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三唑并噻二唑-均三嗪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成路 李传银 +3 位作者 杨蒙 朱长安 孙晓娜 李益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93,共9页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B),然后将1A和1B分别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2A和2B)。通过熔融法将8种脂肪酸与二氨基硫脲缩合得1,2,4-三唑衍生物3a^3h,最后将2A和2B在三氯氧磷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与3a^3h反应得目标产物。为了进一步比较3-脂肪基和3-苯基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相同方法设计合成了目标产物4i和5i。评价了目标产物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2.40~0.31 mg/L之间,目标分子4a^4f和5a^5i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1.25±0.14)mg/L],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0.98~0.37 mg/L之间,低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1.19±0.27)mg/L],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并噻二唑 三嗪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英俊 杨鸿境 +6 位作者 曹欣 高立信 靳焜 盛丽 刘季红 刘雪洁 李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4-1002,共9页
合成出了一系列含苯并咪唑/芳氧甲基骨架的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评价了它们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 合成出了一系列含苯并咪唑/芳氧甲基骨架的3,6-二取代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评价了它们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讨论了构效关系。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a对Cdc25B和PTP1B的抑制活性最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分别为(0.46±0.02)μg/mL和(1.77±0.40)μg/mL。所得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Cdc25B/PTP1B抑制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并噻二唑 苯并咪唑 芳氧乙酸 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抑制剂双1,2,4-三唑多杂环分子的设计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路 王静 +2 位作者 李益政 李传银 孙晓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以1,2,4-三唑为核心结构的杂环分子,因其优良而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药物筛选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针对1,2,4-三唑结构中3个位点分别进行不同的结构修饰,并将其与哌嗪和均三嗪分别偶联,首次合成了两类共28个双三... 以1,2,4-三唑为核心结构的杂环分子,因其优良而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药物筛选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针对1,2,4-三唑结构中3个位点分别进行不同的结构修饰,并将其与哌嗪和均三嗪分别偶联,首次合成了两类共28个双三唑多杂环目标分子[TM1~TM3(a^f)]和[TM4~TM5(a^e)]。为了比较三唑中4-氨基对生物活性的影响,还与化合物6-吗啉-2,4-(5-硫醚基-4-氨基-3-正戊基1,2,4-三唑)-1,3,5-三嗪(C)和6-吡咯-2,4-(5-巯基-4-氨基-3-正戊基-1,2,4-三唑)-1,3,5-三嗪(D)进行了比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核磁共振谱(~1H NMR)和高分辨率质谱仪(HRMS)等技术手段对28个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21个目标分子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9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参照物,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先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 哌嗪 三嗪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2对细胞周期检查点Cdc25A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天德 余新 +3 位作者 袁荣发 王庆诺 杨志强 邵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对细胞周期检查点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Cdc25A)的调节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51对肝癌及癌旁组织中Rock2与Cdc25A的蛋白表达情况。构建并筛选shRock2干扰质粒,稳定转染...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对细胞周期检查点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Cdc25A)的调节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51对肝癌及癌旁组织中Rock2与Cdc25A的蛋白表达情况。构建并筛选shRock2干扰质粒,稳定转染到人肝细胞癌Huh-7和HepG2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Cdc25A蛋白表达变化;针对Rock2干扰序列,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进行碱基突变,构建Rock2突变质粒从而"恢复"Rock2表达,分析Cdc25A蛋白表达变化并用MTT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Rock2稳定低表达的肝癌细胞中检查点激酶1(Chk1)和检查点激酶2(Chk2)蛋白的变化,免疫共沉淀及免疫荧光分析Rock2与Cdc25A的相互作用。结果:Rock2与Cdc25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呈现高表达,而且两者呈正相关。肝癌细胞中稳定低表达Rock2后,Cdc25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恢复"Rock2表达后,Cdc25A蛋白表达增加而且肝癌细胞也出现增殖加快现象。Rock2低表达对Chk1和Chk2蛋白变化无明显影响。免疫共沉淀表明Rock2与Cdc25A直接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表明Rock2与Cdc25A存在共定位。结论:Rock2对细胞周期检查点Cdc25A起直接的正向调控作用,而且不依赖于Chk1/Chk2,可能为肝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 细胞周期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gp190细胞内区与HL-60细胞内Cdc25B激活的关系
5
作者 冀凯宏 刘厚奇 +2 位作者 陆海英 刘善荣 汤淑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 gp190亚基完整的细胞内区和 gp190胞内区 C末端片段在人白血病细胞系HL - 6 0中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Cdc2 5 B表达和激活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 L IF引发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分化的机制。 方法 :用基... 目的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 gp190亚基完整的细胞内区和 gp190胞内区 C末端片段在人白血病细胞系HL - 6 0中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Cdc2 5 B表达和激活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 L IF引发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和分化的机制。 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 gp130的细胞内区换成 gp190的细胞内区 ,用 PCR技术扩增合成 gp190细胞内区 C末端的一个多肽 ,构成嵌合体受体基因 130 /190及 190 CT片段 ,并分别在 HL - 6 0细胞表达。用免疫组化和 Western印迹方法 ,分析在 L IF的诱导下 ,细胞生长和形态与 Cdc2 5 B表达的关系。 结果 :转染 pc DNA 3.0 130 /190的 HL - 6 0细胞 Cdc2 5 B的表达量降低 ,细胞数量减少 ,细胞体积增大 ;转染 pc DNA3.0 190末端的 HL - 6 0细胞 Cdc2 5 B的表达量增高 ,细胞表现为增殖 ,细胞体积普遍减小。 结论 :Cdc2 5 B表达量降低与 L IF诱导引发的白血病细胞 HL - 6 0增殖抑制有关 ,上述效应是由 gp190亚基细胞内区介导的 ,而gp190 C末端片段可干扰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HL-60 CDC25B 细胞周期蛋白类 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李晓银 何辉 +1 位作者 吴翠松 闻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选取5例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将子宫肌瘤旁正常平滑肌组织作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作为子宫平滑肌瘤组。根据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组织,将其分为肌壁间组、黏膜下组和浆膜下组,每组选取5例。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EGFA和Cdc42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实验中,提取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利用CCK-8实验筛选VEGF受体抑制剂阿昔替尼(axitinib)的最适浓度,并通过质粒转染平滑肌瘤细胞过表达VEGFA。根据实验目的分别处理细胞。采用CCK-8和EdU细胞增殖流式检测法评估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xitinib、Cdc42抑制剂ML141和过表达VEGFA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A和Cdc4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肌壁间子宫肌瘤中的VEGFA和Cdc4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黏膜下及浆膜下肌瘤(P<0.01)。CCK-8和EdU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细胞活力实验的适宜浓度为5μmol/L,axitinib浓度为5μmol/L时能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axitinib和ML141显著抑制了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P<0.05),VEGFA能显著抑制Cdc42的表达(P<0.01),但ML141未抑制VEGFA表达(P>0.05)。过表达VEGFA后,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VEGFA可能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阿昔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cAMP通过Cdc25B蛋白调控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超 肖建英 +1 位作者 孙小涵 于秉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5-932,共8页
为了研究PKA激活剂dbcAMP通过调控小鼠Cdc25B蛋白S149和S321位点磷酸化状态影响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发育,将质粒pBSK-Cdc25B-WT、pBSK-Cdc25B-S149A、pBSK-Cdc25B-S321A和pBSK-Cdc25B-S149A/S321A体外转录成mRNA;显微注射入S期受精卵中... 为了研究PKA激活剂dbcAMP通过调控小鼠Cdc25B蛋白S149和S321位点磷酸化状态影响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发育,将质粒pBSK-Cdc25B-WT、pBSK-Cdc25B-S149A、pBSK-Cdc25B-S321A和pBSK-Cdc25B-S149A/S321A体外转录成mRNA;显微注射入S期受精卵中,在2 mmol/LdbcAMP的M16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对受精卵发育、MPF活性及CDC2-pTyr15磷酸化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有dbcAMP存在时,各组受精卵卵裂时间延迟,但Cdc25B-S/A-mRNAs注射组受精卵卵裂率明显高于Cdc25B-WT-mRNA注射组,MPF活性提前达到高峰;CDC2-pTyr15磷酸化状态和MPF活性变化相一致.因此,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中,PKA对小鼠Cdc25B蛋白S149位点与S321位点的磷酸化修饰是控制受精卵G2/M转换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25B蛋白 蛋白激酶A 有丝分裂促进因子 二丁酰环磷酸腺苷 小鼠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25B蛋白亚细胞定位调控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建英 刘超 +1 位作者 孙小涵 于秉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探讨小鼠细胞分裂周期25B(CDC25B)蛋白149位丝氨酸磷酸化状态对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CDC25B的亚细胞定位和发育的影响,应用定制的CDC25B-pS149位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抗体检测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各细胞时期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状态;应用... 为探讨小鼠细胞分裂周期25B(CDC25B)蛋白149位丝氨酸磷酸化状态对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CDC25B的亚细胞定位和发育的影响,应用定制的CDC25B-pS149位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抗体检测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各细胞时期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状态;应用免疫荧光观察各期受精卵中CDC25B蛋白的定位情况;将质粒pEGFP-CDC25B-WT、pEGFP-CDC25B-S149A和pEGFP-CDC25B-S149D融合质粒及空载体质粒显微注射入G1期受精卵中,观察不同显微注射组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中外源性CDC25B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DC25B-S149位丝氨酸在G1和S期被磷酸化,在G2和M期去磷酸化.1-细胞期受精卵从G2向M期的转换过程中,发生了CDC25B向细胞核区的移位,到2-细胞初期,部分CDC25B蛋白又从细胞核回到细胞浆.实验结果提示,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G2/M期转换过程中,CDC25B的S149位点磷酸化修饰可能是对CDC25B细胞内定位及其活性的精确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25B 细胞定位 有丝分裂 点突变 小鼠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靶向CDC25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凯 李卫 +3 位作者 李志芳 纪会琼 郭志伟 曹俊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目的】探讨β-谷甾醇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平台预测β-谷甾醇的靶点、GEO2R分析GSE101728肝癌数据集中表达上调基因并分析两者共同基因,通过下载TCGA_LIHC数据矩阵分析得到... 【目的】探讨β-谷甾醇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平台预测β-谷甾醇的靶点、GEO2R分析GSE101728肝癌数据集中表达上调基因并分析两者共同基因,通过下载TCGA_LIHC数据矩阵分析得到细胞分裂周期25B(CDC25B)与肝癌临床分期和患者生存预后存在关系。CCK-8、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法检测β-谷甾醇作用下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构建HepG2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为Control组和β-谷甾醇组,β-谷甾醇组腹腔注射β-谷甾醇(50 mg/kg·d),测量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β-谷甾醇不同作用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HepG2和Hep3B细胞系中CDC25B蛋白水平,构建稳定过表达CDC25B的HepG2和Hep3B细胞系并给予β-谷甾醇处理,同上方法检测HepG2和Hep3B细胞系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DC25B表达水平,肝癌组织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T2-4)高于TNM分期(T1)(P<0.05),肝癌临床分期Ⅱ-Ⅳ高于临床分期I(P<0.05),肝癌G3-4分化高于G1-2分化(P<0.05),复发患者高于未复发者(P<0.05),预后不良者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CDC25B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CDC25B低表达组(P<0.05)。Hep3B和HepG2的细胞活力随着β-谷甾醇作用剂量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Hep3B(β-谷甾醇15µmol/L)和HepG2(β-谷甾醇18µmol/L)的相对克隆数目、S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β-谷甾醇组移植瘤的体积、质量和Ki67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Hep3B和HepG2细胞中的CDC25B蛋白表达均随着β-谷甾醇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减低,Hep3B和HepG2细胞的β-谷甾醇+CDC25B组的细胞生长、相对克隆数目、S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β-谷甾醇组(P<0.05),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β-谷甾醇组(P<0.05)。【结论】β-谷甾醇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CDC25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Β-谷甾醇 细胞分裂周期25B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科学家用细胞因子提高白血病化疗效果
10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5,共1页
据中国军网2010年3月1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010年3月1日电,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实验鼠为对象进行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自血病干细胞会聚集在骨髓与骨的交界处,并且其细胞周期处于静止状态。因为抗癌药物多以分裂周期快的... 据中国军网2010年3月1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010年3月1日电,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实验鼠为对象进行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自血病干细胞会聚集在骨髓与骨的交界处,并且其细胞周期处于静止状态。因为抗癌药物多以分裂周期快的细胞为靶标开发的,所以停止细胞分裂的自血病干细胞就会表现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日本 白血病 疗效 家用 科学 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亮 王静 +2 位作者 郭建文 刘江惠 左连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接种到裸鼠左前上肢,建立食管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腹腔注射用药,第1组Art 100 mg/kg,第2组Art 200 mg/kg,第3组Art 300 mg/kg,第...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接种到裸鼠左前上肢,建立食管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腹腔注射用药,第1组Art 100 mg/kg,第2组Art 200 mg/kg,第3组Art 300 mg/kg,第4组顺铂(cisplalin,又称DDP)3 mg/kg,第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周期、凋亡以及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 A,CDC25A)、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β,TGF-β)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C25A、Smad3和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食管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Art治疗后,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Art 200 mg/kg组抑瘤作用最强,与DDP组相当。Art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G_0-G_1期显著增高(P<0.05)、S期显著减少(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CDC25A蛋白及mRNA显著减少(P<0.05),Smad3和TGF-β蛋白及mRNA显著增高(P<0.05)。结论:Art具有抑制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CDC25A、上调Smad3和TGF-β的表达量而使肿瘤细胞停滞在G_0-G_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食管鳞状细胞 细胞分裂周期25a SMAD3 转化生长因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DC25A基因后肝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12
作者 陈思 唐艳萍 +4 位作者 李科志 杨春 黄小青 陈秀娟 曹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可能受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调控的基因,阐明并验证CDC25A对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方法:本课题组前期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癌HepG2细胞中CDC25A的表达... 目的:探讨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可能受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调控的基因,阐明并验证CDC25A对肝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方法:本课题组前期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癌HepG2细胞中CDC25A的表达并成功构建了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在本研究中应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进一步筛选沉默CDC25A后肝癌移植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及KEGG分析,应用q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芯片技术筛选出沉默CDC25A基因的肝癌移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188个,其中上调基因78个、下调基因110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蛋白复合物结合、细胞外间隙等方面,参与黏着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的改变。q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验证的结果显示,HIPK2 mRNA表达上调,微纤丝关联蛋白5(microfibrillar-associated protein 5,MFAP5)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mRNA表达下调,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应用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成功筛选出沉默CDC25A后肝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究CDC25A影响肝癌细胞生长提供了支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 人基因表达谱芯片 移植瘤 GO分析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CDC25A表达及青蒿琥酯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亮 刘江惠 +2 位作者 巨英超 周荣秒 王光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即以不同浓度(30...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青蒿琥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及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即以不同浓度(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Art)干预胃腺癌SGC-7901细胞24h,并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419.69±21.9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16.11±24.23,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8%±0.67%、12.55%±1.17%、23.43%±2.18%)明显高于对照组(0.87%±0.14%,P<0.0 5),且具有A r t剂量依赖性。3 0、6 0、1 2 0μm o l/L青蒿琥酯组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 9.1 8%±0.5 3%、35.71%±0.99%、31.73%±1.02%)明显低于对照组(44.12%±2.51%,P<0.01);30、60、120μmol/L青蒿琥酯组细胞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14.80±4.06、397.86±3.61、345.68±7.11)明显低于对照组(433.99±1.56,P<0.01)。结论CDC2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Art具有抑制胃腺癌SGC-7901的细胞生长作用,且可以下调细胞CDC25A的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青蒿琥酯 细胞凋亡 细胞分裂周期25a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受精卵微注射Cdc25b mRNA可提高卵裂率并促进受精卵发育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城 张哲 于秉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7,共9页
为了观察Cdc25B蛋白及PKA/Cdc25B信号途径在小鼠受精卵发育中的作用,将突变型和野生型Cdc25b转录成mRNA,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放入含有或不含有dbcAMP的M16中,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卵裂情况;用蛋白激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MPF的活性;... 为了观察Cdc25B蛋白及PKA/Cdc25B信号途径在小鼠受精卵发育中的作用,将突变型和野生型Cdc25b转录成mRNA,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放入含有或不含有dbcAMP的M16中,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卵裂情况;用蛋白激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MPF的活性;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Cdc2-Tyr15的磷酸化状态.结果显示,未加dbcAMP的Cdc25b-S321A mRNA注射组与Cdc25b-WT组相比,能够提前使受精卵发生G2/M期转变,导致卵裂,并明显提高卵裂率;MPF的活性测定和Cdc2-Tyr15磷酸化状态的检测结果也显示,Cdc25b-S321A组先于Cdc25b-WT组提前激活MPF.此外,Cdc25b-S321A mRNA注射组可以有效恢复由PKA引起的受精卵G2期阻滞,显著增加卵裂率;MPF的活性测定和Cdc2-Tyr15磷酸化状态的检测结果也显示,在PKA持续激活的情况下,对比于Cdc25b-WT组,Cdc25b-S321A组提前激活MPF.因此,在小鼠受精卵发育过程中PKA主要通过磷酸化Cdc25B的321位丝氨酸,从而调控MPF的激活与失活来控制有丝分裂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受精卵 蛋白激酶A 细胞分裂周期25B 有丝分裂促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2对紫外线诱导肝癌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惠 刘天德 +4 位作者 余新 刘秀霞 袁荣发 蒋成行 邵江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5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Rock2基因在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本研究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诱导DNA损伤,观察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基因对肝癌细胞生存的保护作用,... 背景与目的:Rock2基因在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本研究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诱导DNA损伤,观察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基因对肝癌细胞生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特异性抑制Rock2表达的干扰质粒shRock2转染到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用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ock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通过UV照射造成肝癌细胞DNA损伤模型,用MTT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能量共振转移法检测Cdk2/Cyclin E活性的改变。结果:shRock2转染到肝癌细胞后,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经过UV诱导肝癌细胞DNA损伤时,Rock2低表达组肝癌细胞较Rock2正常组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UV诱导DNA损伤时抑制Rock2表达可导致肝癌细胞中Cdc25A表达进一步下降,并且Cdk2/CyclinE活性也随Cdc25A的降低而降低。结论:UV诱导肝癌细胞DNA损伤时,Rock2通过调节Cdc25A对肝癌细胞的生存起保护作用,可能为肝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2 细胞 细胞分裂周期25a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噁二唑硫醚酰胺为核心骨架的新型多杂环分子的合成及对Cdc25B与PTP1B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成路 宫荣庆 +5 位作者 杨敬怡 孙晓娜 李奕嶙 王华玉 宋府璐 孙越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首先利用含有三嗪的芳香酰肼(3)构筑了1,3,4-噁二唑衍生物(5),然后将化合物5与含有1,3,4-噻二唑的衍生物(6)拼合合成了18个目标分子.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目标分子对... 首先利用含有三嗪的芳香酰肼(3)构筑了1,3,4-噁二唑衍生物(5),然后将化合物5与含有1,3,4-噻二唑的衍生物(6)拼合合成了18个目标分子.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目标分子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有8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阳性对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有12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对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噁二唑 均三嗪 1 3 4-噻二唑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肿瘤细胞中p27^(kip1)蛋白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管晓翔 陈龙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58-3259,共2页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D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肿瘤细胞 蛋白功能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P27KIP1 预后因子 细胞分裂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18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6-5p负性调控CDCA3对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9
作者 翟铁 田雪品 +2 位作者 郝凤杰 张艳秋 王晓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30-1937,共8页
目的探讨miR-186-5p通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因子3 (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3 protein,CDCA3)调控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胰岛β细胞NIT-1为对象,利用高脂高糖诱导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 目的探讨miR-186-5p通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因子3 (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3 protein,CDCA3)调控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胰岛β细胞NIT-1为对象,利用高脂高糖诱导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测定miR-186-5p、CDCA3 mRNA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miR-186-5p与CDCA3的靶向关系。在NIT-1细胞中转染miR-186-5p或si-CDCA3,并进行高脂高糖处理,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高脂高糖明显降低NIT-1细胞的细胞活力,Ki-67、PCNA、Bcl-2蛋白表达,以及miR-186-5p表达,同时显著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以及CDCA3 mRNA和蛋白表达(P<0.05)。miR-186-5p靶向负调控基因CDCA3。过表达miR-186-5p或敲减CDCA3明显增加高脂高糖损伤的NIT-1细胞的细胞活力及Ki-67、PCNA、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高脂高糖损伤的NIT-1细胞的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 miR-186-5p通过靶向负性调控CDCA3基因表达,促进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5p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因子3 高脂 高糖 胰岛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抗食管鳞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亮 王静 +2 位作者 刘江惠 郭建文 左连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青蒿琥酯(Art)抗食管癌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临床上同个体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黏膜中CDC25AmRNA的表达。建立食管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药物,...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DC25A)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青蒿琥酯(Art)抗食管癌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临床上同个体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黏膜中CDC25AmRNA的表达。建立食管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药物,用药两个疗程结束后2d处死裸鼠,取出瘤组织,分两份,一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CDC25A蛋白的表达,一份用于RT-PCR检测瘤组织中CDC25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方法检测结果CDC25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黏膜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rt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体质量小于对照组,Art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在G0~G1期高,S期明显减少(P<0.05),而且CDC25AmRNA及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rt具有抑制食管癌生长的作用,CDC25A在Art抗食管癌作用中起一定作用,使食管癌组织中CDC25A下降而使肿瘤细胞停滞在G0~G1期,从而起到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食管鳞状细胞 裸鼠 细胞分裂周期25a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