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对K562细胞增殖和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学春 楼方定 +4 位作者 徐周敏 李明 赵瑜 李红华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观察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增殖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 6 2细胞系与 5 杂氮脱氧胞嘧啶 (D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 (trichostatin ,TSA)共同培养 ,观察细... 为观察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增殖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 6 2细胞系与 5 杂氮脱氧胞嘧啶 (D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 (trichostatin ,TSA)共同培养 ,观察细胞生长指数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利用Atlas774 2 1基因芯片筛查给药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 ,DAC和TSA的联合应用能够抑制K5 6 2细胞的增殖 ,使大多数细胞阻滞在G0 期 ,并促进多个基因的表达上调及少数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去甲基化药物及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抗白血病作用 ,与基因芯片联合应用可以用来筛查白血病抑癌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 白血病 5-杂氮脱氧胞嘧啶 曲古抑菌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华方方 夏永华 +4 位作者 陈瑞香 王玉红 潘莹 杨君 梁武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7-1509,153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3例宫颈癌组织、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63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HDAC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3例宫颈癌组织、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63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HDAC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随机检测4例宫颈癌组织及自身相对应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HDAC6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DAC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HDAC6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和组织学分化无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或P<0.05)。进一步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HDAC6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结论:HDAC6有望成为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6 宫颈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和去乙酰化酶RPD3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婷 陆军 +3 位作者 孙晖 董梅 韩松岩 黄百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以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在5′端带有6xHis标签的gcn5和rpd3基因,将其克隆到pBV220质粒中,分别构建成表达质粒pBVgcn5和pBVrpd3,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并进行诱导表达。SDS PAGE显示,含重组质粒的菌株经热... 以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出在5′端带有6xHis标签的gcn5和rpd3基因,将其克隆到pBV220质粒中,分别构建成表达质粒pBVgcn5和pBVrpd3,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并进行诱导表达。SDS PAGE显示,含重组质粒的菌株经热诱导后分别过量表达出约50kDa的蛋白。利用6xHis亲和层析纯化了这两种重组酶。对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GCN5进行体外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本工作为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与基因转录调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 GCN5 RPD3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媛 苏新明 +3 位作者 陆常玲 李朋 李孟露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8-791,802,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形态变化。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12只。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方法构建慢性哮喘模型。末次激发试验2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形态变化。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12只。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方法构建慢性哮喘模型。末次激发试验2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DAC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分析肺组织中HDAC6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HDAC6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DAC6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正常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细胞中HDAC6表达极少,哮喘组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肺泡腔炎症细胞中HDAC6呈明显阳性表达。结论哮喘致病时肺组织中HDAC6的表达定位、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组蛋白去乙酰化6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与神经变性疾病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飞 杜芸兰 李焰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0,22,33,43,47,共5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些疾病均以异常蛋白质聚集和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虽然细胞自身具备清除这种蛋白质的途径,但是当其产生速度超过清除速度时,将会聚集并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寻找降解异常蛋白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6 神经变性疾病 聚集小体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飞 杜芸兰 +1 位作者 卫立辛 李焰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 ylase 6,HDAC6)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pcDNA3.1-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 ylase 6,HDAC6)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野生型pcDNA3.1-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制作异常蛋白质聚集的PD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HDAC6抑制剂tubacin处理细胞24 h后,使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及HSP27表达水平。结果 Lactacystin组较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升高(P<0.05)、HSP70及HSP27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Tubacin处理后的lactacystin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降低(P<0.05)、寡聚体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制作的PD细胞模型中,抑制HDAC6可使细胞存活率降低、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HSP70和HSP27表达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6α-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异常蛋白降解的关键调控因子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敏 孙雪 刘春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胞浆中的一种去乙酰化酶,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可使α-微管蛋白(α-tubulin)、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皮肌动蛋白(cortactin)去乙酰化,并与多种蛋白质缔结形成复合物。在细胞培养中,当产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胞浆中的一种去乙酰化酶,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可使α-微管蛋白(α-tubulin)、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皮肌动蛋白(cortactin)去乙酰化,并与多种蛋白质缔结形成复合物。在细胞培养中,当产生的错误折叠蛋白超过了分子伴侣再折叠及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处理能力时,HDAC6可将其特异转运到细胞核周结构——异常蛋白包涵体(aggresome)中,从而使之被自噬有效降解,因此认为HDAC6在异常蛋白降解中发挥了关键的调控功能,是"蛋白构象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6 异常蛋白包涵体 自噬 泛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飞 杜芸兰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0-1794,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水平及其对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 2000构建稳定过表达野生型α-突触核蛋白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水平及其对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 2000构建稳定过表达野生型α-突触核蛋白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制作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的PD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DAC6的表达水平;使用HDAC6特异性抑制剂tubacin处理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突触核蛋白阳性的包涵体水平。结果 Lactacystin处理细胞的HDAC6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明显升高,且α-突触核蛋白阳性的包涵体增多,而经tubacin处理后包涵体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制作的PD细胞模型中,抑制升高的HDAC6可使α-突触核蛋白阳性的包涵体水平降低;其机制可能与HDAC6参与α-突触核蛋白从寡聚体向包涵体形式的转化从而起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6 Α-突触核蛋白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周跑台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单小忠 李爱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的影响。方法:3周龄清结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安静组(n=24)和训练组(n=24),训练组大鼠进行2周每天30 min的跑台训练,速度和时...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的影响。方法:3周龄清结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安静组(n=24)和训练组(n=24),训练组大鼠进行2周每天30 min的跑台训练,速度和时间依次为8 m/min×3min,10 m/min×3 min,15 m/min×18 min,10 m/min×3 min,8 m/min×3 min。安静组大鼠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放于跑台上30min,不开动跑台。训练最后三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所有大鼠学习和记忆行为,指标为大鼠找到放置D象限的平台的潜伏期,120秒内在各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原平台相应位置的次数。分别于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即刻、1 h和6 h检测大鼠海马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训练组大鼠潜伏期显著缩短,在D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在120秒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显著增加。训练组大鼠运动即刻和1 h海马HAT活性较安静组显著升高、HDAC活性较安静组显著降低,二者在训练后6 h均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2周跑台训练显著提高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急性运动可导致大鼠海马组织短时HAT活性升高和HDAC活性降低,2周跑台训练未引起大鼠安静时海马组织HAT和HDAC活性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训练 学习记忆 海马 组蛋白乙酰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JNJ-26481585抗食管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磊 师健友 白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JNJ-26481585的抗食管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溶剂对照和浓度梯度的JNJ-26481585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处理后的细胞活力;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JNJ-26481585的抗食管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溶剂对照和浓度梯度的JNJ-26481585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处理后的细胞活力;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NJ-26481585的抗转移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JNJ-26481585对食管癌生长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JNJ-26481585在较低浓度即可有效抑制TE-1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和增殖,诱导细胞G_2/M期阻滞和凋亡,同时可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活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JNJ-26481585可明显提升TE-1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水平,并有效抑制PI3K/mTOR和MAPK通路中的关键蛋白Akt、ERK的磷酸化。结论 HDAC抑制剂JNJ-26481585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抑制剂p21表达,以及抑制Akt/mTOR、ERK信号通路,发挥抗食管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JNJ-26481585 组蛋白去乙酰化 化疗 肿瘤转移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ubastatin A促进嗜肺军团菌感染RAW264.7细胞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辰 曹秀琴 +1 位作者 盛琳琳 杨志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3-701,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嗜肺军团菌干扰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5、2.5)μmol/L tubastatin A(TubA)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CCK-8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确定Tub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嗜...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嗜肺军团菌干扰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5、2.5)μmol/L tubastatin A(TubA)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CCK-8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确定Tub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嗜肺军团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感染模型,实验分为无TubA组(每组设细胞对照组、灭活菌组、活菌组),(10、5、2.5)μmol/L TubA处理组(每组均设细胞对照组、灭活菌组、活菌组)。嗜肺军团菌感染6、12、24、48 h,收集各组细胞。细菌增殖实验检测嗜肺军团菌在RAW264.7巨噬细胞内增殖的情况;pmCherry-C1-EGFP-LC3B质粒转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各组内自噬流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α微管蛋白(α-tubulin)、含缬酪肽蛋白(p97/VCP)、热休克蛋白90(HSP90)、HSP70、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和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ubA的IC50为50μmol/L。与RAW264.7细胞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TubA后,嗜肺军团菌在小鼠巨噬细胞内增殖明显减少。在无HDAC6抑制剂组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菌组比灭活菌组对自噬流的抑制作用更强。在HDAC6抑制剂TubA组中,活菌组的绿色荧光亮点均减少,自噬流增加。嗜肺军团菌的灭活菌和活菌分别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6、12、24、48 h,与正常对照RAW264.7细胞相比,TubA嗜肺军团菌干扰组HDAC6、α-tubulin、p97/VCP、P62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嗜肺军团菌干扰RAW264.7巨噬细胞自噬与HDAC6/P62/LC3B和HDAC6/p97/HSF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组蛋白去乙酰化6(HDAC6) Tubastatin A(Tu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在肝癌细胞中介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谱分析
12
作者 袁红凤 贠昊林 +6 位作者 赵丽娜 杨光 袁颖 耿俞 冯恋雲 王宇飞 张晓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486,共12页
赖氨酸乙酰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作为第一个被鉴定的蛋白ε-氨基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具有介导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然而,在肝癌细胞中HAT1介导的乙酰... 赖氨酸乙酰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作为第一个被鉴定的蛋白ε-氨基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具有介导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然而,在肝癌细胞中HAT1介导的乙酰化蛋白质及其修饰位点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揭示了HAT1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与预后呈负相关。在建立HAT1敲除HepG2肝癌细胞系的基础上,应用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对肝癌细胞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谱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鉴定出HepG2肝癌细胞中547种蛋白质上的858个乙酰化修饰位点,发现HAT1影响了68种蛋白质上74个位点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HAT1修饰的底物蛋白质与多种信号通路有关,涉及疾病发生过程、RNA生物学、剪接体和核小体组装、氧化应激、各种信号通路以及代谢途径等。我们进一步验证了HAT1介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异常脂代谢。应用CCK8、克隆形成和Edu细胞增殖检测等方法证实,HAT1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此,本研究揭示的肝癌细胞中HAT1介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位点,对进一步阐明肝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为开发抗肝癌药物提供了精准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1 肝癌 赖氨酸乙酰化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62通过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大鼠骨癌痛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池华 王湘 +4 位作者 刘焕 赵妍 郭玉芳 王爽 王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骨癌痛(BCP)大鼠模型中微小RNA(miR)-36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变化,以及上调miR-362产生的镇痛效应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骨髓腔内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BCP模型。用质粒转染方法调控miR-362和HDAC6表达,... 目的探讨骨癌痛(BCP)大鼠模型中微小RNA(miR)-36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变化,以及上调miR-362产生的镇痛效应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骨髓腔内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BCP模型。用质粒转染方法调控miR-362和HDAC6表达,用Va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检测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T)和热缩组潜伏期(PWL)变化,用qRT-PCR检测脊髓miR-362和HDAC6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DAC6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最后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明确miR-362与HDAC6的上下游关系。结果与sham组相比,BCP组大鼠PWT和PWL显著下降,脊髓miR-362表达显著减少,HDAC6 mRNA和蛋白显著增加(均P<0.05)。与BCP组相比,BCP+LV-miR-362组大鼠出现PWT和PWL显著上升,脊髓HDAC6 mRNA和蛋白显著减少(均P<0.05)。与BCP+LV-miR-362组比较,BCP+LV-miR-362+LV-HDAC6组大鼠PWT和PWL显著下降(均P<0.05)。此外,与BCP组相比,BCP+LV-HDAC6 siRNA组大鼠脊髓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蛋白显著减少(均P<0.05)。最后,与mimic miR-362+HDAC63’UTR^(MUT)组相比,mimic miR-362+HDAC63’UTR^(WT)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BCP模型中,miR-362可通过“HDAC6-NF-κB p65”通路抑制BCP,提示miR-362有可能成为BCP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镇痛 miR-362 组蛋白去乙酰化6(HDAC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热休克蛋白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影响及中药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雪 耿龙 +3 位作者 季永智 周鸿波 葛露 王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 目的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加中药组G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比地塞米松组升高,而比正常对照组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DAC6 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GR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后HSP90β减少,右归丸对其略有改善;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再应用右归丸HDAC6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90 组蛋白去乙酰化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对畜禽热应激和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李秋艳 许宏 +1 位作者 贺德勇 赵素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2-136,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细胞质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去乙酰化酶,通过蛋白质泛素化以及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共同调控细胞内的异常蛋白降解,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文章综述了HDAC6作为细胞内管理错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位于细胞质中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去乙酰化酶,通过蛋白质泛素化以及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共同调控细胞内的异常蛋白降解,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文章综述了HDAC6作为细胞内管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关键者,间接调控了畜禽热应激以及脂代谢过程,为动物养殖生产过程中防治热应激以及脂肪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6 去乙酰化 泛素化 错误折叠蛋白 热应激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敏 纪木火 +1 位作者 杨建军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其中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最为常见类型之一.组蛋白乙酰化主要发生组蛋白H3和H4 N-端尾部的赖氨酸残基上...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其中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最为常见类型之一.组蛋白乙酰化主要发生组蛋白H3和H4 N-端尾部的赖氨酸残基上,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调节,其水平高低与基因的转录激活和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认知功能障碍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转移 DNA甲基化 基因的转录激活 表观遗传学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保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817-9818,共2页
综述了几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transferase inhibitor,HDACI)及其疗效,以及治疗机理和治疗策略。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与染色质沉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晓雪 陆军 +1 位作者 罗巅辉 黄百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DNA的大部分区域通过包装成特殊的染色质结构而失去活性称为染色质沉默。这些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和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有实验表明,沉默染色质的组蛋白H3和H4的的氨基末端尾部相对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是低乙酰化的... DNA的大部分区域通过包装成特殊的染色质结构而失去活性称为染色质沉默。这些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和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有实验表明,沉默染色质的组蛋白H3和H4的的氨基末端尾部相对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是低乙酰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是参与染色质沉默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SIR2具有两种相关联的酶活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和NAD高能骨架的断裂活性,并在酶反应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产物氧代乙酰基ADP核糖基(O-acetyl-ADP-ribose)。SIR2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为研究SIR2与沉默染色质的组蛋白低乙酰化状态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而SIR2的这两种酶活性的关系也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不是SIR2惟一的功能。SIR2的NAD水解酶活性和O-acetyl-ADP-ribose的合成过程也可能是染色质沉默机制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SIR2 染色质沉默 组蛋白乙酰转移 N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清麟 李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6-30,I0008,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相关酶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氧糖剥夺处理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NA去甲基转移酶,组蛋白乙酰化酶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 目的研究缺氧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相关酶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氧糖剥夺处理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NA去甲基转移酶,组蛋白乙酰化酶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处理48 h后,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升高,DNMT3A和DNMT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49%和83%,DNA去甲基转移酶的表达降低了36%;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升高到对照组的2.1倍,而组蛋白乙酰化酶的表达则升高得更为明显,为对照组的20倍。结论缺氧可以改变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的表达,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 DNA甲基转移 DNA去甲基转移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与癌症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春艳 孙海晶 +1 位作者 陆军 黄百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3,共5页
由于组蛋白被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的改变 ,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 ,其中组蛋白乙酰化尤为重要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参与决定... 由于组蛋白被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的改变 ,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 ,其中组蛋白乙酰化尤为重要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参与决定组蛋白乙酰化状态 .HAT通常作为多亚基辅激活物复合体的一部分 ,催化组蛋白乙酰化 ,导致染色质结构的松散、激活转录 ;而HDAC是多亚基辅抑制物复合体的一部分 ,使组蛋白去乙酰化 ,导致染色质集缩 ,并抑制基因的转录 .编码这些酶的基因染色体易位易于导致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 ,已经确定了一些乙酰化修饰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它们尤其倾向定位于染色体的断裂处 .综述了HAT和HDAC参与的组蛋白乙酰化与癌症发生之间关系的最新进展 ,以期进一步阐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 癌症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