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征 贾彬 +2 位作者 孙静娜 李亚威 张海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74-1475,共2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阳性者血清标志物模式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元林 黎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1-682,共2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脱氧核糖核酸 丙氨酸转氨酶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永虹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根据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为低拷贝组29例与高拷贝组7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根据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为低拷贝组29例与高拷贝组71例,根据HBeAg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55例与阴性组45例),同时选取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血清HBV-DNA定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拷贝组与高拷贝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负相关(r=-0.659,P=0.003);阳性组lgHBV-DNA、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BV-DNA复制是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雯雯 汤德元 +6 位作者 曾智勇 王彬 黄涛 周敏 毛茵茗 周飘 何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株致病力增强的风险,对全世界的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PPI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我国PPV防控与净化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PPI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但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论文对调控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的各类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的新型药物或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感染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秦地区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王小月 周建颖 +3 位作者 董李学 孙月川 陈彦丽 张子佳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41-43,共3页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咳嗽、神经症状等,对狐、貉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小病毒病则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后可引起严...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咳嗽、神经症状等,对狐、貉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细小病毒病则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后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心肌炎等症状,同样对狐、貉的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唐山市、秦皇岛市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该研究于2023-2024年从唐秦地区狐貉养殖户采集病料组织样品,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中犬瘟热、细小病毒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犬瘟热、细小病毒总阳性率分别为7.67%、9.21%。研究表明,唐秦地区规模化及散养中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病均有流行,建议养殖户实施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Ⅰ、Ⅱ型和鹅细小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朱啟超 任曼 +5 位作者 张学刚 张进进 张鑫龙 李佳晋 曲光刚 李升和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为建立一种可快速、特异检测鹅星状病毒Ⅰ型(GAstVⅠ)、Ⅱ型(GAstVⅡ)及鹅细小病毒(GPV)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AstVⅠ型、GAstVⅡ型及GPV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及三种荧光基团TaqMan探针,分别构建了带有三种病原靶基因... 为建立一种可快速、特异检测鹅星状病毒Ⅰ型(GAstVⅠ)、Ⅱ型(GAstVⅡ)及鹅细小病毒(GPV)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AstVⅠ型、GAstVⅡ型及GPV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及三种荧光基团TaqMan探针,分别构建了带有三种病原靶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通过筛选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分析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并进行临床样品检测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够特异检测GAstVⅠ型、GAstVⅡ型与GPV,且与其他常见鹅病病原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对GAstVⅠ型、GAstVⅡ型及GPV对相应的标准质粒最低检出限均为10拷贝/μL;重复性好,重复性试验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该方法对9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已发表的三种病毒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其中GAstVⅠ型符合率为98.89%,GAstVⅡ型符合率为96.67%,GPV符合率为96.67%。研究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GAstVⅠ型、GAstVⅡ型及GPV,实现一管检多病,实用性强,效率更高,为GAstVⅠ、Ⅱ型和GP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高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Ⅰ型 鹅星状病毒Ⅱ型 细小病毒 多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某鹅场鹅细小病毒检测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7
作者 董路 杜润 +6 位作者 何依蓉 相德才 赵珍 曾邦权 杨丽珠 林尊诚 段博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2023年12月,云南省腾冲市某地鹅场雏鹅突然发病死亡,怀疑为鹅细小病毒(GPV)感染。为确定致病原,通过荧光定量PCR对临床病料样品进行了GPV核酸检测,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阳性样品全基因组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样品中检出GPV阳... 2023年12月,云南省腾冲市某地鹅场雏鹅突然发病死亡,怀疑为鹅细小病毒(GPV)感染。为确定致病原,通过荧光定量PCR对临床病料样品进行了GPV核酸检测,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阳性样品全基因组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样品中检出GPV阳性核酸,将阳性样品命名为YN-2024;经测序,YN-2024基因组全长5049 bp,与GPV强毒株Virulent B和疫苗株SYG61v相比,有4段14 bp的基因缺失;进化树分析显示,YN-2024与鹅源分离株SQ0412、DY16、RC16、BD、DX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强毒株和鸭源细小病毒分离株的遗传关系较远。结果说明;该鹅场存在GPV弱毒株流行,流行毒株存在部分基因缺失,这可能会对病毒毒力和致病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小鹅瘟 全基因组 荧光定量PCR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细小病毒B19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估
8
作者 于鹏鹤 贾慧婕 +3 位作者 徐壮壮 李世豪 刘永香 齐钦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 该文主要对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人类细小病毒B19 (简称B19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等。通过对一批产品的分析性能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该文主要对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人类细小病毒B19 (简称B19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等。通过对一批产品的分析性能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实验设计和临床要求。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EP17-A中性能确认(建立)的方法,进行空白限(LoB)、检测限(LoD)的建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EP6-A的方法,建立试剂的线性范围;按照CLSI EP5-A2文件要求评估分析间(天间)变异和总不精密度。结果 该批试剂盒临床0值样本的LoB为0.1893。试剂盒临床标本的LoD为0.76。试剂盒的线性范围为4.74~256.93 AU/mL。检测限和线性满足对应文件指标要求。结论 与市面试剂盒对临床样本的检测表明,该新研发试剂盒可以胜任B19病毒的体外诊断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盒 人类细小病毒B19 性能评估 体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防治措施
9
作者 乔波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45-46,共2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犬都可能感染,尤其对断乳前后幼犬为害较大,是为害犬类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一、犬细小病毒病原。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没有囊膜包裹,在电...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犬都可能感染,尤其对断乳前后幼犬为害较大,是为害犬类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一、犬细小病毒病原。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没有囊膜包裹,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对称的二十面体结构,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力较强。在室温下保存90天,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低温下保存数年,毒力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二十面体 细小病毒 耐受力 存活数 幼犬 犬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养殖技术要点及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10
作者 翟银建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近年来阜南县大力发展适应性畜牧业,其中番鸭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随着养殖量增多以及产业密集发展,更容易爆发一些番鸭传染病,细小病毒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然后提出对细... 近年来阜南县大力发展适应性畜牧业,其中番鸭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随着养殖量增多以及产业密集发展,更容易爆发一些番鸭传染病,细小病毒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然后提出对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手段,进一步提出番鸭养殖技术要点,以期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重视对疫病的主动防治,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养殖 细小病毒 养殖技术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感染新型鹅细小病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
11
作者 解广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期30-30,共1页
新型鹅细小病毒是近几年在我国流行的新型病毒,本病严重影响鸭群的生产性能和生长性能,严重危害我国鸭养殖业。本文通过对新型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流行特点与趋势、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等进行综合阐述,... 新型鹅细小病毒是近几年在我国流行的新型病毒,本病严重影响鸭群的生产性能和生长性能,严重危害我国鸭养殖业。本文通过对新型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流行特点与趋势、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等进行综合阐述,为今后在临床上预防本病的发生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症状 新型鹅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病防控技术
12
作者 孟亚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146-146,共1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CPV)引发的急性、高致死率传染病。此病毒适应环境能力强,通过消化道感染犬类,破坏肠道细胞,引发严重炎症和出血。其变异能力也增加了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控的难度。自2014年起,该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未接种...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CPV)引发的急性、高致死率传染病。此病毒适应环境能力强,通过消化道感染犬类,破坏肠道细胞,引发严重炎症和出血。其变异能力也增加了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控的难度。自2014年起,该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未接种疫苗的犬只死亡率极高,幼犬死亡率更是高达89%。这给养犬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文旨在通过了解该病的病原、流行和临床表现,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犬类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给犬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沈阳市猫细小病毒VP2基因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
13
作者 李晔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了解沈阳市猫细小病毒(FPV)的遗传进化情况,探究FPV免疫失败的原因,收集2022年该地区FPV感染猫肛拭子,采用PCR扩增FPV VP2基因,对VP2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对、主要编码氨基酸位点分析与遗传进化树绘制。结果显示;获得了7个FPV VP2... 为了解沈阳市猫细小病毒(FPV)的遗传进化情况,探究FPV免疫失败的原因,收集2022年该地区FPV感染猫肛拭子,采用PCR扩增FPV VP2基因,对VP2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对、主要编码氨基酸位点分析与遗传进化树绘制。结果显示;获得了7个FPV VP2基因片段,全长均为1755 bp,与50株参考毒株VP2基因同源性为98.8%~99.9%;与标准株和疫苗株相比,6个获得基因编码的VP2蛋白第91位点发生了改变,其中2个获得基因编码的VP2蛋白第295位点发生了改变;遗传进化树显示,FPV VP2基因分为3个基因群,7个获得基因中有6个位于G1群、1个位于G3群,与国内近年来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近,但与疫苗株和标准株均不在同一个基因群(G2群)。结果说明;沈阳市流行的FPV逐渐进化形成了不同于疫苗株和标准株的基因群,因此有必要加强FPV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研发针对性更强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FPV) VP2基因 同源性 氨基酸位点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绍兴麻鸭疑似细小病毒感染的治疗
14
作者 徐晶 蔡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33-34,共2页
2022年,诸暨市绍兴麻鸭养殖场发生一种以短喙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笔者参与了诊治及跟踪调查,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报告。1临床症状2022年2月诸暨市某鸭场新引进一批绍兴麻鸭雏蛋鸭5000羽,入舍两日后部分雏鸭出现异常:病初少量雏鸭精神... 2022年,诸暨市绍兴麻鸭养殖场发生一种以短喙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笔者参与了诊治及跟踪调查,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报告。1临床症状2022年2月诸暨市某鸭场新引进一批绍兴麻鸭雏蛋鸭5000羽,入舍两日后部分雏鸭出现异常:病初少量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饮欲增加,排白色或淡青色较粘稠粪便,发病3-5 d后,出现腿脚瘫痪、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随后立即死亡,死亡率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麻鸭 神经症状 细小病毒感染 雏鸭 临床症状 蛋鸭 诸暨市 角弓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细小病毒的诊治
15
作者 刘晓丽 邓贵德 黄钰英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8-79,84,共3页
犬细小病毒感染又称为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型[1]。给养犬业造成很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病例情况2023年5月21日,武鸣区某农户饲养的1只中华... 犬细小病毒感染又称为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型[1]。给养犬业造成很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病例情况2023年5月21日,武鸣区某农户饲养的1只中华田园犬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该犬为3月龄,体重3.1 kg,未接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食欲减退 肠炎型 养犬业 主要传染病 病例情况 接触性 武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运超 陈玉梅 +3 位作者 杨苏珍 魏蔷 郝慧芳 柴书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种无囊膜DNA病毒,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该病毒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猪场PPV感染率高达9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PPV经口、鼻传播,主要侵染猪的生殖器官,引起母猪的死胎、木乃伊胎...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种无囊膜DNA病毒,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该病毒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猪场PPV感染率高达9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PPV经口、鼻传播,主要侵染猪的生殖器官,引起母猪的死胎、木乃伊胎和公猪的精液质量下降。临床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防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论文对病毒的基因组和蛋白特征、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PPV的基础研究和疫苗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VLP组装 病毒抗原表位 VP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7型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全海 许夕雅 +4 位作者 石蒙蒙 杨寒 高冬生 王永生 陈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4%)的感染率最高,PPV7(15.11%)次之。产房仔猪未检出PPV1/3/5,PPV2/6/7在各生长阶段猪群中均有检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保育和育肥猪中PPV各型检出率均较高,尤以PPV2常见。PPV2和PPV7在口腔液、血样、肺脾淋巴结中检出率均较高,血样中较低,PPV3常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PPV5多见于口腔液,PPV6多见于血样。研究证实,除PPV4未检出外,其他6种PPV在河南均存在,并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PPV2、PPV7可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PPV7与PCV2混合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1~7型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1~7型全基因组遗传变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涛 常晨 +2 位作者 李倩文 张道华 唐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3-2203,共11页
猪细小病毒1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1,PPV1)是母猪繁殖失败的主要病原体,即通常所称的猪细小病毒。2001—2016年,在猪体相继鉴定出了6种新型猪细小病毒,分别被命名为猪细小病毒2~7型(PPV2~PPV7型)。为确定中国江苏地区PPV1~PPV7型... 猪细小病毒1型(porcine parvovirus type 1,PPV1)是母猪繁殖失败的主要病原体,即通常所称的猪细小病毒。2001—2016年,在猪体相继鉴定出了6种新型猪细小病毒,分别被命名为猪细小病毒2~7型(PPV2~PPV7型)。为确定中国江苏地区PPV1~PPV7型感染情况和遗传变异特征,采用PPV1~PPV7型常规PCR检测方法,从江苏地区猪场收集到2株PPV1、2株PPV2,以及PPV3、PPV4、PPV5、PPV6、PPV7各1株阳性组织病料,对这9株阳性组织病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PPV1~PPV7型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系统分析全基因组和衣壳蛋白2(VP2)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结果表明,PPV1~PPV7型测序毒株与GenBank中同型毒株全基因组同源性均高于97%,而不同型基因组间同源性均小于60.40%。PPV1~PPV7型测序毒株的VP2氨基酸序列与同型毒株同源性均高于97%,但不同型毒株之间差异巨大,PPV4与PPV5有55%同源性,其他毒株之间同源性更低,仅为9%~17%。毒力分析结果表明,2株PPV1流行株与PPV1强毒株Kresse存在相似的毒力位点,且存在5处特有的突变,可能为高毒力毒株。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猪群中PPV1~PPV7型分子流行病学并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PCR检测 基因组 衣壳蛋白2 遗传变异 毒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核酸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犬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之景 杨松涛 +5 位作者 夏咸柱 闫芳 赵忠鹏 高玉伟 邹啸环 黄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62-1566,共5页
分别用犬细小病毒(CPV)核酸疫苗(pVCPV-VP2)、CPV重组活载体疫苗(CAV2/CPV)与CPV弱毒疫苗对犬进行了免疫试验,以检测不同CPV疫苗的免疫原性。采用CPV ELISA、CPV HI与CPV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 分别用犬细小病毒(CPV)核酸疫苗(pVCPV-VP2)、CPV重组活载体疫苗(CAV2/CPV)与CPV弱毒疫苗对犬进行了免疫试验,以检测不同CPV疫苗的免疫原性。采用CPV ELISA、CPV HI与CPV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犬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 ELISA抗体与抗CPV中和抗体,但是pVCPV-VP2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可检测的抗CPV HI抗体,而CAV2/CPV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CPV HI抗体。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ConA与CPV的刺激均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两者所表达的VP2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CAV2/CPV以及pVCPV-VP2和CAV2/CPV联合免疫犬的抗CPV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比用pVCPV-VP2单独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高。但CAV2/CPV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仍然比CPV弱毒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弱。另外,CAV2/CPV还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AV-2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核酸疫苗 重组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分离、核酸探针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喜林 甘孟侯 余丽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2-468,共7页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了PPV-DNA-C片段(PPV-RF-DNA,经PstI/HindⅢ的双酶切片段,称为C片段)及含C片段的PUC19重组质粒(PUP),利用地高辛(Digoxienin)标记,分别制备探针2和探...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了PPV-DNA-C片段(PPV-RF-DNA,经PstI/HindⅢ的双酶切片段,称为C片段)及含C片段的PUC19重组质粒(PUP),利用地高辛(Digoxienin)标记,分别制备探针2和探针1。对猪细小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的核酸均为阴性。并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两种探针的DNA检出限量分别为40pg和4pg。同时对7例疑是猪细小病毒自然感染病理材料,经过处理后直接点样检测,均为阳性反应,而对照的健康猪组织,猪瘟病料,猪伪狂犬病病料检测结果为阴性。从7例自然病例中分离7株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电镜技术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等试验对分离毒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病毒均为猪细小病毒。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这种方法对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检疫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地高辛 斑点杂交 核酸探针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