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跨膜电位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49
1
作者 蔡循 陈国强 +1 位作者 陈竺 王振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共4页
细胞凋亡作为细胞固有的、受机体严密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 ,在多细胞生物体清除衰老细胞及无能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细胞凋亡的研究重点已从细胞核转向线粒体 .各种死亡信号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孔 (permeabilitytransit... 细胞凋亡作为细胞固有的、受机体严密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 ,在多细胞生物体清除衰老细胞及无能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细胞凋亡的研究重点已从细胞核转向线粒体 .各种死亡信号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孔 (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 ,PTpore)开放 ,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 ,导致促凋亡物质释放 ,继而激活caspase,最终使细胞凋亡 .Bcl 2和Bcl XL 通过对线粒体作用而抑制细胞凋亡 ,而Bax、Bak与Bad通过调节线粒体而诱导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半胱氨酸蛋白酶 BCL-2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线粒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苏晓华 王孝铭 +2 位作者 朱世军 焦选茂 刘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用Langendorff无做功非循环式离休心脏灌注模型,琥珀酸为呼吸链底物,分别以Rh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和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系统发光法来检测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和内膜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并... 用Langendorff无做功非循环式离休心脏灌注模型,琥珀酸为呼吸链底物,分别以Rh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和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系统发光法来检测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和内膜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并观察了丹参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缺血20min,心肌线粒体能化前跨膜电位升高,能化态跨膜电位不变,再灌注20min后,线粒体能化前跨膜电位不变,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去除线粒体外膜的内膜体,缺血时能化前跨膜电位升高的现象消失,其它各多数变化趋势与线粒体相同,说明缺血/再灌早期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与其外膜有关。内膜体ATPase合成活力缺血时无变化,再灌时降低,与内膜体能化态跨膜电位变化相同。缺血组能化前内膜体体积缩小;丹参素对线粒体跨膜电位、内膜体跨膜电位和ATP合成反应活性有明显的保护与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线粒体 膜电位 腺苷三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脉冲电场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米彦 孙才新 +4 位作者 姚陈果 李成祥 莫登斌 唐丽灵 刘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100,共4页
为研究陡脉冲电场的凋亡效应,以人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陡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实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陡脉冲电场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较高的电压峰值、较窄的脉冲宽度(600 V/100 ns)... 为研究陡脉冲电场的凋亡效应,以人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陡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实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陡脉冲电场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较高的电压峰值、较窄的脉冲宽度(600 V/100 ns)比较低的电压峰值、较宽的脉冲宽度(200V/1.6μs)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更快地下降,并且在停止施加陡脉冲电场后线粒体跨膜电位仍然在不断下降,进而有可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崩溃,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为陡脉冲杀伤肿瘤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脉冲电场 凋亡 肝癌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钠对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兰 李林 +5 位作者 班立勤 安文林 刘树森 李晓明 薛冰 徐艳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V(即细胞色素 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 (NaN3)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叠氮钠与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 目的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V(即细胞色素 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 (NaN3)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叠氮钠与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微测量法测定线粒体复合体 IV活性,噻唑兰(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 结果 16~ 64 mmol/L叠氮钠与培养的 SH-SY5Y细胞共孵育 1 h,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活性下降; 16~ 128 mmol/L叠氮钠作用 1~ 8 h,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叠氮钠使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荧光强度值下降,尤以细胞突起内降低最为显著,门控内正常细胞数减少。结论 叠氮钠与培养的 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孵育导致细胞损伤,其机制是使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能量合成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钠 线粒体膜电位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小红 黄斌 +4 位作者 高瑞兰 钱煦岱 王潇 刘永林 钱丽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在体外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增殖作用的观察,来探讨HDI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血病HL-60、K562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DI对HL-60、K562细胞增殖...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在体外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增殖作用的观察,来探讨HDI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血病HL-60、K562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DI对HL-60、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的荧光探针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化青碘(JC-1)在细胞内的荧光颜色变化。结果:低浓度的HDI(1.56mL/L)对HL-60、K562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当HDI浓度提高至3.12-25mL/L时,对HL-60细胞则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P〈0.01);而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则浓度提高至6.25mL/L,且随浓度增加抑制增强(P〈0.05或P〈0.01)。通过流式细胞术对JC-1检测发现HDI能降低HL-60、K562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水平,且随浓度增加降低越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药物处理过的凋亡早期细胞内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为单体,细胞则发绿色荧光,而未经药物处理过的活细胞内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形成聚合物(J—aggregates),细胞则发桔黄色荧光,两细胞产生的荧光颜色变化也提示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论:白花蛇舌苹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能够直接抑制HL-60、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有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触发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 HL-60 K562 线粒体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热化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继贤 张启昆 万毅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imycin ,ADM)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 49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 49细胞 ,4 2 .5℃作用 30min后 ,37℃继续培养 ,在不同时间内检测。用电镜、MTT法、...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imycin ,ADM)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 49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 49细胞 ,4 2 .5℃作用 30min后 ,37℃继续培养 ,在不同时间内检测。用电镜、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阿霉素热化疗明显增强对A5 49细胞的抑制作用 ,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显著高于化疗组 (P <0 .0 1) ;阿霉素浓度为 1.0 ,2 .0mg·L-1时 ,热化组与化疗组比较 ,凋亡率增高 ,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P <0 .0 1)。结论 :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可能是ADM热化疗诱导A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热化疗 A549细胞 凋亡 线粒体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洁 姜鲜 +2 位作者 张红 刘剑 章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20μmol/LAβ25-35刺激PC12细胞后分别给予160,80,40,20μg/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罗丹明...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20μmol/LAβ25-35刺激PC12细胞后分别给予160,80,40,20μg/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罗丹明染色后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呈剂量依赖性的提高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离体鼠肝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卫锋 杨立群 +2 位作者 纪筠 陶勇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吸入麻醉药对离体鼠肝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研究吸入麻醉药肝毒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 :应用碱性藏红为探针 ,在 3ml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 5、10、2 0、5 0μl/ ml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及七氟烷 ,用 UV - 30 ... 目的 :通过观察吸入麻醉药对离体鼠肝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研究吸入麻醉药肝毒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 :应用碱性藏红为探针 ,在 3ml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 5、10、2 0、5 0μl/ ml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及七氟烷 ,用 UV - 30 0 0分光光度计进行双波长 (5 11~ 5 33nm )扫描 ,观察上述 4种药物对 ATP或琥珀酸能化及非能化鼠肝线粒体跨膜电位 (Δψ)的影响。结果 :氟烷与经典的解耦联剂氰化 -对 -三氟甲氧基苯腙相似 ,能明显降低能化及非能化线粒体的跨膜电位 ,而其余 3种药物仅在大剂量时才降低线粒体的跨膜电位。结论 :氟烷具有解耦联作用。氟烷与其他吸入麻醉药在能量代谢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为它们肝毒性差异的原因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线粒体 膜电位 影响 肝毒性 离体肝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123和碘化丙锭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反应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咏秋 孟文彤 刘志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8,共2页
关键词 线粒体膜电位 碘化丙啶 线粒体通透性 正常 mPTP 观察 mF 罗丹明 质子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文捷 蜂寸光 +2 位作者 翁晓燕 蒋英华 陈裔裔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观察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ψm)的变化。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2只,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再根据损伤后不同时间分为3d、7d、14d... 目的观察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ψm)的变化。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2只,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再根据损伤后不同时间分为3d、7d、14d组,共4组,每组8只兔16眼。采用Rh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RGC△ψm。结果正常新西兰白兔RGC△ψm为3836.67±21.32。在损伤后3d、7d、14d,视网膜细胞△ψm分别为3055.41±7.74、1822.07±18.66、2617.38±7.37。各时间点的△ψm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各时间点间△ψ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ψm在RGC凋亡早期的观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刚 卓萍 +2 位作者 余顺水 张勋 杨汉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203-2204,共2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方法将白藜芦醇分为160,80,40,20μg.L-1四个浓度组,同时给予LPSI?g/ml刺激24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ELISA法检...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LPS诱导HUVEC线粒体跨膜电位及IL-6、TNF—α表达影响。方法将白藜芦醇分为160,80,40,20μg.L-1四个浓度组,同时给予LPSI?g/ml刺激24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ELISA法检测IL-6、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提高HUVEC,提高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抑制IL-6、TNF—α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提高LPS刺激后HUVEC细胞存活率,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和提高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HUVEC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细胞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旺华 李花 +3 位作者 周小青 陈淑华 何倩 莫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以及三七总皂苷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通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海马区细胞内游离Ca2+浓...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以及三七总皂苷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通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海马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和线粒体Δψm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Δψm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Δψm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区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抑制线粒体Δψm下降,保护海马区细胞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区 线粒体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痂毒性提取物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楼淑芬 陈宗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中报告了焦痂毒性提取物D1对大鼠肝线粒体内膜膜电位的影响。在线粒体悬液中加入D1后,内膜膜电位有明显下降,D1亦可使内膜通透性增加。由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质子可能渗透逆流,以致造成质子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膜电位,影... 文中报告了焦痂毒性提取物D1对大鼠肝线粒体内膜膜电位的影响。在线粒体悬液中加入D1后,内膜膜电位有明显下降,D1亦可使内膜通透性增加。由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质子可能渗透逆流,以致造成质子供应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膜电位,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脱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痂 线粒体 膜电位 灼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Eca-109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国栋 吴静 +3 位作者 强占荣 周永宁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Eca-109细胞凋亡率与COPADG浓度呈正相关(rs=1.0,P<0.01);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相关(rs=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s=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呈负相关(rs=1.0,P<0.01)。结论:COPADG可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提高Eca-109细胞内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实验结果提示COPADG提高ROS水平,降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启动细胞凋亡通路,促使Eca-109细胞凋亡,并且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通过提高ROS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人食管癌ECA-109细胞 凋亡 活性氧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生物碱对mcf-7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安欣 任建武 +2 位作者 李虹阳 张秀海 石玉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0-926,共7页
金钗石斛生物碱(Dendrobine)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对于乳腺癌细胞还未见报道。通过MTT实验,发现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活力受到金钗石斛生物碱的明显抑制。对乳腺癌细胞进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 金钗石斛生物碱(Dendrobine)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对于乳腺癌细胞还未见报道。通过MTT实验,发现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活力受到金钗石斛生物碱的明显抑制。对乳腺癌细胞进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率,进一步说明金钗石斛生物碱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促凋亡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金钗石斛生物碱抑制了mcf-7细胞分裂过程中从G1期向S期的转换。JC-1探针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红绿荧光比例变化由低变高。荧光免疫印迹法(Wenstern Blot)测定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凋亡基因蛋白表达量发现,procaspase-3和被剪切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条带均清晰可见,说明通过线粒体途径激发了细胞凋亡执行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使得癌细胞发生凋亡。实验结果显示金钗石斛生物碱能使mcf-7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发生细胞凋亡,且有细胞色素C释放,并激活procaspase-3启动了细胞的死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金钗石斛生物碱 细胞凋亡率 线粒体膜电位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应激时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3 位作者 陈克明 焦选茂 朱丽萍 刘树森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725-729,共5页
大鼠烫伤早期(烫伤后30min),肝线粒体质子和电子传递速度均加快,线粒体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均以琥珀酸为底物),线粒体膜脂流动性降低。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也有上述现象发生。推测急性应激通过儿茶酚胺类作用于肝细胞,导致线粒体内... 大鼠烫伤早期(烫伤后30min),肝线粒体质子和电子传递速度均加快,线粒体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均以琥珀酸为底物),线粒体膜脂流动性降低。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也有上述现象发生。推测急性应激通过儿茶酚胺类作用于肝细胞,导致线粒体内膜有序性增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M2抑制剂A10对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卓群 余夏飞 +5 位作者 刘星宇 马康 黄敏华 李芳芳 杨巍 牛建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抑制剂A10对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OGD/R)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H-SY5Y细胞系制备OGD/R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10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检测试剂...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抑制剂A10对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OGD/R)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H-SY5Y细胞系制备OGD/R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10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四甲基罗丹明甲酯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3、20、30、50和100μmol/L,10μmol/L浓度的A10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及较好的通道活性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10组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程度改善(P<0.05),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表达减少(P<0.05)。结论:A10可以通过抑制TRPM2通道功能、减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活性氧水平、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减少细胞凋亡缓解OGD/R后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m2通道 缺糖缺氧/复糖复氧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Cleaved caspase 3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蟾毒配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应申 肖军军 +3 位作者 孟书聪 董晓敏 王传社 果德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蟾酥主要成份之一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RG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中药蟾酥主要成份之一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RG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G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3.8、1.8、1.2"mol/L;经10"mol/LRG处理24h后,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RG引起△ψm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增多,促进Caspase-3蛋白活化,抑制Bcl-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蟾毒配基 细胞凋亡 人肝癌Bel-7402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ψ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对铜孵育的肉鸡肝线粒体膜电势及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荣胜 潘家强 +4 位作者 刘好朋 贾雪霞 李海琴 许冬蕾 唐兆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形成场所,也是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所以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的最早期阶段在细胞核病理改变出现之前,线粒体膜电位就已下降,膜电位消失亦是线粒体损...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形成场所,也是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所以无论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的最早期阶段在细胞核病理改变出现之前,线粒体膜电位就已下降,膜电位消失亦是线粒体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线粒体跨膜电位一旦崩溃,则细胞凋亡不可逆转;线粒体膜内外的各种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被称之为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线粒体内外信息交流的中心枢纽,其开放状态指示着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铜蓝蛋白 保护作用 膜通透性 谷胱甘肽 线粒体膜电位 膜电势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芥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惠 刘勇 +2 位作者 朱明学 张黎明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观察硫芥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与硫芥共同进行体外培养。用琼脂糖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用W estern b lot观察Cyt-c释放。用MTT法检测线粒体功能状态,以罗丹明12... 目的观察硫芥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与硫芥共同进行体外培养。用琼脂糖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发生;用W estern b lot观察Cyt-c释放。用MTT法检测线粒体功能状态,以罗丹明123标记的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100μmol/L硫芥作用4 h线粒体功能就有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二者间呈直线相关。硫芥中毒早期即可引起淋巴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细胞凋亡(DNA ladder)。结论硫芥可引起大鼠脾淋巴细胞线粒体明显损伤,线粒体参与了硫芥的细胞毒性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 淋巴细胞 CYT-C 线粒体功能 膜电位 DNA LAD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