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块法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雪萍 徐德忠 +2 位作者 李远贵 闫永平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用组织块法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行传代培养,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6d时,细胞开始由组织块边缘向外生长;15d时,即可进行传代。角蛋白染色示细 胞纯度达9...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用组织块法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行传代培养,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6d时,细胞开始由组织块边缘向外生长;15d时,即可进行传代。角蛋白染色示细 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组织块法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绒毛膜 细胞培养 组织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琴 王丽平 +3 位作者 陈芳 李晓明 朱以良 张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建立SD大鼠脂肪干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SD大鼠股沟处脂肪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 目的:建立SD大鼠脂肪干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SD大鼠股沟处脂肪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的表达情况;分别用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油红O、茜素红染色定性鉴定。结果:两种方法体外培养得到的SD大鼠脂肪干细胞形态为梭形纤维样,生长力旺盛,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型;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第3代细胞强表达CD29、CD44,CD45表达阴性;细胞成脂诱导培养14 d后,油红O染色为阳性;成骨诱导培养14 d后,茜素红染色为阳性。结论:悬浮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SD大鼠脂肪干细胞,方法简便,为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组织块法 SD大鼠脂肪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琴 王丽平 +2 位作者 陈芳 陈利锋 张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建立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建立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悬浮组织块分离培养法。方法: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用悬浮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体外培养得到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形态为长梭形纤维样,细胞生长力较旺盛,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形,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第3代细胞强表达波形蛋白。结论:悬浮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兔成纤样维滑膜细胞,方法简便,效率高,为体外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组织块法 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芳 刘琴 +2 位作者 王丽平 陈利峰 张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8,85,共5页
目的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剔净后剪成碎块,用灭菌滤纸吸掉组织上附着的水分,碎片接种于培养皿,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 目的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剔净后剪成碎块,用灭菌滤纸吸掉组织上附着的水分,碎片接种于培养皿,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特征。取第3代对数期细胞,用CCK-8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兔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形态为长梭形纤维样,细胞生长力较旺盛,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型,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第3代细胞强表达波形蛋白。结论改良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兔成纤样维滑膜细胞,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组织块法 兔成纤维滑膜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原代兔耳软骨细胞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波 丁文峰 +1 位作者 平亦雯 高庆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的兔软骨细胞系体外培养方法。从6只家兔耳缘同一部位取下6块软骨组织样,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使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体外培养兔耳软骨细胞,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组织块法,对比两种方法中... 通过改良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建立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的兔软骨细胞系体外培养方法。从6只家兔耳缘同一部位取下6块软骨组织样,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使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体外培养兔耳软骨细胞,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组织块法,对比两种方法中组织块的贴壁、生长、分裂及增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的组织块法中组织块贴壁时间从24 h缩短至6 h,贴壁后新生软骨细胞游离出的时间从48 h缩短至24 h,软骨细胞的整齐度从92%提高至98%。(p<0.05)。改良的组织块法较传统的组织块法在软骨细胞培养中具有显著优势,适于建立简易的兔耳软骨细胞系体外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酶消化 组织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大鼠成釉器细胞及其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江红 朱丽德孜.托列别克 +1 位作者 董宁 田剑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建立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成釉器细胞的方法,为成釉器细胞的体外培养提供新的实验方法。方法剥离出生4d的SD大鼠下颌磨牙牙胚,胶原酶消化1h,胰酶再消化5min,种植组织块于培养皿中。细胞长出组织块后,细胞刮刮除成纤维样细胞,继续培... 目的建立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成釉器细胞的方法,为成釉器细胞的体外培养提供新的实验方法。方法剥离出生4d的SD大鼠下颌磨牙牙胚,胶原酶消化1h,胰酶再消化5min,种植组织块于培养皿中。细胞长出组织块后,细胞刮刮除成纤维样细胞,继续培养,观察形态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RT-PCR法鉴定细胞。结果种植48h后即有细胞长出组织块,细胞主要为铺路石样的、边界整齐的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刮刮除成纤维样细胞后,残留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梭形细胞。角蛋白14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上皮样细胞染色阳性,梭形细胞染色阴性。RT-PCR结果显示,所培养的铺路石样上皮细胞釉原蛋白、成釉蛋白mRNA均有特异性表达。结论酶消化组织块法可用于成釉器细胞体外培养,为成釉器细胞的体外培养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器细胞 改良组织块法 原代培养 角蛋白14 釉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条件下组织块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比较
7
作者 史小玲 王骞 鹿晓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比较无血清条件下不同组织块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出膜时间及出膜率。方法培养方式:A组:剥除角膜内皮及刮除角膜上皮后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上贴壁;B组:剥除角膜内皮及刮除角膜上皮后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下贴壁;C组:仅剥除角膜内皮... 目的比较无血清条件下不同组织块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出膜时间及出膜率。方法培养方式:A组:剥除角膜内皮及刮除角膜上皮后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上贴壁;B组:剥除角膜内皮及刮除角膜上皮后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下贴壁;C组:仅剥除角膜内皮后全层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上贴壁;D组:仅剥除角膜内皮后全层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下贴壁。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对比各组出膜时间及出膜率。结果 A组:细胞爬出时间(7.00±3.00)d,出膜率47.50%(19/40);B组:细胞爬出时间(7.55±2.58)d,出膜率45.83%(11/24);C组:细胞爬出时间(8.43±3.32)d,出膜率63.64%(14/22);D组:细胞爬出时间(7.49±2.20)d,出膜率72.22%(39/54)。卡方检验结果示,A组与D组、B组与D组出膜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血清条件下不同组织块培养方式细胞爬出时间大致相同,约一周。相比较而言,仅剥除角膜内皮后全层组织块角膜上皮面向下贴壁培养法出膜率明显较高,且培养的细胞更纯、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细胞 组织块法 无血清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帆 李柏霖 +2 位作者 池茗 刘海琴 唐元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48 h后短梭形细胞从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72 h后岛屿状的细胞团簇形成;96 h后团簇融合,细胞呈典型的单层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显示,细胞胞质呈棕红色,表达为阳性,细胞核被苏木精衬染成蓝黑色。结论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脑微血管组织培养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法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立群 张秀云 +1 位作者 孙波 王金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培养法。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 ,切成1 mm× 1 mm× 1 mm的小块 ,均匀地种植于培养瓶壁上 ,约 5 0 min后加入含有 2 0 %小牛血清的PRMI- 1 640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培养第 5天时 ...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组织贴块培养法。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 ,切成1 mm× 1 mm× 1 mm的小块 ,均匀地种植于培养瓶壁上 ,约 5 0 min后加入含有 2 0 %小牛血清的PRMI- 1 640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培养第 5天时 ,可见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自组织块周围游出 ,至培养 3周细胞融合成片 ,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98%的细胞染色阳性 ,透射电镜观察 ,于基膜下和胞浆内可见密斑和密体。 VG染色也证实几乎所有的细胞均为平滑肌细胞。结论 :应用细胞贴块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 ,操作简单 ,结果稳定 ,纯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组织培养 胸主动脉 鉴定 动物实验 心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培养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洪跃 邢新 +5 位作者 欧阳天祥 郭伶俐 李军辉 薛春雨 袁斯明 李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新鲜手术切除的婴幼儿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培养内皮细胞,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FITC-CD34检测内皮细胞纯度;相差显微... 目的: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新鲜手术切除的婴幼儿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培养内皮细胞,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FITC-CD34检测内皮细胞纯度;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共收集血管瘤标本14例,有8例成功培养出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呈现两种形态:多角形和梭形,经免疫组化鉴定为内皮细胞;培养的细胞中CD34+细胞数为76.28%;血管瘤内皮细胞有明显的"管腔形成"。结论: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能成功培养较纯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的内皮细胞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结合酶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培养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运军 张学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8-160,T001,共4页
目的 建立稳定的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分离出豚鼠耳蜗血管纹 ,分别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进行培养及纯化。结果 耳蜗血管纹组织块培养后 2天 ,部分组织块边缘有散在的细胞生长 ,这些细胞逐渐增殖... 目的 建立稳定的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分离出豚鼠耳蜗血管纹 ,分别用组织块法及酶消化法进行培养及纯化。结果 耳蜗血管纹组织块培养后 2天 ,部分组织块边缘有散在的细胞生长 ,这些细胞逐渐增殖形成大片细胞集落 ;耳蜗血管纹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 1~ 3天 ,可观察到培养皿底由一些细胞组成的细胞岛 ;细胞纯化后大多呈多边形 ,致密融合时具有内皮细胞培养时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 ,经免疫组化检测其内皮细胞标志性抗原Ⅷ因子 ,95 %以上的培养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胶原酶消化 血管纹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血迷路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原代提取方法培养人牙囊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李艾莲 杨芸瑄 +1 位作者 杨雪松 黄跃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原代牙囊干细胞的产出量及其表面免疫标志物、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在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方面,混合法有较大优势,但总操作时间较长;组织块法操作简单,但原代细胞数量产出少。在牙囊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物、迁移速率、多向分化潜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增殖能力上,混合法组明显强于组织块法和酶消法(P<0.05),酶消法组最弱(P<0.05)。结论:混合法适用于大规模研究,如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研究;组织块法操作简单,细胞活性较好,适合小规模研究;酶消法适用于对细胞量有一定要求,但对细胞状态要求不高的实验。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牙囊干细胞培养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组织块法 混合 酶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天花板”组织块培养法与消化培养法培养前脂肪细胞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王曜晖 刘声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62-2062,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前脂肪细胞 分化情况 油红 细胞周期 大鼠 流式细胞仪检测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培养法及酶消化法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洁 刘焰 +3 位作者 沈晓璐 顾青 孙晓东 许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细胞 组织培养 酶消化 角膜缘干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角膜上皮 功能障碍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铺种结合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可有效分离人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6
15
作者 邢文 庞爱明 +7 位作者 姚剑峰 李园 石慧 盛梦瑶 周圆 赵迎旭 许明江 杨逢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1-454,共4页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分离骨髓MSC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收集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低速离心沉降,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漂浮在液面上层骨髓小粒中的MSC,用直接铺种法培养沉降在底层的MSC。然后对MSC进行免疫表型和分化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在7例标本中,有3例骨髓小粒漂浮在液面上层,其余骨髓细胞包括部分小粒沉降在底层;漂浮小粒中的MSC可用改良组织块法获得,沉降在底层的MSC可用直接铺种法获得。分离的MSC传代3次后不表达CD45、CD34,表达CD105、CD73、CD44、CD90、CD49e,能向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以直接铺种法为主、改良组织块培养法为辅,可简单、高效地分离人骨髓中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直接铺种 改良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的探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莎 刘紫严 +4 位作者 杨红玲 蔡国鹤 聂庆杰 张春晓 孙云章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为探究建立稳定可靠的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花鲈肠上皮细胞,确定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及消化时间,所得细胞悬液于L-15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对细胞进... 为探究建立稳定可靠的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花鲈肠上皮细胞,确定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及消化时间,所得细胞悬液于L-15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组织块法细胞迁出情况不稳定,且迁出时间较长;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为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液,最佳消化时间为45 min;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法获得的细胞连接紧密、排列整齐、呈上皮细胞典型的“铺路石”状,细胞相对独立、界限清晰。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进一步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肠上皮细胞。总之,经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液消化45 min、培养48 h可得到初始条件一致、生长旺盛的花鲈原代肠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肠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组织块法 酶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瑢 何英 +2 位作者 梁莉 曾芳芳 李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初步探讨鼻咽癌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收集未经放、化疗的鼻咽癌初诊病人鼻咽部肿瘤活检组织33例,其中17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16例采用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用含2%胎牛血清的K... 目的比较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初步探讨鼻咽癌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收集未经放、化疗的鼻咽癌初诊病人鼻咽部肿瘤活检组织33例,其中17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16例采用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用含2%胎牛血清的Keratinocyte-SFM培养基培养,比较两种方法干贴壁时间、成功率及细胞长出所需平均天数,并通过倒置显微镜、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生长曲线、生存分析来观察原代培养细胞的特性。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成功率为23.5%(4/17),干贴壁时间为4.47±0.48h,细胞长出所需时间为13.75±1.5d;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成功率为62.5%(10/16),干贴壁时间为7.88±1.01h,细胞长出所需时间为8.3±4.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块培养法,细胞多层重叠排列,结构不清,始终没有继续繁殖生长;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细胞呈梭形,核大居中,多个核仁,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生存时间均数为62.72d。结论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较组织块法成功率高,细胞长出所需平均天数短,干贴壁时间长;低浓度血清的Keratinocyte-SFM培养基适合鼻咽癌原代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原代培养 组织培养 组织预消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喉癌组织原代培养成功率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虎 房居高 +5 位作者 于振坤 马丽晶 王鸿 范尔钟 陈晓红 韩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分离方法、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对喉癌组织原代培养细胞生长率的影响。方法对17例喉癌组织分别应用组织块、胶原酶和机械分离法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以上3种组织分离法、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对喉癌原...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分离方法、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对喉癌组织原代培养细胞生长率的影响。方法对17例喉癌组织分别应用组织块、胶原酶和机械分离法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以上3种组织分离法、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对喉癌原代培养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并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组织块、胶原酶及机械分离法的细胞生长率分别为64.7%、58.8%和11.8%,其中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织块法和胶原酶法与机械分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和0.008)。鳞癌细胞高分化组细胞生长率为33.3%,中/低分化组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细胞培养的生长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分离方法有关。在喉癌的原代培养中应尽量选取细胞分化程度差的标本并且选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组织 原代培养成功率 细胞分化程度 细胞生长率 机械分离 TNM分期 分离方 胶原酶 统计学分析 组织块法 鳞癌细胞 肿瘤组织 细胞培养 等因素 高分化 低分化 程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原代培养人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
19
作者 张林 陈扬熙 陈雨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较容易的、成功率较高的人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取104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组织块结合无血清培养法、酶消化结合无血清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 目的探索较容易的、成功率较高的人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取104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组织块结合无血清培养法、酶消化结合无血清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波形蛋白与角蛋白。结果采用组织块结合无血清培养法、酶消化结合无血清法都可以成功进行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ERM)的体外培养,其中采用组织块法,在发现上皮岛后机械刮除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再换用无血清培养基较易获得该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进行了人ERM的原代培养、分离和鉴定,为进一步探索更好的体外培养人ERM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组织块法 酶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元妹 张平 +2 位作者 夏旸 赵海金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698-2700,共3页
目的:探索简单有效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通过组织贴块法、蛋白酶消化+机械刮刷法、纤支镜刷检法分离获得人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组织贴块法可获得纯度高、存活率高、数量多的支气管上... 目的:探索简单有效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通过组织贴块法、蛋白酶消化+机械刮刷法、纤支镜刷检法分离获得人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组织贴块法可获得纯度高、存活率高、数量多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蛋白酶消化+机械刮刷法获得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混杂较多的成纤维细胞,纤支镜刷检法获得的支气管上皮数量少且易老化,其中混杂大量的红细胞,影响上皮细胞的贴壁和生长。结论:组织贴块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培养人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可提供满意的生长条件,提高上皮细胞的纯度,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支气管 细胞培养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