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
作者 韩京哲 黄萌萌 +11 位作者 许萌萌 王国栋 张玉龙 刘润杭 于航博 吴子文 柯二靖 凌丹 于晓雪 高玉龙 李留安 祁小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3,共8页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 为研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囊膜蛋白gp90单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gp90,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采用纯化的gp90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筛选鉴定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对单克隆抗体的亚型、效价进行测定;并初步测试单克隆抗体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中检测gp90蛋白和REV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REV囊膜蛋白gp90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REV gp90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该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Kappa,腹水效价均可达1∶64000;该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Western blot或IFA检测gp90原核表达蛋白和真核表达蛋白,还可用于IFA检测REV的TCID50效价。研究表明,成功制备的REV gp90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的REV检测方法建立和gp90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囊膜蛋白gp90 原核表达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肉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圆圈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2
作者 胡峰 武蕾蕾 +1 位作者 吴静 李玉峰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12-16,I0008,共6页
黑龙江地区某养殖场,28日龄商品肉鸡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的症状,发病鸡在眼、鼻、喙部位出现溃疡结痂。病鸡剖检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出血、乳头肿胀,肾脏肿大、脾脏出血坏死、法氏囊萎缩、肠炎等,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表明该... 黑龙江地区某养殖场,28日龄商品肉鸡出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的症状,发病鸡在眼、鼻、喙部位出现溃疡结痂。病鸡剖检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出血、乳头肿胀,肾脏肿大、脾脏出血坏死、法氏囊萎缩、肠炎等,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表明该鸡场存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的混合感染。本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为家禽疫病防控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和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圆圈病毒 混合感染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生病 被引量:2
3
作者 郝彤彤 陈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67-2869,共3页
肾移植术后感染是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EB病毒感染后,不能被机体彻底清除,可引起从良性B细胞增殖到恶性淋巴瘤一系列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 肾移植术后 EB病毒 病毒感染后 组织增生 恶性淋巴瘤 B细胞增殖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国强 卢再鸣 +2 位作者 潘诗农 陆晓梅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股骨DF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股骨干骺端见偏心性或中心性类圆形或梭形透亮影,病灶长轴沿股骨的长轴走向。CT可见股骨干骺端局部... 目的探讨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股骨DF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股骨干骺端见偏心性或中心性类圆形或梭形透亮影,病灶长轴沿股骨的长轴走向。CT可见股骨干骺端局部软组织肿块,邻近骨皮质缺损,骨质向内凹陷,边缘稍硬化,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MRI表现为肿瘤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DFB具有侵袭性特征,手术时需要较大的切除范围;其影像特征与非骨化纤维瘤等相似,易导致误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结缔组织增生 股骨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树突细胞网形态变化在淋巴组织增生性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梅刚 丁向东 +1 位作者 冯晓东 徐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网(简称FDC网)的形态变化在淋巴组织增生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60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hya-line vascul... 目的探讨淋巴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网(简称FDC网)的形态变化在淋巴组织增生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60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hya-line vascular type Castleman disease,HV-CD)5例、T区不典型增生3例、不同类型淋巴瘤7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3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病变中的FDC网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和分型。在淋巴组织良恶性增生病变常用的免疫组化抗体套餐中加用CD21/CD35抗体标记FDC网。结果反应性增生病变均为球形网,表面完整,网格规则。HV-CD为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球形网或为特殊的蛇形网。T区不典型增生或早期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为表面侵蚀网。浸润性MCL、MZL、T区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非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germinal center B cell,GCB)一般为殖入性撕裂网,生发中心源B细胞淋巴瘤,偶见弥漫性MCL为碎爆裂网。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结节性经典型富于淋巴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rich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N-LRCHL)、结节硬化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sclerosis clssical hodgkin lymphoma,NSCHL)为结节性增殖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为特有的滤泡外围血管增生网。结论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中FDC网的形态变化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明显差异。将FDC网形态变化结合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是良恶性病变的有效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病变 滤泡树突细胞网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流行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小芸 祁小乐 +4 位作者 高玉龙 高宏雷 秦立廷 王永强 王笑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病病毒(MDV)、鸡贫血病病毒(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鸡群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流行比较严重;REV与马立克病病毒(MDV)、鸡贫血病病毒(C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在我国部分养鸡场中均普遍存在,使得鸡群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导致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疫苗免疫失败,并容易造成继发感染,使疫病的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另外,REV可以整合到MDV和鸡痘病毒(Fowlpox virus,FPV)基因组中,从而导致商品化疫苗受到污染,并可用做将外源基因插入到鸡和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载体;基于REV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实时荧光PCR、LAMP提高了诊断RE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 流行 感染 基因重组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乳宁冲剂对实验性兔乳腺组织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轩 陆德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3-305,311,共4页
中药乳宁冲剂能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对异常雌、孕激素刺激造成的兔乳腺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异常雌性激素的刺激可能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介导引起兔乳腺组织增生,而乳宁冲剂对实验性兔乳腺组织增生的... 中药乳宁冲剂能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对异常雌、孕激素刺激造成的兔乳腺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异常雌性激素的刺激可能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介导引起兔乳腺组织增生,而乳宁冲剂对实验性兔乳腺组织增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乳腺组织ER、PR含量.使乳腺组织对雌性激素的敏感性下降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宁冲剂 兔乳腺组织增生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瘤病料中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志 崔治中 +1 位作者 姜世金 周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8,共5页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 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斑点杂交 (Dotblot)的方法从我国不同地区发生肿瘤的病料中同时进行MDV和REV的分离和鉴定。在分离到的 1 3株MDV野毒株中 ,有 4株培养物既能在IFA中与REV的单抗反应 ,又可以用PCR扩增出REV的LTR ;另有 4株培养物能扩增出REV的LTR ,但在IFA中却不与REV的单抗反应。结果表明我国MD肿瘤中存在着REV的共感染 ,且我国MDV某些野毒株的基因组中有可能已经整合进了REV的LTR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病毒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法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6
9
作者 庄金秋 毕研丽 +3 位作者 梅建国 王金良 苗立中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9,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禽源生物制品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REV参考毒株LT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其扩增产物长度为314bp,建立了PCR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经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步比较试验,发现结果吻合性较高,且PCR法的结果更为直观,易于判断,样品保存方便,重检也方便,当日即可完成,显示出了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玉鹏 张焕容 +3 位作者 王小楠 索化夷 汤承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炎症状的鸡只样本进行PCR检测,同时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以确定其正确性。结果表明,6个鸡群REV群体阳性率均为100%(6/6),其中外表健康鸡REV检出率为65.8%(79/120),患腺胃炎病鸡REV检出率为82.5%(33/40);同一只鸡不同组织器官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REV在骨髓和法氏囊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0%(36/120)和28.3%(34/120),提示骨髓和法氏囊是REV检测的主要靶器官;患腺胃炎鸡的腺胃中REV检出率达25%(10/40),而外表健康鸡腺胃样本REV阳性率仅0.8%(1/120),表明REV是导致鸡腺胃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靶器官 腺胃炎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蛋白的表达及其在ELISA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文娟 裴宗飞 牛钟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 以pb10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env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3-env后,转化入宿主菌BL21,IPTG诱导表达env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相对分子质量约66.4 ku。将表达产物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Ienv-ELISA)。经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和敏感性,与IFA及iREV-ELISA结果相比其准确率均超过90%。该方法为检测REV抗体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V env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华 肖蔚 +1 位作者 于鸿 王朝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5-1026,共2页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下腹疼痛1个月余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可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质地硬,其它部位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扪及一5.0 cm×4.0 cm大小的包块,周界不清,活动度差。B超示: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伴左...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下腹疼痛1个月余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可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质地硬,其它部位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扪及一5.0 cm×4.0 cm大小的包块,周界不清,活动度差。B超示:左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伴左肾中度积水,左侧附件囊实性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肿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细胞浸润与Kimura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青 徐天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9-301,T006,共4页
报道7例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细胞浸润和Kimura病。结果显示:两者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前者以小淋巴和小扭核细胞浸润,为多克隆性;后者出现中扭核细胞,为单克隆性。复发病例则随病情的发展从小扭核细胞向中扭核细胞过渡,亦为单克... 报道7例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细胞浸润和Kimura病。结果显示:两者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前者以小淋巴和小扭核细胞浸润,为多克隆性;后者出现中扭核细胞,为单克隆性。复发病例则随病情的发展从小扭核细胞向中扭核细胞过渡,亦为单克隆性。结果提示,本病有从良性向恶性发展的趋势,上皮样和组织细胞样血管增生是本病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 嗜酸细胞浸润 KIMURA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江 张伟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0,I007,共4页
报告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A),并结合文献报道的50例D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发生率低,约占全部成釉细胞瘤的7.4%。肿瘤好发于颌骨前部和上颌骨,X线常表现为透射影、阻... 报告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A),并结合文献报道的50例D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发生率低,约占全部成釉细胞瘤的7.4%。肿瘤好发于颌骨前部和上颌骨,X线常表现为透射影、阻射影混杂存在。病理表现以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特点,其间散在大小不等的上皮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结缔组织增生 牙源性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在唾液腺的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振国 沈宁江 +2 位作者 余绍明 白振西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65,共2页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由Castleman于1954年首先报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性或系统性以淋巴组织和小血管肿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疾病。一般认为,局限性为良性、系统性为恶性结局。好发部位以纵隔淋巴结多见,也有发生在颈...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由Castleman于1954年首先报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局限性或系统性以淋巴组织和小血管肿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疾病。一般认为,局限性为良性、系统性为恶性结局。好发部位以纵隔淋巴结多见,也有发生在颈部、肠系膜、后腹膜淋巴结、脾、心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 血管滤泡性 唾液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21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建芳 周彩存 +2 位作者 易祥华 朱韧 李爱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本研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年1月-2007年12月胸部CD2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 背景与目的: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本研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年1月-2007年12月胸部CD2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8.6±6.5)岁。局限型19例,播散型2例,经X线胸片、CT、开胸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全部病例均为透明血管型。X线和CT扫描:19例局限型平均直径为(5.2±1.2)cm大小的单发软组织肿块,位于左肺门3例,右肺门2例,肺内3例,胸壁2例和纵隔9例;2例播散型为纵隔内多组淋巴结增大[直径1.5~4.0cm,平均(2.3±0.9)cm],无浅表淋巴结和其他脏器累及。平扫CT值平均42Hu,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高达112Hu。术前CT误诊率90.5%。结论:胸部CD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局限型CD手术切除可以治愈,播散型CD手术切除疗效不佳,应选择多种模式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 胸部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春勤 沈比先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及MRI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病灶位于左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内,病灶呈分叶状,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等、低密度改变,以低密度为主,其间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等密度影;MRI平扫该肿块信号不均匀,在T1WI、T2WI上肿块内均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块内低信号区域未见强化,病灶内稍高信号区域不同程度强化,以内侧强化为著。1例病灶位于右胸壁第2、3肋间隙内,呈梭形生长,内侧突向胸腔,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平扫病灶内与纤维化相符合的长T1短T2低信号区,增强扫描不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影像学上主要与一些富于胶原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病变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结缔组织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禽活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小洁 杨承槐 +5 位作者 刘丹 陈晓春 侯力丹 李启红 李慧姣 李俊平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3,共7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禽活疫苗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根据REV p30基因上的一段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以常规PCR产物为标准品绘制了... 为快速、准确检测禽活疫苗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根据REV p30基因上的一段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以常规PCR产物为标准品绘制了标准曲线,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经典方法的符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222 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结果证实为REV靶序列;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扩增效率为94.2%,溶解温度Tm=(86.0±0.50)℃,无引物二聚体;该方法只从REV阳性样本检出扩增信号,其他病原无扩增信号,特异性好;最低可检测26.97拷贝数的阳性标准品,比常规PCR敏感1000倍;组内变异系数、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79%-5.36%,1.61%-5.25%。运用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7批禽用活疫苗进行检测,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同步比较试验,结果两者符合率为100%。且实时荧光PCR法更快捷、更方便,结果判定更为直观可用于疫苗中REV污染情况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实时荧光PCR 禽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坚 朱雄增 张仁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对 2例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临床上分别表现为臀部和肩部深部软组织内的无痛性肿... 目的 :探讨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对 2例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临床上分别表现为臀部和肩部深部软组织内的无痛性肿块。镜下 ,病变界限不清 ,呈多结节状 ,并大致呈现区带性 ,即由位于中央的成片纤维素性坏死区和位于周边的肉芽肿样组织组成 ,间质呈明显的黏液样变性。肉芽肿样区内的增生性纤维母细胞形态各异 ,有一定的异型性 ,并常见节细胞样细胞 ,似增生性筋膜炎。免疫组化显示强阳性表达vimentin ,部分弱阳性表达α SMA或MSA。除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外 ,周边还可见增生的薄壁小血管 ,其内皮多肿胀 ,部分区域内似与周围的增生性纤维母细胞有移行。部分血管壁伴有透明样变性或可见纤维素性沉着。结论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属于一种少见类型的假肉瘤性纤维母细胞性增生 ,由局部软组织长期间歇性受压引起局部缺血所致 ,有别于褥疮性溃疡。因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常显示一定的异型性 ,容易被误诊为肉瘤性病变 ,诊断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 褥疮性溃疡 假肉瘤性纤维母细胞增生 少见病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LN120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U3区的独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一新 栾怀彪 +4 位作者 许书珍 李阳 常爽 崔治中 赵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为比较分析近年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分离自某父母代肉种鸡场患病鸡的REV LN1201株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LN1201株的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不同参考株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为比较分析近年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对分离自某父母代肉种鸡场患病鸡的REV LN1201株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LN1201株的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不同参考株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LN1201株前病毒基因组全长8 438 bp,具有典型复制完整型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参考株相比,LN1201与国内分离株HLJR0901和疫苗污染病毒株MD-2同源性较高,但其U3区与不同病毒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并且在U3区出现了罕见的14 bp碱基插入,显示该病毒株可能为LTR发生重组的病毒。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鸡群中REV的基因组特性,提示有必要继续关注REV诱发的肿瘤及其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U3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