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甲基化酶SUV39H1过表达对C2C12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
作者 王乾 黄晨 +5 位作者 黄廷锐 孙攀 赵永见 施杞 王拥军 唐德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0-1265,共6页
目的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组蛋白密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组蛋白甲基化酶SUV39H1过表达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的C2C12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SUV3... 目的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组蛋白密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组蛋白甲基化酶SUV39H1过表达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的C2C12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SUV39H1慢病毒感染C2C12细胞构建SUV39H1过表达稳转株。然后利用100 ng/mL的BMP2成骨诱导液对SUV39H1过表达稳转株成骨诱导7 d,随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和矿化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ALP和茜素红染色显示,与过表达GFP对照组比较,SUV39H1过表达会抑制C2C12细胞早期和晚期成骨分化和矿化程度,qRT-PCR显示,与过表达GFP对照组比较,SUV39H1过表达会降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LP、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骨钙素(osteocalcin, OCN)基因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过表达GFP对照组比较,SUV39H1过表达会抑制Runx2和ALP成骨蛋白的表达,同时会提高组蛋白H3第9位点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9 trimethylation, H3K9me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SUV39H1过表达会抑制C2C12细胞的成骨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酶 SUV39H11 C2C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酶G9a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 梁蓉 +3 位作者 高广勋 董丽华 王健红 李玉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21-726,共6页
目的:比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及淋巴结反应增生组织中组蛋白甲基化酶G9a的表达情况,探讨G9a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 目的:比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及淋巴结反应增生组织中组蛋白甲基化酶G9a的表达情况,探讨G9a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5例初治DLBCL患者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同时选取2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和对照组中G9a蛋白的表达,分析G9a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进展期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探讨其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DLBCL组织G9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3%,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2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G9a蛋白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性别、年龄、B症状、LDH水平、初治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9a蛋白阳性患者组的β2-MG的值,临床分期,Ki-67均较G9a蛋白阴性组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19和0.044),Non-GCB的G9a表达率高于GC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虽然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9a蛋白表达阳性并非是是影响DLBCL患者3年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单因素研究显示G9a蛋白阴性和阳性组的3年OS分别为89.5%和74.4%,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3年PFS分别为79.3%和59.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相比,组蛋白甲基化酶G9a在DLBCL中表达明显增加,且G9a蛋白阳性DLBCL患者的β2-MG、临床分期、Ki-67指数均较G9a蛋白表达阴性患者更高,提示G9a阳性表达可能与DLBCL的发展增殖有关;G9a蛋白表达阳性是影响初治DLBCL患者3年OS和PFS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但并非其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甲基化酶 G9a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宛纭 金艳花 朴云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6,共8页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黄素胺氧化酶家族的成员。LSD1是重要的赖氨酸甲基化橡皮擦之一,通过可逆性地去除组蛋白H3K4me1/2、H3K4me1/2的甲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功能。LSD1位于细胞核内,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肿瘤的增殖、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过去的研究发现,LSD1在多种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显著过表达,并与患者的生存率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SD1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和免疫监视,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在宫颈癌中,LSD1与HPV16E7存在相互作用,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此外,LSD1抑制剂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特别是在恢复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方面。本文综述了LSD1在妇科肿瘤中的分子机制、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了不同LS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妇科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甲基化酶1 甲基 肿瘤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A调控H3K4me3参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婷 解琪 +5 位作者 谷小龙 曹志华 彭志伟 赵虹 刘志贞 解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7,共9页
神经管畸形(NTDs)的病因与防治是出生缺陷领域研究的重点,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但其机制不明。本文借助低叶酸细胞模型和低叶酸NTDs小鼠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ut&Tag等技术,探讨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ysine demethylase 5A(KD... 神经管畸形(NTDs)的病因与防治是出生缺陷领域研究的重点,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但其机制不明。本文借助低叶酸细胞模型和低叶酸NTDs小鼠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ut&Tag等技术,探讨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ysine demethylase 5A(KDM5A)及其调控的下游组蛋白H3K4me3修饰在叶酸缺乏导致的NTDs发生中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低叶酸的细胞模型中,qRT-PCR、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KDM5A分子表达明显下降(P<0.05)。作为组蛋白H3K4me3调控的上游关键酶,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ChIP-qPCR实验证实,叶酸缺乏下组蛋白H3K4me3在神经发育基因Axin 2和Atoh 1基因启动子区富集增加(P<0.05)。通过构建KDM5A基因敲除细胞模型,借助Cut&Tag试验证实,KDM5A基因敲除后H3K4me3主要富集在神经发育基因上。最后在低叶酸导致的NTDs小鼠模型的脑组织中,RT-qPCR、Western印迹以及ChIP-qPCR实验显示,E9.5 d的NTDs胎鼠脑组织中KDM5A表达下降(P<0.05),Axin2、Atoh1表达升高(P<0.05),Axin2、Atoh 1基因启动子区的H3K4me3富集增多(P<0.05)。综上所述,KDM5A蛋白在叶酸缺乏导致的NTDs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通过调控下游H3K4me3进而调控神经发育靶基因Axin2、Atoh 1异常表达,介导NTDs的发生。本研究从叶酸缺乏介导KDM5A调控组蛋白修饰来探讨NTDs的发病机制,为降低出生缺陷,促进生殖健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叶酸 组蛋白甲基化酶5A 组蛋白H3K4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B-04通过抑制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表达来调控MDM2/P53/SLC7A11/GPX4轴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 金俊豪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4-1152,共9页
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 JIB-04)是一种泛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肝癌细胞HepG2和Huh7为研究对象,探讨了JIB-04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影响,并揭示其可... 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 JIB-04)是一种泛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肝癌细胞HepG2和Huh7为研究对象,探讨了JIB-04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影响,并揭示其可能的分子机制。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实验显示,JIB-04明显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Huh7活力,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689μmol/L及0.7392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变化,结果显示,JIB-04可显著激活细胞内ROS的累积。通过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检测试剂盒和脂质过氧化物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GSH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发现,在2μmol/L JIB-04处理下,HepG2和Huh7细胞内GSH分别下降88.4%和80.7%,而脂质过氧化物分别升高4.75倍和9.25倍。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发现,JIB-04显著降低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和SLC7A11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同时铁死亡相关通路蛋白质MDM2明显下调,P53蛋白水平明显上调。机制研究显示,JIB-04可以使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KDM4C的蛋白质水平下调约58%和51%。通过ChIP检测发现,在JIB-04处理肝癌细胞后MDM2基因启动子区域H3K9me3分别提高了2.19倍和2.14倍,同时qRT-PCR证明,JIB-04处理肝癌细胞后MDM2 mRNA水平显著下调。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揭示了JIB-04可下调特异性去甲基化酶KDM4C的表达,进而影响MDM2基因启动子区域H3K9me3甲基化水平抑制MDM2基因表达,减少MDM2蛋白与P53蛋白结合,P53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同时,铁死亡相关蛋白质SLC7A11和GPX4的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内GSH耗竭、ROS与脂质过氧化物积累,最终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 肝细胞癌 Jumonji组蛋白甲基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介导的组蛋白H3K27me3甲基化修饰异常在小鼠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一翔 彭昌 +1 位作者 吴书琪 田小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0-1399,共10页
目的:心肌重构是心力衰竭重要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针对病理性心肌重构的特异性治疗匮乏,疗效欠佳。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可调控病理性心肌重构。本研究通过建立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小鼠模型,探究抑制组蛋白甲基化酶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 目的:心肌重构是心力衰竭重要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针对病理性心肌重构的特异性治疗匮乏,疗效欠佳。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可调控病理性心肌重构。本研究通过建立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小鼠模型,探究抑制组蛋白甲基化酶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导致的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H3K27me3)甲基化修饰异常对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昆明雄性小鼠。采用胸主动脉缩窄(thoracic aortic constriction,TAC)手术构建小鼠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在第1部分实验中将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假手术(Sham)组、TAC术后4周(TAC-4W)组和TAC术后8周(TAC-8W组)4组;在第2部分实验中将小鼠分为Normal组、Sham组、TAC-8W组、TAC+Veh组(TAC术后给予双纯水灌胃)和TAC+丹参酮I(tanshinone I,Tan I)组(TAC术后给予Tan I灌胃)5组。通过超声心动仪检测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在体视镜下观察小鼠心脏。收集小鼠心脏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ZH2、H3K27me3、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WGA)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细胞情况。结果:体视镜下可见:TAC-8W组小鼠心脏较Sham组增大,TAC+Tan I组小鼠心脏较TAC-8W组增大。超声心动图显示:与Sham组比较,TAC-4W组小鼠左室前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thickness,LVAW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明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TAC-4W组比较,TAC-8W组小鼠LVAWT、LVPWT和LVEF均明显降低,LVEDD、LVESD和左室容积(left ventricular volume,LVV)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TAC-8W组比较,TAC+Tan I组小鼠LVAWT、LVPWT和LVEF均明显降低,LVEDD、LVESD和LVV均明显增加(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TAC-4W和TAC-8W组小鼠心肌组织中EZH2和H3K27me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β-MHC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TAC-8W组比较,TAC+Tan I组小鼠心肌组织中EZH2和H3K27me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β-MHC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WGA染色结果显示:TAC-8W组小鼠心肌细胞面积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与TAC-8W组比较,TAC+Tan I组小鼠心肌细胞面积进一步增加(P<0.05);TAC-8W组小鼠单位心肌面积下心肌细胞数量较Sham组显著减少(P<0.05),与TAC-8W组比较,TAC+Tan I组小鼠单位面积下心肌细胞数量进一步减少(P<0.05)。结论:通过EZH2抑制组蛋白H3K27me3甲基化修饰可促进小鼠压力过载性心肌重构,EZHZ可能成为病理性心肌重构的防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重构 心力衰竭 组蛋白甲基化酶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 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 丹参酮I 甲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邵根宝 黄晓佳 +3 位作者 龚爱华 张志坚 陆荣柱 桑建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1-338,共8页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1,LSD1)的发现,表明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是一个动态可调节的过程。结构分析显示,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lcleotide,FAD)依赖性胺氧化酶,它能够特...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1,LSD1)的发现,表明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是一个动态可调节的过程。结构分析显示,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lcleotide,FAD)依赖性胺氧化酶,它能够特异性脱去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H3K4)和H3K9位点上的甲基基团。功能研究显示,LSD1定位于细胞核内,调控着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被誉为细胞深处的基因"开关",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LSD1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组蛋白甲基化酶 基因转录调控 肿瘤抑制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表达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宏宇 郭承 +5 位作者 董路珏 周驰 霍少川 陈建发 刘勇 王海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的变化及其对组蛋白甲基化(H3K9me3、H3K36me3)水平的影响,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年龄50至70岁因...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的变化及其对组蛋白甲基化(H3K9me3、H3K36me3)水平的影响,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年龄50至70岁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的绝经后患者,通过检测腰椎骨密度,收集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验组)和10例非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照组),术中提取股骨头松质骨标本,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JMJD2B)和组蛋白甲基化(H3K9me3、H3K36me3)表达。结果绝经后妇女JMJD2A、JMJD2B表达为弱阳性到阳性不等,骨质疏松症患者组表达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组H3K9me3、H3K36me3表达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组蛋白高甲基化状态相关,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JMJD2B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JMJD2B可能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拮抗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甲基化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阮建彬 臧建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0-940,共11页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发现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揭示了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和其他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一样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LSD1调控着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以及p53的活性,在癌症的发生...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发现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揭示了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和其他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一样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LSD1调控着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以及p53的活性,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抗癌药物开发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组蛋白甲基化酶 P53 胺氧化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磊 徐鑫 +1 位作者 赵瑶 胡振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497,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由于遗传变化使髓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和凋亡受阻,导致其在骨髓中恶性增殖和积聚,从而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1-2]。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由于遗传变化使髓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和凋亡受阻,导致其在骨髓中恶性增殖和积聚,从而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1-2]。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诱导分化的化学疗法,但却面临复发与耐药等问题。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之一,通过激活和抑制基因的转录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近年来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甲基化酶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秀梅 钟雯婷 +1 位作者 王春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48-1352,共5页
本研究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LSD1在HL-60和SHI-1白血病细胞株、不同病情(初诊、完全缓解、复发)急性白血... 本研究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LSD1在HL-60和SHI-1白血病细胞株、不同病情(初诊、完全缓解、复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及非恶性血液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随访收集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SD1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HL-60细胞和SHI-1细胞LSD1均呈阳性高表达,LSD1相对含量(LSD1/β-actin灰度比)分别为4.647±3.840和1.628±0.185(n=4);72例AL患者LSD1表达程度差异较大,阳性率为56.9%(41/72),LSD1相对含量平均为1.053±1.976;17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LSD1阳性率为0%,LSD1相对含量为0.004±0.012。LSD1阳性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初诊组(90.4%,77.8%)与难治/复发组(100%,100%)均高于完全缓解(CR)组(4.7%,0%)(p=0.000);LSD1相对含量在AML与ALL患者初诊组之间(1.177±1.646,1.275±1.845)、难治/复发组之间(2.050±2.470,4.107±3.676)或CR组之间(0.029±0.033,0.019±0.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LSD1阳性率在初诊组(84.6%)与难治/复发组(100%)均高于CR组(3.8%),LSD1相对含量在初诊组(1.274±1.760)、难治/复发组(3.359±3.319)及CR组(0.027±0.031)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难治/复发组高于初诊组与CR组(p<0.01),初诊组高于CR组(p<0.01)。结论:LSD1过高表达与AL难治/复发有关,其表达水平能反映AL患者的病情,可成为对AL预后有提示作用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组蛋白甲基化酶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促进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R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琛 姚睿 范志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8-652,共5页
目的:脂多糖是否对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ment stem cells,PDLSCs)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调控功能。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脂多糖对牙周膜干细胞进行刺激处理;在mRNA水平利用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reverse ... 目的:脂多糖是否对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ment stem cells,PDLSCs)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调控功能。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脂多糖对牙周膜干细胞进行刺激处理;在mRNA水平利用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HR(hairless homolog)基因在脂多糖刺激后24h和48h结果显示,能促进HR的表达,其表达升高的水平与脂多糖刺激时间有相关性。1、5和10mg/L脂多糖在作用48h后都能促进HR的表达,其表达升高的水平与脂多糖刺激剂量有相关性。10μg/mL脂多糖抑制牙周膜干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结论:在牙周膜干细胞中脂多糖对牙周膜干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R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组蛋白甲基化酶 牙周膜干细胞 HAIRLESS 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湛敏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Jumonji do-main containing 1A)通过羟基化作用使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而参与转录调节,参与精子生成、能量代谢、干细胞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就JMJD1A的结构、催化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Jumonji do-main containing 1A)通过羟基化作用使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而参与转录调节,参与精子生成、能量代谢、干细胞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就JMJD1A的结构、催化反应机理、底物特异性、生物学功能和抑制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JD1A 基因转录调控 组蛋白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D锌指蛋白8与神经发育
14
作者 郭晓强 沈永青 +2 位作者 刘贝 常彦忠 段相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10,共6页
PHD锌指蛋白8(PHF8)是一种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PHF8属于包含JmjC结构域蛋白家族,在N端还含有一个PHD(planthomeodomain)锌指结构域.人的PHF8基因突变往往破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从而引发遗传性X-连锁智... PHD锌指蛋白8(PHF8)是一种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PHF8属于包含JmjC结构域蛋白家族,在N端还含有一个PHD(planthomeodomain)锌指结构域.人的PHF8基因突变往往破坏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从而引发遗传性X-连锁智力迟滞(XLMR)并伴发唇裂的发生.PHF8一方面可催化H3K9me2/1、H4K20me1和H3K27me2的去甲基化,另一方面还通过N端PHD锌指结构域与H3K4me3结合而发挥转录共激活作用.PHF8可调节rRNA和多个涉及神经发育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如JARID1C的表达.这些研究显示,PHF8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发育调节因子,从而拓宽了对组蛋白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关联的理解,同时为XLMR疾病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酶 PHD锌指蛋白8 X-连锁智力迟滞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中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任芳 李彩瑜 +4 位作者 马源蔚 韩品 杨思远 张飞跃 温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16-2121,共6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histone lysine demethylase,KDMs)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存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法研究公共数据库GEO和TCGA中KDM5A在不同卵巢... 目的研究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histone lysine demethylase,KDMs)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存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法研究公共数据库GEO和TCGA中KDM5A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OC生存预后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组织芯片技术用于测定临床标本中KDM5A的表达情况,绘制临床标本中KDM5A mRNA表达热图和KDM5A蛋白分布图;Kaplan-Meier法绘制68例卵巢癌患者生存曲线;分析KDM5A与预后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结果对公共数据库资料和临床病例分析得到,无论在基因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KDM5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并且在卵巢癌患者中,KDM5A高表达者的生存预后都劣于低表达者,分析临床卵巢癌患者的病理信息发现,KDM5A高表达与更晚的FIGO分期(P=0.012)和淋巴结转移(P=0.005)具有相关性。结论KDM5A高表达促进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并且可用于预测卵巢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 卵巢癌 预后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促进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2B和KDM5C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月君 刘大勇 +1 位作者 范志朋 贾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6-469,474,共5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C是否具有调节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刺激人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采用qRT-PCR(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定... 目的:研究维生素C是否具有调节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刺激人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采用qRT-PCR(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定量RT-PCR)在mRNA水平检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qRT-PCR结果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2B(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2B)和KDM5C(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5C)在10μmol/L维生素C刺激后2、4和8h表达明显升高,其表达升高程度与维生素C的作用具有时依赖性;qRT-PCR结果显示与未刺激组相比,5、10和20μmol/L维生素C在作用8h后都能促进KDM2B和KDM5C的表达,其表达升高程度与维生素C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关系。结论:在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中维生素C可以促进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2B和KDM5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组蛋白甲基化酶 根尖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 KDM2B KDM5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柏效治 原翔 +4 位作者 刘怡文 孔金玉 孙蔚 李燕乐 谢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分析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C(recombinant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KDM4C下调的稳定SKOV3细胞系;采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方法检测KDM4C... 目的分析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C(recombinant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KDM4C下调的稳定SKOV3细胞系;采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方法检测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荷瘤实验,检测KDM4C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内增殖成瘤能力的影响;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在卵巢癌SKOV3细胞系中,对KDM4C进行下调时,其体外迁移、侵袭、增殖及成瘤方面恶性生物学行为显著减弱(P<0.05),其体内增殖及成瘤能力显著减弱(P<0.05)。结论KDM4C高表达能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KDM4C可能是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 恶性生物学行为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ARID1B的表达纯化及酶活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雪 刘意 +1 位作者 杨慧蓉 徐彦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筛选能够大量表达、方便纯化且具有酶活性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ARID1B(jumonji AT-richinteractive domain 1B)的截短体。方法通过Bac-to-Bac系统制备含目的基因的杆粒(bacmid),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基因组,并感染Hi5昆虫细... 目的筛选能够大量表达、方便纯化且具有酶活性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ARID1B(jumonji AT-richinteractive domain 1B)的截短体。方法通过Bac-to-Bac系统制备含目的基因的杆粒(bacmid),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基因组,并感染Hi5昆虫细胞表达目的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纯化目的蛋白。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MALDI-TOF)分析截短体的酶活力。结果去除C-端两个PHD结构域的截短体JARID1B1-825能够在昆虫细胞Hi5中得以大量表达(1L细胞含10mg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三步纯化,获得纯度大于90%的目的蛋白,MALDI-TOF质谱分析显示JARID1B1-825仍拥有去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酶活性。结论筛选到了能够大量表达、方便纯化且具有酶活性的JARID1B的截短体,对其后续的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酶 JARID1B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蛋白表达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在脑疾病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卓瑾 张玉向 +3 位作者 杨茜茜 高菲菲 杨婧思 阎春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5,共11页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包括KDM7A、KDM7B、KDM7C三种蛋白,主要通过去除与转录沉默相关的特定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进而对基因转录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对KDM7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神经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而对...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家族包括KDM7A、KDM7B、KDM7C三种蛋白,主要通过去除与转录沉默相关的特定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进而对基因转录发挥调控作用。目前,对KDM7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神经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文从该蛋白家族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结构生物学及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其在脑神经疾病中的功能机制提供参考,为理解脑神经疾病分子病理机制以及探索基于该机制的有效治疗靶点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酶 KDM7 H3K9me2 H3K27m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含有JmjC结构域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皇经 王翔伍 +4 位作者 吉逢逢 张鹏辉 郭清华 郝云飞 何世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2-811,共10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JmjC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鉴定,对该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域、选择压力和酶活位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基因家族与其它物种的系统进化及共线性关...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JmjC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鉴定,对该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域、选择压力和酶活位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基因家族与其它物种的系统进化及共线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瓜全基因组含有17个JmjC候选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209~5541 bp;这些基因均含有JmjC结构域,分别位于9条染色体上,归属8个亚族。系统进化、选择压力以及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西瓜与黄瓜(Cucumis sativus L.)亲缘关系较近,JmjC家族基因数量相同,其中14个成员呈现一对一的共线性关系;而西瓜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亲缘关系较远,但西瓜和拟南芥同一亚族中JmjC基因间Ka/Ks的比值均小于1,推测西瓜各个亚族成员的编码蛋白功能与同一亚族的拟南芥成员功能极为相似。酶活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西瓜JmjC基因家族中有10个成员具有潜在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组蛋白甲基化酶 JmjC结构域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