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 |
尹铁伦
张茁
|
《中国卒中杂志》
|
2006 |
0 |
|
2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Meta分析 |
朱丽娜
陈邓
陈涛
林燕
徐达
刘凌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
2016 |
14
|
|
3
|
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影响 |
薛冠华
张纪蔚
张柏根
袁静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4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 |
樊双义
王天昊
何宝明
刘景峰
马朋林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
孙继红
李淑梅
张丹
费瑜
李睿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6
|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活性的相关性 |
邵凤扬
卞光荣
顾进
陈隐漪
顾成光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6 |
4
|
|
7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合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谭鑫
吴波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
2016 |
13
|
|
8
|
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变化与中枢神经二次损伤关系 |
戴巍
蔡定芳
戴豪良
陈依萍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9
|
坐骨神经离断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脊髓神经细胞的影响 |
刘驰
徐锡金
霍霞
朴仲贤
吴名耀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5 |
3
|
|
10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的DNA改组 |
黄庆生
徐静
徐俊杰
童贻刚
王海涛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1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诱发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
孙晓东
张皙
汪枫桦
许迅
王志良
朱萍
|
《眼科新进展》
CAS
|
2006 |
1
|
|
12
|
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的变化 |
刘国勋
李青南
吴铁
凌光鑫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1996 |
0 |
|
13
|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其预后的影响 |
杜艳华
胡义奎
李连
叶恒泰
王峥
李承旭
王芳
孟祥平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8 |
0 |
|
14
|
卡托普利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
程绪杰
李红霞
杨向军
陈弹
薛枫
刘志华
蒋文平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5 |
0 |
|
15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中枢神经损伤中的调节作用 |
彭琳
霍霞
徐锡金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6 |
0 |
|
16
|
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
李朝晖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7 |
0 |
|
17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研究进展 |
田彬彬
罗春霞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8
|
HeLa细胞中编码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K2P结构域突变体cDNA的克隆及特性 |
崔立斌
马清钧
孙光
周平坤
孙玉龙
石成华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1999 |
0 |
|
19
|
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间窗延长——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科学建议 |
del Zoppo G J
Saver J L
Jauch E C
Adams H P Jr.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9 |
10
|
|
20
|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疗效及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
李春生
高艳红
常建军
李浩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
201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