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耳胆脂瘤中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1
作者 陈广理 聂国辉 +1 位作者 宋鹏 龚树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中Hsp70、Hsp70mRNA和p^(27)的表达,选用20例正常...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中Hsp70、Hsp70mRNA和p^(27)的表达,选用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作对照,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分析各张切片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Hsp70、Hsp70mRNA和p^(2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P<0.05)。而Hsp70和p^(27)二者间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sp70和p^(27)二者可能独自参与了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增殖、分化及胆脂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建华 李华 +4 位作者 范钰 林庚金 钱立平 徐康 颜吉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Westermblot、Northernblot分别检测CKIs(P16、P2 1、P2 7)蛋白、mRNA水平。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 ,RA能抑制HGC 2 7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 ,并上调P2 1、P2 7的蛋白、mRNA水平 ,但对P16的蛋白、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RA能通过上调CKIs尤其是P2 1、P2 7的表达而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细胞 HGC-27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勇 张明昌 胡义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 7kip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标本和正常结膜组织进行增殖性核抗原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 7kip1蛋白检...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 7kip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标本和正常结膜组织进行增殖性核抗原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 7kip1蛋白检测。结果 正常结膜组织中和翼状胬肉中增殖性核杭原表达分别为 0 .2 6 8± 0 .0 2 1和 0 .4 75± 0 0 4 6 (P<0 .0 5 ) ,p2 7kip1分别为 0 .4 2 3± 0 .0 31和 0 .2 4 2± 0 0 17(P <0 .0 5 )。结论 结膜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 7kip1的低表达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 增殖性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与泌尿系统肿瘤
4
作者 沈俊 唐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周期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p27 泌尿系统肿瘤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细胞周期 前列腺癌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心肌细胞周期素和p27蛋白表达量的调节
5
作者 袁勇 许顶立 +1 位作者 刘伊丽 贾满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细胞周期素(cyclin)和CDK抑制蛋白(CKI)是对细胞周期起正性和负性调节作用的两类物质。p27蛋白是CKI的一种,主要对细胞外部促进或抑制增殖的信号起反应。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小板源生长... 目的:细胞周期素(cyclin)和CDK抑制蛋白(CKI)是对细胞周期起正性和负性调节作用的两类物质。p27蛋白是CKI的一种,主要对细胞外部促进或抑制增殖的信号起反应。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素和p2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除血清24h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加入AngⅡ10-6mol/L、PDGF-BB20ng/mL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用碘化丙啶(PI)标记细胞DNA,以确定细胞所处的周期。用细胞周期素或p27蛋白的单抗和标记FITC的二抗标记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被激发出的荧光量来测定细胞周期素和p27蛋白表达的相对量。结果:AngⅡ可促进细胞周期素的表达,但对p27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不能促进心肌细胞增殖;PDGF明显促进心肌细胞细胞周期素的表达,也不能明显抑制p27的表达,也不能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结论:细胞周期素的表达增加与心肌细胞能否进入细胞周期并不一致,p27蛋白是心肌细胞能否进入细胞周期并进行有丝分裂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细胞周期 CKI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Kipl与肝癌
6
作者 邹琼 金克炜 章宗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 p27KIpL 肝癌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等因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的影响
7
作者 齐晖 李富荣 +2 位作者 王新根 黄瑞芳 戴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 :探讨IL 13、ET 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 7的变化。方法 :不同浓度IL 13 (10ng/mL、10 0ng/mL)、ET 1(10 7mol/L)、甲基强的松龙 0 5μg/mL、肝素钠 2 0 0mg/L和10 0 μg/L ,作用于培养... 目的 :探讨IL 13、ET 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 7的变化。方法 :不同浓度IL 13 (10ng/mL、10 0ng/mL)、ET 1(10 7mol/L)、甲基强的松龙 0 5μg/mL、肝素钠 2 0 0mg/L和10 0 μg/L ,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 7表达水平。结果 :IL 13 10ng/mL浓度组和 10 0ng/mL浓度组p2 7表达为 46 74± 3 2 5和 2 3 8± 2 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5) ,两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ET 1刺激 14h和 18h后p2 7的表达分别为 14 76± 1 49和 12 18± 1 3 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5)。甲基强的松龙 48h及 72h后p2 7表达为 9 9± 1 0 1和 9 12±0 93 ,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0 1。肝素钠 10 0mg/L浓度组和 2 0 0mg/L浓度组p2 7的表达分别为 2 6 94±1 2 3和 2 8 0 4± 0 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 7表达水平不同。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等因 肾小球系膜 细胞表达 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 p27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和P2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素琴 李文才 +1 位作者 黄明 王冠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8-880,共3页
目的:检测人宫颈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宫颈腺癌组织、30例宫颈腺上皮内肿瘤(CGIN)和24例正常宫颈腺上皮组织中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级、... 目的:检测人宫颈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宫颈腺癌组织、30例宫颈腺上皮内肿瘤(CGIN)和24例正常宫颈腺上皮组织中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CGIN和正常宫颈腺上皮组织中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26.67%和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3种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6%、53.33%和91.67%,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51,P<0.05)。结论:CyclinD1的高表达和P27的低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细胞周期D1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苗立夫 黄超联 +7 位作者 陈连凤 朱文玲 杨菁 王以光 张华 刘佩毛 佘铭鹏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8,139,共8页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 目的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A组和M231培养基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添加剂(M231-SMGs)组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处理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技术评价各处理组对HUASMC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 NPs对HUASM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1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和5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PLGA NPs可明显抑制HUA-smc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时间曲线显示,100μg/L 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作用于HUASMC 24 h后细胞计数值明显低于M231-SMGs对照组;单纯PLGA NPs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对照组相比,RPM组和RPM-PLGA NPs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μg/L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组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RPM-PLGA NPs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生长效果与RPM相似,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UASMC p27蛋白表达,阻抑其细胞周期进程于G_1/S期而抑制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子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 Kip1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志波 刘倩 任常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4-365,37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kinase inhibitor, CDKI)p27 Kip1 在肾癌中表达情况,探讨p27 Kip1 在肾癌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kinase inhibitor, CDKI)p27 Kip1 在肾癌中表达情况,探讨p27 Kip1 在肾癌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肾癌(肾透明细胞癌69 例,肾颗粒细胞癌20例,混合细胞癌11例,未分化癌9 例)p27 Kip1 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p27 Kip1表达与肾癌Robson 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p27 Kip1 阳性表达率为37.6% ;69 例肾透明细胞癌p27 Kip1 阳性表达与Robson 分期各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而对另外3 种病理类型肾癌的分析发现,p27 Kip1 阳性表达随Robson 分期增加而降低(P< 0.05)。结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 Kip1 失活或低表达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p27KIp1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在鲍温样丘疹病和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蔓小红 王家璧 +3 位作者 刘跃华 方凯 刘方 左亚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蛋白E及其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鲍温样丘疹病及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蛋白E及其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鲍温样丘疹病及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1例外生殖器部位上述病变进行HPV DNA的检测和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变中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的表达。结果:40例鲍温样丘疹病、5例生殖器鲍温病及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0%、100.0%和33.3%,HPV16为主要型别;高危型HPV相关的病变中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上皮,且HPV阳性组明显高于HPV阴性组,而p27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上皮,且HPV阳性组明显低于HPV阴性组。上述疾病中细胞周期蛋白E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PV16感染与鲍温样丘疹病及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表达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引起感染上皮的增生及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原位癌 外生殖器 鲍温样丘疹病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E 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kip1)与细胞周期蛋白G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惠瑜 林东红 +1 位作者 罗玲清 胡建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47-851,共5页
为了探讨P27kip1与细胞周期蛋白G(cyclin 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P27kip1与cyclin G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 为了探讨P27kip1与细胞周期蛋白G(cyclin 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P27kip1与cyclin G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P27kip1与cyclin 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的cyclin G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的P27kip1 mRNA水平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27ki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初治/复发组(p<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27kip1与cyclin G的表达呈低度负相关。结论:P27kip1与cyclinG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异常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P27kip1的低表达与cyclin G的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白血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细胞周期蛋白G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季加孚 焦春宇 +6 位作者 王怡 苏向前 徐卫国 张霁 谢玉泉 吕有勇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16、p2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p16表达降低与胃癌分期增加、... 目的:探索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16、p2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p16表达降低与胃癌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27表达降低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晚期胃癌、弥漫型胃癌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结论:p16、p27异常表达与胃癌不良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可作为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胃癌 生物学行为 p16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仲生 茹国庆 马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E(cyclin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2 8例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本组 1 2 8例中 ,cyclinE蛋白阳性 57例 ,占 44 .5 ...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E(cyclinE)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2 8例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本组 1 2 8例中 ,cyclinE蛋白阳性 57例 ,占 44 .5 % ;P53蛋白阳性 67例 ,占 52 .3 % ,P53 +/cyclinE +者 48例 ,占 37.5 %。胃癌组织中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和远处转移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cyclinE阳性表达组五年生存率 (5 .3 % )显著低于cyclinE表达阴性组 (36 .6 % ,P <0 .0 0 1 ) ,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五年生存率 (7.8% )显著低于P53表达阴性的病例 (2 2 .6 % ,P <0 .0 0 1 ) ,cyclinE和P53均阳性的病例五年生存率 (2 .3 % ) ,明显低于其他组的病例 (2 7.3 % ,P <0 .0 0 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cyclinE蛋白表达水平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P53蛋白表达水平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CyclinE在胃癌中表达具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E p53蛋白 胃癌 表达 预后 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P25激酶活性与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金金 盛迅伦 +3 位作者 任英华 容维宁 李慧平 刘雅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550,共5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途径,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目的探讨Cdk5/P25激酶活性在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SPF级RCS变性大鼠及RCS—rdy‘正常对照大鼠各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亚分至出生后17、25、35d组,每亚组各6只大鼠。各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直接处死后摘除眼球,并取视网膜组织,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35、P25蛋白的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光谱法测定两组不同Et龄大鼠视网膜组织吸光度(A。)峰值的变化,定量分析各组Cdk5/P25激酶的活性。结果P3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3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48、1.23±0.1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1.43±O.13和0.9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28,P〈0.05);P2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及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但在25日龄和35Et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为0.300~0.003、0.230+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40±0.004和0.07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77.51,P〈0.01);Cdk5蛋白在各Et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RCS—rdy’大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0.19、1.62,P〉0.05);17日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25日龄和35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分别为0.0058±0.0005、0.0056±O.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038±O.0003和0.0032±0.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7、5.97,P〈0.01);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RCS—rdy’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3.17,P〈0.05)。结论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与P25蛋白表达水平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P25表达增加可能诱导Cdk5/P25激酶活性升高,并通过磷酸化其作用底物引起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5 RCS大鼠 视网膜神经细胞 凋亡 p35 p25 TAU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在肿瘤预后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炅 邵志敏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4-86,共3页
细胞增殖是可调控的 ,细胞周期正向和负向调节因素参与其中。目前已发现细胞周期蛋白 /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同细胞周期G1期的调控有关。这些抑制剂中 ,p2 7kip1的研究特别受重视 ,在G1期细胞周期蛋白 /周期蛋白激酶复合物的调节中起主要... 细胞增殖是可调控的 ,细胞周期正向和负向调节因素参与其中。目前已发现细胞周期蛋白 /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同细胞周期G1期的调控有关。这些抑制剂中 ,p2 7kip1的研究特别受重视 ,在G1期细胞周期蛋白 /周期蛋白激酶复合物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p2 7高表达可引起G1期阻滞 ,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目前仅在少数种类的肿瘤中检测了p2 7的免疫活性。在结肠癌和乳腺癌中 ,p2 7低表达与肿瘤进展和低生存率相关。研究证明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 预后 p27^KIp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春梅 刘强 +1 位作者 惠晶 王振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0,21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采用颅内注射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采用颅内注射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动物模型,感染后20 d进行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应用RT-qPCR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CDK5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明显,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CDK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CDK5有可能参与了HSV-1感染后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认知功能障碍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肖珊 曾小云 +3 位作者 朱筠 姚华 苏银霞 马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尿病、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人群1 01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检测CDKN2A/2B基因2个T2DM易感位点;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NPStats在线软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并对基因型、单体型与BMI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少量样本基因位点未检测成功,故最终位点rs10811661成功分型1 940例(其中对照组967例、T2DM组973例),位点rs564398成功分型1 962例(其中对照组和T2DM组均为981例)。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点rs5643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共显性、显性、超显性及加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性遗传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分别为2 602.4、2 630.3;而隐性遗传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位点rs564398的各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T/T、T/C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53〔95%CI(1.80,3.55)〕、2.17〔95%CI(1.50,3.13)〕,P<0.05。与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A/A基因型的超重者和表现为A/A、A/G、G/G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2.69〔95%CI(1.86,3.88)〕、4.81〔95%CI(2.49,9.29)〕,P<0.05。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53〔95%CI(1.80,3.55)〕,P<0.05;表现为T/C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56〔95%CI(1.01,2.40)〕、3.21〔95%CI(2.09,4.92)〕,P<0.05。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P<0.05;表现为A/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09〔95%CI(1.38,3.15)〕;表现为G/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5.31〔95%CI(1.68,16.73)〕,P<0.05。肥胖者中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C/C基因型者较T/T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48〔95%CI(0.27,0.88)〕,P<0.05。选取两位点均成功分型的1 933例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位点rs10811661和rs564398间无强连锁不平衡(D'=0.268 2);CA单体型者较频率最高的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8〔95%CI(0.65,0.94)〕,P<0.05。与体质量正常的TA单体型者比较,肥胖的TA、CA、CG、TG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14〔95%CI(1.41,3.25)〕、3.05〔95%CI(1.48,6.28)〕、3.02〔95%CI(1.98,4.60)〕,P<0.05。TA、CA、CG、TG单体型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39〔95%CI(1.59,3.59)〕、3.70〔95%CI(1.11,12.31)〕、2.59〔95%CI(1.72,3.90)〕,P<0.05。肥胖者中CA单体型者较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3〔95%CI(0.55,0.9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位点rs1081166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的发病风险可能有关,这种关联可能与BMI有交互作用。位点rs10811661携带T/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T为风险等位基因。rs564398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发病风险无关。位点rs10811661与rs564398之间的CG单体型合并肥胖者发生T2DM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维吾尔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过程中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
19
作者 刘煜 许顶立 +2 位作者 汪明慧 欧阳平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加入AngⅡ1×10-6 mol/L和/或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MA)20nmol/L,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VSMC作对照。在刺激后90min收集细胞,用免疫沉淀法检测MAPK活性的改变。在刺激后6和24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p57和p21蛋白表达量。结果AngⅡ可以使MAPK活性升高,但其升高幅度较低(仅较对照组增加了138%),未能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不能使VSMC增殖。PMA和AngⅡ共同作用时,可以轻度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但仍未能使VSMC增殖。结论MAPK通路是VSMC胞外增殖肥厚刺激信号进入核内的一条重要信息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类 肥大性心肌病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在头颈肿瘤预后中的研究
20
作者 孙明磊 温玉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1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细胞增殖是可调控的,恶性肿瘤的本质在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目前已发现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 激酶抑制剂与细胞周期G_1期调控有关,其中p27kip1负性调节细胞增殖,在G_1期细胞增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p27kip1的表达与... 细胞增殖是可调控的,恶性肿瘤的本质在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目前已发现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 激酶抑制剂与细胞周期G_1期调控有关,其中p27kip1负性调节细胞增殖,在G_1期细胞增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p27kip1的表达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很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细胞增生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 p27KI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