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周韵哲 苗竣翔 +2 位作者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2-2148,共7页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02例P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产检且血压正常的4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CND1和CCNE1基因多态性与PE发生的关联,并计算调整后比值比(a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叉生分析探索基因-基因相加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使用3DSNP数据库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T/TT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低于CC基因型(显性模型:aOR=0.44,95%CI=0.20~0.96,P<0.05)。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高于CC/GC基因型(隐性模型:aOR=4.31,95%CI=1.16~16.04,P<0.05)。3DSNP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染色质开放区域中,与血管以及胎盘形成相关的细胞调控因子结合位点占比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位点间的相加交互作用与PE发生无关。结论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C基因型和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可能与PE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1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K4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鸿鹤 朱孝峰 +3 位作者 谢冰芬 冯公侃 沈竞康 刘宗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9-714,共6页
通过生物工程获得人重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蛋白 ,作为抗癌药物筛选的分子靶点 .从人HL 6 0细胞中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 CDK4基因的cDNA ,先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 ,再经重组构建供体质粒pFastBac D1和pFas... 通过生物工程获得人重组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蛋白 ,作为抗癌药物筛选的分子靶点 .从人HL 6 0细胞中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 CDK4基因的cDNA ,先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 ,再经重组构建供体质粒pFastBac D1和pFastBac CDK4 .重组供体质粒转化感受态DH1 0Bac细胞 ,挑取确证为白色克隆的菌落振荡培养 ,分离制备高纯度杆粒DNA .以重组病毒适量感染昆虫细胞Tn 5B1 4 ,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Tn 5B1 4 (Hi5 )中表达相应的重组蛋白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Bac to Bac)在昆虫细胞Tn 5B1 4中分别高效表达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 .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 2 0 %左右 ,表达产物经Ni2 + 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 85 %以上 .研究表明 ,昆虫细胞表达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蛋白能促进Rb蛋白的磷酸化 ,具有生物活性 .成功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真核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并且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分子靶点 真核表达 基因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3 位作者 马春雷 金基强 马建强 曹红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5-2372,共8页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956bp,包含1 320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9个氨基酸残基。(2)CsCYC1预测分子量为49.35kD,具有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典型的保守cyclin-box结构域和三维结构。(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CYC1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蓖麻、毛果杨、琴叶鼠耳芥、拟南芥等的相似性分别为77%、74%、72%、68%和67%。(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sCYC1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期的表达量远低于恢复生长期,在萌发期表达量最高,说明该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的解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芽萌发 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scyc1 克隆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基因逆转人胃癌细胞恶性表型
4
作者 陈兵 常杭花 +5 位作者 彭亦良 刘宝华 刘为纹 房殿春 张学庸 樊代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方法 利用重组技术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NA全片段克隆至亚克隆载体Bluescript KS中。利用该载体内的T2 /T3成对启动子体系 ,体外转录法制备正、反义细胞周期蛋...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方法 利用重组技术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NA全片段克隆至亚克隆载体Bluescript KS中。利用该载体内的T2 /T3成对启动子体系 ,体外转录法制备正、反义细胞周期蛋白D1单链RNA探针。同时利用该载体转换酶切位点的作用 ,构建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DORD1AS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胃癌细胞株 ,经G41 8筛选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稳定表达的阳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分子杂交、病理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对该阳性细胞克隆进行检测 ,同时设未经转染和转染空载体胃癌细胞组作对照。结果 阳性细胞克隆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抑制率约为 3 6% ) ;细胞体积增大 ,核浆比例下降 ;细胞倍增时间延长 (4 2 .2h比 2 6.8h及 2 6.4h) ,生长饱和密度下降 (1 .9× 1 0 5 比 4.8× 1 0 5 及 4.8× 1 0 5 ) ,G1/G0 期细胞比例增加 (80 .9%比 64 .6%及63 .8% ) ,血清依赖性有所恢复 ,裸鼠成瘤率下降 (0 / 4比 4/ 4及 4/ 4 )。结论 稳定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对胃癌细胞SGC790 1 /VCR的恶性表型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反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1基因FocFCC1的鉴定及分析
5
作者 曾凡云 王艳玮 +3 位作者 漆艳香 谢艺贤 张欣 彭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26-3133,共8页
本研究克隆鉴定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的细胞周期蛋白C1(Fusarium Cyclin C1,FCC1)基因FocFCC1,采用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FocFCC1,通过比较突变体和野生菌株在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克隆鉴定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的细胞周期蛋白C1(Fusarium Cyclin C1,FCC1)基因FocFCC1,采用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FocFCC1,通过比较突变体和野生菌株在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探索了FocFCC1基因缺失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评估了FocFCC1作为枯萎菌内源报告基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Foc4野生型菌株相比,ΔFocFCC1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畸形及产孢量减少,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推测FocFCC1基因在Foc4的生长发育、产孢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FocFCC1为靶标基因,评估了两种基因敲除重组方法介导的基因敲除效率,利用红色表型作为判断依据,挑取再生板上有红色表型的转化子进行PCR检测,Split-marker重组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比例为91.7%,而多片段装配融合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的比例为64%。ΔFocFCC1出现典型红色菌落,红色表型与PCR检测的FocFCC1阳性敲除转化子一一对应,FocFCC1基因敲除后红色表型肉眼容易分辨,可作为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探索新的遗传操作技术在该菌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菌 细胞周期蛋白C1 基因敲除 表型分析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1杨’D2类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孝晨 关超男 +2 位作者 许楠 诸葛祥林 杨海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556,共10页
D类细胞周期蛋白(D-type cyclin,CYCD)调控细胞周期G1/S期转变。CYCD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结合形成CYCD/CDK复合物,被激活的CYCD/CDK复合物通过磷酸化下游细胞周期响应因子调控细胞周期有序进行,进而... D类细胞周期蛋白(D-type cyclin,CYCD)调控细胞周期G1/S期转变。CYCD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结合形成CYCD/CDK复合物,被激活的CYCD/CDK复合物通过磷酸化下游细胞周期响应因子调控细胞周期有序进行,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该研究以‘741杨’为实验材料,成功鉴定得到1个D2类细胞周期蛋白基因(PtoCYCD2;1)。研究表明:(1)实时定量PCR(qRT-PCR)显示,PtoCYCD2;1基因在根、茎、叶、叶柄、树皮和木质部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2)亚细胞定位表明PtoCYCD2;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3)与野生型(Wild-Type poplar,WT)相比,过表达PtoCYCD2;1基因的‘741杨’出现株高降低,茎直径减小,叶片明显下卷的表型。(4)扫描电镜分析(SEM)显示,转基因杨树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小,细胞数量增多;树脂切片结果显示与WT相比,转基因杨树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间隙疏松。(5)q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杨树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DKA;1、CDKB1;1和CDKB2;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植物成视网膜细胞瘤相关蛋白1(retinoblastoma-related protein1,RBR1)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kip-related protein,KRP)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木本植物CYCD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1杨’ 细胞周期蛋白 PtoCYCD2 1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5
7
作者 卓致远 黄茂 +3 位作者 葛海燕 王正东 崔学范 殷凯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气道重建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变化,探讨cyclinD1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而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气道重建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变化,探讨cyclinD1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建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而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用Balb/c小鼠建立哮喘气道重建模型后进行ASMC原代培养,并以原代培养的正常小鼠ASMC为对照组,以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FCM检测cyclinD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细胞的细胞增殖显著增快(P<0.05);细胞周期中S期比例明显增高;cyclinD1在胞质中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在哮喘气道重建过程中ASMC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过增殖过程,cyclinD1的表达增加参与了细胞增殖,气道重建环境可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建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大新 吕刚 +2 位作者 黄涛 郑玮 杜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间的差异及其与cyclinD1表达的关系。 结果 :NF κBp6 5亚单位显著表达于骨肉瘤细胞中 (6 7.4 % ) ,而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中未见表达 ;NF κBp6 5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 ,在骨内高分化型组表达显著高于普通中心型组 (P<0 .0 5 )。cyclinD1在骨肉瘤中表达率为 73.9% ,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 (33.3% ,P <0 .0 5 ) ;骨肉瘤中NF κB p6 5与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1)。结论 :NF κBp6 5在骨肉瘤细胞中异常活化 ,并与cyclinD1过表达密切相关 ,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骨肉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韦淑琴 邹丽红 +2 位作者 孙云桥 郑建华 黄曼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2-503,506,共3页
目的 :研究P16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42例子宫内膜癌中P16、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果 :42例子宫内膜癌中 2 0例p16表达阳性 ,占 47 6 % ,p16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 目的 :研究P16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42例子宫内膜癌中P16、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果 :42例子宫内膜癌中 2 0例p16表达阳性 ,占 47 6 % ,p16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17例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素D1表达阳性 ,占 40 4% ,细胞周期素D1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p16、细胞周期素D1协同表达 15例 ,均为晚期或低分化癌。结论 :p16、细胞周期素D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其协同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16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传贵 卢辉山 张祥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研究p2 7Kip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2例胃癌组织中p2 7Kip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 92例胃癌中 ,p2 7Kip1蛋白... 目的 :研究p2 7Kip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2例胃癌组织中p2 7Kip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 92例胃癌中 ,p2 7Kip1蛋白阳性 39例 ,占 42 .4% ;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 44例 ,占 47.8% ;胃癌组织中 ,p2 7Kip1蛋白水平与胃壁浸润深度、TNM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均相关 (P <0 .0 5 ) ;cyclinD1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负相关 (P <0 .0 5 ) ;p2 7Kip1与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 ;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 ,p2 7Kip1高表达组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77.1%、5 7.8% ,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 33.7%、2 6 .3 % (P =0 .0 0 7) ,多变量分析显示p2 7Kip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P =0 .0 0 0 3)。结论 :p2 7Kip1可作为反映肿瘤恶性表型的指标 ,对胃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cyclinD1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的分子事件 ;p2 7Kip1在胃癌进展中起着比cyclinD1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27Kip1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SC-1基因异位表达致鼻咽癌细胞CNE-2L2黏附性增强及细胞周期阻滞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双玲 周异群 +3 位作者 田云 鞠吉雨 刘音 朱立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导致人鼻咽癌细胞CNE-2L2恶性行为减弱的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染色DNA,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Hoechest33258染色分析细胞分裂情况;细胞聚集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性;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E-钙黏蛋白、α-cate... 目的探讨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导致人鼻咽癌细胞CNE-2L2恶性行为减弱的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染色DNA,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Hoechest33258染色分析细胞分裂情况;细胞聚集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性;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E-钙黏蛋白、α-catenin和p53的表达。结果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异位表达BCSC-1的CNE-2L2细胞、野生型CNE-2L2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CNE-2L2细胞分别有55.1%、43.4%和39.4%处于G0/G1期,分别有25.2%、28.7%和30.9%处于S期,分别有19.7%、27.9%和29.7%处于G2/M期。野生型CNE-2L2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CNE-2L2细胞有较多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相,异位表达BCSC-1的CNE-2L2细胞几乎见不到有丝分裂相。异位表达BCSC-1的CNE-2L2细胞的黏附性和E-钙黏蛋白、α-catenin及p5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野生型CNE-2L2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CNE-2L2细胞。结论异位表达BCSC-1的CNE-2L2细胞的黏附性增强可能与E-钙黏蛋白和α-catenin表达增强相关;异位表达BCSC-1的CNE-2L2细胞阻滞于G1期可能与p53表达增加相关。这些变化可能在细胞恶性行为减弱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鼻咽癌细胞CNE-2L2 BCSC-1基因 黏附性 细胞周期 E-钙黏蛋白 Α-CATENIN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和过表达及其与c-erbB-2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强 张瑰红 +3 位作者 饶慧蓉 杨枫 官伟宁 王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 erbB 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2 7例 (4 5 8% )...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 erbB 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2 7例 (4 5 8% )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 ,其过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细胞周期素D1DNA扩增、mRNA高表达和蛋白过表达三者基本一致 ,与c erbB 2过表达无相关。结论 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癌频发 ,其基因扩增和转录增加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周期素D1和c erbB 2在乳腺癌中各自发挥独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 erbB-2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志平 刘彦群 张昕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基因 p16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即时反应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陈德烽 张万广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6-516,共1页
为探讨转染小鼠pSG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SG5-mPPARa)质粒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后,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小鼠 原代肝细胞 即时反应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_1与p16的表达
15
作者 赵先兰 乔玉环 +1 位作者 史惠蓉 李留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 ,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 ,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①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 ,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 ,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p16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早、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长的病例组 ,阴性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③p16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和p16失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 ,在其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P16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G2 mRNA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晋松 徐世荣 +3 位作者 马劼 哈森 郭晓楠 王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7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 G2、G1和P53的mRNA 表达,对cyclin G2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7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cyclin G2、G1和P53的mRNA 表达,对cyclin G2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①AL患者中cyclin G2的阳性率及mRNA表达水平 (52.7%,0.552±0.498)明显低于正常人(100%,1.953±0.675)(P<0.01)。②在初治的AL患者中,cyclin G2 阳性表达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高于阴性者(分别为69.2%和40%;P<0.05)。③耐药组AL患者cyclin G2的 阳性率(43.6%)明显低于敏感组(68.6%)(P<0.05)。④对初治28例CR的AL患者进行随访14.3个月(11- 18.5个月),11例cyclin G2低表达患者中有10例复发(90.9%),而17例cyclin G2高表达患者中有7例复发 (41.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G2是影响AL患者CR的因素,其高表达可能是AL患 者良好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G2 细胞周期蛋白G1 急性白血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大鼠纤维母细胞样滑膜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3 位作者 周守勤 马丽艳 高丽霞 王志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滑膜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12和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Cyclin D1/CDK...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滑膜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12和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和p21蛋白表达。结果:HMGB1作用至12和24小时,处于G0/G1期的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升高分别为(68.00±1.42)和(69.61±5.86),与正常对照组(53.83±4.95)和6小时组(55.98±6.3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PCNA和p21蛋白阳性信号均表达于滑膜细胞核内,随着作用时间延长,PCNA蛋白表达增强,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而p21蛋白表达减低,阳性细胞数目逐渐下降。HMGB1作用6~24小时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分别为(1.42±0.02)、(1.65±0.03)和(1.67±0.01),与正常对照组(1.00±0.0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K4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增加分别为(1.26±0.23)、(1.29±0.07)和(1.26±0.03),与正常对照组(1.00±0.0.25)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HMGB1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DK4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抑制剂p21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滑膜细胞 细胞周期 CYCLIN D1基因 P2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和p27^(ki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建荣 任国平 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p1在普通型肾细胞癌(conventional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25例CRCC组织和10例肿瘤远端的正常肾皮质中cyclin D1和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含...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p1在普通型肾细胞癌(conventional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25例CRCC组织和10例肿瘤远端的正常肾皮质中cyclin D1和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CRCC中cyclin D1、p27kip1的表达;分析cyclin D1、p27kip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及术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CRCC中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为0.488±0.399和1.069±0.371,高于正常对照组0.089±0.066和0.281±0.253(P均<0.01);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体积大者cyclin D1高表达(P<0.05);CRCC中p27kip1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为0.191±0.111和0.146±0.051,低于正常对照组0.374±0.216和1.004±0.318(P均<0.01),随着p27kip1表达的降低,肿瘤的细胞核Fuhrman分级、TNM分期增高;p27kip1阳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4.26%,高于p27kip1阴性组25.25%(P<0.01)。结论:cyclin D1高表达和p27kip1的低表达与CRCC的发生有关;p27kip1的低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演进,检测p27kip1可作为评价CRCC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理学 肾肿瘤/病理学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细胞周期蛋白D1/生物合成 肿瘤分期 基因 肿瘤抑制 免疫组织化学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β-连环素及周期素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于营 罗新华 +1 位作者 程明亮 程云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β-连环素(β-catenin)及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各40例,另选取...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β-连环素(β-catenin)及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各40例,另选取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在HCC组织、对应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AEG-1、β-catenin、Cyclin D1在HCC中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40、4.274、8.817、4.274、9.919、4.850,P值分别为0.005、0.039、0.003、0.039、0.002、0.028)。AEG-1、β-caten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HBs Ag、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病理分化程度、肝癌TNM分期及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EG-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0.741,P值均<0.01)。结论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EG-1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β-catenin的表达和活性而促进HCC的发生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作为HCC基因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Β连环素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EBLN3P调节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
20
作者 赵方腾 孙琪 钱永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EBLN3P)调控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甲状腺癌及相应癌...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EBLN3P)调控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甲状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甲状腺癌B-CPAP细胞,qPCR法和WB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EBLN3P、miR-369-3p、CCND1 mRNA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EBLN3P、CCND1与miR-369-3p之间的靶向关系。随机将B-CPAP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EBLN3P组、sh-EBLN3P+anti-NC组、sh-EBLN3P+anti-miR-369-3p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构建B-CPAP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沉默EBLN3P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甲状腺癌组织和B-CPAP细胞中EBLN3P、CCND1 mRNA表达上调,miR-369-3p表达下调(均P<0.05);EBLN3P与miR-369-3p、CCND1与miR-369-3p之间有结合位点,存在靶向关系。与sh-NC组比较,sh-EBLN3P组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迁移数降低(均P<0.05),EBLN3P、CCND1、Ki67、MMP-2、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miR-369-3p、E-cadherin表达上调(均P<0.05);与sh-EBLN3P+anti-NC组比较,sh-EBLN3P+anti-miR-369-3p组miR-369-3p表达下调,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迁移数均升高(均P<0.05),CCND1、Ki67、MMP-2、N-cadherin、vimentin表达均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均P<0.05)。与sh-NC组比较,sh-EBLN3P组B-CPAP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组织和B-CPAP细胞中lncRNA EBLN3P表达上调,沉默EBLN3P可靶向调控miR-369-3p/CCND1轴抑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CPAP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 miR-369-3p 细胞周期蛋白D1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