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5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大黄酸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占鑫 王金西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48-53,57,共7页
本研究为探究大黄酸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高浓度组,另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SKL2001组(SKL2... 本研究为探究大黄酸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高浓度组,另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SKL2001组(SKL2001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大黄酸+XAV939组(XAV939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黄酸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β-catenin和c-Myc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黄酸低浓度组、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高浓度组均能有效抑制TPC-1细胞增殖,且大黄酸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TPC-1细胞抑制率越高(P<0.05);大黄酸高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低于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高浓度组β-catenin和c-Myc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及大黄酸中浓度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SKL2001组TPC-1细胞抑制率低于大黄酸组,大黄酸+XAV939组TPC-1细胞抑制率高于大黄酸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SKL2001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高于大黄酸组,大黄酸+XAV939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低于大黄酸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大黄酸可有效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甲状腺乳头状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黄烷酮通过阻断AKT/STAT3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建宁 吴开杰 +6 位作者 陈玉乐 宁忠运 张凯 杜依青 丁晨 王新阳 范晋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检测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TM实验检测2’-羟基... 目的探讨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检测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TM实验检测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2’-羟基黄烷酮处理后侵袭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羟基黄烷酮对膀胱癌5637、T24、UMUC-3、253J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经2’-羟基黄烷酮处理后,T24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并伴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p-AKT、p-STAT3表达的下调。结论 2’-羟基黄烷酮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AKT/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2’-羟基黄烷酮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GM130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冯阳阳 陈婕 +2 位作者 牟玲 苏琳茜 易永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分析GM130在不同分化人胃癌细胞系的差异表达,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来沉默GM130基因,研究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株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系(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低分化MKN-45),Western blot和RT-PCR... 目的分析GM130在不同分化人胃癌细胞系的差异表达,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来沉默GM130基因,研究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株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系(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低分化MKN-45),Western blot和RT-PCR筛选出高表达的GM130细胞株MKN-45、SGC-7901,设计并化学合成、转染、筛选出针对GM130的小干扰RNA片段。通过MTT、Transwell、Matrigel侵袭实验,观测下调GM130后对胃癌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蛋白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KN-45、SGC-7901细胞中GM130蛋白和mRNA水平呈现高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在低分化胃癌MKN-45细胞中,GM130-siRNA-519转染组GM13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制转染组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GM130基因的表达下调可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30 RNA干扰 胃肿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1通过下调Xklp2靶蛋白(TPX2)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 刘志奎 +4 位作者 窦常伟 韩少山 李超 涂康生 杨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miR-49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9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MHCC-97H细胞的增殖,TranswellTM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的侵袭及迁移,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探讨miR-49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9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MHCC-97H细胞的增殖,TranswellTM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的侵袭及迁移,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R-491下游潜在靶点Xklp2靶蛋白(TPX2)的表达。结果 miR-49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miR-491低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门静脉侵犯及Edmondson分级显著相关;低表达miR-491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miR-491可显著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并下调TPX2的蛋白水平;miR-491低表达组TPX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miR-491高表达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miR-491与TPX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miR-49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肝癌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miR-49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可能与下调TPX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1 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Xklp2靶蛋白(TP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2163靶向miR-338-3p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5
作者 张景臣 李新 +5 位作者 李江涛 李海平 陈艳丽 牛冰 祁川川 叶贝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826,共9页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已被发现在乳腺癌中失调,与肿瘤恶性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LINC02163靶向miR-338-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已被发现在乳腺癌中失调,与肿瘤恶性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LINC02163靶向miR-338-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9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距其2 cm外的癌旁组织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组织样本、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BT-20、MDA-MB-231、T47D)中LINC02163的表达。将MDA-MB-231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LINC02163组、sh-LINC02163+inhibitor-NC组和sh-LINC02163+miR-338-3p inhibitor组。采用MTT法、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MDA-MB-231细胞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E-钙粘素(E-cadherin)及N-钙粘素(N-cadherin)蛋白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LINC02163与miR-338-3p的靶向关系。采用体内成瘤实验检测BALB/c裸鼠肿瘤体积及重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小鼠移植瘤组织的Ki-67增殖指数。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INC0216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CF-10A细胞相比,LINC02163在MCF-7、BT-20、MDA-MB-231及T47D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并且其在MDA-MB-231细胞中升高最为显著(P<0.05)。与control组比,sh-LINC02163组LINC02163表达、细胞存活率、侵袭细胞数及迁移率、c-Myc、MMP2、MMP9、N-cadherin表达、肿瘤体积及重量、Ki-67增殖指数显著降低,miR-338-3p、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h-LINC02163组相比,sh-LINC02163+miR-338-3p inhibitor组LINC02163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细胞存活率、侵袭细胞数及迁移率、c-Myc、MMP2、MMP9、N-cadherin表达、肿瘤体积及重量、Ki-67增殖指数显著增加,miR-338-3p、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乳腺癌中LINC02163与miR-338-3p存在潜在的靶向关系。结论:沉默LINC02163表达通过促进miR-338-3p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2163 miR-338-3p 乳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X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文彬 钟文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5-1001,共7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RC细胞株HT29和LOVO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滨江分...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RC细胞株HT29和LOVO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滨江分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临床CRC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X1 m RNA水平。在高表达GPX1 m RNA的HT29细胞株用慢病毒携带sh RNA感染的方法构建敲除GPX1的细胞株,瞬时转染法在低表达GPX1 m RNA的LOVO细胞系构建过表达GPX1的细胞株,并在GPX1 m RNA及蛋白水平进行验证。通过MTS法检测CRC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RC组织中GPX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051±0.024 vs 0.142±0.051,P<0.01)。敲除GPX1后,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12.901±2.790 vs 6.617±2.462,P<0.01)、侵袭能力显著增强[(384.7±37.9)vs(209.2±31.2)个,P<0.01]、迁移能力显著增强[(0.139±0.025)vs(0.251±0.038)mm,P<0.01]、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P<0.01)、波形蛋白表达上调(P<0.05)。过表达GPX1的LOVO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均P<0.05)、E-钙黏蛋白上调(P<0.01)、波形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GPX1 m RNA在人CRC组织中低表达,GPX1负向调控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在CRC中可能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结直肠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柰酚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HBx-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8
7
作者 黄茂莘 陈玲 +1 位作者 韩鹏定 林诗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HBx-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相关蛋白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MTT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HBx-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相关蛋白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MTT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果:山柰酚(10~200μmol/L)能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Bx-HepG2细胞的增殖。山柰酚(100μmol/L)能显著抑制HBx-HepG2细胞的集落形成数量、细胞侵袭能力以及细胞愈合率,诱导HBx-HepG2细胞凋亡,引起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Bax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水平下降,降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山柰酚(100μmol/L)同时能够降低p-GSK-3β蛋白水平以及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β-catenin蛋白水平,对GSK-3β蛋白水平没有影响。Li Cl处理能够反转山柰酚(100μmol/L)对HBx-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以及迁移抑制作用。结论:山柰酚对HBx-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HepG2细胞 山柰酚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郑云鹏 李旭阳 +2 位作者 贾苇雪 李冬芹 尹光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SCL-1中LINC00963、miR-511-3p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INC00... 目的:探究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SCL-1中LINC00963、miR-511-3p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INC00963、miR-511-3p的靶向关系。A431细胞分别转染si-LINC00963及其阴性对照(si-NC)、miR-511-3p及其阴性对照(miR-NC)、si-LINC00963+anti-miR-NC及si-LINC00963+anti-miR-511-3p,采用MTT和Transwell法分别评估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aCaT相比,A431、SCL-1中LINC00963表达水平上调,miR-511-3p表达水平下调(P<0.05)。LINC00963可靶向负调控miR-511-3p(P<0.05)。下调LINC00963或过表达miR-511-3p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降低PCNA、MMP2、MMP9蛋白表达;抑制miR-511-3p可逆转下调LINC00963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下调LINC00963可能通过上调miR-511-3p的表达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963 miR-511-3p 皮肤鳞状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框蛋白C4通过整合素β1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9
作者 袁博 马磊 +1 位作者 陈小兵 常占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框蛋白C4(HOXC4)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正常... 目的:探讨同源框蛋白C4(HOXC4)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SGC-790和MGC-803,采用WB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中HOXC4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对SGC-790及AGS细胞中HOXC4进行敲低或过表达,实验分为sh-HOXC4#1组、sh-HOXC4#2组、sh-Con组、sh-HOXC4+pc-integrinβ1组、pc-HOXC4组、pc-Con组、pc-HOXC4+pc-integrinβ1组。利用EdU、CCK-8、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HOXC4对各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迁移和integrinβ1表达的影响。用敲低HOXC4的胃癌AGS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敲低HOXC4对移植瘤体积及组织中Ki67和integrin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和细胞中HOXC4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sh-Con组相比,sh-HOXC4#1组和sh-HOXC4#2组SGC-790及AGS细胞中HOXC4、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sh-HOXC4组相比,sh-HOXC4+pc-integrinβ1组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pc-Con组相比,pc-HOXC4组细胞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pc-HOXC4组相比,pc-HOXC4+pc-integrinβ1组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sh-Con组相比,sh-HOXC4#1组和sh-HOXC4#2组小鼠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变小,组织中Ki67和integrin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HOXC4在胃癌组织与细胞中表达上调,其通过激活integrinβ1信号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框蛋白C4 胃癌 整合素Β1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CSPP1通过调控miR-642a-5p表达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10
作者 王瑜瑾 王媛 宁丞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2-456,462,共6页
目的分析其环状RNA CSPP1(circCSPP1)与微小RNA-642a-5p(miR-642a-5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47例47眼为研究对象,术中切除患者视网膜母细胞... 目的分析其环状RNA CSPP1(circCSPP1)与微小RNA-642a-5p(miR-642a-5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47例47眼为研究对象,术中切除患者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瘤旁组织。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依据转染物不同分为Con组(正常培养的Y-79细胞)、sh-NC组(转染sh-NC)、sh-circCSPP1组(转染sh-circCSPP1)、miR-NC组(转染miR-NC)、miR-642a-5p组(转染miR-642a-5p mimics)、sh-circCSPP1+anti-miR-NC组(共转染sh-circCSPP1与anti-miR-NC)以及sh-circCSPP1+anti-miR-642a-5p组(共转染sh-circCSPP1与anti-miR-642a-5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瘤旁组织、Y-79细胞中的circCSPP1与miR-642a-5p表达水平;采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Y-7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CSPP1与miR-642a-5p靶向关系;Western blot实验检测Y-79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与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量。结果与瘤旁组织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circCSPP1表达水平升高,miR-642a-5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及sh-NC组比较,sh-circCSPP1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侵袭细胞数均减少,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及miR-NC组比较,miR-642a-5p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侵袭细胞数均减少,E-cadherin蛋白水平均升高,N-cadherin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证明,circCSPP1可负向调控miR-642a-5p的表达水平。与sh-circCSPP1+anti-miR-NC组比较,sh-circCSPP1+anti-miR-642a-5p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升高,侵袭细胞数增多,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N-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沉默circCSPP1可通过上调miR-642a-5p表达抑制Y-7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circCSPP1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环状RNA CSPP1 微小RNA-642a-5p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符仕宝 陈宁 +3 位作者 何书明 杨杰 彭泽椿 徐明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Sytox green染色检测NETs的生成,Western blot检测NETs标志蛋白CIT-H3、NE、MPO表达。与MGH-U3和253J细胞分为Control组、PMN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MGH-U3 exo+PMN组、253J exo+PMN组。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的PMN培养上清加入1.5 U/ml DNAse,共孵育30 min后,收集混合液分别与MGH-U3和253J细胞共孵育,记为MGH-U3 exo+PMN+DNAse组和253J exo+PMN+DNAse组。CCK-8法检测MGH-U3和253J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NETs形成增加,CIT-H3、NE、MPO表达显著增加(P<0.001),SV-HUC-1 exo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MGH-U3 exo+PMN组和253J exo+PMN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相比于MGH-U3 exo+PMN组,MGH-U3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相比于253J exo+PMN组,253J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膀胱癌细胞外泌体可通过诱导NETs的生成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泌体 NETS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己糖激酶2通过激活JAK/STAT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庆顺杰 沈智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目的探究己糖激酶2(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预后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收集本院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 目的探究己糖激酶2(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预后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收集本院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实验验证HK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筛选出HK2表达量低的结直肠癌细胞系CT26及HCT116进行慢病毒转染过表达HK2,分为空白对照组和HK2过表达组;使用HK2抑制剂3-BP处理HK2表达量高的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及CACO_(2);使用JAK/STAT3通路抑制剂处理结直肠癌细胞HK2过表达组。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和小鼠皮下荷瘤实验探究HK2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过表达对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CPcounter和Timer分析HK2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TCGA、GEO数据库分析HK2表达与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结果癌症公共数据库显示,HK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01),并且高表达HK2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P=0.09)。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的HK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相较于其他结直肠癌细胞,CT26和HCT116的HK2表达水平最低(P<0.05),HK2过表达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HK2表达水平上调(P<0.01),且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提高(P<0.001)。HK2被抑制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被抑制。HK2可促进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使用JAK/STAT3通路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由HK2过表达介导的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强。Timer和MCP counter分析显示HK2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具有相关性,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显示HK2的表达水平与PDCD1等免疫检查点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K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己糖激酶2 JAK-STAT信号通路 增殖、迁移侵袭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的circ_0007766表达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13
作者 赵梓岐 张敏 +4 位作者 杨涛 杨丽 廖国玲 张玮 楚元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0-468,共9页
目的:探讨环化自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基因的circ_0007766分子在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的作用及缺氧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circ_0007766分子在PCa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转染circ0007766的siRNA至PCa细胞DU145和... 目的:探讨环化自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基因的circ_0007766分子在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的作用及缺氧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circ_0007766分子在PCa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转染circ0007766的siRNA至PCa细胞DU145和PC3中,平板克隆实验、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rc_0007766敲低对PCa细胞克隆形成、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厌氧袋法建立DU145和PC3细胞的缺氧细胞模型,WB法检测缺氧通路关键分子HIF-1α的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缺氧模型细胞中circ_0007766分子的表达,WB检测RNA结合蛋白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3(EIF4A3)的蛋白水平表达,RNA免疫沉淀(RIP)法检测缺氧条件下EIF4A3与circ_0007766的结合,qRT-PCR进一步检测缺氧条件下敲低EIF4A3对circ_0007766表达的影响。结果:circ_0007766在PCa细胞(P<0.01)及PCa组织(P<0.05)中呈高表达;敲低circ_0007766(P<0.05或P<0.01)能显著抑制PC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增加,表明缺氧细胞模型建立成功。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常氧组,缺氧组circ_0007766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WB法检测结果显示缺氧组细胞中EIF4A3的蛋白表达增强。RIP实验结果显示,circ_0007766在EIF4A3富集组高度富集(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可显著促进circ_0007766的表达,同时,敲低EIF4A3分子可显著降低缺氧诱导的circ_0007766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circ_0007766在PCa细胞中扮演着促癌分子的角色,其表达形成与缺氧条件下EIF4A3分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irc_0007766 缺氧 EIF4A3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rrestin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
14
作者 郝小慧 陈敏 +3 位作者 仵楠 丁云杉 朱丽凡 代海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32-1641,共10页
目的 探讨β-arrestin1(ARRB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ARRB1在OSCC中的表达特征,并利用GSEA富集分析表明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探讨其对OSC... 目的 探讨β-arrestin1(ARRB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ARRB1在OSCC中的表达特征,并利用GSEA富集分析表明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探讨其对OSCC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评估ARRB1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合统计分析ARRB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RRB1在SCC-15、CAL-27及HOK中的表达特征。构建ARRB1过表达质粒模型,结合克隆形成、EdU、划痕、Transwell实验分析其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TCGA分析显示,ARRB1在HNSC和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ARRB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高表达ARRB1的患者生存率较低表达组高(HR=0.50,P=0.041),这与生信分析结果一致。经实验验证,SCC-15、CAL-27中ARRB1表达水平低于HOK(P<0.01),且ARRB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迁移(P<0.01)和侵袭(P<0.01)。结论 ARRB1在OSCC中低表达,过表达ARRB1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与患者预后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rrestin1 口腔鳞状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7靶向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5
作者 刘小莹 王妍心 +4 位作者 苏春波 刘昕 段艳浩 赵佳红 仇永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7-552,共6页
目的阐明let-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口腔角质细胞系(HOK)、OSCC组织以及OSCC细胞系(CAL-27、SCC-25、SCC-9)中let-7的表达。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 目的阐明let-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口腔角质细胞系(HOK)、OSCC组织以及OSCC细胞系(CAL-27、SCC-25、SCC-9)中let-7的表达。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et-7对SCC-2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分析let-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et-7在OSCC组织和OSCC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let-7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效抑制SCC-2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let-7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期、淋巴转移和生存状态密切相关,let-7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较低。结论let-7靶向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实现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LET-7 WNT/Β-CATENIN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SP26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6
作者 罗锋珩 吴敏 +2 位作者 周珊 肖亚南 占志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究双特异性磷酸酶26(DUSP26)在肺腺癌(LUAD)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DUSP26表达数据,分析DUSP26在LUAD患者和正常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 目的:探究双特异性磷酸酶26(DUSP26)在肺腺癌(LUAD)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DUSP26表达数据,分析DUSP26在LUAD患者和正常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萍乡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12例LUAD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B法检测DUSP26在LUAD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WB法检测DUSP26在4种LUAD细胞(A549、SK-LU-1、Calu-3、H1299)和2种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HBEC)中的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DUSP26(DUSP26-OE)及阴性对照(DUSP26-OENC)的A549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DUSP26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SMAD2/3通路、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Ki-67、cyclin D1表达水平。加入TGF-β1重组蛋白进行回复实验。构建A549细胞裸鼠荷瘤模型,观察DUSP26过表达对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GF-β1/SMAD2/3通路、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DUSP26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或P<0.0001)。与DUSP26-OENC组相比,DUSP26-OE组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TGF-β1、p-SMAD2/3、vimentin、N-cadherin、snail、Ki-67、cyclin D1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或P<0.0001),E-cadherin表达升高(P<0.0001)。加入5 ng/mL TGF-β1重组蛋白后,可部分逆转在体外实验中由DUSP26过表达导致的结果。成功构建裸鼠A549细胞荷瘤模型,DUSP26-OE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缓慢,体积和质量均减小(均P<0.001),移植瘤组织中TGF-β1、p-SMAD2/3、vimentin、N-cadherin、snail、Ki-67、cyclin D1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E-cadherin表达升高(P<0.0001)。结论:DUSP26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状态,上调DUSP26的表达水平能够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磷酸酶26 肺腺癌 A549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TGF-β1/SMAD2/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4670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17
作者 曹崇威 王松涛 +1 位作者 王明磊 刘应许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4670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胶质瘤患者的瘤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另收集30...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4670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胶质瘤患者的瘤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另收集3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通过qPCR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hsa_circ_004670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hsa_circ_0046701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RNA干扰技术,分别将circ_0046701过表达及空载体(vector)、siRNA-circ_0046701及阴性对照(si-NC)质粒转染到胶质瘤U251细胞中,实验分为si-circ_0046701组、si-NC组、circ_0046701 OE组、Vector组。应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imentin、Snail、E-cadher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组织中hsa_circ_004670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hsa_circ_0046701高表达组患者WHO脑胶质瘤分级(Ⅲ~Ⅳ级)占比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1),其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组。与si-NC组相比,si-circ_0046701组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1),细胞中vimentin、Snail、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Vector组相比,circ_0046701 OE组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1)、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多(均P<0.01),细胞中vimentin、Snail、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环状RNA hsa_circ_0046701在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敲低hsa_circ_0046701表达能够抑制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46701 胶质瘤 U25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FARSA通过靶向抑制miR-4319的表达促进Huh-7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18
作者 何金兰 段键 +5 位作者 卿哲 胡宗凯 黄慧聪 周立明 方禹竣 吴文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circFARSA靶向miR-4319调控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FARSA、miR-4319的表达量;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uh-7,采用qRT-PCR法检测Huh-7细胞中circFARSA、miR-4319的表... 目的探讨circFARSA靶向miR-4319调控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FARSA、miR-4319的表达量;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uh-7,采用qRT-PCR法检测Huh-7细胞中circFARSA、miR-4319的表达量;采用CCK-8实验与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FARSA与miR-4319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MMP-2、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肝癌组织中具有较高水平的circFARSA、较低水平的miR-4319(均P<0.05);circFARSA沉默或miR-4319过表达抑制Huh-7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circFARSA可竞争性结合miR-4319;circFARSA小干扰RNA和miR-4319抑制剂共同转染和circFARSA小干扰RNA单独转染相比,该组Huh-7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抑制circFARSA表达可通过提高miR-4319的表达水平而减弱肝癌细胞肿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FARSA miR-4319 肝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李毅娜 高咏瑞 +2 位作者 周新元 周渊博 张琳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SPARC相关模块钙结合蛋白1(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n=10)和子痫前期(PE)孕妇(n=10)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 目的:探讨SPARC相关模块钙结合蛋白1(SMOC1)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n=10)和子痫前期(PE)孕妇(n=10)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MOC1的表达。选用HTR-8/SVneo细胞,分别转染SMOC1过表达质粒(pcDNA3.1-SMOC1)和空质粒(pcDNA3.1),转染SMOC1特异性siRNA(si-SMOC1)和阴性对照siRNA(si-NC)。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R-8/SVneo细胞中SMO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PE组胎盘绒毛外滋养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SMOC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过表达SMOC1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P<0.05);敲低SMOC1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P<0.05)。结论:SMOC1促进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C1 子痫前期 增殖 迁移 侵袭 血管形成 HTR-8/SVne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VAP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20
作者 王菊琴 何淋玲 +1 位作者 沈钰娜 王晓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0-868,共9页
目的探讨质膜囊泡相关蛋白(PLVAP)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PLVAP在HC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 目的探讨质膜囊泡相关蛋白(PLVAP)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PLVAP在HC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过表达PLVAP的HCC稳转细胞系,通过CCK-8、克隆形成、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LVAP敲低及和过表达后PI3K/AKT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利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PLVAP过表达细胞系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PLVA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并与肿瘤Stage分期、T分期、M分期和微血管侵犯呈正相关(P<0.05);敲低PLVAP能够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01),而过表达PLVAP能够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敲低PLVAP能够降低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PLVAP能够增加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而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消除PLVAP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P<0.01)。结论PLVAP在HCC中高表达,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HCC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VAP 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