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O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严洪遥 劳远翔 孙倍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9-1346,共8页
目的 探究尿刊酸酶(UROC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分析蛋白质质谱和TCGA数据库中UROC1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数据。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HCC中UROC1... 目的 探究尿刊酸酶(UROC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分析蛋白质质谱和TCGA数据库中UROC1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数据。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HCC中UROC1表达情况。利用HE染色判断肿瘤分化水平,分析UROC1表达水平与其相关性。构建稳定过表达UROC1和其突变体的Hep3B、LM3细胞系,开展体外细胞表型实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平板克隆实验、EdU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探究UROC1对H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UROC1在HCC组织中普遍下调(P<0.000 1),UROC1低表达组较高表达组的患者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评分、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UROC1在HCC中低表达。不同分化水平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分化越差的HCC组织中UROC1表达水平越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UROC1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CK-8和EdU染色实验结果显示,UROC1过表达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ROC1过表达的HCC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细胞(P<0.000 1)。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UROC1后细胞穿过小室的数目显著减少(P<0.000 1)。但是UROC1的活性位点突变后上述实验表型的结果和对照组趋于一致。结论 UROC1在HCC组织中低表达,在HCC细胞中过表达UROC1可能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UROC1 组氨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相关基因的筛选、表达和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林艺 王策 +4 位作者 康勋 康庄 陈峰 江波 李文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3,共11页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之一,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复发后患者的预后极差。筛选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之一,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复发后患者的预后极差。筛选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相关的基因,并分析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GEO数据库中胶质母细胞瘤相关数据集进行挖掘,筛选包含胶质母细胞瘤原发和复发病例的相关数据集,并分析胶质母细胞瘤原发病例和复发病例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对DEG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信号富集分析,构架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Hub基因。通过PPI网络和Venn图筛选关键基因,而后研究使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数据库进行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和表达分析,分析其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GSE62153数据集筛选到40个DEG,上调基因34个,下调基因6个。GSE58399数据集筛选到19个DEG,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3个。GO功能分析结果提示GSE62153的DEG主要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髓鞘、肌动蛋白结合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等11个生理过程。而GSE58399的DEG主要参与上皮细胞迁移的正调控。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SE62153和GSE58399的DEG存在共同富集—组氨酸代谢。通过STRING数据库,将20个蛋白分子构建成为核心PPI,Hub基因共筛选出10个,分别为MOBP、OPALIN、ERMN、PLP1、MOG、CLDN11、ASPA、TMEM125、KLK6和NKX6-2基因。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关键基因筛选结果显示,共有3个基因:ERMN、MOG和MOBP基因。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CGGA数据库胶质瘤数据分析,ERMN、MOG和MOBP基因高表达者预后均优于低表达组,ERMN、MOG和MOBP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内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织(P<0.001)。ERMN、MOG和MOBP基因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WHOⅡ、Ⅲ和Ⅳ级)组织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胶质母细胞瘤的级别升高,ERMN、MOG和MOBP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ERMN、MOG和MOBP基因表达与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状态及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P<0.001)。而MOBP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P<0.001)及MGMT甲基化状态(P=0.022)相关。结论:ERMN、MOG和MOBP基因可能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参与胶质瘤复发过程,组氨酸代谢途径可能与甲氨蝶呤治疗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生物信息 生存预后 复发 组氨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