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4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和意义
1
作者 陈仁琼 陈旭 周之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disease,EMPD)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CDK4即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4,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 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disease,EMPD)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CDK4即细胞周期素D依赖性激酶4,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周期G1期的正调控因子。哺乳动物细胞增生及分化的调节大部分发生于细胞周期G0/G1期和(或)G1/S期的转变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抗原 增殖细胞 细胞周期D依赖性激酶4 PAGET病 乳房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建华 李华 +4 位作者 范钰 林庚金 钱立平 徐康 颜吉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 目的 观察维甲酸 (RA)作用人胃癌细胞系GHC - 2 7后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CKIs) (P16、P2 1、P2 7)表达的变化 ,探讨RA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A作用HGC 2 7细胞后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Westermblot、Northernblot分别检测CKIs(P16、P2 1、P2 7)蛋白、mRNA水平。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 ,RA能抑制HGC 2 7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 ,并上调P2 1、P2 7的蛋白、mRNA水平 ,但对P16的蛋白、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RA能通过上调CKIs尤其是P2 1、P2 7的表达而抑制HGC 2 7增殖 ,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细胞 HGC-27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周期素及其依赖性激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清 徐凤 +2 位作者 薛兰 龚建平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 检测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术 (PH)后肝细胞周期素 (cyclin)D1 、E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2、CDK4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70 %肝部分切除组 (N PH)、胆道梗阻 (BDO)胆流再通 (RBF) 70 %PH组 (BDO PH)及... 目的 检测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术 (PH)后肝细胞周期素 (cyclin)D1 、E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2、CDK4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70 %肝部分切除组 (N PH)、胆道梗阻 (BDO)胆流再通 (RBF) 70 %PH组 (BDO PH)及胆道梗阻胆流再通组 (BDO RBF)。RT PCR法检测肝细胞cyclinD1 、cyclinEmRNA及CDK2、CDK4mRNA表达。结果 BDO PH后肝细胞cyclinD1 mRNA和CDK4mRNA、cyclinEmRNA和CDK2mRNA表达变化时限一致 ,其表达增长缓慢 ,表达高峰晚于N PH组 1 2~ 2 4h ,分别于 70 %PH后 2 4h及 48h达到高峰 ,且其高峰表达值亦明显低于N PH组。结论 胆道梗阻大鼠 70 %PH后肝细胞cyclinD1 mRNA、cyclinEmRNA及CDK2mRNA、CDK4mRNA表达高峰延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胆道梗阻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肝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春梅 刘强 +1 位作者 惠晶 王振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0,21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采用颅内注射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采用颅内注射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动物模型,感染后20 d进行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应用RT-qPCR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CDK5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明显,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CDK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CDK5有可能参与了HSV-1感染后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认知功能障碍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惠平 陈乾美 +2 位作者 范陆 蒋科慧 林尚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ki-67、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在中耳继发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察32例胆脂瘤上皮和11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ki-67、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在胆... 目的探讨ki-67、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在中耳继发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察32例胆脂瘤上皮和11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ki-67、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在胆脂瘤上皮和外耳道皮肤中均为阳性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3.2%±13.2%、14.5%±4.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CDK4在胆脂瘤上皮和外耳道皮肤中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5.6%±14.6%、13.6%±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O.001)。结论ki-67和CDK4在胆脂瘤上皮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 免疫组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肖珊 曾小云 +3 位作者 朱筠 姚华 苏银霞 马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尿病、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人群1 01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检测CDKN2A/2B基因2个T2DM易感位点;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NPStats在线软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并对基因型、单体型与BMI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少量样本基因位点未检测成功,故最终位点rs10811661成功分型1 940例(其中对照组967例、T2DM组973例),位点rs564398成功分型1 962例(其中对照组和T2DM组均为981例)。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点rs5643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共显性、显性、超显性及加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性遗传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分别为2 602.4、2 630.3;而隐性遗传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位点rs564398的各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T/T、T/C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53〔95%CI(1.80,3.55)〕、2.17〔95%CI(1.50,3.13)〕,P<0.05。与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A/A基因型的超重者和表现为A/A、A/G、G/G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2.69〔95%CI(1.86,3.88)〕、4.81〔95%CI(2.49,9.29)〕,P<0.05。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53〔95%CI(1.80,3.55)〕,P<0.05;表现为T/C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56〔95%CI(1.01,2.40)〕、3.21〔95%CI(2.09,4.92)〕,P<0.05。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P<0.05;表现为A/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09〔95%CI(1.38,3.15)〕;表现为G/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5.31〔95%CI(1.68,16.73)〕,P<0.05。肥胖者中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C/C基因型者较T/T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48〔95%CI(0.27,0.88)〕,P<0.05。选取两位点均成功分型的1 933例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位点rs10811661和rs564398间无强连锁不平衡(D'=0.268 2);CA单体型者较频率最高的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8〔95%CI(0.65,0.94)〕,P<0.05。与体质量正常的TA单体型者比较,肥胖的TA、CA、CG、TG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14〔95%CI(1.41,3.25)〕、3.05〔95%CI(1.48,6.28)〕、3.02〔95%CI(1.98,4.60)〕,P<0.05。TA、CA、CG、TG单体型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39〔95%CI(1.59,3.59)〕、3.70〔95%CI(1.11,12.31)〕、2.59〔95%CI(1.72,3.90)〕,P<0.05。肥胖者中CA单体型者较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3〔95%CI(0.55,0.9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位点rs1081166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的发病风险可能有关,这种关联可能与BMI有交互作用。位点rs10811661携带T/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T为风险等位基因。rs564398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发病风险无关。位点rs10811661与rs564398之间的CG单体型合并肥胖者发生T2DM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维吾尔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过程中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刘煜 许顶立 +2 位作者 汪明慧 欧阳平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 目的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肥厚过程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p21、p5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MAPK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加入AngⅡ1×10-6 mol/L和/或豆蔻酸佛波酰乙酯(PMA)20nmol/L,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VSMC作对照。在刺激后90min收集细胞,用免疫沉淀法检测MAPK活性的改变。在刺激后6和24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p57和p21蛋白表达量。结果AngⅡ可以使MAPK活性升高,但其升高幅度较低(仅较对照组增加了138%),未能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不能使VSMC增殖。PMA和AngⅡ共同作用时,可以轻度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但仍未能使VSMC增殖。结论MAPK通路是VSMC胞外增殖肥厚刺激信号进入核内的一条重要信息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性激酶 肥大性心肌病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时伟红 李凯 +1 位作者 高山 王太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67-174,共8页
p27是一种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和许多其他的生物学特性及自身调控机制被相继发现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此外,p27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是独... p27是一种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和许多其他的生物学特性及自身调控机制被相继发现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此外,p27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是独立的预后因子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志。深入研究p27对揭开生命活动过程的机理和防治肿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抑制因子 人类肿瘤 预后因子 细胞周期调控 继发 生物学特性研究 防治 临床诊断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及其活化亚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佘飞 张彦文 +2 位作者 李丽 张广斌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74-2377,共4页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其活化亚基的影响。方法采用峰值功率密度为90W/cm2的电磁波辐照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10min,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其活化亚基的影响。方法采用峰值功率密度为90W/cm2的电磁波辐照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10min,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CDK5 mRNA含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CDK5及其活化亚基P35、P25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CDK5活性的变化。结果 90W/cm2电磁波辐照10min后,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CDK5 mRNA及蛋白含量在各个时相点未有明显改变(P>0.05),CDK5活性在电磁辐射辐照后3、6h显著升高(分别较假辐照组增高约97%、51%,P<0.05),其活化亚基P35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但其活化亚基P25蛋白含量在电磁辐射辐照后0、3、6h明显上调(分别较假辐照组增高约25%、46%、24%,P<0.05)。结论电磁辐射可引起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P25蛋白含量及CDK5活性明显升高,并可能是电磁辐射所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皮层神经元 P35 P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辉 应红艳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758-765,共8页
增殖失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kinase 4/6,CDK4/6)抑制剂能作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活化的CDK4/6,恢复正常细胞周期,并可通过增强免疫、改变肿瘤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CDK4/6抑... 增殖失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kinase 4/6,CDK4/6)抑制剂能作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活化的CDK4/6,恢复正常细胞周期,并可通过增强免疫、改变肿瘤微环境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已被批准联合内分泌治疗作为此类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其他肿瘤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疗效有待验证。对CDK4/6抑制剂天然或获得性耐药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激素受体阳性(主要为雌激素受体阳性)能较为准确预测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的反应性,其他标志物需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本文对CDK4/6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耐药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当前CDK4/6抑制剂治疗乳腺癌尚存争议的临床决策问题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细胞周期调控 乳腺癌 治疗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作者 谢晋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20,共6页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调控细胞周期G1期的进程。Cdk4与周期蛋白D(cyclin D)结合形成复合物,在G1期的演进中起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失调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并且也有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的信号调控着...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调控细胞周期G1期的进程。Cdk4与周期蛋白D(cyclin D)结合形成复合物,在G1期的演进中起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失调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并且也有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的信号调控着这个复合物。Cdk4以及它的调控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都显示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 周期蛋白D 癌症 肿瘤发生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
12
作者 田代实 王伟 徐运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2,共1页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OLOMOUCINE 脊髓损伤 再生微环境 实验大鼠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 Western印迹分析 轴突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_1、CDK4和VEGF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国洪 王岩 +1 位作者 陈卫民 汤国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3,60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CDK4和VEGF在39例舌鳞癌和15例正常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舌鳞...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CDK4和VEGF在39例舌鳞癌和15例正常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和颈部淋巴结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61.5%和66.7%,均高于正常舌黏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均有相关性(均P<0.01),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结论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舌鳞癌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D1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舌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 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宇静 郭瑞珍 王海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癌组、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应用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瘢痕癌、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21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3组组织中的表达。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光密度(表达强度)和阳性面积(表达水平)。结果 1Cyclin D1、CDK4、p21蛋白和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瘢痕癌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瘢痕癌组CDK4蛋白表达强度(0.273±0.024)及表达水平(0.159±0.036)较正常皮肤组(0.194±0.013、0.053±0.086)、病理性瘢痕组(0.214±0.026、0.061±0.014)升高,瘢痕癌组CDK4 mRNA表达强度(0.281±0.033)、表达水平(0.207±0.039)较正常皮肤组(0.195±0.012、0.067±0.027)、病理性瘢痕组(0.235±0.021、0.080±0.0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强度(0.262±0.023)、表达水平(0.141±0.036)较正常皮肤组(0.169±0.012、0.039±0.095)及病理性瘢痕组(0.176±0.039、0.065±0.013)高,瘢痕癌组Cyclin D1mRNA表达强度(0.264±0.031)、表达水平(0.201±0.041)较正常皮肤组(0.179±0.022、0.049±0.083)及病理性瘢痕组(0.193±0.021、0.068±0.03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p21蛋白表达强度(0.148±0.031)、表达水平(0.275±0.032)较正常皮肤组(0.052±0.020、0.197±0.036)及病理性瘢痕组(0.062±0.021、0.214±0.032)高;瘢痕癌组p21 mRNA表达强度(0.227±0.059)较正常皮肤组(0.072±0.044、0.203±0.024)、病理性瘢痕组(0.075±0.041、0.223±0.02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理性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在瘢痕癌组织中,Cyclin D1与CDK4、p21与CDK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的发生与Cyclin D1、CDK4的异常表达有关,Cyclin D1可能是通过与CDK4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化,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瘢痕癌发生。瘢痕癌中Cyclin D1-CDK4复合物活性的抑制调控,可能是CKI家族的其他成员或者有CKI家族以外的其他抑制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B1和CDK1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樊素珍 姚丽 程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B1和CDK1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B1和CDK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B1和CD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90.0%,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组织分别为25.0%和35.0%,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5.0%和10.0%,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36,39.568;P<0.001)。②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FIGO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K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CyclinB1和CDK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恶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细胞周期B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通过下调CDK2/CDK4/CDK6和cyclin D1表达抑制人结肠腺癌SW480细胞活力
16
作者 杨霞 李雅茹 +8 位作者 李玥 毛泓月 白冰 李一权 韩继成 万怡宁 谢诗敏 朱羿龙 金宁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目的:探究贝母素乙(peiminin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抑制SW480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贝母素乙处理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CoN,通过CCK-8实验确定贝母素乙抑... 目的:探究贝母素乙(peiminin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抑制SW480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贝母素乙处理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CoN,通过CCK-8实验确定贝母素乙抑制SW480活力的最适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贝母素乙对SW480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贝母素乙对SW480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SW480移植瘤裸鼠模型,在体内分析贝母素乙对SW480活力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贝母素乙作用浓度为110 mg/L时能够显著抑制SW480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并诱导SW480细胞周期G1期阻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CDK4、CDK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Rb/Rb、E2F1、E2F3和E2F4的表达水平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体内,贝母素乙抑制SW480移植瘤的活力、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周期,影响肿瘤组织中CDK2、CDK4、CDK6和cyclin D1的表达。结论:贝母素乙通过下调CDK2、CDK4、CDK6和cyclin D1的表达,引起SW480细胞的G1期阻滞,进而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480细胞 贝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b-5p靶向CDK4抑制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楠 冯浩 +3 位作者 白雪 应曼曼 孙胜男 宁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b-5p通过靶向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CDK4)的表达进而发挥负向调节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5b-5p与CDK4结合情况。体外培养人眼侵袭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分别转染... 目的探讨miR-15b-5p通过靶向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CDK4)的表达进而发挥负向调节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5b-5p与CDK4结合情况。体外培养人眼侵袭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分别转染negative control RNA、miR-15b-5p mimics、inhibitor nc RNA和miR-15b-5p inhibitor;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iR-15b-5p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4组细胞中CDK4蛋白的表达量;采用CCK8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周期情况。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miR-15b-5p能够与CDK4 m RNA 3’UTR结合。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mics组miR-15b-5p表达显著增加(t=25.01,P <0.000 1),CDK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G1期比例增高。而与inhibitor nc组相比,inhibitor组miR-15b-5p表达减少,CDK4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G1期比例降低。结论miR-15b-5p能够靶向抑制CDK4的表达,造成肿瘤细胞发生G1期阻滞,从而有效抑制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miR-15b-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X6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晓艳 沈守荣 +2 位作者 刘芬 李晓玲 范松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0,共6页
NGX6基因是新克隆的候选抑瘤基因,研究表明NGX6重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NGX6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GX6重表达对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发现NGX6重表达可增加HT-29细胞在G0/G1期的分布比例,减... NGX6基因是新克隆的候选抑瘤基因,研究表明NGX6重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NGX6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GX6重表达对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发现NGX6重表达可增加HT-29细胞在G0/G1期的分布比例,减少了S,G2,M期细胞数.利用蛋白质印迹和流式细胞术分析NGX6转染前后HT-29细胞周期素(cyclins)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CKI)的表达变化,发现NGX6可下调HT-29细胞中cyclinE、cyclinD1的表达及上调p27的表达,对cyclinA和cyclin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16在三组结肠癌细胞中均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NGX6在HT-29细胞中通过下调cyclinE、cyclinD1和上调p27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从而发挥其在结肠癌中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X6 HT-29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C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调节NB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和p21^(WAF1/CIP1)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新刚 陈燕 +1 位作者 吴青 刘红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richostatin A, TSA) 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300、150、75、37 5、18 75 nmo...  目的 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richostatin A, TSA) 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300、150、75、37 5、18 75 nmol/L浓度的TSA分别作用NB4细胞 4、8、12、24、48 h, 提取细胞的总 mRNA和总蛋白,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p21WAF1/CIP1mRNA表达情况, 并用免疫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 观察组蛋白 H3 的乙酰化水平变化及 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SA对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随时间改变而变化; 在低浓度时就可引起组蛋白H3的乙酰化。TSA对 p21WAF1/CIP1 mRNA和 p21WAF1/CIP1 蛋白表达的影响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TSA能够明显上调NB4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 促进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21WAF1/CI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NB4细胞 表达水平 酶抑制剂 TSA 组蛋白乙酰化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去乙酰化 RNA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细胞周期因子变化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铁山 王欣 李旭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及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iddle cere...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及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cyclin D1和CDK4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再灌注48 h时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陷比较。结果:(1)异丙酚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陷(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缺血侧海马神经元cyclin D1、CDK4表达明显升高、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cyclin D1、CDK4的表达和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海马cyclin D1、CDK4表达增强,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异丙酚可下调神经元cyclin D1、CDK4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 细胞凋亡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