神”针法可以改善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P<0.05);减少海马神经元变性;可显著增加SAMP8小鼠脑血流灌注量(P<0.05);改善血脑屏障结构损伤情况;显著上调Collagen-Ⅳ含量(P<0.05),下调Fibronectin含量(P<0.0001)。结论“通督启神”针法能够良性调节SAMP8小鼠的细胞外基质,改善脑血流量,进而提升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启神”针法 针刺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材料浸提液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马炬文 张航 +3 位作者 王蕴雯 王永为 宋鸿儒 高亚贤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8-1364,共7页
目的:研究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材料(dECM)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存活、迁移、吞噬功能、促炎因子表达、ROS产生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有无细胞毒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募集和趋化作用... 目的:研究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材料(dECM)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存活、迁移、吞噬功能、促炎因子表达、ROS产生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有无细胞毒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募集和趋化作用的影响;pHrodo染色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促炎基因和促炎特异性功能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方法检测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ROS产生的影响。结果:与DMEM完全培养基相比,(1)CCK-8实验结果显示,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能促进巨噬细胞集落形成;(2)pHrodo染色实验结果显示,dECM材料浸提液不影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3)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dECM材料浸提液不促进巨噬细胞发生迁移;(4)RT-qPCR结果显示,dECM材料浸提液能够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特异性促炎功能分子的基因表达;(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ECM材料浸提液能够降低巨噬细胞产生ROS。dECM材料浸提液对于巨噬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dECM材料浸提液对巨噬细胞无毒性,能够降低巨噬细胞促炎基因表达和ROS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M 细胞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ROS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δ冠状病毒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阮诗慧 刘春艳 +6 位作者 韦洋洋 何逸懿 吴绮雯 熊云霞 杨雪芬 王丽 易宏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97-3307,共11页
【目的】探讨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其动态调控因子的影响,以缓解猪病原体感染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方法】试验选取16头健康的8日龄仔猪(杜×长... 【目的】探讨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对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其动态调控因子的影响,以缓解猪病原体感染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方法】试验选取16头健康的8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PDCoV组,每组8头。对照组口腔灌服20 mL DMEM,PDCoV组口腔灌服20 mL PDCoV细胞培养液(10~8 TCID50/mL),间隔8 h再灌服1次。攻毒后第3天屠宰所有仔猪,采集中段空肠和远端回肠样品,进行肠道胶原蛋白(collagen)、纤维黏连蛋白1(fibronectin,FN1)、整合素(integrin,ITG)及其相关调控因子等ECM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空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Masson染色显示,PDCoV攻毒增加了空肠胶原蛋白的沉积。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空肠FN1、回肠ITG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空肠中,PDCoV组仔猪的ECM调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纤溶酶原激活物(PAs)、运输和高尔基体组织2(TANGO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质网通道蛋白(SEC6A1)、磷酸二酯酶4δ(PDE4D)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PDCoV组仔猪回肠中MMP2、PAs、SEC6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MP9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调控因子MMP2、TANGO2、PAs与促炎症因子IL-1β、IL-8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SEC6A1、PDE4D与IL-1β、IL-6、IL-8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DE4D与TGF-β基因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灌服PDCoV会降低仔猪肠道中纤维黏连蛋白和整合素的表达,并通过调节ECM调控因子的表达量,引起断奶仔猪肠道中胶原蛋白沉积,影响肠道中ECM的动态变化,破坏肠道稳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δ冠状病毒(PDCoV) 断奶仔猪 细胞 金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安风仙 王晓 +5 位作者 刘雯 高彦丽 马金龙 徐兴欣 陈世明 杨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性表达情况。结果 P-ERK1/2和MMP-9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28.9%和24.4%及77.6%和65.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3,P=0.003;χ2=40.968,P=0.005)。宫颈鳞癌患者中,P-ERK1/2和MMP-9在临床Ⅱ~Ⅲ期组、G3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肿瘤直径>4 cm组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临床Ⅰ期组(P=0.015,P=0.002)、G1~G2组(P=0.013,P=0.017)、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7,P=0.021)和肿瘤直径≤4cm组(P=0.008,P=0.004)。P-ERK1/2与MMP-9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χ2=8.955,P=0.006)。结论 P-ERK1/2和MMP-9的阳性率随宫颈病理改变的程度加深而增加。P-ERK1/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其淋巴结转移,二者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 2 金属蛋白酶-9 宫颈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及其重要的结构片段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燕 韦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26-328,331,共4页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胶原性磷酸化糖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组织、牙组织和肾近球小管中,在骨形成矿化以及调节磷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相关性基序与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是MEPE的重要结构域,其生物学功能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磷酸糖蛋白 酸性丝氨酸-天冬氨酸-富集细胞磷酸糖蛋白相关性 细胞磷酸糖蛋白活性片段/AC-100多肽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糖蛋白Ⅵ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丽霞 方日亮 +4 位作者 郭瑞威 李文琴 齐峰 叶金善 陈长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糖蛋白Ⅵ(GPⅥ)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顺序选取13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2例,另选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糖蛋白Ⅵ(GPⅥ)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顺序选取13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2例,另选40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二次离心法提取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表面EMMPRIN和GPⅥ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根据冠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分为Ⅰ、Ⅱ、Ⅲ型;并接受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冠脉成像检查,根据冠脉粥样斑块CT值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比较不同斑块形态及类型间EMMPRIN及GPⅥ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心绞痛组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MMPRIN MFI:5.82±0.81、3.45±0.48 vs 1.35±0.15)、(GPⅥMFI:16.22±5.27、8.20±2.87 vs 4.14±1.17);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组Ⅱ型斑块者、Ⅲ斑块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I型斑块者升高(EMMPRIN MFI:6.35±1.05、4.09±0.67 vs 2.45±0.27)、(GPⅥMFI:19.50±4.55、10.81±2.33 vs 5.89±1.28);Ⅱ型斑块者较Ⅲ型斑块者也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软斑块者、纤维斑块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较钙化斑块者升高(EMMPRIN MFI:6.18±1.01、3.87±0.56 vs 2.43±0.25)、(GPⅥMFI:19.14±4.27、11.08±1.94 vs 5.96±0.99);软斑块者较纤维斑块者也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与斑块类型[95%可信区间(CI):-0.359^-0.206,标准化的回归系数(β):-0.211]呈负相关,与临床类型(95%CI0.893~1.034,β:0.893)呈正相关,血小板表面GPⅥ表达水平与斑块类型(95%CI-1.222^-0.586,β:-0.181)呈负相关,与临床类型(95%CI 3.576~4.164,β:0.960)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小板表面EMMPRIN、GPⅥ表达水平与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两者是严重冠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硬化早期的诊断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糖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2.1肽段对体外培养人系膜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黎明 邬碧波 +2 位作者 梅长林 付莉莉 王文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SPARC)2.1肽段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超微结构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50μg/mlSPARC2.1肽段作用48h、96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MC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以正常培养...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SPARC)2.1肽段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超微结构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50μg/mlSPARC2.1肽段作用48h、96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MC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以正常培养的HMC作空白对照组。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和50μg/mlSPARC2.1肽段作用96h后HMC分泌细胞外基质[Ⅰ型和Ⅳ型胶原(ColⅠ、Col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比较两组HMC培养上清中细胞外基质(ColⅠ、ColⅣ、LN、FN)的蛋白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HMC无明显变化;50μg/mlSPARC2.1肽段作用48h电镜可见少数HMC发生凋亡早期改变;96h可见较多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改变,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PARC2.1肽段作用96h后,HMC的ColⅠ、ColⅣ、FN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下调(P<0.01,P<0.05),LNmRNA及其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SPARC2.1肽段可在体外诱导HMC细胞的凋亡,超微结构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并抑制其分泌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2.1肽段 系膜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基于调控miR-502-5p/TRAF2/NF-κB轴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巧 刘健 +3 位作者 万磊 朱艳 齐亚军 胡月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5p和TRAF2的靶向关系。构建miR-502-5p抑制表达质粒(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组,转染至软骨细胞中。分为对照组(NC),IL-1β组,XFC组,IL-1β+NC-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XFC最佳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水平。逆转录PCR(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软骨蛋白聚糖抗体(ADAMTS5)和miR-502-5p/TRAF2/NF-κ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IL-1β组中软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且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IL-1β、TNF-α和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筛选得出20%XFC为最佳含药血清浓度。与IL-1β组相比,XFC含药血清干预后,软骨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p65表达下降,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升高(P<0.05)。与NC-inhibitor相比,转染miR-502-5p inhibitor后,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与miR-502-5pinhibitor相比,将miR-502-5pinhibitor转染的软骨细胞和最佳XFC含药血清共培养后,XFC含药血清能逆转miR-502-5p抑制状态对软骨细胞炎症和ECM的影响。结论XFC抑制软骨细胞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502-5p/TRAF2/NF-κB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2-5p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炎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组织粘附分子CD44(V6)及细胞外基质糖蛋白Tenascin的表达
13
作者 王东旭 房殿春 刘为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因此同步检测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异常改变对于揭示肿瘤发生、演进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不同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因此同步检测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异常改变对于揭示肿瘤发生、演进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不同病理阶段胃粘膜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抗原 细胞 糖蛋白 TENAS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通过促进自噬抑制髓核细胞胞外基质分解代谢
14
作者 易威威 唐秋雨 +2 位作者 陶白龙 李开庭 王大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7-1114,共8页
目的探讨YAP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接受腰椎手术患者的相对正常和退变的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YAP在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培... 目的探讨YAP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接受腰椎手术患者的相对正常和退变的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YAP在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人原代髓核细胞,通过IL-1β处理诱导髓核细胞退变,将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LV-YAP组、IL-1β+YAP-siRNA组和IL-1β+LV-YAP+3-M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基质分解代谢及自噬水平变化。最后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利用MRI、阿利新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YAP和LC3的表达及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YAP在退变椎间盘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对正常的椎间盘组织(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IL-1β+LV-YAP组显著提高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和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降低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P<0.05),而IL-1β+YAP-siRNA组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而予以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后明显降低IL-1β+LV-YAP组中GFP-LC3阳性颗粒数量和CollagenⅡ、Aggrecan、LC3-Ⅱ蛋白表达(P<0.05),且提高MMP-3和MMP-13的蛋白表达(P<0.05)。进一步在体内构建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YAP过表达促进LC3表达和抑制椎间盘退变。结论YAP过表达通过促进人髓核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 椎间盘退变 自噬 细胞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软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柯桂芝 黄煜 +2 位作者 富丽萍 邹斌华 刘刚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0-1596,共7页
细胞外基质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往研究中更多地被认为是支撑软骨细胞的支架结构,提供机械负荷和弹性压缩的保护。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大量文献表明,细胞外基质具有动态性质,响应其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组分的降解、沉积、释放... 细胞外基质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往研究中更多地被认为是支撑软骨细胞的支架结构,提供机械负荷和弹性压缩的保护。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大量文献表明,细胞外基质具有动态性质,响应其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组分的降解、沉积、释放,进而对软骨细胞的功能和命运起到动态调节的作用。因此,该文概述了骨关节炎中,基质和软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软骨细胞的行为和关节稳态的影响。希望对基质-细胞互易关系的系统阐述能为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软骨组织工程的设计构建提供新的见解。具体来说,该文先总结了组成细胞外基质的典型分子组件及其在基质中赋予的机械性能和软骨细胞中发挥的机械转导功能。接着,讨论了在骨关节炎进程中,软骨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异常机械负荷或创伤的干扰下,对基质组件的合成分解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该文重点阐述了异常重塑的细胞外基质通过介导生物活性分解片段的生成,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机械特性的改变对软骨细胞信号转导及骨关节炎病理进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细胞 细胞因子 机械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参与小鼠矽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宇梦 罗薇 巢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6,共9页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小鼠矽肺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矽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只C57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矽肺组(n=3)。矽肺组小鼠经气管滴注SiO_(2)悬液0.2 g/kg构建矽肺模型,对照组经气...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小鼠矽肺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矽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只C57B/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矽肺组(n=3)。矽肺组小鼠经气管滴注SiO_(2)悬液0.2 g/kg构建矽肺模型,对照组经气管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处理人成纤维细胞(HPF-a)和小鼠成纤维细胞(MLg)构建矽肺离体细胞模型。Masson染色和天狼腥红染色观察SiO_(2)对小鼠肺组织及其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对小鼠肺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矽肺组小鼠ECM相关细胞成分的变化及关键基因;空间转录组测序分析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中波形蛋白和MMP3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MP3蛋白在小鼠肺组织ECM和TGF-β_(1)处理的HPF-a、MLg中的表达,以及在小鼠肺组织ECM中的蓄积情况。结果Masson染色和天狼腥红染色结果显示,矽肺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纤维化样改变且ECM胶原沉积明显。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矽肺组小鼠ECM成分改变与成纤维细胞相关,MMP3是其关键基因;矽肺组小鼠肺组织MMP3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主要分布于纤维化病灶部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小鼠肺组织MM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GF-β_(1)处理后,HPF-a中MMP3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小鼠肺组织ECM中MM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将TGF-β_(1)处理后的MLg移植到正常小鼠肺组织ECM后,其MMP3表达水平升高(P<0.05),MLg移植的小鼠肺组织ECM经脱细胞处理后,其MMP3表达水平同样升高(P<0.01);矽肺组小鼠肺组织中波形蛋白和MMP3在矽结节及其周围的共定位信号明显增强(P<0.01)。结论在小鼠矽肺模型中,TGF-β_(1)可导致成纤维细胞分泌的MMP3增多并潴留在肺ECM中,从而加重胶原沉积,促进肺纤维化。MMP3可能成为矽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3 细胞 矽肺 细胞转录组测序 空间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细胞外容积分数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
17
作者 王泽华 吴英 +2 位作者 郭瑞 刘瑶 马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5-100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69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69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组(26例)和非MVI组(43例)。在CT平扫和平衡期图像上分别测量病灶内、病灶周边1.0 cm和1.0~2.0 cm范围内肝实质、以及同层面腹主动脉的CT值,计算细胞外容积分数(fE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和常规影像学特征中筛选MVI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临床-常规影像模型。基于CT平衡期测量的病灶fECV建立CT-ECV模型。联合临床、常规影像学特征高危因素和fECV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效能,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OR=0.101,P=0.024)、肿瘤包膜(OR=44.637,P<0.001)、瘤内血管(OR=13.235,P=0.008)和fECV(OR=0.833,P=0.014)是HCC微血管侵犯的高危因素,构建的临床-常规影像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为0.962%,特异度为0.767%。基于CT平衡期的fECV建立的CT-ECV模型的AUC为0.735,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46.5%。基于临床、常规影像学特征和fECV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951,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86.0%。列线图的校准曲线与理想线接近,DCA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可有效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细胞 细胞容积分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毒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新靶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梅 杨悦 +3 位作者 易军 严张仁 王万春 董德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4-1330,共7页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 毒蛇咬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毒素螯入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毒化作用,目前抗蛇毒血清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毒蛇咬伤的死亡率,但局部组织损伤及遗留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蛇毒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毒素通过干扰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重塑参与多种局部病理效应的发生。本文对ECM与毒蛇咬伤局部组织损伤发展过程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为毒蛇咬伤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细胞 局部组织损伤 出血 肌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
19
作者 章竞 常恬 +3 位作者 刘欣 张诗晗 刘阳 霍强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93-999,共7页
目的:制备了一种骨膜细胞外基质(periosteum extracellular matrix, PECM)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Exo),评价其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 目的:制备了一种骨膜细胞外基质(periosteum extracellular matrix, PECM)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Exo),评价其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scus, DMM)构建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AdMSC-Exo并进行表征。PECM通过脱细胞和酶降解工艺制备。以制得的水凝胶负载外泌体得到PECM@AdMSC-Exo。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DMM+Saline组、DMM+PECM组、DMM+AdMSC-Exo组、DMM+PECM@AdMSC-Exo组。通过关节腔注射药物进行体内药效实验,观察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AdMSC-Exo、PECM和PECM@AdMSC-Exo。体外实验表明,AdMSC-Exo对损伤的软骨细胞具有修复作用。体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CM@AdMSC-Exo可以有效修复软骨,对大鼠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ECM@AdMSC-Exo,对大鼠软骨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细胞水凝胶 间充细胞泌体 软骨修复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途径调节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高源 宋佰慧 +1 位作者 包伊特格乐 张默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通过氧化应激-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平滑肌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通过氧化应激-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平滑肌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NLRP3抑制剂MCC950(15 nmol/L)组、高糖+Cx43半通道阻滞剂GAP19(100μmol/L)组、高糖+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10μmol/L)组和高糖+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100μmol/L)组,均培养48 h后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NLRP3、Cx4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嘌呤能P2X7受体(P2X7R)和磷酸化AMPK(pAMPK)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腺苷三磷酸、白细胞介素1β、I型胶原(Col I)和ColⅢ含量。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高糖+MCC950组MMP-2和TGF-β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糖+GAP19组NLRP3和caspase-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P2X7R表达无显著差异;高糖+CC组NLRP3、caspase-1、P2X7R、总Cx43和胞膜Cx43蛋白水平,以及胞膜Cx43/胞浆Cx43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高糖+α-LA组p-AMPK、caspase-1、NLRP3、P2X7R、总Cx43和胞膜Cx43蛋白水平,以及胞膜Cx43/胞浆Cx43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糖通过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通路调节Col I和ColⅢ含量,进而参与了胃平滑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胃平滑肌 细胞 氧化应激-AMPK-Cx43-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