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ARFGAP1对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勤 张成岗 +2 位作者 邢桂春 陈清棠 贺福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7-243,共7页
ARF GAP是重要的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 .最近 ,在人胎肝 c DNA文库中发现一种新基因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的 ARF1 GAP有 32 %同源性 ,故将其命名为“ARFGAP1”.对ARFGAP1进行功能研究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绿色荧光蛋白 (GFP) ... ARF GAP是重要的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 .最近 ,在人胎肝 c DNA文库中发现一种新基因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的 ARF1 GAP有 32 %同源性 ,故将其命名为“ARFGAP1”.对ARFGAP1进行功能研究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绿色荧光蛋白 (GFP) - ARFGAP1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p EGFP- C1 - ARFGAP1 ) ,经脂质体转染将其导入 COS- 7细胞瞬时表达 ,利用绿色荧光确定ARFGAP1的亚细胞定位 .结果显示 ,ARFGAP1位于细胞质部分 ,表达量高时 ,在核周高尔基体区聚集呈团块状或颗粒状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1 /myc- His- ARFGAP1 ,在 COS- 7细胞中表达 ,并用 ARFGAP1和分泌型碱性磷酸酶 (SEAP)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 COS- 7细胞 ,发现ARFGAP1在细胞中过表达能部分抑制 SEAP的分泌 .结果证明 ,ARFGAP1对细胞的物质转运和分泌功能有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物质转运 细胞分泌功能 ARFGAP1 分泌型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细胞内物质环境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子涵 丁羽 +1 位作者 任明诗 刘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136,I0016,共6页
近年来,传统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治疗疾病与细胞关联密切,而细胞内物质环境的变化对中药治疗的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知网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搜集并整理有关中药对细胞内pH... 近年来,传统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治疗疾病与细胞关联密切,而细胞内物质环境的变化对中药治疗的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万方、知网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搜集并整理有关中药对细胞内pH值、细胞因子、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阐明中药作用与细胞的关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细胞内物质环境 细胞因子 内质网 线粒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ARFGAP3的克隆表达及生化活性
3
作者 刘晓勤 张成岗 +2 位作者 邢桂春 陈清棠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7-513,共7页
ADP核糖基化因子 GTP酶活化蛋白 (ARFGAP)是重要的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 .在 2 2周孕龄人胎肝cDNA文库中发现一种新基因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ARF1GAP有 32 %同源性 .将这种新基因命名为“ARFGAP3” ,对其进行功能研究 ,利用逆... ADP核糖基化因子 GTP酶活化蛋白 (ARFGAP)是重要的细胞内物质转运调节分子 .在 2 2周孕龄人胎肝cDNA文库中发现一种新基因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鼠ARF1GAP有 32 %同源性 .将这种新基因命名为“ARFGAP3” ,对其进行功能研究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 ,从人胎盘总RNA中扩增ARFGAP3全长cDNA序列 ,并将其亚克隆到 pGEM T载体 ;采用RNA印迹法和斑点杂交法 ,检测其组织表达谱 ,发现在多种腺体和睾丸中有很高水平ARFGAP3基因转录 ,并且只有一种约 2 7kb的转录本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表达质粒 pBAD/Thio ARFGAP3,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 ,利用肠激酶切除重组融合蛋白N端引导序列 .检测重组ARFGAP3的生化活性 ,证实ARFGAP3对ARF1具有GAP活性 ,促进ARF1结合的GTP水解为GDP ,磷脂酰肌醇二磷酸 (PIP2 )增强其GAP活性 ,而磷脂酰胆碱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FGAP3 细胞内物质转运 ADP核糖基化因子 GTP酶活化蛋白 生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活动
4
作者 许由恩 吴柏林 《生物学教学》 1981年第1期1-10,25,共11页
本文简述了细胞超微结构与功能活动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简介了各个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主要强调结构对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着重介绍了细胞内一些重要的功能活动体系,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定位构造,例如有:细胞内能量的获... 本文简述了细胞超微结构与功能活动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简介了各个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主要强调结构对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着重介绍了细胞内一些重要的功能活动体系,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定位构造,例如有:细胞内能量的获得和转换、细胞内物质的分解和消化、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细胞表面膜的活动、细胞的运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等。本文引证的材料,大都是对动物细胞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超微结构 功能基础 收缩运动 核蛋白体 高尔基复合体 细胞内物质 酶系 线粒体膜 过氧物酶体 线粒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建东 张红 刘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43-3245,共3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生成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线粒体受损能够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eies,ROS)或者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可以造成细胞的损伤或者促使细胞凋亡。因此.及时清除这些受...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生成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线粒体受损能够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eies,ROS)或者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可以造成细胞的损伤或者促使细胞凋亡。因此.及时清除这些受损伤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与数量对细胞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噬溶酶体途径在调控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的降解、维持线粒体的代谢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分子机制 细胞内物质 细胞凋亡因子 能量代谢 生命活动 自噬溶酶体 能量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参与免疫应答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勇 王晓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9-781,F0004,共4页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古老且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最早由Ashford和Porten于1962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人的肝细胞在加入高血糖素后出现的自食(Self-eat-ing)现象而被发现[1]。后来人们将该现象命名...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古老且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最早由Ashford和Porten于1962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人的肝细胞在加入高血糖素后出现的自食(Self-eat-ing)现象而被发现[1]。后来人们将该现象命名为自噬。其通过双层膜包裹部分胞浆和细胞内需要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后者随之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并最终将所包裹的内容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免疫应答 电子显微镜观察 细胞内物质 自噬溶酶体 调控 真核生物 高血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电镜标本块染法
7
作者 曹汉民 《生物学教学》 1982年第2期45-46,共2页
生物超薄切片术是研究细胞亚显微结的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生物组织具固有的低反差特性,因此必须进行电子染色,方能清晰分辨其内部结构。电子染色的原理是利用金属元素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以增加对电子的散射能力,由于细胞内不同物质与金... 生物超薄切片术是研究细胞亚显微结的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生物组织具固有的低反差特性,因此必须进行电子染色,方能清晰分辨其内部结构。电子染色的原理是利用金属元素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以增加对电子的散射能力,由于细胞内不同物质与金属元素的结合力不同,因而散射电子的机率就有差异,这样就产生了电子反差。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块染和片染两种。组织块染色是在固定以后的脱水阶段中进行,一般都用70%乙醇配制的2—4%的醋酸铀溶液染色数小时或过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染色 细胞内物质 超薄切片术 染法 色数 电镜标本 切片染色 染色方法 细胞类型 甲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