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海平 戴敏 张东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37-440,共4页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是一类由细胞产生并反馈性阻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负性调节因子,最先发现的是SOCS-1。SOCS-1可抑制IL-6、LIF、OSM、INF-γ以及GH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是一类由细胞产生并反馈性阻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负性调节因子,最先发现的是SOCS-1。SOCS-1可抑制IL-6、LIF、OSM、INF-γ以及GH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对体内多种免疫反应的激活起调控作用。SOCS-1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在急慢性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SOCS-1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细胞因子 高甲基化 信号转导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永红 任韫卓 +5 位作者 赵松 郝军 姚芳 刘巍 吴海江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分别采用白蛋白和AGEs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OCS-1、α-SMA、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Ⅰ型胶原(collagenI,ColI)、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肾小管细胞α-SMA和ColI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增加,α-SMA mRNA的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和ColI的表达及STAT1和STAT3的磷酸化,减少TGF-β1的含量,下调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下调表达。结论SOCS-1过表达抑制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糖基化终末产物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春阳 史永红 +4 位作者 崔立文 任韫卓 王月华 赵松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给...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给予TNF-α(20μg.L-1)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OCS-1、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1(p-STAT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HK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相关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ax/Bcl-2蛋白比率升高;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HKC细胞的凋亡,下调JAK2和STAT1的磷酸化水平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cl-2蛋白比率。结论 SOCS-1过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JAK2/STAT1 凋亡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的表达促进NK细胞杀伤活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冰 李永格 +1 位作者 程琳 党惠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0-406,共7页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NK细胞对过表达SOCS3细胞系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ALL患儿及20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NK细胞对过表达SOCS3细胞系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ALL患儿及20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慢病毒载体感染Jurkat细胞使之过表达SOCS3,RT-PCR检测慢病毒感染后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情况。将NK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LDH释放法检测杀伤活性,ELISA检测TNF-α和IFN-γ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SOCS3后Jurkat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与MIC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SOCS3对Jurkat细胞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ALL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NK细胞纯度可达70%以上。慢病毒感染的Jurkat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显著增加。过表达SOCS3的Jurkat细胞可显著促进NK细胞对其杀伤能力,且可上调NK细胞TNF-α和IFN-γ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SOCS3后Jurkat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与MICB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SOCS3后可显著降低Jurkat细胞中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在ALL中SOCS3 mRNA表达显著降低,而过表达SOCS3可能通过负性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Jurkat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与MICB的表达,进而促进NK细胞的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 自然杀伤细胞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与牙周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雳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54-656,659,共4页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是对细胞因子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可在各种细胞因子和某些抗原的刺激下迅速表达,并通过干涉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中的JAK-STAT通路抑制进一步的信号传导。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多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是对细胞因子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可在各种细胞因子和某些抗原的刺激下迅速表达,并通过干涉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中的JAK-STAT通路抑制进一步的信号传导。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多种致病因素和复杂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下面就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与牙周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 牙周病 细胞因子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对COPD模型中T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相如 刘茂茂 +4 位作者 袁媛 顾延会 张兰英 陈杰 欧阳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为COPD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造模):健康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正常饲养)、模型组(烟熏造模第1天用等量等渗盐水0.5mL/只尾静脉注射)、imDCs 1×106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其中imDCs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又分为第1天和第7天2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6只小鼠。imDCs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个imDCs,4个DCs?SOCS1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2×106个过表达SOCS1的DCs。取健康对照组、模型组肺组织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ELISA检测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BALF中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7表达[(78.87±1.08)、(78.87±1.08)pg/mL]比较,imDCs组[(46.46±0.77)、(55.69±0.35) pg/mL]、DCs?SOCS1低浓度组[(34.09±3.98)、(35.65±0.54)pg/mL]、DCs?SOCS1高浓度组[(24.12±0.57)、(27.00±0.58)pg/mL]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23[(200.62±0.65)、(200.62±0.65)pg/mL]比较,imDCs[(150.19±0.53)、(167.70±1.73)pg/mL]、DCs?SOCS1低浓度组[(121.09±0. 53)、(136.34±0.90)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21±0.91)、(99.35±1.83)pg/mL]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0[(39.46±3.88)、(39.46±3.88)pg/mL]比较,imDCs[(50.74±1.77)、(44.56±2.63) pg/mL]、DCs?SOCS1 1×106[(58.71±3.84)、(54.78±1.43) 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12±2.62)、(63.00±2.57) pg/mL]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TGF?β[(24.98±0.43)、(24.98±0.43)pg/mL]比较,imDCs组[(36.46±0.98)、(33.27±0.92)pg/mL]、DCs?SOCS1低浓度组[(42.40±0.62)、(40.12±0.83)pg/mL]、DCs?SOCS1高浓度组[(50.55±0.53)、(44.98±0.52)pg/mL]显著增高(P<0.05)。组内比较,DCs?SOCS1低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显著降低(P<0.05);DCs?SOCS1高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17、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SOCS1过表达的DCs后可抑制COPD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效果优于单纯注射imDCs,且与浓度、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树突状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日限食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芳香烃受体/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小珏 冯婧 +2 位作者 庞日朝 刘捷 张安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核转录因子-κB(AHR/SOCS2/NF-κB)信号通路在隔日限食(EODF)疗法减轻脊髓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ODF组,每组12只。后两组复...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核转录因子-κB(AHR/SOCS2/NF-κB)信号通路在隔日限食(EODF)疗法减轻脊髓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ODF组,每组12只。后两组复制C5脊髓半侧钳夹模型。术后EODF组予24 h禁食和摄食交替,不限水,共2周。术前和术后1 d、7 d、14 d行梳理试验。术后14 d取各组脊髓组织,每组4只行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4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HR、SOCS2和NF-κB水平,4只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HR、SOCS2、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另两组各时间点梳理试验评分降低(P<0.05),出现空腔、水肿、结构紊乱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EODF组术后14 d梳理试验评分增加(P<0.05),损伤减轻。与模型组相比,EODF组AHR、SOCS2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IκBαmRNA表达增高(P<0.05),TNF-α、IL-6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EODF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患侧前肢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与激活AHR/SOCS2/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炎症 隔日限食 芳香烃受体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 核转录因子-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秦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101-1104,共4页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对细胞因子和生长相关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起负性调节的蛋白家族,目前已发现20多个成员,其中SOCS3是该家族中研究最热、最为清楚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对细胞因子和生长相关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起负性调节的蛋白家族,目前已发现20多个成员,其中SOCS3是该家族中研究最热、最为清楚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中存在SOCS3基因异常,提示其可能在MPN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SOCS3与MPN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有:SOCS蛋白家族概况,SOCS3的结构,功能,表达与调控,以及COCS3与MPN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1 细胞因子 信号传导 骨髓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在肝脏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霞 朱晓宁 +4 位作者 张玉蓉 尹玥 彭孟云 郑丁 汪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3-976,共4页
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作为一种细胞信号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其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SOCS1在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简述其在肝脏炎症性疾病... 肝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作为一种细胞信号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其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SOCS1在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简述其在肝脏炎症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表明SOCS1在炎症反应中的异常表达与细胞因子受体、Toll样受体和激素受体信号的调控有关,从而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因此SOCS1作为肝脏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手段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MAPK抑制因子对HepG2细胞中Smad2/3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美 梁佳玉 杨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3种MAPK抑制因子对TGF-β1活化的HepG2细胞中Smad2/3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TGF-β1(9pmol)与HepG2共培养0·5、1、2、4、8、16h后,HepG2细胞增殖,TGF-β1(9pmol,0·5h)诱导HepG2细胞活化,在细胞活化前2h分... 目的研究3种MAPK抑制因子对TGF-β1活化的HepG2细胞中Smad2/3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TGF-β1(9pmol)与HepG2共培养0·5、1、2、4、8、16h后,HepG2细胞增殖,TGF-β1(9pmol,0·5h)诱导HepG2细胞活化,在细胞活化前2h分别加入p38、ERK及JNK抑制因子(PD163169、SP600125、PD98059)与HepG2细胞共培养,Westernblot方法检测3种抑制因子对HepG2细胞内Smad2和Smad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TGF-β1(9pmol)作用0·5、1h时无明显促进HepG2细胞增殖作用,但作用2、4、8、16h均明显促进HepG2细胞增殖。TGF-β1(9pmol,0·5h)均可诱导Smad2C、Smad2L、Smad3L磷酸化;JNK抑制因子(3、10μmol)与p38抑制因子(1、3、10μmol)可明显抑制Smad2C、Smad3L磷酸化,ERK抑制因子(1、3、10μmol)对Smad2/3磷酸化无明显影响。结论在HepG2细胞中,TGF-β1可能通过JNK、p38途径促进Smad2/3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类/抑制剂及和拮抗剂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DNA转染对胶质母细胞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田新霞 张云岗 +1 位作者 杜娟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cDNA转染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反义EGFR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后,筛选出低表达EGFR的细胞株;用telome... 目的:探讨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cDNA转染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反义EGFR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后,筛选出低表达EGFR的细胞株;用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assay(TRAP分析)检测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长度;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 versetranscriptase, hTERT)、端粒酶相关蛋白1(humantelomerase associatedprotein1, hTEP1)和c myc基因的表达。结果:反义EGFR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U87MG后,其EGF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生长缓慢,对EGF的生长刺激作用,反应明显减弱;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端粒长度显著缩短;hTERT的mRNA表达量略微降低,而hTEP1和c myc的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反义EGFRcDNA转染胶质母细胞瘤可以有效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使端粒长度缩短,这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新机制;反义EGFRcDNA转染降低hTERT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降低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DNA转染 胶质母细胞 端粒酶活性 Southern印迹 MRNA表达量 receptor protocol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端粒酶逆转录酶 端粒酶相关蛋白 protein hTERT 端粒长度 factor TRAP分析 EGFR蛋白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皮疹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在于干预肿瘤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特异分子信号传导通路。经EGFR介导的细胞信号异常在肿瘤发生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如小分子TK抑制剂(TKIs)与单克隆抗体(mAbs)对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在于干预肿瘤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特异分子信号传导通路。经EGFR介导的细胞信号异常在肿瘤发生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如小分子TK抑制剂(TKIs)与单克隆抗体(mAbs)对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以及结直肠癌均显示出临床疗效,并在临床上逐渐用于其他实体肿瘤。TKIs为口服给药的小分子化合物,可阻断细胞内受体中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下游信号的传递。mAbs则通过阻断受体的细胞外部分而阻止依赖配体的活化以及下游信号的传递。目前欧盟和美国批准的EGFRIs共有3种,即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以及帕尼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 信号传导通路 小分化合物 非小细胞肺癌 西妥昔单抗 皮疹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55-5P靶向调控SOCS1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影响
13
作者 林爱桃 黄志敏 +6 位作者 张知英 付庭娜 陆良喜 刘晓羽 江旖旎 赵蕾蕾 吴金玉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5-1292,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155-5P靶向调控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雌性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对照组(a... 目的探讨miRNA-155-5P靶向调控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雌性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对照组(antagomir NC组)、miR-155-5p抑制组(miR-155-5p antagomir)、抑制miR-155-5p+干扰对照组(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抑制miR-155-5p+SOCS1干扰对照组(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每组各6只。给予腺相关病毒miR-155-5p antagomir、antagomir NC、SOCS1 shRNA、shRNA control进行干预。另设相同周龄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小鼠肾组织miRNA-155-5p、SOCS1、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和antagomir NC组相比,miR-155-5p antagomir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miR-155-5p antagomir小鼠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1);与miR-155-5p antagomir和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相比,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可见到肾小球萎缩、肾小管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甚至部分肾小管坏死。相比于模型组和antagomir NC组,miR-155-5p antagomir小鼠的肾组织中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与miR-155-5p antagomir组及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组相比,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显著改善。结论miR-155-5p靶向调控SOCS1促进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miR-155-5p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蓬子皂苷甲调控SHP/STAT信号通路抗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管福琴 单宇 +4 位作者 陈雨 王奇志 李林蔚 佟海英 冯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研究海蓬子皂苷甲(bigelovii A,B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MTT实验检测B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p-STAT3、STAT3、p-STAT5、STAT5、SHP-1、SHP-2的表达。结果20... 目的研究海蓬子皂苷甲(bigelovii A,B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MTT实验检测B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p-STAT3、STAT3、p-STAT5、STAT5、SHP-1、SHP-2的表达。结果20和40μmol·L^-1 BA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10、20和40μmol·L^-1 BA可抑制IL6诱导的STAT3和STAT5磷酸化,但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过钒酸钠可逆转该抑制作用,且20μmol·L^-1 BA能激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结论BA可能通过SHP-1/SHP-2和STAT3/STAT5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皂苷甲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桂贤 刘惠敏 +2 位作者 何金 李玉莉 孙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8,共1页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肿瘤转移抑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nm23基因即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与多...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肿瘤转移抑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nm23基因即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转移有关的较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微管的聚合/解聚和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临床意义 表达及 因子 细胞相互作用 肿瘤转移抑制 肿瘤抑制基因 NM23基因 生物学行为 生物学 肿瘤细胞 恶性肿瘤 直接原因 病人死亡 水平 多种肿瘤 信号传导 G蛋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受体蛋白和转录调节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德忠 周岐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一般认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主要与结肠粘膜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致炎细胞因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就IB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Toll... 一般认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主要与结肠粘膜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致炎细胞因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就IB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ionactivatingreceptors,PPARs)及转录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s)、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SOCSs)、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等相关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因子的作用作一综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受体蛋白 转录调节因子 TOLL样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21对乳腺癌MCF-7B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白璐 朱静 +3 位作者 田杰 崔向荣 张春敏 尹耐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21对乳腺癌MCF-7B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空白组为单独培养MCF-7B细胞,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STA-21作用于乳腺癌MCF...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21对乳腺癌MCF-7B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空白组为单独培养MCF-7B细胞,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STA-21作用于乳腺癌MCF-7B细胞后,用MTT法观察STA-21对MCF-7B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blot检测MCF-7B细胞P-STAT3、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MCF-7B细胞经各浓度STA-21(10、30、50μmol/L)作用后,其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TA-21可导致MCF-7B细胞阻滞于G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STA-21可降低MCF-7B细胞P-STAT3、CyclinD1、Bcl-xl蛋白的表达(P=0.000),但对STAT3蛋白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367)。结论:STA-21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CF-7B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B细胞 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TA-21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中枢各因子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楚铜 金晓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听觉中枢 听力损伤 病理生理改变 传导通路 神经营养因子 抑制性氨基酸 耳蜗损伤 声音信号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乙醇提取物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璐 曹芹雪 杨少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4-1480,共7页
目的:探讨灵芝乙醇提取物(GLEE)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完全培养液)和低、中及高剂量GLEE组(给... 目的:探讨灵芝乙醇提取物(GLEE)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完全培养液)和低、中及高剂量GLEE组(给予25、50、100 mg·L^(-1) GLEE)。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克隆形成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JAK1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JAK1、磷酸化JAK1(p-JAK1)、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OCS3)和活化STAT蛋白抑制因子1(PIA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GLEE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细胞中JAK1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SOCS3和PIA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GLEE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LEE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细胞中JAK1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SOCS3和PIA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剂量GLEE组比较,高剂量GLEE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细胞中JAK1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SOCS3和PIA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GLEE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中SOCS3及PIAS1表达水平,进而影响JAK1/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乙醇提取物 宫颈肿瘤 Janus激酶1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6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枫 杜宇 +1 位作者 罗惠冰 刘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究SOCS6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PDLFs,分组如下:对照组、0.1 mg/L LPS组、1 mg/L LPS组、5 mg/L LPS组,qRT-PCR观察LPS对hPDLFs中SOCS6 mRNA表达的影响,West... 目的:探究SOCS6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症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PDLFs,分组如下:对照组、0.1 mg/L LPS组、1 mg/L LPS组、5 mg/L LPS组,qRT-PCR观察LPS对hPDLFs中SOCS6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观察LPS对hPDLFs中SOCS6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法观察LPS对hPDLFs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观察LPS对hPDLFs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的影响。慢病毒滴度检测、靶细胞感染预实验及细胞转染,并且qRT-PCR检测细胞SOCS6 mRNA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hPDLFs,过表达转染SOCS6后,LPS诱导hPDLFs炎症细胞模型,用JAK2信号激活剂香豆霉素A1(CA1)处理过夜,分组如下:LPS组(5 mg/L LPS)、LPS+oe-NC组、LPS+oe-SOCS6组、LPS+oe-SOCS6+CA1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6、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SOCS6在hPDLFs细胞表达,随着LPS刺激,SOCS6基因表达下调,并且LPS浓度越高,细胞中SOCS6基因表达下调越明显。而且,hPDLFs细胞过表达SOCS6基因后,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减少,凋亡率下降。结论:SOCS6在LPS诱导的牙周炎细胞模型中表达下调,过表达SOCS6后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降低,此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6 JAK2/STAT3信号通路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