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简久莹 张妮 +5 位作者 余婷 王笑笑 伍聪聪 徐卫卫 郭兵 刘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4-3198,共5页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新的方向。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12周组、DM24周组和DM28周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DM小鼠模型,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B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利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SMY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BG、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24周组和28周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增生,α⁃SMA、Vimentin、SMYD2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SMYD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YD2在DM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和TGF⁃β1表达上调共同参与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 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 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SETD1A表达水平的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淋 贾静 +3 位作者 叶星明 林露 陈燕坪 陈颖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9-37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修饰是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探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SETD1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修饰是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探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SETD1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有详细临床资料和预后随访信息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切除标本141例及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 SETD1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累及等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 SETD1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2%vs26.0%,P<0.001)。此外,其阳性率的高低还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相关(P=0.009)。而与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神经累及、脉管癌栓、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CA19-9水平无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 SETD1A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 SETD1A阴性组(64.4%vs 76.5%,P=0.03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 SETD1A表达和T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N分期)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组织hSETD1A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hSETD1A 免疫组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调控miR-200c/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汴霞 任红 +1 位作者 晋佳路 曹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共10页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冬凌草甲素组、mimic control组、miR-200c mimics组、冬凌草甲素+inhibitor control组、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miR-200c、EZH2 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EZH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黏附实验检测A375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A375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0c与EZH2的靶向关系;构建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肿瘤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375细胞存活率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增加以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0.05),由于40μmol/L冬凌草甲素接近半数抑制浓度,因此选取40μmol/L冬凌草甲素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miR-200c mimics组A375细胞中miR-200c、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黏附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mimic control组相比,miR-200c mimics组EZH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200c沉默可逆转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冬凌草甲素组相比,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促进miR-200c/EZH2轴来抑制A375细胞的EMT及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冬凌草甲素 微小RNA200c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上皮-间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SMYD3对人胆管癌FRH0201细胞中DNMT3B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帝 李志花 +5 位作者 陈汝福 郭宁 廖巧芳 郑礼平 周泉波 周嘉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人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中SET和MYND结构域含有蛋白3(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SMYD3)过度表达对DNA甲基化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瞬时转染SMYD3真核表达... 目的:研究人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中SET和MYND结构域含有蛋白3(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SMYD3)过度表达对DNA甲基化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瞬时转染SMYD3真核表达质粒后,RT-PCR检测细胞中DNMT3B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DNMT3B蛋白水平的变化;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以未处理组为对照,胆管癌细胞FRH0201在转染pEGFP-C3-SMYD3质粒后,DNMT3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提高、细胞增殖速度加快(P<0.05);进入G_2/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过度表达SMYD3,可引起细胞中DNMT3B的表达上调并增强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H0201细胞 甲基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DNA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上皮样肉瘤新药——氢溴酸泰泽司他(tazemetostat hydrobromide)
5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9-1324,I0001,共7页
上皮样肉瘤(E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极具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多发群体为20~40岁青壮年,男女患病比例为2:1。ES患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初始诊断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0个月。复发或转移患者,生存期不超过一年。治疗ES首创新... 上皮样肉瘤(E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极具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多发群体为20~40岁青壮年,男女患病比例为2:1。ES患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初始诊断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0个月。复发或转移患者,生存期不超过一年。治疗ES首创新药,氢溴酸泰泽司他(tazemetostat hydrobromide)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体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编码的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istone methyl transferase,HMT)的抑制药,若EZH2被异常激活,将导致控制细胞增殖的基因失调,引起多种实体瘤细胞的无限制迅速生长。EZH抑制药通过抑制EZH2酶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样肉瘤。氢溴酸泰泽司他是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表观遗传药物,于2011年3月,由美国Epizyme生物制药公司和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共同研制发现,并合作进行全球开发和商业化。2015年5月,Epizyme制药公司从日本卫材制药公司重新获得除日本之外的全球开发权。若Epizyme公司决定对亚洲第三方谈判许可授权,卫材公司拥有有限的优先权。2019年5月30日Epizyme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递交氢溴酸泰泽司他片治疗ES的上市新药申请(NDA),2019年7月25日美国FDA接受泰泽司他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并给予优先审评的地位;2019年12月18日美国FDA肿瘤学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以全票通过,支持该公司开发的首创EZH2抑制药,氢溴酸泰泽司他片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样肉瘤。2020年1月23日,FDA批准氢溴酸泰泽司他片上市,商品名为Tazverik,这是FDA首次批准治疗ES的新药。该文对氢溴酸泰泽司他片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泽司他 氢溴酸 上皮样肉瘤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